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看漫畫書,李玫瑾:不要遏制孩子需求,容易影響大腦發育

2020-12-24 超級好爸

鄰居7歲大的孩子總是鬧脾氣,一問原因才知道,原來他媽媽把他的漫畫書全扔了。

孩子哭得死去活來。可當媽媽的卻說:「天天看這麼沒用的書,有什麼用!」

對於孩子看漫畫書,很多家長都反對,覺得那是不務正業。

然而,李玫瑾教授卻認為:「很多父母過早掐斷了對於孩子有利的東西,如奶粉、繪本、插畫、玩具等等。這種行為容易導致孩子的性格甚至大腦發育受到影響。」

其實,孩子喜歡閱讀漫畫是符合他的成長特性的。

1、孩子們都喜歡看圖畫。漫畫的每一幅畫面都比較生動,也簡單,孩子看得懂。對於認識字不多的孩子來講,閱讀漫畫就是培養閱讀喜歡最好的載體。

2、漫畫書有豐富的情節。大人尚且喜歡看小說,都是因為有故事情節,何況是小孩子呢。漫畫書都是圍繞故事展開的,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也是自然的事情。

3、漫畫可以開發孩子的想像力。漫畫都是簡筆畫,需要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才能完成整個畫面構圖以及小主人公動作。如此一來,也是讓孩子的想像力得到了鍛鍊。

有一項關於學生閱讀的研究表明:愛看漫畫的學生與愛看其他書籍的學生,在閱讀能力上表現出來的水平是相當的。研究也表明,單純地看漫畫,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確實沒有什麼幫助。

但是,通過閱讀漫畫,可以培養起孩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由此再轉向閱讀其他書籍。

顯然,這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好方法。要是你家孩子不愛看書,試試讓孩子看漫畫,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漫畫書

漫畫書是內容的一種載體,孩子愛看漫畫本身沒有錯,但是作為父母,我們要為孩子選擇適合他年齡特點的漫畫書。

第一,選擇經典的漫畫書。

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都有什麼經典的漫畫故事書。比如《丁丁歷險記》《加菲貓》《天才發明家》等等。這些漫畫書價值取向正確,有利於引導孩子塑造完整的人格。

第二,選擇與課本知識相結合的故事書。孩子要是覺得古文學習有點難,不妨選擇古文+漫畫形式的書籍給孩子閱讀。我最近陪孩子看蔡志忠先生的漫畫,他將中國國學經典通過漫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孩子一看就懂,挺好的。

這套書有《論語》,有《莊子》,有《孫子兵法》,有《史記》。

想想別的孩子痛苦的死記硬背,你家孩子看看漫畫都領會到國學精髓,不亦樂乎!

第三,選擇開闊孩子眼界的漫畫書。這一類書籍以科技啟蒙的漫畫書為主,通過幽默風趣的漫畫,結合生活身邊的例子,來講述深奧複雜的科學原理,啟迪孩子思考,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

這套《爆笑科學漫畫書》共有八冊,有故事有乾貨,孩子們可以邊看邊玩邊學習,也是很受孩子們歡迎的噢!適合小學生閱讀。

相關焦點

  • 家裡再窮,這3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原來在罪犯中,也有很多青少年,經過長期對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的研究和調查,讓李玫瑾教授發現,原來犯罪心理的根源能夠追溯到孩子的幼兒時期,此時的教育和家庭環境對孩子將來的影響都非同小可,因此李玫瑾教授為了從根源上減少罪犯的產生,便加入了育兒領域的研究,因為之前對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的了解,讓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問題根源所在
  • 李玫瑾: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李玫瑾坦言:這4樣東西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1、奶粉不能斷太早眾所周知,嬰兒喝的奶粉都是根據母乳的營養成分調配的,可以說,是在最大程度上接近母乳,但由於嬰兒不同年齡所需的營養物質會有所不同,奶粉也被細分為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們需要在這方面多加注意。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李玫瑾作為我國為數不多的育兒專家,她對育兒領域的研究可以說是非常獨特,和別的育兒專家不同,李玫瑾教授本是一名犯罪心理學專家,通過多年對犯罪心理的研究發現,犯罪心理的根源來自他們小時候的教育和生活環境,為了從根源改善孩子犯罪的機率,李玫瑾教授開始了對育兒領域的研究。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要說近幾年最火的育兒講座,莫過於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講座了。各大平臺有關李玫瑾教授的視頻播放量高達千萬,點讚也是百萬級別的。但不了解的家長可能要問了,李玫瑾何許人也?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好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高風雨育兒課堂2020-06-09 22:35:49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 孩子睡覺時有這幾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
    而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育兒專家就是李玫瑾教授了,她是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在育兒方面有很深的見解,在講座上舉出得例子都很貼近生活,得到了廣大父母的支持。關於孩子智商的問題,李玫瑾也表示過:孩子睡覺時有這幾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
  • 李玫瑾直言: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說明孩子大腦發育越好!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家裡這幾個地方越雜亂,孩子可能越聰明。具體分為三個位置,媽媽們可以仔細觀察。這三個地方越亂,說明孩子大腦發育越好哦!
  • 孩子多大可以分床?李玫瑾:別超過這個年齡段,晚了影響發育
    李玫瑾:別超過六歲,否則影響發育育兒界有一句俗語叫「三歲分床、五歲分房」,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非絕對,許多家長盲目聽信最後坑了孩子!★李玫瑾:3歲可以分床,5歲未嘗不可,最遲別超過6歲家長和孩子分床不應該太早,不能早於3歲,這時候孩子處於依戀父母的時期,貿然分床會導致孩子安全感降低,性格變得唯唯諾諾,對父母的依賴性雖然會減少,但是信任感也會降低。
  • 李玫瑾:若孩子有這2個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記憶力不一般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於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她在育兒的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的育兒觀獲得了廣大父母的認可,她的育兒觀在網上也十分火爆,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若有這2個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快,長大後記憶力「不一般」現在的挑戰型綜藝節目中經常出現記憶力超群的選手
  • 李玫瑾:為了孩子智力發育,家裡再「窮」這幾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
    說到李玫瑾教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雖然沒有聽過她的育兒課,但肯定都聽過她的育兒觀點。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的智力發育跟遺傳因素、飲食、後期培養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沒辦法改變基因,只能從孩子飲食、培養等方面促進孩子智力開發。
  • 孩子的大腦發育會受到居住環境影響,聰不聰明就看你怎麼布置了!
    一、為什麼居住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影響呢?其實看過科普文的媽媽就應該知道,孩子的大腦發育是需要受到各方面的刺激的,環境越豐富、體驗越充分,大腦發育得就越好,比如摸、爬、滾、打、聞、嘗、看等,如果各個感官刺激都足夠多的話,孩子的大腦就也會受到豐富的刺激,這樣就容易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了,體現在這3個方面
    到了一定年齡,父母就要考慮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學了,孩子上學後,學習成績自然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它反映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當然,學習成績有時只是對孩子學習成績的一種測試,父母也不必過分關注,父母不能以成績來衡量孩子的成敗。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是閱讀材料,其實3歲就可以看出來了,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 孩子有3種「討人嫌」行為,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家長不用管太緊
    不過,其實了解之後就會發現,孩子的很多「討人嫌」、「討人厭」的行為,都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正是因為大腦發育讓寶寶意識到有更好玩、更有趣、更好奇的事情,才會做出令父母頭疼的行為。孩子有3種「討人嫌」行為,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孩子頂嘴3歲左右,隨著孩子說話變得利索,不少家長會發現:「孩子會頂嘴了!」面對不想做的事、不認同的說法,總是會和父母辯一辯,甚至會大聲反駁父母,很沒禮貌。
  • 李玫瑾坦言:孩子是否聰明,看他的手就清楚了,不用等他長大
    李玫瑾教授在針對這一問題的時候也做出了很合理的回答,她認為孩子聰不聰明,其實從他們的手就可以看清楚,因為人的手上有很多神經連通大腦,所以手上的動作也對大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果孩子的手上動作用以下這些特點,就證明他們也有著聰明的大腦,在日後的培養當中,需要父母去進行更多的關注。那麼孩子手上的哪些行為表示他們很聰明呢?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建議替孩子捕捉一次!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孩子一生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建議替孩子捕捉一次。第一次機會:0-3歲0-3歲是孩子腦發育的高峰期,腦容量的發育變化也是尤為明顯的,可以從初生期的390克,增長3歲時的1000克,足足增長了三分之二。這麼迅猛的發育速度背後,顯然說明寶寶在這個階段的學習能力極強,他們不僅會學習語言發音,會認知身邊事物,會從一個無知寶寶長成聰明娃娃,更關鍵的是0-3歲孩子的大腦,存在可塑性,存在再發育時機。
  • 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
    最後這個女孩成了音樂老師,她就是李玫瑾的女兒!李玫瑾教授一直強調,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在幼兒園就能看出,家長多留心孩子就會知道,只要表現在這三個方面。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眼睛喜歡看黑板而不是老師在課堂上,孩子分為兩種,一種喜歡看著老師的孩子,還有一種就是喜歡看黑板的孩子,前者很多時候注意力都放在的情緒或者是穿著打扮上面,這種情況之下孩子一般都沒有什麼心思學習,往往這時候的小孩比較容易分心,無法集中注意力,而後者將朱助理都放在了黑板上面,自然對知識的吸收是最快的,這時候的孩子的專注力很集中,記憶力也是最好的時候
  • 孩子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不僅能促進大腦發育,還容易長高
    睡覺是人類進行休息的重要途徑,對每個人來說睡覺是不能缺少的,對孩子也是如此,擁有良好的睡眠不但能讓大腦發育加速,還有幫助寶寶長個子。很少有些父母重視孩子的睡眠了,但研究發現孩子什麼時候睡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成長和大腦發育。讓孩子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是孩子的大腦發育最快,還能長高,建議家長看看,看完保證不會讓你後悔的。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向家長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在家長十分關心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 給父母的忠告:這4樣東西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但是養育孩子的時候,物質上的需求可以省,生活上的必需品是不能省的,給父母的忠告:這4樣東西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這4樣東西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1、奶粉不能斷太早 有很多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所以,早早的就給孩子斷了奶粉,改吃輔食,這樣做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