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北方之馬力,就中國之技巧——蒙古東徵記事

2021-01-13 喜歡歷史的小明

蒙古族作為馬背上民族,憑藉其「恃北方之馬力,就中國之技巧」開始了自己的徵服土地和掠奪財富之路。

蒙古族的徵服土地包括東徵和西徵,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蒙古帝國的東徵之旅。蒙古帝國的東徵包括四個地區:西夏,金,東夏,雲南。

1、入侵西夏

蒙古帝國對西夏的軍事行動按照包括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公元1205年。蒙古軍隊第一次入侵西夏,此時蒙古國的地盤和西夏的地盤相隔一座大漠,因此蒙古軍隊只是對西夏邊境進行了掠奪。第二階段:公元1207年至1209年。蒙古國軍隊在成吉思汗的命令之下,對西夏一座重要的城池兀刺海進行包圍,並且兩次佔領了這座城池。第三階段:公元1209年至1224年。由於蒙古帝國軍事上的安排再加上西夏的議和,西夏成為蒙古的屬國。第四階段:公元1224年至1227年。蒙古因為西夏和金籤訂條約對抗蒙古,再次對西夏用兵。成吉思汗親自率領大批的軍隊對西夏展開攻勢,1226年11月,靈州大戰之後,西夏主力基本上全部被殲滅。1227年,蒙古軍隊包圍西夏國都中興府,西夏投降,遂滅國。蒙古對西夏的軍事行動徹底結束。

2、消滅金國

蒙古對金的軍事行動同樣也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消滅金國精銳部隊。這一軍事行動主要體現在野狐嶺戰役當中,在野狐嶺戰役之中,金的精銳部隊十不存九。第二階段:公元1221年至1228年。蒙古國不斷對金進行連續的作戰安排,依次奪下金的西京,北京,中都,河北,河東,山東。到公元1228年,這些地方基本上被蒙古全部控制。第三階段:公元1231年至1232年。這次的軍事行動蒙古軍分為三路進行出擊:窩闊臺等人各率一路軍隊,從三方面對河南,陝西的金軍進行進攻。這次戰役中表現最為出色的為右路軍,基本上消滅了完顏合達為首的數十萬金軍。第四階段:公元1233年至公元1234年。蒙古軍隊對金南遷的首都南京和蔡州進行佔領,1234年,金滅國。蒙古對金的軍事行動基本上結束。

3、收服東夏

蒙古對東夏的軍事行動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蒙古與西夏的關係,再來看其是如何開展軍事行動的。東夏皇帝稱帝就是因為蒙古的扶持,因此東夏一直是蒙古的附屬國。後成吉思汗西徵,當時的蒙古留守之人對東夏態度極為不友好,遂絕交。從此蒙古開始與東夏交惡。第一階段:公元1229年至公元1232年,窩闊臺派出軍隊以追捕金的殘餘勢力為口號對東夏進行用兵和騷擾。第二階段:公元1223年。貴由等人親率軍隊對東夏進行全面進攻。1223年9月,西夏的南京和北京相繼被蒙古軍隊佔領。東夏就此宣告結束。

4、滅宋

蒙古對宋朝的覬覦已久,因此早早就開始謀劃對宋朝的軍事計劃,所以雲南地區成為了蒙古國的針對對象。蒙古軍隊的思路是先攻克雲南,再從雲南作為對宋軍事行動的側翼進攻南宋。蒙古對雲南大理段氏的攻克時整個東徵最為快速的,只有一個階段:公元1253年至1256年。蒙古軍隊由忽必烈為首,與此同時,分為三路對雲南進行用兵。不久之後,段氏政權大理便被蒙古攻克,留下兀良合臺去平服雲南的東部和南部,其他人轉戰其他戰場。

蒙古軍隊的東徵行動就此宣告結束。通過對西夏,金,東夏,雲南這幾個地方的持續用兵,基本上傳統意義上所謂的中國除了南宋之外基本上已經全部落入蒙古軍隊的掌控之中。

相關焦點

  • 《對馬島之魂》背後的故事:蒙古兩次東徵日本
    主角是80名武士中唯一的生還者《對馬島之魂》的背景取自「蒙古兩次東徵日本」,但遊戲劇情和真實歷史可謂大相逕庭,完全是魔改版,好在這不妨礙我們以此為由頭,來聊聊背後真實的歷史故事。第一次蒙古東徵日本忽必烈繼承汗位時,蒙古還處於鼎盛時期,正四處擴張,其中最重要的目標便是吞滅南宋,不過顯然對日本也頗有興趣,曾數次遣使赴日,主要目的是建立外交關係,但也帶著點威脅其臣服的意味。
  • 蒙古統治中國的影響:北方人口銳減,從此中華人口北少南多
    從元代開始,中國人口表現出明顯的南移趨勢。經過明王朝的兩百年經營,北方人口比例猶未恢復過來。從明嘉靖朝的人口分布可見,此時明南方人口仍遠遠多於北方。按金朝巔峰人口5000萬,南宋巔峰人口6000萬,則金宋對峙之時南北人口差距尚不明顯。
  • 蒙古襲來︱對馬島之「魂」
    最近有一款挺火的遊戲,叫做Ghost of Tsushima,中文譯作「對馬島之魂」,截止8月9日,該遊戲的玩家數已經超過400萬。遊戲背景設定在1274年,也就是第一次「蒙古襲來」(弘安之役)之時,玩家扮演境井仁這麼一位日本武士與蒙元帝國的軍隊作戰。以「蒙古襲來」為背景題材的遊戲可以說十分罕見,能夠火到中國的恐怕僅此一部。
  • 一周新聞回顧 | 回眸學校記事 感受北方工大
    一周新聞回顧 | 回眸學校記事 感受北方工大 2020-12-14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蒙古襲來︱對馬島之「魂」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最近有一款挺火的遊戲,叫做Ghost of Tsushima,中文譯作「對馬島之魂」,截止8月9日,該遊戲的玩家數已經超過400萬。遊戲背景設定在1274年,也就是第一次「蒙古襲來」(弘安之役)之時,玩家扮演境井仁這麼一位日本武士與蒙元帝國的軍隊作戰。以「蒙古襲來」為背景題材的遊戲可以說十分罕見,能夠火到中國的恐怕僅此一部。
  • 紅巾軍東徵高麗所欲為何?
    1351年,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等抓住這一時機發動起義,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意圖恢復漢人河山,義軍頭裹紅巾,史稱「紅巾軍」。由於缺乏後方的及時供給,高麗民眾又實施堅壁清野,紅巾軍攻克西京後便駐足不前,高麗於危難中獲得喘息之機。次年高麗傾全國之兵反撲西京,紅巾軍立足未穩,經激戰退出西京,高麗軍緊追不捨,鹹從之戰再敗紅巾軍。連續作戰失利,加之天氣嚴寒,士卒多有凍傷,紅巾軍減員嚴重,且戰且退,回歸遼東者不過千餘人。第一次東徵行動就這樣草草收場。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來到中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亞歷山大東徵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根據記載,公元前327年夏,東徵軍率兵越3萬人沿考芬河(今喀布爾河)經開伯爾山口侵入印度河上遊地區。公元前326年4月消滅波魯斯王國,迫使其國王投降。
  • 此國才是蒙古人後代最多國家,人口高達3000萬,既非中國也非蒙古
    印度對於中國來說,一直是充滿神秘的「國家」,甚至是可以讓中國人當中最聰明的人也可以「十天十夜」都想不明白的國家。你永遠不可能搞明白他的摩託車上能載多少人,你也完全不可能知道他們經過怎樣的一番操作讓「牛後神泉」可以用來治療癌症,你更搞不明白花幾十年造一座橋幾天就垮掉的印度為什麼會有一顆稱霸亞洲的雄心。
  • 當亞歷山大繼續東徵來到中國,結局竟是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徵,竟然用3萬步兵、5000騎兵的遠徵軍在十年時間裡建立了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的龐大亞歷山大帝國,於公元前324年,抵回巴比倫。如果亞歷山大當時繼續東徵至中國會怎樣呢?
  • 「陝軍東徵」震動中國文壇
    有一個現象叫做「陝軍東徵」(有人說「陝軍東進」),作為文學重鎮的陝西一舉推出多部可以流傳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長篇小說;這一文化現象震動了文壇,成為陝西文學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輝煌一筆。陝西文壇一度黯淡回首轟動一時的「陝軍東徵」,就不得不提東徵前夕陝西文壇的「黯淡」。如今在京的陝籍評論家白燁還清晰地記得,1992年對陝西文壇來說是「損兵折將」的一年,這一年先是路遙因病去世,緊接著鄒志安也與世長辭,前者43歲,後者46歲,兩位作家都是年富力強之時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讀者。同年,老作家杜鵬程也因病逝世。
  • 阿拉伯有一地圖,解開千古之謎,難怪亞歷山大沒有膽量東徵中國
    劇圖據《智囊全集》記載:在公元前334年至324年,亞歷山大帶兵東徵,所向披靡,掃蕩了波斯帝國,到達了巴特克利亞,也就是如今的阿富汗。這個地方,距離中國的新疆,非常的近。劇圖據說,第一位繪製出了世界地圖的人,名叫克羅狄斯·託勒密。
  • 元朝試圖統一大東亞的五場戰爭,可惜蒙古軍隊無法適應熱帶叢林
    1,東徵日本1260年,忽必烈在漠南稱帝。幾年後,忽必烈向日本派遣使者,要求日本稱臣納貢。但是日本顯然忽視了蒙古帝國的存在,選擇忽略。這下惹怒了忽必烈,於是忽必烈決定東徵日本。1274年,忽必烈任命徵東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600人、水手6700人.計3.23萬人從高麗合浦出徵。
  • 隋文帝的「聖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何相似與不同之處?
    汗,在古代是突厥、蒙古這些遊牧民族對首領的尊稱——汗,可汗,蕃王稱——《廣韻》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漢人皇帝也曾被賦予「可汗」的尊稱,他們是隋文帝楊堅(聖人可汗)和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豈敢阻兵恃險,偷竊名號,今便感慕淳風,歸心有道,屈膝稽顙, 永為籓附——《隋書·突厥》應該說,東西突厥的分裂為隋文帝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畢竟一個統一的突厥對隋朝來說是巨大的軍事壓力。
  • 神鵰中忽必烈為蒙古鞠躬盡瘁,為何現實中蒙古國後人對其評價不佳
    可是,在歷史上,忽必烈身為元朝皇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蒙古貴族為統治階級的統一王朝,可偏偏蒙古後人對其評價不佳,甚至視其為叛徒。這在大家看來似乎是有些不可理解,事實上,哪怕是今天的外蒙古國,一樣對這位歷史上的元朝皇帝心懷不滿。其實無非是兩點原因。
  • 蒙古第二次東徵軍表示:三個就夠了!
    ▲日本古畫中的元朝東徵第一個活寶主將就是第一次東徵中把高麗上下折騰得雞飛狗跳的洪茶丘,當時他的年紀是28歲,屬於武將的當打之年。洪茶丘的才能在忽必烈看來不錯,但沒有忽必烈盯著,這個高麗帶路黨二代就勇敢地放飛自我了。
  • 騎砍2霸主MOD:以耶路撒冷之名2
    騎砍2霸主MOD:以耶路撒冷之名2以耶路撒冷之名2是戰團MOD「以耶路撒冷之名」的騎砍2版本續作,該MOD
  • 強弩之末:英格蘭王太子和他的第九次十字軍東徵
    公元1270年,第八次十字軍東徵因法王路易九世的病死被戛然而止。但姍姍來遲的英格蘭王太子愛德華,卻不想提前結束自己的軍事朝聖之旅。繼而率少量部眾繼續前行,獨自撐起了規模非常有限的第九次東徵。尚處巔峰的伊爾汗國 成為十字軍的最大外部助力此刻,更東方的蒙古帝國百年成為十字軍們的翻盤希望
  • 帖木兒在重創奧斯曼帝國後,為什麼不順勢滅了土耳其反而東徵大明?
    在梳理土耳其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提到了一場決定奧斯曼帝國命運的戰役,這便是安卡拉之戰,時間在公元1402年,此戰,帖木兒大獲全勝,並生擒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 然而,帖木兒並沒有順勢滅了奧斯曼土耳其,反而揮師東徵大明,為什麼?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當時的世界局勢。
  • 《冒險之旅:十字軍東徵》在Steam進行25%折扣活動
    今天,Neowiz提供的PC遊戲《冒險之旅:十字軍東徵》將進行特別折扣活動。本次打折將在Steam進行到9月2日。《冒險之旅:十字軍東徵》在著名的評論統計網站《Metacritic》獲得了79分的高評價,證明了它的遊戲性。通過這次打折,更多的玩家可以體驗遊戲。   同時,遊戲也有了一次內容更新。首先,除了現有的韓語,英語以外,還添加了簡體和繁體中文,德語等3種語言。通過添加關羽,威廉四世和各種遺蹟進行了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