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萬字深度解析!帶你看懂每處細節

2020-09-07 區區聽音樂看電影


克里斯多福·諾蘭,你或許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你一定看過他的盜夢空間和蝙蝠俠諾蘭三部曲。他喜歡蜿蜒曲折的敘事,他擁有匪夷所思的腦洞,充滿想像力的視效,被媒體稱為「造夢大師」「新千年的庫布裡克」在籌劃了6年電影的細節和劇本。它來了

——《信條》


TENET 它到底在講什麼?其實劇情一句話就能概括了 那就是阻止未來人類要滅絕掉現在人類的故事。好。解說完畢。歡迎收看下一期小華帶來的解析 。。。

小華跟您開個玩笑。說實話 這部TENEN是真的有些燒腦,以至於小華需要五刷和查閱大量資料才得以解析這部電影。好,我們廢話少說。如果您沒看過這部電影。請先收藏。觀影后再回來看看小華為您帶來的全新解析!!


以下涉及嚴重劇透


電影 · 劇情

一群恐怖分子闖入烏克蘭一個歌劇院劫持了大廳全部人質,真實目標是要搶奪一個裝有神秘物質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搶奪手提箱,但任務離奇失敗,主角為保護秘密「被假死」。主角在假死被救後,被賦予新的更大的任務,通過女科學家的幫助,主角從射出的子彈倒著回到槍膛的實驗中了解到「逆轉時間」的概念,並被告知整個世界可能因為逆時間技術消失。主角從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條」組織,成為無名氏,他的任務是保護全世界不要被逆時間毀滅。為了阻止薩特企圖毀滅人類的行為,主角無名氏、尼爾和凱特為首的隊伍們來到薩特的基地,利用逆時間完成了任務,最終毀掉了薩特手中的時間炸彈,最終阻止了人類世界在逆時間中滅亡。

以上為劇情的全部內容。

接下來小華會一一分解所有劇情細節與內容。

請耐心觀看

上面劇情小華在提及主角通過「逆轉時間」的概念完成任務。可何為「逆轉時間」?人類未來科技科學家利用改變「熵」的方向性,研究並製造出了逆轉機器。就是影片裡我們看到的逆轉門。

那什麼是「熵」?

「熵」是物理學中的一個詞彙。簡單的說,就是就是讓物品從無序狀態回到有序狀態。

更簡單點就是能夠導致時間逆向流動的物質......

在影片中,子彈射出打入牆體是無序,回到彈夾變回子彈狀態是有序 也就是具有逆向流動物質的子彈,朝巖石開槍,子彈從巖石上飛回槍膛…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可以去搜集閱讀相關資料。這裡小華不詳細解釋這些硬核科學(學渣得小華盡力了)

影片的概念就是,未來人類利用熵增和熵減的原理,可以讓某物體時空逆轉。就是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總是由有序變為無序。
這就是熵增現象。
簡單來說,就好比把一個橙子放在桌子上,它會慢慢腐爛。
這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也是我們正常體驗到的事物發展方式。
而這種現象的逆轉,就叫&34;,也就是說橙子從腐爛到完好。
感受一下影片,就是時間逆轉。

影片中是如何呈現熵增和熵減?那就是利用逆轉門。其實影片中的逆轉門的造型和紅藍顏色。出自麥克斯韋妖理論。

最明顯的就是在塔林追車戲港口的紅藍逆轉門,主角進入紅色正向時間逆轉門。裡面的大圓盤會旋轉,旋轉過程中人會進行一個熵變。然後從藍色反向時間旋轉門出來。從而實現了逆轉。

其實紅藍設定更好讓我們區分正反的時間。

包括帶氧氣罩,很符合逆轉的原理。也很好的讓觀眾區分正反時間裡的角色在什麼狀態

在未來的故事線裡,在未來某一段時間,有一位女科學家。她研究出了一套演算法,這套演算法比逆轉門更厲害。演算法是可以讓整個世界直接熵變逆轉,從而導致世界湮滅。

當演算法發明出來後,權利者就認為可以把這套演算法去實體化製造出來,然後送回過去的某個時間點,啟動演算機,讓過去的世界湮滅。從而使得環境不再受到汙染。這樣未來的人不用受苦(這裡導演諾蘭玩了一個環保議題)

演算機為九個部分組成,連接並啟動。就能讓全世界逆轉,從而導致世界時空正反對碰,世界湮滅不復存在。未來的人要毀掉過去的世界,就涉及到了著名的祖父悖論

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你的存在表示,祖父沒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殺死祖父?

這就是祖父悖論矛盾。所以沒有答案

但未來人類很多人認為,平行宇宙的假說,可以放手一搏。或許這樣可以改變未來環境創造新世界,不用過著地獄般的生活,最壞的結果就是同歸於盡。

當演算機被製造出來後。女科學家後悔了,她認為過去的世界被湮滅,未來也不復存在。更重要的是為何讓過去的人類歷史,來承擔這項罪名?

影片中,印度女就是把未來的那位女科學家,比喻成了 羅伯特·奧本海默 於1945年7月主導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因此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當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爆炸後,他曾感嘆道:我現在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同樣在未來,那位女科學家也認為自己成為了死神,打開了毀滅世界的潘多拉魔盒。於是女科學家把演算機分成了九個部分,並利用逆轉門把演算機逆轉後。分別藏在擁有核武的九個國家的核彈安全房


然後女科學家自殺了,就好比奧本海默發明出了原子彈,他也沒權去拆除原子彈。所以女科學家才會煞費苦心把演算機逆轉過去。

未來人發現上世紀冷戰蘇聯解體前那些年,是核武史上最不安全的時刻。未來人做了一個時間膠囊,放了金條和一封給薩託的信,埋在了薩託出生的地方,斯託斯克12市,讓薩託成為幫助未來人找回演算機並激活的人。

從那以後,薩託開始和未來人進行了溝通。經過了幾十年的時間裡,薩託幫助未來人找到了八個演算機部件,還差一個。信條的整個故事線就是圍繞薩託為搶最後一個演算機部件241所展開的。就是開頭那場歌劇院的槍戰戲。需要注意的是,歌劇院發生的時間點是和結尾越南遊艇還有史託斯克12市大戰發生在同一天。

還有,小華在查閱資料的同時發現,其實歌劇院裡的槍戰。是真實發生過的。諾蘭導演極大可能諷刺和映射了這個事件

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車臣綁匪闖入一座位於莫斯科東南區的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大樓劇院,脅持文化宮內的850多名人質,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車臣。10月27日,俄國軍警及阿爾法小組以秘密化學氣體麻醉表演廳內所有人,將車臣綁匪殲滅,事件導致39名恐怖分子被擊斃至少129名人質因為俄羅斯軍隊的麻醉氣體,導致吸入過量而死亡

在歌劇院裡的槍戰中,主角和隊友上vip包廂解救擁有鈽241的臥底隊友。當時對接的暗語是:「我們都活在暮光世界」對接暗語下一句是:「黃昏時沒有朋友」。對,這兩句暗語其實致敬了羅伯特帕丁森的《暮光之城》

之後拿到鈽241,就是演算機的最後部件最後茶水間集合。本應該從下水道撤退。但是主角見到烏克蘭軍方埋下定時炸彈想要炸毀整個歌劇院,不留下任何證據,反正到時也可以說是恐怖分子所為。所以主角在完成任務後,和另一名換裝成了的特工返回表演廳拆除炸彈。在拆除的途中遇到留守士兵看到,正要擊斃主角時,一個神秘人出現,用逆子彈擊斃士兵。這個人就是尼爾

完成任務回到車上,之後主角被薩託的手下反殺,嚴刑逼供 拔牙折磨主角,要求供出臥底和演算機部件的下落,最後關頭主角脫下自殺藥丸。出現標題,正式加入信條組織。


信條組織TENET


其實TENET是出自龐貝的一塊回文石碑,在影片中凱特的兒子也說過去龐貝古蹟遊玩。我相信網上已經很多解析人把石碑上的五個來回文單詞翻譯出來了。都是分別對應影片裡幾個關鍵角色和元素的

就像這張圖所表示,Sator Square是由「SATOR」「AREPO」「TENET」「OPERA」「ROTAS」這5個單詞,組成一個5×5正方形,構成巧妙的回文系統。無論從上到下,還是從左到右,或者從相反的方向,都可以讀出這5個單詞。

英文的字面意思

「SATOR」反派薩託的名字

「AREPO」阿雷波 是神秘假畫賣家的名字

「TENET」信條組織名稱

「OPERA」歌劇院也就是歌劇院事件

「ROTAS」薩託奧斯陸機場倉庫的路特斯公司

但是小華發現,龐貝中的Sator Square不應該用英文來理解。而是用拉丁語,在西語裡的意思它就不一樣了。

「SATOR」是指創造神

在影片結尾時,主角和薩託對話中。主角罵薩託是瘋子,但薩託自稱自己是一個神。

「AREPO」阿雷波是死亡和重生的神

為凱特帶來死亡威脅

「TENET」是平衡和維持

信條組織的存在其實也是一種平衡的維持。

「OPERA」是工作和任務

主角開頭的任務。

「ROTAS」輪換

紅藍逆轉門很貼合

之後主角被拯救,加入信條組織。去到女科學家那研究逆向子彈,女科學家帶主角參觀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未來戰爭遺骸。各種複雜的物件,可以推斷出未來的大型戰爭。其實這裡隱藏了兩個劇情線。

1.逆子彈來源?

和現代武器差不多。意味著未來戰爭可能發生在不久的將來,而且是持續性的

2.未來是什麼樣的戰爭?

女科學家認為這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根據影片發生已經發生的定律,未來的戰爭不可避免,而且從殘骸的逆物件來看。未來人已經使用了類似核彈的武器。比影片最後的大戰更為慘烈,使用的武器更危險,威力更大,一顆子彈逆轉就造成更嚴重的傷口。那核彈逆轉再引爆???細思極恐。。。。


女科學家認為這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根據影片發生已經發生的定律,未來的戰爭不可避免,而且從殘骸的逆物件來看。未來人已經使用了類似核彈的武器。比影片最後的大戰更為慘烈,使用的武器更危險,威力更大,一顆子彈逆轉就造成更嚴重的傷口。那核彈逆轉再引爆???細思極恐。。。。

然後主角去了印度,認識了助手尼爾。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尼爾,已經是未來人了。

他逆轉回來有兩個目的!

1.引導主角

2..完成和主角一起完成該完成的任務

其實影片裡有暗示的,主角第一次和尼爾見面,尼爾就幫主角點了最愛喝的健怡可樂。

而且開場尼爾說了兩句話。

1.時間不是問題,問題是要活著出來

暗示接下來的任務時間可以自由逆轉,但是必須活著。

2.你會威脅婦女或者小孩嗎?

暗示著會不會利用凱特和片尾滅了印度女軍火商


接著主角利用了凱特,幫其找到假畫。引出了薩託在奧斯特機場的秘密富人儲存倉庫。之後主角調查薩託在倉庫背後是否藏著薩託和未來人溝通的秘密。接下來主角和尼爾的計劃。用挪威的波音747飛機撞向倉庫。從而得到勘察空隙。

是的,你沒看錯,在現實裡。實拍狂魔導演諾蘭是真的用一架真的波音747 X1實拍的。原本導演打算用縮微模型加布景,輔以視覺特效來拍攝,不過劇組在美國加州勘景時,發現了一大批波音舊飛機,導演和工作人員在一番權衡之下決定用真飛機實拍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倉庫服務員跟尼爾介紹倉庫結構的時候,有描述倉庫的結構和美國五角大樓一樣的。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諾蘭在影射什麼了吧?

影片中一家飛機撞向長得像五角大樓的倉庫。其實就是在暗示了現實中的911事件。

在倉庫裡主角初次見到逆轉門,以及逆轉人,讓我們感受一下。

《信條》中角色正逆時空對打交鋒的場面,全部由演員親自上陣,演員都要經過複雜的反覆排演。這就是逆轉的魅力。。

之後主角會面薩託,在薩託收到時間膠囊的時候主角去偷窺,但是被發現了。只能說出自己是CIA的特工,並且黑了CIA一把,說CIA目的就是買下歌劇院丟失的鈽241。薩託被主角這麼一說,反而更加願意和薩託合作,並給予一根金條作為預付款。需要注意的是。薩託在這裡是可以說出CIA的暗語「我們都活在暮光世界」這裡應徵了麥可.凱恩之前說的話。薩託黑白兩道通吃,是以前英國情報局的線人,知道很多內幕和情報。

這裡主角還有一個小動作,故意沒接住金條,金條掉到了地上,使得金條沾染到了時間膠囊上的土壤。從而讓尼爾化驗出土壤分布在歐洲北部和亞洲等地。


接下來就是全片最燒腦最複雜的塔林高速公路搶奪演算機部件的飆車戲了。

以下會出現大量字體,我們一起弄懂這道大題,請耐心觀看。


我會分多個視角解析。

1.主角視角(正向時間)

主角搶到演算機部件,薩託出現,用凱特威脅主角。逼迫主角把搶到的演算機部件扔到他車上。現在的凱特是正常的凱特,沒戴氧氣罩。但薩託是逆轉的,戴著氧氣罩。更關鍵的是,逆轉主角同樣開著車出現,由翻車變回正常。在主角扔給薩託演算機的箱子的時候,卡在兩車之間。這個時候主角不知道中間的車是逆轉的自己來的。特工出身的主角,任務在先。所以他扔給薩託的箱子是空箱子。而把演算機部件扔到了逆轉主角的車子裡。之後薩託離開,但是發現是空箱子。主角這邊救下凱特。但接下來馬上就被薩託的人綁架了,分別帶到紅藍審問室。這個時候主角看到藍色房間的薩託是逆轉的,他說的話是逆向的。但是凱特的求救吶喊是正常的,凱特是正向時間的人。逼問的過程中逆轉薩託讓凱特中了一顆逆轉子彈。威脅主角說出演算機的下落。接著主角撒謊。說在BMW裡。之後另外一個正向時間的薩託進入紅房間,繼續逼問,然後救兵趕到。薩託進入紅色逆轉門進行逆轉,回到過去。主角也乘勝追擊同時也是為了治療逆向子彈所傷的凱特。然後也實現實行逆轉,去到了逆世界。

2.逆轉主角視角(反向時間

逆轉主角開車退回飆車現場。之後等逆主角追到了卡在薩託和主角車之間時才發現原來之前自己扔進演算機的那輛逆轉車,是自己開的。而且參照物是正向薩託和自己,他們的時間方向是一致的。當逆薩託發現逆主角後讓逆主角翻車,並點燃汽油。結果因為逆主角的熱傳導也是逆向的,爆炸熱量變成了低溫。救了逆轉主角一命。說到這裡。大家還是不懂對嗎?沒關係。我現在切換視角。

3.薩託視角(正向時間)

這是也是薩託利用《時間鉗形的戰術》的教學課程。首先薩託和凱特去到港口,吵架並家暴了凱特後,戴上耳機,聽著正反世界的信息。躲在紅房間外觀察情況。薩託一直等到主角進入紅房間然後審問出演算機在BMW時。薩託從暗處出來,猛錘主角。這時薩託看到藍色房間逆轉的自己開始往逆轉門方向走,他知道自己準備逆轉了。然後他半信半疑的相信了主角的話。這時救兵趕到,薩託進入逆轉門進行逆轉,回到過去。

4.逆轉薩託視角(逆向時間)

之後逆轉薩託從藍門出來。沒有帶氧氣罩。因為藍色房間的空氣是被逆轉的,適合逆轉的人呼吸。所以我們能看到凱特在藍色房間戴著氧氣罩。因為凱特是正常人,沒有逆轉。從逆轉薩託的視角看,對面紅色房間的主角是逆向的。於是逆轉薩託要按照剛才自己看到的審問問題再倒退回去。這樣就符合了對面主角的時間邏輯。比如正常是開槍凱特腹部然後對頭威脅,但是在藍色逆轉房間裡,薩託是先對準頭部然後子彈再飛回槍裡。所以紅房間的主角先看到玻璃上的彈孔和彈殼,然後當逆轉薩託把逆轉子彈逆轉回彈夾,凱特才中彈受傷。然後逆轉薩託帶著他眼裡看起來逆行的凱特離開。再次強調,是以逆轉薩託為視角。時間倒退的模式,所以薩託出了碼頭,他就讓凱特自行逆行,倒退回薩託手下正向綁架前。而逆轉薩託則自己開車去飆車結尾親自去找演算機部件,發現不在。

然後逆轉薩託坐上奔馳車追上當時沒人開的凱特所在的SUV上。也就是正向時間主角看到逆轉薩託換車離開。但是以逆轉薩託的視角,逆轉薩託這時才真正坐上那輛車。就當繼續逆轉回去時,就是逆轉薩託扔回空盒子給主角的時候。他看到中間那輛車是逆主角,而且發現了主角就把演算機扔進了逆轉主角車裡。(這裡主角扔都是逆向的)然後撞翻逆轉主角的轎車,之後全部倒退回去結束後,在掉頭回來找逆轉主角算帳。一切解決後,知道了演算機下落。通知正向時間的手下,拿到演算機的部件,然後手下再逆轉,給到逆轉薩託。當逆轉薩託完成一整套逆行後,他把車停在港口。這時候凱特差不多也逆行回到被薩託家暴那個時間點了。

這裡有一個細節。當時凱特和薩託剛到港口的時候,凱特看到對面停著一輛黑色的SUV,裡面的司機戴著氧氣罩。其實就是完成任務的逆轉司機。說不定後座還坐著逆轉薩託呢。到了這裡。是不是還不清晰呢?好。接下來我們來看凱特視角

凱特視角(正向時間)

需要強調的是,凱特在中逆轉子彈之前。沒有經歷過任何逆轉,凱特一直是正向時間的人。時間回到凱特和薩託在港口吵架的時候,之後主角差不多拿到演算機部件後,凱特被帶上SUV,這輛SUV裡就有逆轉薩託和逆轉司機。凱特看到他們的動作都是逆向的接著車輛去了事發公路。凱特被拿來威脅主角,拿到了空盒子,然後逆轉薩託離開。主角救下凱特,之後一起被綁架。凱特重新被帶到港口,被戴上氧氣罩,進入藍色房間,被逆轉薩託的逆轉子彈打傷。然後救兵趕到,逆轉薩託退回逆轉門,留下受傷凱特在藍色房間。

(這裡有個問題)為什麼逆轉薩託不直接告訴薩託演算機的位置,還要審問和飆車?雖然逆轉薩託知道了演算機的下落,但是逆轉薩託也明白,有些信息不能太早說不然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天機不可洩露,才是時間鉗形戰術的核心。以後信條組織也有這樣一條教條「無知不就是最大的優勢嗎」


在凱特康復後,主角他們進入逆轉門再次進行了逆轉。逆行回到了歌劇院事件那天,上面我有提及過。歌劇院事件,越南遊艇,史託斯克12市熱戰是同一天發生的。影片裡並沒有拍出主角他們逆轉回去,但是,在黃色破冰船上的外景可以看出,時間在倒退。。。

而且他們需要找到逆轉薩託逆轉回到了什麼時間。因為尼爾調查出薩託的心臟脈搏和演算機啟動有關。因為薩託以前長期挖掘鈽元素遭到輻射,所以得到了癌症晚期。這讓凱特推斷出逆轉薩託很有可能逆轉回去越南遊艇當天,因為那天是他們比較美好的時光。歌劇院事件,越南遊艇,史託斯克12市熱戰在同一天發生。主角三人逆轉到差不多的時間後,主角逆轉回正常時間,加入紅隊。尼爾不逆轉,加入逆轉藍隊。凱特多逆轉一天回到13號再飛去越南遊艇

在最後主角和凱特告別時,給了凱特一臺手機,告訴她完成任務後遇到危險留言,會有人來救她的。

之後熱戰就是兩線並行。一條是搶奪演算機。一條是凱特回到遊艇拖延未來薩託輕生。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片尾的薩託和凱特在船上見面,兩人都是來自未來的,只不過未來的薩託當時以為未來凱特被自己殺死了。所以未來薩託以為當時見到的凱特是過去的凱特。

最後我們來看看史託斯克12市大戰的邏輯是這樣的,信條組織玩的一場時間鉗形戰術,紅藍兩對同時進攻,最明顯的莫過於炸掉那棟樓。無論紅隊藍隊,都算好時間點,一起炸掉那棟樓。

最終結果就是不管在正向還是逆向時間裡,那棟樓一定要塌就對了。這場大戰的目的,其實不是為了阻止炸彈爆炸,而是聲東擊西,轉移敵方火力。目的是為了讓主角和鬍子男進入洞穴,把薩託準備埋下的演算機拿到手。

但是薩託也利用了時間鉗形戰術,在進入洞穴前,在洞穴門口放了炸彈,薩託已經知道主角會在洞穴裡。於是乎有了遊艇和主角的通話,在主角奮不顧身進入洞穴時,逆行的尼爾發現了薩託的計謀。然後尼爾進行了一次藍轉紅,回到正常時間。

開車警告主角不要進入,但還是晚了一步。然後尼爾走上頂部,放下繩索,把主角和演算機都救了出來。而在主角搶奪演算機的過程中,其實門是鎖上的。,但鐵籠裡躺著已經死掉的逆轉尼爾。

逆轉尼爾通過逆行的動作為主角擋下致命的子彈和開了鎖。然後繼續逆行回到他開始逆行的時間點。

最後主角拿到了演算機,並且再次拆分藏匿起來。任務完成了……一半。尼爾接下來還要逆轉,然後到洞穴裡為主角擋下子彈和開鎖,這也是尼爾死亡時間。主角通過了這個錢硬幣掛飾認出尼爾。

想挽留,可發生的事已經發生了,主角也領悟到不能改變任何事。而我也認為尼爾也猜到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他說了「讓我走吧,發生的已經發生了」。全片最煽情部分。主角的任務是在未來成立信條組織,招募尼爾,教會信條組織成員時間鉗形戰術,安排任務,派遣尼爾回到過去,歌劇院救過去的自己,然後去印度認識過去的自己。接著就是整個影片的劇情了。

最後主角在未來收到凱特的求救,解救了凱特。

好啦。以上就是TENET 的全部劇情解析與細節。

歡迎收看下一期。

感謝你們的閱讀,能看到這裡,也花費了你們寶貴的時間。其實整部電影,諾蘭所表達的意義莫過於時間。「現在的每個決定都會影響未來的結果,現在的每個結果都是過去最好的決定」。很多人問小華,你花費這樣的時間去解析電影有用?其實吧,這真的只是個人愛好。每部電影都有屬於它的魅力,在解析的過程中你不斷去查閱資料是真的發現很多很多的知識與認知,後臺有讀者留意說字體太多看不下去。小華能做到的,是真的長話短說了,一部電影所涉及的知識和細節更是數不勝數。小華只能把自己所發現的細節,一點一點解析出來分享給大家。如果對過去感到迷茫,對未來又充滿不安,那就活在當下吧。非常感謝你們的關注。歡迎收看下一期。

First Year

可關注公眾號|區區看電影 !可看最新的解析!希望能遇到一些愛電影愛音樂的小夥伴!

相關焦點

  • 《信條》萬字深度解析!帶你看懂每處細節!
    克里斯多福·諾蘭,你或許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你一定看過他的盜夢空間和蝙蝠俠諾蘭三部曲。他喜歡蜿蜒曲折的敘事,他擁有匪夷所思的腦洞,充滿想像力的視效,被媒體稱為「造夢大師」「新千年的庫布裡克」在籌劃了6年電影的細節和劇本。
  • 《信條》電影的主人公是誰? 影片信條細思極恐的細節解析
    羅伯特·帕丁森演過的電影《迷失Z城》《好時光》《信條》《神棄之地》凱特(主角)演員: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凱特的扮演者:伊莉莎白·德比茨基伊莉莎白·德比茨基演過的電影《信條》影片信條細思極恐的細節解析《信條》的「難懂」,其實並非在劇情複雜程度之上,也不是在基礎設定依託的原理複雜程度之上,而是在其反常規和反邏輯的敘事方式上
  • 影評 |《信條》萬字解析長評 (一)
    想大概了解下《信條》的成片質量等無劇透部分可以繼續看下去,我會用分割線隔開劇透部分。剛剛在澳洲阿德萊德看完《信條》的點映場。因為我基本不寫影評,澳洲電影放映是無任何字幕的(相當於直接看生肉),加上這次sound mixing背景音效太大導致聽不清對話,我只看懂了20%的劇情與細節,而純對話大約聽懂30%。 所以劇情描述與理解會有很大出入。
  • 其實你看懂了《信條》,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但在我看來,電影實際上比這些牛X解析圖容易看懂多了。《信條》的故事不僅非常簡單,而且十分「爛俗」——英雄打敗反派,拯救了世界。我想把這種魅力和能力帶進自己的電影,我也想帶著觀眾一起環遊世界。」如果拍攝《信條》的目的僅僅如此,那麼諾蘭確實做到了。從奧斯陸劇院到孟買鬧市,從倫敦街頭到義大利海岸,從越南度假區到加州鷹山,影片呈現了7個國家的熱門地標,堪稱一部華麗的風光大片。
  • 《信條》如此晦澀難懂,為何還這麼火?
    20年來,大概很少有一個導演像諾蘭這樣,每一次出新片,影迷就好像過節一樣,迫不及待在網際網路每一處地方討論,試圖破解他的電影之謎。為什麼?因為諾蘭電影的觀影門檻實在有點高,毫不誇張地說,大部分人看一遍根本無法看懂全部內容,也很難串起影片中的所有細節。
  • 諾蘭的《信條》,你看懂了嗎?
    朋友們,《信條》看了嗎,看懂了嗎?電影時長兩個半小時,我聚精會神,目不轉睛。電影都沒到一半,我就開始漸漸懵神,緊接著進入懷疑自己智商的階段。出了電影院之後只要確認過眼神,是看過《信條》的人,開口第一句話就問,你看明白了嗎?
  • 《信條》沒看懂?來看全方位劇情解析!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剛上映,不少觀眾都大呼沒看懂本文將帶著讀者重新梳理一遍劇情,並把故事中可能出現的細節和疑點整理出來,方便理解電影。
  • 燒腦影片《信條》,看懂需要了解這些
    不得不說《信條》是很燒腦的,它的燒腦不在於劇情有多複雜,而在於該片需要觀眾的大腦和眼睛調整以往的觀看習慣,去適應逆轉時空中那些充滿不協調感的詭異畫面。不過大部分觀眾第一遍都能看懂基本劇情,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卻無法理解其中的設定、細節、時間線和原因,所以很容易忽略片中埋下的伏筆,因此想看懂這部電影需先了解以下三點:
  • 你敢承認沒看懂《信條》嗎?
    跟諾蘭之前的《盜夢空間》一樣,對於《信條》的評論,網上基本步調一致「很燒腦」,甚至有的觀眾反饋「出門下樓梯都感覺往上走」,而我看完了信條,是真的差點沒把我腦燒死,看完後最大的印象,竟然是留在我腦海中關於劇情的一個個細節的問號,還有跟隨劇情推進、震耳欲聾的音效!
  • 時間逆流而上,《信條》深度解析
    今天的影評將分成兩個部分:給沒有看《信條》的建議和看過《信條》的解析:PART 1 寫給沒有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刷一遍聽個響,刷兩遍才能完全感受它在每一個細節的安排,你又會感慨:「諾蘭牛逼!」《信條》單純就故事而言非常簡單——勇者鬥惡龍救公主的故事。這個故事裡,你看完都不知道主角叫啥……難的是在敘事的部分,因為敘事的每個因素是互為因果的,像是莫比斯環一樣。
  • 我以為我看懂了《信條》,直到朋友發我這張圖
    無論是《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直至這部《信條》。比如《星際穿越》中的黑洞,以及《信條》中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認為,事物的混亂程度、無序程度只會增加,不會減小。有人認為這為時間流逝指明了方向。比如覆水難收,以及破鏡不可能復圓。順著行,反過來就不可能。這是宇宙演化的大勢,似乎不可能反轉。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
  • 全網唯一諾蘭新片信條劇本萬字解析
    (這個老爵士的作用我沒看懂,或許是諾蘭太注重細節和邏輯了,這個老爵士和前面的科學家,明細都是工具人。也或許諾蘭是通過這種方式調整電影的節奏和張力,又或者中間有軟植入?)小黑貼面禮告別伊莉莎白的時候塞了自己的電話號碼給她,伊莉莎白說等你成功脫身再說吧。(注意伊莉莎白的表情,她沒報任何希望。)然後不出所料是一段精彩的打戲,小黑在廚房反殺有錢人的多個手下,最後出後門出現在後巷,被軟禁在豪車上的伊莉莎白一臉驚喜,仿佛看到了一根稻草。最後伊莉莎白被打手班長光頭幹將開車帶走。(這一幕很精彩,有多個反轉和一個細節。
  • 信條:諾蘭的《想見你》
    《信條》又再一次打破了我們的觀影體驗。諾蘭,除了《失眠症》這部個人最低分(7.5分,這也不算低了)以外,他被影迷成為活得足夠長,註定是要統治電影歷史榜單TOP250的男人。不管你關不關他,是不是他的狂熱影迷,他都主動是影史沒法繞開的導演。
  • (無劇透)稍稍改變思維,讓你看懂諾蘭《信條》:逆轉的藝術
    作為時間管理大師諾蘭的電影,幾乎都是燒腦的,如《盜夢空間》一樣,在此次電影產業復甦之後,《盜夢空間》重映,更是讓諾蘭的熱度提升了不少,而在上映之後,口碑方面卻是出現了兩極分化,觀眾們都說這部電影最終看懂的還是少數
  • 白夜追兇大結局細節解析 哪些沒看懂?周舒桐知道了關家兄弟的秘密
    白夜追兇大結局哪些細節你沒看懂?小編帶大家來深度解析白夜追兇大結局留下的各個疑團!》》》推薦閱讀:白夜追兇大結局 白夜追兇第二部什麼時候播白夜追兇第二部劇情簡介每次哥倆在家的時候,哥哥都是會穿白色的衣服,代表白天,弟弟穿黑色的衣服代表黑夜。一眼認出哥弟。
  • 諾蘭燒腦電影《信條》沒看懂?這篇文章,可以解答你的所有問題
    在電影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克里斯多福諾蘭絕對算是一個「異類」,始終堅持膠片拍攝,能夠實景拍攝就絕不採用電腦技術手段,每一部作品都力求在敘事上有所突破創新,在電影的歷史上打上了自己鮮明的烙印。這也是導演諾蘭的「信條」,對於喜歡他的觀眾來說,也是一件幸事。
  • 《信條》:我覺得諾蘭這次玩脫了
    號稱無一爛片的諾蘭又出新電影了,諾蘭的電影《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蝙蝠俠》三部曲等,每一部都特別經典,從《盜版空間》和《星際穿越》開始,諾蘭就特別喜歡玩時間概念,不得不說,腦洞確實讓人佩服,這次的新片《信條》也是打著時間的概念,而且主題就是時間。
  • 《信條》,你看懂了嗎?
    作為2020年電影院復工後的第一部好萊塢大片,《信條》上映一周,不但票房突破了2.5億,而且引發了極大的話題,看沒看懂?準備幾刷?如何解讀?是否過譽?……嘖嘖,燒腦大師,果然名不虛傳。粉絲製作的《盜夢空間》時間線 via Reddit @uruhura而這個無限嵌套的時空模式,之後也無數次出現在了他的作品中:2009年的《盜夢空間》,諾蘭創造了5個層層嵌套的夢境,每一層都比上一層時間更慢
  • 看完諾蘭《信條》首映,5種觀感可知,能不能看懂不是你說了算
    近日,諾蘭新作《信條》首映,許多科幻迷表示萬分期待的同時,也表示沒看明白。是的,如果你指望只看一遍就能看懂諾蘭的電影,小編只能說,看懂算導演輸。事實上,翻開諾蘭往年的所有電影,幾乎每一部再次觀看都會帶給你不同的體驗,而《信條》也絕對值得N刷(本文不涉及太多劇透,可放心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