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落語、漫才、能劇、狂言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本傳統藝術形式,很多朋友即使沒看過至少也是聽說過吧。以狂言為例,作為一個初次接觸的觀眾應該怎麼欣賞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狂言的相關入門級知識吧~
什麼是狂言?
狂言屬於日本戲劇的一個流派,和能劇是同宗,都是由「猿樂」演化而來,所以一般都會穿插在能劇之間進行表演。
和能劇不同的是,狂言的內容通常比較簡單,而且以諷刺性的喜劇為主,語言方面使用了大量的俚語,所以即使是日本人,也不一定能完全聽懂。
狂言原本沒有劇本,都是即興表演,但是慢慢積累到今天,狂言也出現了劇本,並一直保存到了現在。
狂言的流派和演員
狂言主要分成三大流派,包括最為正統的大蔵流、偏向浪漫主義的和泉流以及在江戶時代就失傳了的鷺流,這三大流派又分為了很多小的流派。
表演狂言的演員叫「狂言師」,現在有很多著名的狂言師,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和泉流狂言的代表人物野村萬作、野村萬齋父子,大蔵流的茂山千五郎家的茂山宗彥等等。
狂言的表演流程
狂言主要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來發展劇情,登場人物多是市井小民,故事一般都是喜劇,表演的時候動作誇張、表情豐富,配樂一般也會輕鬆詼諧很多。狂言的服飾和裝扮也不如能劇華麗,和能劇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狂言的表演一般分為如下幾個流程:
演員出場。
人物自我介紹。
後見出場。(後見其實就是演員表演時的助手)
正式表演。
演員退場。
後見退場。
現在,為了普及日本的傳統文化,很多地方都開放了針對外國人的狂言表演,比如日本藝術文化振興會在國立能樂堂舉辦的「外國人能樂鑑賞教室」等等,中間就會穿插狂言的表演。
面向外國人的鑑賞教室和一般的表演最大的區別就是有中英文的字幕,對於理解劇情非常有幫助,不過即便如此,因為文化和語言的差異,還是有不少內容無法完全理解,如果觀眾喜歡,可以繼續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