李安的《臥虎藏龍》裡,李慕白「臥」於人情,「藏」於世故

2021-01-09 週遊世界電影

2000年上映的《臥虎藏龍》,由著名的華人導演李安執導,這部電影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李安用武俠類型片,讓華語電影得到奧斯卡和全球觀眾的認可,是件讓華語電影人值得驕傲的事情。有人說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因為李安在武俠的形式之下,加入了歐美的價值邏輯,這是一種誤解,週遊君倒是認為,是李安用好萊塢的電影技巧,將中國傳統的武俠精神帶給了世界觀眾,讓世界觀眾儘量的看懂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武俠類型電影,是華語電影的一個標誌性符號,相比於日本的武士文化,我國的武俠文化更游離於責任之外,相比於美國的西部類型片,武俠文化更游離於功利之外。所以有很多著名的導演試圖借鑑黑澤明的武士電影或者美國的西部片來拍攝我國的武俠電影,雖然形式上很好看,但是在內容上,在電影的核心表達上,很難觸摸到武俠精神的真諦。

在這點上,李安導演也沒有放棄對國外類型片形式上的借鑑,但是他懂得適可而止,他將幾個類型片打的很碎,然後又儘量無縫的銜接在了我國傳統的武俠類型片之上。所以李安僅僅是在講故事的技術上進行了適度的借鑑,這是為了更好的電影創作,也是為了讓外國的觀眾更容易進入到中國傳統的神秘武俠故事和內涵之中。

而在影片的整體意境把握上,他借鑑了武俠大師胡金銓的《俠女》,在光影之間,在武打的動作之中,加入了山水畫一樣的寫意風格。但是李安沒有去追逐《俠女》中更深遠的意境,他把《臥虎藏龍》的主題放在了得道和人情世故之間,以周潤髮飾演的李慕白為代表,在他的愛恨和得道之間,構建了《臥虎藏龍》的精神世界。

影片的開始,就交代了李慕白萌生了退出江湖的打算,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在閉關修煉的過程中,貌似觸摸到了修為的最高境界。而在這個境界裡,李慕白並沒有感受到得道的喜悅,相反他感受到的是一種寂寥的恐懼,所以他提前結束了閉關,並且做出了退出江湖的決定。

李慕白為了表達自己退出江湖的決心,他將自己的隨身兵器青冥寶劍交給紅顏知己俞秀蓮,委託她將寶劍轉交給京城的鐵貝勒。而退出江湖的過程並不順利,就在俞秀蓮將寶劍帶到貝勒府之後,接二連三的江湖麻煩又找上門來。

先是青冥寶劍失竊,接著是李慕白的殺師仇人碧眼狐狸(由鄭佩佩飾演)的蹤跡又重現江湖。這一系列的事件打亂了李慕白退出江湖的計劃,而在調查青冥寶劍失竊的過程中,俞秀蓮發現,一切跡象指向了京城新任的九門提督玉大人的大小姐玉嬌龍(由章子怡飾演)的身上。而碧眼狐狸多年來為了躲避追蹤,就躲避在玉府之中。玉嬌龍的功夫,就是碧眼狐狸教給她的。

在和玉嬌龍明暗的較量中,李慕白和俞秀蓮發現這是一個可造之才,雖然玉嬌龍身在深宅大院,但是她內心嚮往江湖,並且玉嬌龍在認識他們之前,就已經修得了武當的上乘武學,武學上和李慕白同屬一派。只是玉嬌龍太過年輕氣盛,做事莽撞衝動,隨性而為,不懂得人情世故。她由著自己的性子,憑藉著天生的聰明伶俐,又加上後來盜取的青冥寶劍,橫行江湖,屢屢闖出大禍,不僅僅影響了江湖秩序,因為逃婚,也將她的父母置於尷尬的境地。

玉嬌龍之所以逃婚,一方面是因為她很難收斂嚮往自由的天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新疆的時候,她和外號「半邊天」的江洋大盜羅小虎(由張震飾演)已經私定終身。而後來在她成親那天,羅小虎大鬧一場,希望帶玉嬌龍回新疆,雖然婚禮進行的過程中她沒有公然隨羅小虎而去,但是在入洞房的時候,人們發現玉嬌龍已經不見了蹤影,她再次盜取青冥劍,從此浪跡江湖,闖下禍端。

這部影片中,有很多經典的打鬥場面,在竹林中李慕白和玉嬌龍的寶劍舞動的飄逸輕靈,在木樓的天井裡,俞秀蓮和玉嬌龍的打鬥剛柔兼濟,在西域荒漠,羅小虎和玉嬌龍則是一個至剛,一個至柔。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部電影的動作設計很多不符合力學的基本原理,這是因為導演李安,希望這樣的動作設計,讓觀眾在演員的動作中,暫時的擺脫現實生活的束縛,在銀幕上找尋到片刻擺脫地心引力的自由。而這種觀眾關於江湖的期望,也正是影片中玉嬌龍對江湖的渴望。而影片中與這種片刻的自由相對應的,是無時不刻的人情束縛,世故枷鎖。

整部影片依然壓抑著人性的釋放,李慕白因為一段陳年舊事,不能向俞秀蓮敞開心扉,玉嬌龍因為門第和宗教的約束,不能和羅小虎遠走高飛,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李慕白的隱忍和玉嬌龍的爆發,都沒有讓他們擺脫人情世故的糾葛。

影片最後的部分,李慕白為了保護玉嬌龍而中了碧眼狐狸的毒針,在將碧眼狐狸殺死報了殺師之仇後,李慕白本可以守住真氣,等待玉嬌龍的解藥,或者達到修為的最高境界。但是李慕白最終放棄了,他選擇用生命最後的力量,向俞秀蓮表達自己的愛意。

這部分中,李慕白對碧眼狐狸的致命一劍,和俞秀蓮對李慕白的感人一吻,將李慕白整部影片的隱忍,一生的修為,都釋放在了這番情仇之中,李安沒有效仿胡金銓在《俠女》中表達的至高哲學境界,他將武俠和江湖的精髓回歸到了人之常情之中,在生死的一線之間,李慕白想的不是得道,而是希望找回自己生而為人的情慾。

羅小虎在新疆的時候曾經指著一座高山對玉嬌龍說過,如果有人有勇氣從那座高山上跳下就能滿足一個願望。影片結尾在武當山上,玉嬌龍在懸崖邊上讓羅小虎許下願望,而她自己則跳下懸崖,剩下羅小虎淚流滿面,失聲痛哭。

李安的《臥虎藏龍》重點不在於「龍」和「虎」,而在於「臥」和「藏」,不在於爆發,而在於隱忍。而江湖之中,不在於刀劍的打打殺殺,而在於深置於人心的人情世故。李慕白的修為除了他高深的劍法,深遠的意境,還有就是他藏於眉宇之間的,含而不漏的一種威嚴和力量。以李慕白為代表的《臥虎藏龍》中的高手,最終的歸宿便是「臥」於人情,「藏」於世故。

相關焦點

  • 《臥虎藏龍》玉嬌龍喜歡李慕白嗎?原來玉嬌龍是李慕白的棋子!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獲得奧斯卡的經典武俠電影,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最後竹林打鬥堪稱經典;《臥虎藏龍》中的竹林打鬥很別致,李安的竹林打鬥是按談戀愛的模式拍攝,更準確地說李安是以拍床戲的方法來拍武打戲的。首先,李安的輕功概念不是生死對決,而是男追女跑。
  • 扛刀看李安丨《臥虎藏龍》臥了什麼虎,藏了什麼龍?
    最近一直在看《臥虎藏龍》的原著小說,希望從原著去尋找電影《臥虎藏龍》中隱藏的信息,2000年上映的《臥虎藏龍》,除了口碑好、票房高、讓李安拿獎無數之外,它是一部非常獨特的武俠電影。整部電影配樂出眾、畫面極美、對白充滿哲思……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部符合海明威"冰山理論"的武俠電影——露出水面的敘事只有八分之一,水面以下的內涵信息有八分之七。
  • 《臥虎藏龍2》臥的是什麼虎,藏的是什麼龍?
    片名《臥虎藏龍》,既暗含了「羅小虎」「玉嬌龍」,也與片中借李慕白之口說出的,「江湖臥虎藏龍」遙相呼應,意指老一輩在面對新生勢力時的驚奇與無力。臺詞既要能體現出中文的韻味,又要能讓英文觀眾看懂,編劇團隊裡既有中國人,也有美國人,著實費了一番功夫。據導演李安自述,戲裡的對白,有王蕙玲的,有鍾阿城的,有詹姆斯的,也有一些我寫的。有文藝腔的、地道的、半文半白、半中半西的,來路很多,是個混合體。既有京味濃厚的鐵貝勒評劍,
  • 玉嬌龍、李慕白、俞秀蓮,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李安
    於是,結合李安自己說的"將自己的脆弱放在作品中"這句話,我重新看了一遍《臥虎藏龍》。在眾說紛紜、版本不一的解釋下,李安將他"不同的自我"放在李慕白、俞秀蓮和玉嬌龍的身上這一點,悄然顯現出了廬山真面目。海報上人物位置,以及前後、左中右,都大有講究接下來,我會重寫《臥虎藏龍》,用故事的方式去重新解讀這部電影。或許這一次,你不僅會看到別樣的江湖,也會看到不一樣的李安。一念起,一念滅李慕白閉關失敗了。與其說是失敗了,不如說是放棄了。
  • 臥虎藏龍周潤發的李慕白是俠,甄子丹的孟思昭是匪
    相比前作《臥虎藏龍》的高度,小扒真心替袁八爺感到慚(羞)愧(恥)。儒生與武夫,本是互相矛盾的兩極,成就了「儒俠」李慕白。李安是幸運的,有李慕白的《臥虎藏龍》是一個情感貫通的文人江湖,充滿著禪心與修行。不同於李安,袁和平的《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則是一個暴力滿格的武夫江湖,充斥著復仇與殺戮。
  • 《臥虎藏龍》中的大俠,李慕白,赫赫有名
    《臥虎藏龍》講了一個地方,叫江湖;講了一個故事,是江湖夢。所有屬於江湖的故事,故事中都會有一個大俠,《臥虎藏龍》中的大俠,名叫李慕白。李慕白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大俠,而江湖紛紛擾擾,便萌生了金盆洗手歸隱山林之意。
  • 武俠巔峰,他是《臥虎藏龍》的李慕白,他就是周潤發
    ,並且在2000年的時候,與李安導演合作了第一部武俠電影《臥虎藏龍》。記得我那時還是個學生,那時的電影院什麼的在我們的城市還是不夠普及,我第一次了解到《臥虎藏龍》是在班級裡聽到了有同學在放一首李玟的歌曲,從來沒有聽過,但是覺得唱的溫婉悠長,十分好聽。這才知道是《臥虎藏龍》的主題曲,然後過了很久才在電視中看到了這部武俠片。
  • 《臥虎藏龍》:李慕白克制與隱忍的愛,裹挾了情竇初開的玉嬌龍!
    我們不清楚是好萊塢成就了李安,還是美國普通觀眾誤解了李安,又或者是李安沉浸在傳統文化與西方思維的夾縫裡,找到了左右逢源的捷徑,能夠把一個故事講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能獨自保持自己敦厚飽滿的風格。論為人處世,當時的李安可謂是圓融敦厚,八面玲瓏。
  • 電影《臥虎藏龍》影評:李慕白的情慾世界
    在《臥虎藏龍》中,李慕白變化自己的情慾所依賴的形式就是「拜師」。從江湖道義的角度出發,李慕白認為將玉嬌龍從邪路上引導在正路上,不僅是因為不這樣她將會是一條「毒龍」,更從愛護後輩,提攜後進的角度,將自己的行為解釋為:1.玉嬌龍需要有人教她正確的心法。2.他自己也「一直」在尋找能將他的武功傳下去的弟子。
  • 李安《臥虎藏龍》:應該遵循社會的準則?還是做真實的自己?
    在最後和碧眼狐狸的交手時,李慕白殺死了碧眼狐狸,自己也為救玉嬌龍身中毒針而亡。玉嬌龍在俞秀蓮的指點下來到武當山,在和羅小虎一夜纏綿之後,縱身跳下萬丈懸崖。《臥虎藏龍》是由李安執導的武俠電影,影片於2000年7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擁有多項獲獎記錄,其中榮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它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 李安經典電影《臥虎藏龍》蘊含的人生哲理
    李安經典電影《臥虎藏龍》蘊含的人生哲理文/騷客vlog李慕白說:「我們能觸摸的都沒有永遠。」這句臺詞是李安操刀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中的經典臺詞。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最核心的主題是非常中國式的,這就是中國儒俠的追求:行俠仗義,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境界。
  • 奧斯卡電影《臥虎藏龍》:李安武俠夢中的文化底蘊與快意恩仇
    導演李安通過他所理解的武俠,詮釋了江湖兒女的情感與欲望世界,將武俠電影挖掘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李安式武俠世界。在《臥虎藏龍》之前的武俠電影,更多的是在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而李安《臥虎藏龍》所塑造的武俠世界,則加入了更多的關於傳統文化與人性的探討。
  • 被李安「騙」20年:《臥虎藏龍》是說中年人的情慾饑渴
    《臥虎藏龍》的故事真正開始。兩個人雖幽微難辨但到底露而未藏的感情還是寫在了臉上。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裡藏兇,人情裡何嘗不是?仍在凡俗的欲望裡翻江倒海,波濤洶湧。縱然他一再用儒雅衝和的外表「掩飾」,但內裡的小鹿從未安靜過。
  • 臥虎藏龍,這就是江湖?
    而李安卻不著眼於講懷才不遇,抑或是韜光養晦。試想李慕白與貝勒爺交情甚好,玉嬌龍更是九門提督的女兒,官府與江湖,入世與出世,想要鋒芒畢露,為人所重,並不是何等難事。臥虎藏龍也許就可以這樣理解:虎落平陽,不得不臥;龍遊淺水,不得不藏。
  • 深度解讀《臥虎藏龍》:李安那柄青冥劍,終究還是給了玉嬌龍
    就李安本人來說,他一度對道家的陰陽守恆理念堅信不疑;盛極必衰是歷史常態、更是天地至理。而《臥虎藏龍》於西方世界的一飛沖天,恰巧遵循了這一定律。20年前,東方人對武俠文化幾乎一知半解,而西方人霧裡看花看這個世界。《臥虎藏龍》第一層,便給了彼岸影迷前所未見的玄妙神奇力量。這個魔力由外之內的延伸,才構成了《臥虎藏龍》的神奇宇宙。
  • 20年了,還沒有能超越《臥虎藏龍》的武俠片
    李慕白說出這句點題臺詞的時候,整個故事到了起承轉合的「轉」,羅小虎被安排去武當山等消息,是「臥」,玉嬌龍逃婚出走,是「藏」。         類似於海明威的冰山理論,但李安妙在會製造衝突,讓人物心性的藏與顯轉化成衝突中的博弈遊戲。 比如青冥劍失竊讓李慕白、俞秀蓮的姻緣生變。
  • 想當年|《臥虎藏龍》20年:江湖有夢,夢不由人
    讓李安成就李安的絕不止一部《臥虎藏龍》,但是讓李安成為大眾心目中「華人之光」的,一定和這部電影有關。《臥虎藏龍》橫空出世的時候,「龍虎」都既沒臥也沒藏,奔騰吟嘯地從華語到世界的影壇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有的人活成了李慕白,有的人活成了玉嬌龍,卻唯獨沒有活成自己
    電影裡處處都是江湖規矩的制約,而徐浩峰要做的,就是試圖將原本天上縱橫肆意的大俠們,統統化身成近身肉搏的普通人,他在立規矩,也在破規矩。而在12年前,也就是2000年,李安卻用一部《臥虎藏龍》,開創了武俠電影中的寫意風格。
  • 李安的《臥虎藏龍》|八爺,能不能打出意境?
    年輕時看《臥虎藏龍》,巨失望。風流倜儻的發哥含胸聳肩,對感情磨磨唧唧。遇見個兇神惡煞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頭,卻偏要充大俠想收人家為徒引人家上正道,結果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了。真是越看越生氣。至於女神楊紫瓊,李慕白心愛的女人哎,怎會尋常走江湖短打扮?
  • 專訪|楊紫瓊:俞秀蓮變成了李慕白
    曾經在李安的編排下,俞秀蓮是傳統而世俗的,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愛得誠摯而終不夠灑脫。《臥虎藏龍》,玉嬌龍和俞秀蓮15年前的楊紫瓊,拍了不少打戲,打女名聲響亮,但尚未真正有一部作品讓人承認她的演技。李安卻堅持她是俞秀蓮的不二人選,楊紫瓊也為這個角色「守」了兩年,安心準備角色,沒有再接其他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