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拉是建立下半身力量和肌肉最有價值的動作之一。雖然硬拉看上去很簡單,即站在槓鈴上方拿起它,但仍需要考慮一些重要的技術提示。 未能使用適當技術的訓練者,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感受到輕度至劇烈的背痛,這會造成訓練效果的下降以及受傷風險的增加。
01為什麼硬拉後你的下背部受傷?
傳奇的力量教練丹·約翰(Dan John)有一句話廣為流傳:
「不是深蹲會傷害膝蓋,而是深蹲的方式。」
硬拉也是如此。
硬拉中的大多數下背部不適通常是由訓練者的技術問題引起的,其中兩個最常見的問題是:
啟動過程中無法充分穩定其下背部,這可能導致其在重負荷下彎曲訓練者試圖伸展其下背部以舉起重量,而不是使用髖部的伸展。在硬拉動作中,當負重較大核心不穩定,脊柱不能維持在中立位置,背部以及腰椎的受傷的風險大大增加。
從本質上講,硬拉上升過程的重點應該是:通過堅硬的腹部收縮將腰椎鎖定在適當的位置(中立位置),然後僅從髖部產生所有運動,從而將硬拉上升過程中腰部的運動減至最少。
在動作技術方面做一些改進可以極大地改善對腰椎的穩定支撐,防止在動作過程中和之後的幾天出現疼痛。
本文將介紹硬拉期間背部疼痛的3個最常見原因,並提供正確的解決方案。
02原因1:離槓鈴太遠
在起始位置,槓鈴應該和小腿貼在一起。杆離脛骨(小腿)越遠,杆和下背部之間的槓桿臂越大。 腰椎受到的壓力越多。
該槓桿臂越長,不僅需要更大的力才能將槓鈴抬離地面,而且還需要做更多的功才能穩定下背部。
如果杆上的重量很重,穩定腰椎的能力較弱,這可能導致下背部在負荷下彎曲。這會使它承受不必要的壓力並導致背部疼痛。
彎腰抓住槓鈴之前,請保持槓鈴和脛骨之間約有5釐米左右的間隔,一旦你彎曲膝蓋,脛骨就能輕度接觸槓鈴杆。
小腿離槓鈴約5釐米左右,或者槓鈴在整個腳掌的正上方
03原因2:動作前身體過於放鬆
這是硬拉中最常見的錯誤之一。
訓練者在拉起重量前,身體應該處於緊繃狀態,為下一步的動作做好準備,而不是身體松松垮垮毫無張力。
我們的身體可能需要0.5秒才能產生最大的肌肉張力,這意味著必須在舉重之前在核心肌肉中產生張力,這樣才能在啟動的第一秒就保證下背部是穩定的安全的。
如果舉重者在舉起重物之前沒有在上身產生足夠的張力,那麼在運動過程中會有腰部彎曲的危險,存在嚴重的下背部受傷的風險。
那麼,如何創建最佳的上半身張力呢?
試試這個小實驗:
如果將手伸到面前,然後向空中推,你會產生多少全身張力?也許只有一些。但不是最大。 現在,將你的手放在牆上,然後推向它。 你能感覺到整個身體產生的張力差異嗎?同樣的原則適用於硬拉。
在進行舉重之前,至關重要的是要穩定下腰並「鎖定」。但是,為了產生這種張力,身體必須抵抗某種阻力。
在每次動作前我們可以在握住槓鈴時,僅靠上半身的力量微微像上拉,不需要拉起槓鈴(拉直你的胳膊),只是讓上半身對抗槓鈴的重力,以產生上半身的肌肉緊繃。
04原因3:在站起時向後傾斜
在動作結束時,一些訓練者傾向於向後傾斜上半身,認為這樣可以得到完全的收縮。
但其實在動作末端向後傾斜絕對毫無用處,反而會導致腰椎過度伸展。
與過度彎曲一樣,在負荷下腰椎過度伸展也是受傷的先兆。
動作末端向後傾斜,可能是由於以下兩個原因:
因為訓練者不知道如何用臀部來完成動作養成了壞習慣 顯然,如果是第2點,那麼應該停止這樣做,並力爭完成直立的硬拉結束動作。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請找人檢查你的技術並確保正確,或拍攝一段自己的視頻進行觀看。這是個值得立即打破的不良習慣。
但是,如果原因是訓練不知道如何在硬拉中使用臀部肌肉力量,那麼必須花一些時間來糾正此問題。
這可以通過反覆做一些重量輕的臀部鉸鏈動作(小重量的羅馬尼亞硬拉)來找到臀部的發力感,然後,在臀部到最緊的時候停止動作,就能夠防止腰部的過度伸展。
一旦掌握了髖關節鉸鏈中的髖關節伸展功能,就可以將該技術引入常規的硬拉中。
通過使臀部成為運動的主要焦點,你可以減輕腰部的所有壓力,這將大大減少腰部疼痛的機會。
05總結
硬拉動作中的下腰痛通常是腰椎過度負荷的屈曲或伸展運動的結果,這通常是由於訓練者在核心和上半身的不足張力和穩定性所致。
在進行硬拉時,必須確保槓鈴與脛骨接觸,以便最大程度地減小重量和下背部之間的槓桿臂。
此外,利用槓鈴的阻力產生最佳的核心穩定性,以將腰椎鎖定在適當的位置。
最後,硬拉的末端應在髖關節伸展的情況下保證腰椎沒有過多的伸展
如果在訓練期間或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你感受到了腰背痛,請複習以上3點,這三個原因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是腰痛的原因。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