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讀文言文《口技》(含朗誦、精講視頻)

2021-02-23 熊貓老師教語文

    

      《口技》是清代文學家林嗣環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響,逼真地摹擬出一組有節奏、連續性的生活場景,表現了三個場面:一家四口人由夢而醒,由醒而夢,火起後眾人的慌亂惶恐。全文語言簡練細膩,形象傳神,結構層深迭進,呼應有方,生動地表現了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

     《口技》這篇文章出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創作於清朝初年。文章敘寫的是「口技」這種技藝的表演過程,是作者觀看了口技藝人的精彩表演後,對藝人表演以及觀眾表現進行的實錄。《虞初新志》是一部筆記小說集,由清代人張潮所編,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時人的文言短篇,並附評語,編者意在「表彰軼事,傳布奇聞」。

朗誦視頻

原文

口技

    林嗣環 〔清代〕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作者

       林嗣環(1607——約1662),字鐵崖,號起八。清代順治年間的福建晉江人(現泉州市安溪縣官橋鎮駟嶺村),當時的進士。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生,從小聰穎過人,七歲即能屬文。著有《鐵崖文集》《海漁編》《嶺南紀略》《荔枝話》《口技》等,其中《口技》的刪減版至今仍為初中語文課文。《荔枝話》是一篇記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僅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而且在農業經濟方面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史料價值。他的這些著作都是祖國文化遺產中的無價之瑰寶。

譯文

     京城裡有個擅長表演口技的人。正趕上有戶人家宴請賓客,在大廳的東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風,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屏風裡面,裡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眾多賓客圍繞著屏風而坐。一會兒,只聽見屏風裡面醒木一拍,全場馬上靜悄悄的,沒有人敢大聲說話。 

  遠遠地聽到幽深的巷子中有狗叫聲,就有婦女驚醒後打呵欠和伸懶腰的聲音,她的丈夫在說夢話。過了一會兒孩子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醒了。婦人撫慰孩子餵奶,孩子含著乳頭哭,婦女又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又有一個大兒子醒了,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在這時候,婦女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裡哼著哄孩子的聲音,孩子邊含乳頭邊哭的聲音,大孩子剛醒過來的聲音,丈夫責罵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響起,各種聲音都模仿得極像。滿座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看,微笑,心中默默讚嘆,認為奇妙極了。

  過了一會兒,丈夫打起了呼嚕聲,婦女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消失。隱隱聽到有老鼠作作索索活動的聲音,盆子翻倒傾斜,婦女在夢中發出了咳嗽聲。賓客們的心情稍微放鬆了些,漸漸端正了坐姿。

  忽然有一個人大聲呼叫:「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呼叫,婦人也起來大聲呼叫。兩個小孩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有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地叫。其中夾雜著劈裡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物品爆裂的聲音,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發出;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搶救東西的聲音,救火的聲音。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每隻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每張嘴裡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清其中一個地方。在這種情況下,賓客們沒有一個不變了臉色,離開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兩腿打著哆嗦,差一點爭先恐後地跑了。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風一看裡面,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精講視頻

視頻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虹雲朗誦古文《口技》
    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搖其夫語猥褻事。初不甚應,婦搖之不止,則二人語漸間雜,床又從中戛戛。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令婦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夫起溺,婦亦抱兒起溺。床上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
  • 經典文言文《口技》神還原,90後小夥子的非遺藝術表演令人嘆服!
    文言文經典篇目《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你們還記得不?
  • 支離疏朗誦|口技
    於是抓緊讀書,大聲朗誦,不為不朽,只為此中可以落淚。個人微信:13720485012。點擊此處查看支離疏朗誦班詳情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shǎo)頃(qǐng),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 【文言文】文言文中常見多音字、通假異讀字、破音異讀字、古音異讀字簡錄
    漢字的字音漢字在使用的過程中,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音、形、義都發生了不少的變化,這就為我們學習古代漢語造成了障礙,例如呂叔湘在《語言的演變》中用的一個假設例:「比如宋朝朱熹,他給《論語》作過註解,可是假如孔子正跟顏回、子路他們談話的時候,朱熹闖了過去,保管他們在講什麼
  • 《邂逅飄雪,遇見你》【原創】 作者:讀你 朗誦 : 楓林
    安靜的西湖愈加美麗朦朧中看到你從杏園橋漫步走來久違如斯讓愛在左,情在右把思念融入湖水那一刻甚是歡喜掬一捧晶瑩的雪烹一壺相思的茶一起傾聽冬的聲音再講一講《北方的秋》【原創】 作者:楓林  朗誦 : 讀你《循循善誘》【原創】 作者:汶俞   朗誦:讀你
  •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題(12分)   先公(指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與蘆葦相似的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裡(街坊)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唯讀書是務。
  • 苗龍口技,齊魯一絕 原創/ 展恩華
    苗龍口技,齊魯一絕原創 展恩華上中學的時候,就學過一篇清代人林嗣環的文章《口技》。自那時起,就對會口技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後來,有了電視,從屏幕上屢屢目睹口技表演者的精彩表演,那感覺,就如吃了一頓豐盛的美餐,真真大快朵頤。然而,和口技表演藝術家親密接觸,卻十分難得。
  • 中國口技:一張嘴幹掉一整個配音團隊,中國口技真的太牛了
    上古時期的口技,是古人們生活的必備技能,並非消遣娛樂,真正用作消遣娛樂的口技,是出現在唐宋朝時期。據《武林舊事》記載,唐朝時期有專門培養口技人才的「學像聲社」,宋朝已經出現了專門表演口技的口技班子。到了明清時期,口技已經有了相當專業的表演模式和戲路了,《殺豬》《豬爭食》《二鳥爭鳴》等作品,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口技曲目了。當時人們稱口技為口戲、隔壁戲。
  • 中國口技:一張嘴幹掉一整個配音團隊,中國口技真的太牛了
    口技的歷史口技起源於上古時期,古人類為了捕獵,模仿動物的聲音來引誘獵物現身。上古時期的口技,是古人們生活的必備技能,並非消遣娛樂,真正用作消遣娛樂的口技,是出現在唐宋朝時期。據《武林舊事》記載,唐朝時期有專門培養口技人才的「學像聲社」,宋朝已經出現了專門表演口技的口技班子。到了明清時期,口技已經有了相當專業的表演模式和戲路了,《殺豬》《豬爭食》《二鳥爭鳴》等作品,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口技曲目了。當時人們稱口技為口戲、隔壁戲。
  • 八字口技
    8,3命運怕字口技〔一〕男怕生先,女怕生後〈指患病時怕過生日時〉。〔二〕命帶六合心情快樂,不撿個技術也要撿個工作,有貴人牽。8,6十神口技    七殺掛兩頭,到老無後,傷官兩頭掛,好罵丈夫是刁人。正印天幹透,必定慈善人。食神兩幹有,吃喝天下走。財多柱上透,出手大方人。七殺佔了正官前,女人婚前要失貞。財多先去父,印多先克母,凡觀男子命,先論財官始。有財乃為妻,有官方作子。印綬為二親,比肩乃兄弟。財死慮喪妻,官死宜克子。印死父母亡,比死傷兄弟。
  • 古代的底層普通老百姓,講的究竟文言文,還是白話呢?
    古代,底層百姓講的是文言文還是白話,得看是什麼時代。另外,講文言文還是白話,底層百姓和上層統治者沒什麼區別和禁忌。古代老百姓講的是文言文還是白話,得分時代。不同的時代是有區別的。先秦時代,也就是秦朝以前,漢民族語言,文言文和白話是基本沒什麼不同的。這裡說的文言文,指的是書面語,白話指的是口語。文言文本就是從口語來的。
  • 精彩展播: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青少C組)小選手林意涵朗誦《柳芽兒》作者/阿紫(現場視頻)
    主持人:林溪(中國之聲)  阿傑(文藝之聲)視頻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青少C組):林意涵朗誦《柳芽兒》作者/阿紫(現場視頻)視頻二: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青少C組)--開場篇視頻三: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青少C組)林意涵朗誦《柳芽兒》作者/阿紫(含打分環節)
  • 文言文怎麼讀?這些朗讀停頓劃分方法你都掌握了嗎?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反覆朗讀,自能領悟文章的旨意。因此,朗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朗讀中體驗節奏的快慢緩急,語調的抑揚頓挫,一方面可以培養語感,另一方面學習如何斷句的過程也是理解文章的過程。
  • 01 文言文 《伯牙鼓琴》 六年級上
    2、老師講一個非常有名的關於知音的故事,主人公是伯牙和鍾子期。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相傳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他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稱為「琴仙」。
  • 學生將其編成文言文,起名曰《菜虛鯤傳》
    蔡徐坤自出道以來,就受到了不少非議,前段時間因為B站惡搞鬼畜蔡徐坤打籃球的視頻而被廣大網友熟知,蔡徐坤也是毫不客氣的將律師函給了B站,自此風波才告了一段落。
  • 小學生學習文言文有難度 作為老師該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伯牙善鼓琴》是語文新部編教材六年級上學期第七單元《文言文二則》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本文不足百字,敘事簡潔,餘味悠長。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表現了音樂藝術的魅力和朋友間的真摯情誼。
  • 古詩詞文賞析之古文《口技》林嗣環
    口技:雜技的一種。用口腔發音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會:適逢,正趕上。宴:舉行宴會,名詞動用。於:在。廳事:大廳,客廳。施:設置,安放。屏障:指屏風、圍帳一類用來擋住視線的東西。撫尺:藝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而已:罷了。團坐:相聚而坐。團,聚集、集合。
  • 《勤有功,戲無益》【原創】 作者:汶俞 l 朗誦 : 讀你
    「勤」之一字,最講堅持。人有勤者,則人必興;家有勤者,則家必旺。 古今中外,能成就大事者,對社會有所作為者,都是在充滿荊棘路上,不斷磨練奮鬥,最後,取得成就。       清華校訓有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人要過好這一生,勤和德兩者缺一不可。 做人不僅要自強,還要厚德。勤奮的人,通過不斷努力,衝破困境,改變人生,德行好的人,能夠心安一生,改變人生。
  • 米粒媽精講英文繪本·老鼠吃餅乾系列 | If You Give A Pig A Pancake
    米粒媽為大家找了一個美國老師為我們進行講解的視頻,大家可以從這個視頻中更加直觀滴來理解這個教學策略哦!表示「洗澡」的意思。說到洗澡,大家一定會想到另外一個詞組叫做take a shower. >米粒媽精講| Tiny Creatures米粒媽精講| The Story of Prince George米粒媽精講| Daddy Pig's Old Chair米粒媽精講| Recycling Fun米粒媽精講| George Catches a Cold米粒媽精講| Peppa Goes
  • 文言文「不美」了?網友呼籲從語文教材中刪除文言文,真的行嗎?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這是現在學生自己歸納的「語文三怕」。「文言文」被排在「第一怕」,由此可見,對學生來說文言文的確是非常難學的內容。於是有人提議「刪除文言文」,把要學的文言文都翻譯成「白話文」來學習,這樣就好理解多了。然而,但凡對「中國文化」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精髓,絕不能從語文教材裡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