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上映的《臥虎藏龍》,由著名的華人導演李安執導,這部電影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李安用武俠類型片,讓華語電影得到奧斯卡和全球觀眾的認可,是件讓華語電影人值得驕傲的事情。有人說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因為李安在武俠的形式之下,加入了歐美的價值邏輯,這是一種誤解,週遊君倒是認為,是李安用好萊塢的電影技巧,將中國傳統的武俠精神帶給了世界觀眾,讓世界觀眾儘量的看懂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武俠類型電影,是華語電影的一個標誌性符號,相比於日本的武士文化,我國的武俠文化更游離於責任之外,相比於美國的西部類型片,武俠文化更游離於功利之外。所以有很多著名的導演試圖借鑑黑澤明的武士電影或者美國的西部片來拍攝我國的武俠電影,雖然形式上很好看,但是在內容上,在電影的核心表達上,很難觸摸到武俠精神的真諦。
在這點上,李安導演也沒有放棄對國外類型片形式上的借鑑,但是他懂得適可而止,他將幾個類型片打的很碎,然後又儘量無縫的銜接在了我國傳統的武俠類型片之上。所以李安僅僅是在講故事的技術上進行了適度的借鑑,這是為了更好的電影創作,也是為了讓外國的觀眾更容易進入到中國傳統的神秘武俠故事和內涵之中。
而在影片的整體意境把握上,他借鑑了武俠大師胡金銓的《俠女》,在光影之間,在武打的動作之中,加入了山水畫一樣的寫意風格。但是李安沒有去追逐《俠女》中更深遠的意境,他把《臥虎藏龍》的主題放在了得道和人情世故之間,以周潤髮飾演的李慕白為代表,在他的愛恨和得道之間,構建了《臥虎藏龍》的精神世界。
影片的開始,就交代了李慕白萌生了退出江湖的打算,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在閉關修煉的過程中,貌似觸摸到了修為的最高境界。而在這個境界裡,李慕白並沒有感受到得道的喜悅,相反他感受到的是一種寂寥的恐懼,所以他提前結束了閉關,並且做出了退出江湖的決定。
李慕白為了表達自己退出江湖的決心,他將自己的隨身兵器青冥寶劍交給紅顏知己俞秀蓮,委託她將寶劍轉交給京城的鐵貝勒。而退出江湖的過程並不順利,就在俞秀蓮將寶劍帶到貝勒府之後,接二連三的江湖麻煩又找上門來。
先是青冥寶劍失竊,接著是李慕白的殺師仇人碧眼狐狸(由鄭佩佩飾演)的蹤跡又重現江湖。這一系列的事件打亂了李慕白退出江湖的計劃,而在調查青冥寶劍失竊的過程中,俞秀蓮發現,一切跡象指向了京城新任的九門提督玉大人的大小姐玉嬌龍(由章子怡飾演)的身上。而碧眼狐狸多年來為了躲避追蹤,就躲避在玉府之中。玉嬌龍的功夫,就是碧眼狐狸教給她的。
在和玉嬌龍明暗的較量中,李慕白和俞秀蓮發現這是一個可造之才,雖然玉嬌龍身在深宅大院,但是她內心嚮往江湖,並且玉嬌龍在認識他們之前,就已經修得了武當的上乘武學,武學上和李慕白同屬一派。只是玉嬌龍太過年輕氣盛,做事莽撞衝動,隨性而為,不懂得人情世故。她由著自己的性子,憑藉著天生的聰明伶俐,又加上後來盜取的青冥寶劍,橫行江湖,屢屢闖出大禍,不僅僅影響了江湖秩序,因為逃婚,也將她的父母置於尷尬的境地。
玉嬌龍之所以逃婚,一方面是因為她很難收斂嚮往自由的天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新疆的時候,她和外號「半邊天」的江洋大盜羅小虎(由張震飾演)已經私定終身。而後來在她成親那天,羅小虎大鬧一場,希望帶玉嬌龍回新疆,雖然婚禮進行的過程中她沒有公然隨羅小虎而去,但是在入洞房的時候,人們發現玉嬌龍已經不見了蹤影,她再次盜取青冥劍,從此浪跡江湖,闖下禍端。
這部影片中,有很多經典的打鬥場面,在竹林中李慕白和玉嬌龍的寶劍舞動的飄逸輕靈,在木樓的天井裡,俞秀蓮和玉嬌龍的打鬥剛柔兼濟,在西域荒漠,羅小虎和玉嬌龍則是一個至剛,一個至柔。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部電影的動作設計很多不符合力學的基本原理,這是因為導演李安,希望這樣的動作設計,讓觀眾在演員的動作中,暫時的擺脫現實生活的束縛,在銀幕上找尋到片刻擺脫地心引力的自由。而這種觀眾關於江湖的期望,也正是影片中玉嬌龍對江湖的渴望。而影片中與這種片刻的自由相對應的,是無時不刻的人情束縛,世故枷鎖。
整部影片依然壓抑著人性的釋放,李慕白因為一段陳年舊事,不能向俞秀蓮敞開心扉,玉嬌龍因為門第和宗教的約束,不能和羅小虎遠走高飛,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李慕白的隱忍和玉嬌龍的爆發,都沒有讓他們擺脫人情世故的糾葛。
影片最後的部分,李慕白為了保護玉嬌龍而中了碧眼狐狸的毒針,在將碧眼狐狸殺死報了殺師之仇後,李慕白本可以守住真氣,等待玉嬌龍的解藥,或者達到修為的最高境界。但是李慕白最終放棄了,他選擇用生命最後的力量,向俞秀蓮表達自己的愛意。
這部分中,李慕白對碧眼狐狸的致命一劍,和俞秀蓮對李慕白的感人一吻,將李慕白整部影片的隱忍,一生的修為,都釋放在了這番情仇之中,李安沒有效仿胡金銓在《俠女》中表達的至高哲學境界,他將武俠和江湖的精髓回歸到了人之常情之中,在生死的一線之間,李慕白想的不是得道,而是希望找回自己生而為人的情慾。
羅小虎在新疆的時候曾經指著一座高山對玉嬌龍說過,如果有人有勇氣從那座高山上跳下就能滿足一個願望。影片結尾在武當山上,玉嬌龍在懸崖邊上讓羅小虎許下願望,而她自己則跳下懸崖,剩下羅小虎淚流滿面,失聲痛哭。
李安的《臥虎藏龍》重點不在於「龍」和「虎」,而在於「臥」和「藏」,不在於爆發,而在於隱忍。而江湖之中,不在於刀劍的打打殺殺,而在於深置於人心的人情世故。李慕白的修為除了他高深的劍法,深遠的意境,還有就是他藏於眉宇之間的,含而不漏的一種威嚴和力量。以李慕白為代表的《臥虎藏龍》中的高手,最終的歸宿便是「臥」於人情,「藏」於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