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自負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很多人自負緣於自卑。
一個人的自負往往不是因為過分相信自己,而正是源於無法漠視的對自我的不肯定。
很多時候人們並不能正確的區分自信與自負的區別。事實上也沒有統一的度量標準,自信是一個程度上的概念,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肯定程度在合理的範圍區間內,就是自信。而對自我肯定不足時就是自卑,對自我過於肯定則是自負。
為什麼自負的人往往緣於自卑呢?是因為自負的行為表現是為了掩蓋對自己的不認可。這在很多心理學者的理論中都是這樣解釋的,比如阿德勒認為這是一種「補償機制」,而弗洛伊德則將其定義為「心理防禦」。
自卑情結是一種認知失調,但是大部分自卑的人都能意識到自己是自卑的。由自卑而引發的自負通常也能被本人所意識到。所以總有人說:「我骨子裡其實是自卑的,我所有的敏感,多疑,強勢都是紙老虎,只是為了遮掩我脆弱的內心!」
(單純的自負者則很少能自我識別,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自負,這種自負是純粹的對自我的極度肯定,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不是為了掩蓋什麼,他真的就是那麼想的。這種情形雖然也是一種認知失調,但說認知障礙更貼切些——這種自負更難改變。)
自卑者與自信者的認知結構不同,於是他們溝通時的思考方式也往往不同。
自信的人可以從客觀的、第三方的立場去思考和評判。
自卑的人則很難客觀看待問題,他們習慣講任何觀點都與自己聯繫起來,他們對待事物的看法也只能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所以說,自卑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有著自我型人格,是既得利益者。這是B型人格障礙中最普遍的一種。
比如兩個球迷討論喜歡的球隊時,一方表示喜歡皇馬,而另一方表示更喜歡巴薩。合理的溝通應該是:皇馬很厲害啊,他們的技戰術是很先進的,鋒線的能力很突出,後衛很穩健。對比巴塞有著怎樣的優勢。
而自卑者思考的路徑完全不同:
「他為什麼否定我?」
「他這是覺得我的判斷力很低?」
「他是為了向我炫耀他更懂足球?」
在某些情況下,當自卑者「惹不起」對方時,他們也會立刻否認自己的觀點:
「我從來沒說過皇馬比巴薩更好!」
有時候人們會誤解,認為自卑只會出現在那些「失敗者」身上,那些「掙不了幾個錢,沒房子沒車,長的又不咋樣」的人,好像更有自卑的理由。
事實上,有些「成功者」也會自卑,他們「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婚姻美滿」,但可能他們面對「你還不是窮山溝裡出來的一農民?」這種評論時會暴跳如雷。這種情形也是自卑。
(雖然現實中「成功者」自卑的概率確實低很多)
與自卑對應的就是自信。
自信者通常有如下特徵:
1,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對這種不足能夠坦然的接受。
2,清楚自己的優點,對自己的優點感到自豪且滿意。
3,當別人討論到他的不足時,能夠對客觀事件本身進行分析,而不會反應為「被攻擊」或者「被指責」。
4,當與他人談論起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時,是以分享知識和傳達信息為目的的,而不是為了炫耀和展現優越感。
自信者與自信者之間的溝通都是很順利的,絕大部分溝通內容都是客觀的,不帶有對人格的評判,而雙方也不會產生這種感受。
自卑者面對別人時,溝通就會變得複雜:
1,當自卑的人在某方面強於他人時。
他們所闡述的內容往往不是為了分享知識,而是為了炫耀,以保持優越感,他們談論的自己的旅行見聞不是為了分享愉悅,而是為了表達:「你沒去過吧?你沒我去過的地方多。」他們談論自己的衣食住行時也不是為了分享心得,而是為了表達:「我比你有錢,我懂得多,我有好多好東西。」
在這種情形下,自卑的人幾乎所有的語言都是為了說四個字:「你不如我」。
這種情形帶給別人的感受就是自負,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2,當自卑的人在某方面不如他人時。
他們更傾向於逃避,習慣岔開話題,討論別的事情,或者臆造自己的經歷以避免自己感到處於「劣勢」。在不得不聽他人分享的知識和經驗時,自卑者體驗到的不是知識,而是被否定感,為了平衡這種被否定感,自卑者會認為別人是在炫耀。
當自卑者處於這種境況時,他們會尋覓機會,想盡辦法回到1的狀態——「找回場子」。這樣才能讓他們獲得自我肯定。
我們要注意的是,自卑和自卑情結是兩回事,自卑是一種對自我現狀的不滿,而自卑情結則是無法客觀的接受自己的現狀,並沉浸於這種現狀中不可自拔。
自卑人人都會有,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自信的人在某些方面也會自卑,只不過他們會立刻意識到,然後迅速接受這種現狀,或者尋求自我提升以改變現狀。
自卑情結是對於「自己」的不滿,而不是對「自己的某一方面」的不滿。
自卑情結是一種心理疾病,如果不加幹預,會影響一個人的社會化進程。嚴重的自我否認更有可能產生諸多對應的社會適應不良,會影響一個人的事業、家庭、感情等一系列與人相處的能力。
判斷別人是否具有自卑情結很簡單,一般人的感受都是正確的。
判斷自己是否自卑,絕大部分人也都有清醒的認識:如果你面對別人比你強時,你立刻會充滿挫敗感,覺得自己不好,自己太失敗了。這就是自卑情結。
如果你感受到周圍的人都在向你炫耀,向你顯擺,那往往不是你身邊自卑的人太多,而是你因為你自己自卑,並且,你還不肯正視自己的自卑。
如何去改善自卑情結?
1,認知方式的改變
努力去接受事物的兩面性,能夠客觀的看待的事物的不足,對於不滿的情緒可以妥善的對待。
2,思維方式的改變
努力去以第三方的角度看待問題,思考問題時儘量把自己剖離出去,也就是所謂的「同理心」。
3,見識的拓展以及自我的成長
事實上,只有這一點是能夠通過自我努力來解決的,而1和2都只是「大道理」,如果沒有心理諮詢師的介入,看再多這樣的大道理都沒用。
努力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水平,增進自己的知識廣度和深度,以及見識,能夠有效的改變自己的認知結構。
其實,心理學上並沒有「自卑症」這麼一種病,自卑情結只是一種心理狀態,但是他會誘發一系列其他心理疾病,比如「社交障礙」。
很多人來諮詢會問:老師,我該怎麼解決我自卑的問題?
自卑不是問題。
問題是自卑。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