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G.Briccialdi《茶花女幻想曲》

2020-12-28 愛笛聲長笛音樂

義大利長笛巨匠布朱裡奧-布裡西阿爾迪(Giulio Briccialdi 1818-1881)自幼跟隨父親學習長笛。父親去世後,14歲的布裡西阿爾迪搬到了羅馬,繼續追求自己的音樂事業。他很快就開始了高水平的職業生涯,在17歲時擔任羅馬聖塞西莉亞學院的長笛教學的工作。後來他搬到了那不勒斯,獲得了聲望很高的任命,擔任皇室的長笛老師,教國王的弟弟Syracuse公爵學習長笛。他一生中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長笛作品比如《威尼斯狂歡節》,《茶花女幻想曲》《遊唱詩人幻想曲》等等。

公眾對於布裡西阿爾迪的藝術水平有著極高的評價。他是一位極其傑出的長笛演奏家和作曲家,被稱作「長笛界的帕格尼尼」。著名長笛學者羅克斯特羅(Richard S. Rockstro)在《長笛論》一書中寫道:「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布裡西阿爾迪是我聽過的所有樂器中,最優秀的演奏者之一。他完美的音調,多變的風格和他對的樂器的完美掌握讓人難忘。他的音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把他的演奏技巧當做自己學習榜樣,我會儘可能的模仿他的風格並且抓住每一個聽他演奏的機會。」

除了在演奏和作曲上的造詣,他還對長笛的功能進行了幾次技術性的改進和發明,對長笛的革新有著巨大的貢獻。1870年,他被任命為佛羅倫斯音樂學院長笛教授,直到1881年去世。1996年,小行星N. 7714更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歌劇《茶花女》是義大利浪漫主義作曲家威爾第「通俗三部曲」中的一部,也是世界歌劇史上最賣座的經典作品之一。是由威爾第改編自法國作家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故事講的是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悽婉的愛情故事。小仲馬本人對這部威爾第改編作品的評價是:「50年後,人們可能會忘記我的小說,但威爾第使它不朽。」(50 years later, people may not remember my novel, but Verdi makes it immortal.)

歌劇《茶花女》作為傳世作品,被改編成多種多樣的形式(聲樂作品居多)。在長笛改編的《茶花女幻想曲》中,目前演繹比較多的有五個版本

其中演奏最多的是法國作曲家傑寧(P.A.Genin)改編的版本。約爾·岡措(Y. Gamzou)改編版本是受帕胡德邀請創作的長笛交響樂版本,選材十分豐富,是基於布裡西阿爾迪(G.Briccialdi)和克拉卡姆普(E.Krakamp)的版本改編而成。其餘的4首曲子我們會計劃隨後推送,敬請留意。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布裡西阿爾迪改編的《茶花女幻想曲》版本。我們非常高興受西班牙長笛演奏家Elisabet Franch本人的邀請,分享她本人在2013年參加Madesimo音樂節(Madesimo Music Festival) 時錄製的版本。

相關焦點

  • P.A.Genin《茶花女主題幻想曲》
    一生創作的長笛作品超過60多首,最知名的代表作是其為長笛創作的《威尼斯狂歡節》和《茶花女幻想曲》。註:關於保羅·傑寧的身份簡直跟迷一樣,我們查遍了全網,有點意外在網際網路上關於其本人的資料記載少之又少(上面基本就是全部內容)。不僅關於名字的記載都有爭議,甚至全網唯一的照片,我們在多次核對後發現也不是本人。如果各位讀者有更詳細的資料歡迎在後臺給我們留言補充。
  • 小提琴G弦演奏【帕格尼尼《摩西幻想曲》】,猶如G弦上獨舞的精靈.
    小提琴G弦演奏【帕格尼尼《摩西主題幻想曲》       《摩西主題幻想曲》是帕格尼尼根據羅西尼的歌劇《摩西在埃及》裡面的詠嘆調
  • 【搶票】茶花女 · 她比煙花寂寞
    相信每個人在讀書時期都做過這麼一道語文單項選擇題:《茶花女》的作者是(  )。A. 大仲馬 B. 蒂克 C.小仲馬 D.莫泊桑多年之後,《茶花女》的作者到底是大仲馬還是小仲馬,也許還是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但《茶花女》的故事卻一直留存在我們心中。
  • 青島市歌舞劇院聯袂韓國歌劇團 舉辦《茶花女》專場演出
    半島記者 黃靖斐12月21日晚,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市歌舞劇院交響樂團、韓國國立歌劇團在李滄劇院為廣大市民獻上音樂會版《茶花女》專場演出。自青島市2015年成功當選「東亞文化之都」以來,與日韓文化交流往來頻繁,韓國各界人士和文化藝術機構紛紛表示希望加強交流。
  • 英國人的愛國樂曲「大海之歌幻想曲」
    亨利·伍德編配的《不列顛大海之歌幻想曲》(Fantasia on British Sea Songs)是為紀念特拉法爾加海戰百年的音樂會而作
  • 威爾第:茶花女
    本劇取材自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由皮亞菲改編成劇本:一位遊走於巴黎上流社會的名交際花「茶花女」,一位來自正統家庭的年輕作家;二人不顧身份地位懸殊及世俗禮教,墜入了愛河。原以為從此可以白頭偕老,無奈在作家父親的秘密幹涉下,他誤以為茶花女是一個嗜錢如命、用情不專的女子。這個誤解,造成了兩人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但結局給人一絲安慰,最終女主角在愛人的懷中停止了呼吸,也算另一種美。《茶花女》故事情節雖然家喻戶曉,但威爾第將歌劇編排的如此迷人,給每一個角色都留下了廣闊的發揮空間。
  • 茶花女
  • 威爾第: 歌劇《茶花女》
    ·索爾蒂爵士威爾第  歌劇《茶花女》皇家歌劇合唱團皇家歌劇院/格奧爾格·索爾蒂爵士《茶花女》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在觀賞這部以法國文學家小仲馬著名小說為本的戲劇《茶花女》後,備受感動,立即邀請劇作家修改劇本,以短短6周時間譜曲完成,改編為歌劇。
  • 【今日歌劇】《茶花女》
    薇奧莉塔取出自己的肖像交給阿弗列德,並且祝福阿弗列德有朝一日能夠找到另一個可以為他帶來真正幸福的女孩。說畢,她忽然覺得體內有一股生命力量不斷升起,但那只是迴光返照;最後,薇奧莉塔在眾人驚呼之下,香銷玉殞!《茶花女》是法國作家小仲馬最著名的小說,講述了一位年輕人和巴黎上流社會最有名的交際花曲折悽婉的愛情故事。
  • 電影欣賞《茶花女》
    QQ: 1284722011 微信號:18069855089茶花女(法語/原版/1981)電影標籤:法國 劇情愛情主演:伊莎貝爾·於佩爾 吉昂·馬利亞·沃隆特 布魯諾·甘茨導演:莫洛·鮑羅尼尼簡介:這是一部現實版的《茶花女》,片中將故事中的角色與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即茶花女的原型、豔冠巴黎的Alphonsine Plessis)貫穿在一起,上演了一齣戲中戲。
  • 幻想曲和即興曲
    所謂即興創作,就是不預先把譜子寫出來,而是在樂器上一面創作一面演奏。在十九世紀以後,即興創作已不流行,不管幻想曲也好,即興曲也好,都是把譜子先寫出來再演奏的了,但在格調上還是帶有一些即興創作的特點。  幻想曲和即興曲不一樣,即興曲是有明確的形式的,幻想曲則根據作曲家的想像自由發揮、不拘一格。例如德國作曲家巴赫的《半音階幻想曲》,就是這一類型作品中傑出的範例。
  • 歌劇《茶花女》的歷史背景
    瑪格麗特聽從了阿芒父親的懇求,忍著棒打鴛鴦痛離開阿芒,成為某伯爵的情婦。不料,不知內情的阿芒卻以為瑪格麗特變心,怒不可遏,當眾羞辱瑪格麗特,然後開始了長期漂泊。這時身患肺結核的瑪格麗特,病情急劇惡化,她在貧困和悲傷之下咯血而逝,這是小說《茶花女》的大致情節。
  • 林紓是怎樣翻譯《茶花女》的
    林紓、王壽昌聲淚合譯《茶花女》        晚清時期,在福州出了一位不懂外語的翻譯家,林紓。        他與王壽昌合作首譯法國小仲馬名著《茶花女》        自從《巴黎茶花女遺事》發售以來,「中國人見所未見,不脛走萬本」,至今已歷110周年。
  • 贈票 琴逢笛手《魔笛幻想曲》義大利長笛鋼琴演奏會
    《魔笛幻想曲》長笛鋼琴演奏會演出時間:2016年10月16日 19:30演出地點:北京青年劇場演出票價:80/180/280/380贈票場次:10月16同時克勞迪奧是帕爾馬 Slowflute 國際長笛音樂節的藝術總監,經常應邀在各地舉辦大師班,例如倫敦皇家音樂學院,東京山葉音樂中心,匹茲堡大學,溫哥華 UBC 音樂學院等。長笛+鋼琴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義大利鋼琴家、指揮和作曲家裡卡多.聖帝福德,出生於 1967 年,畢業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學院,師從義大利著名鋼琴家安東尼奧.巴切利。
  • 小仲馬和他的茶花女
    小說《茶花女》自1848年春問世以來,便不斷地被改編成戲劇、歌劇、電影、電視劇和芭蕾舞劇等藝術形式呈現在舞臺和銀幕上,足見其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而小仲馬和茶花女的真實故事可能更讓人唏噓。茶花女這個人物,確有其真實的人物原型,茶花女的故事正是基於茶花女與作者小仲馬之間的一段真實感情故事而寫成。小說《茶花女》中,女主人公名為Marguerite Gautier,是巴黎上流社會一位有名的年輕貌美的交際花。關於茶花女這個稱呼,小說中這樣描寫道:——「只要有新劇上演,準可以在劇場裡看到她。
  • 長笛協奏曲《卡門幻想曲》
    《卡門幻想曲》這一首樂曲的正確名稱應該是《依歌劇卡門的主題而作的演奏會用幻想曲》(Fantaisie Brillante on Themes from George Bizet’s Opera Carmen),該曲是根據法國作曲家比才著名的歌劇《卡門》中的樂段,通過各種形式的變奏、自由發揮「幻想
  • 2019國際歌劇電影展 | 《茶花女》紀念款開幕式蛋糕,點亮藝術盛會!
    9月14日下午在武漢百麗宮影城(壹方店)舉行了開幕儀式,開幕式上主辦方代表及嘉賓以點亮「茶花女」紀念款開幕蛋糕的形式為影展拉開序幕,開幕式後廣大影迷及電影界人士共同觀看開幕影片《茶花女》。百老匯區域經理張蕾女士、特邀嘉賓影評人毛犇先生點亮開幕式蛋糕百度App,看更多圖片本次參展共有中國國家大劇院、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西班牙馬德裡皇家歌劇院、義大利都靈皇家歌劇院、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京劇院等多家著名機構應邀參加。
  • 藝術微課堂 | 歌劇《茶花女》
    中央歌劇院《茶花女》演出時間 | Time:
  • 壎 • 幻想曲《秦·兵馬俑》
    壎•幻想曲《秦·兵馬俑》(現場版文章尾)為寫幻想曲《秦·兵馬俑》,他精選了幾首與他構想的內容相符的歌曲作為音樂的主題動機。  杜甫《兵車行》(節選)兩首、範仲淹《蘇幕遮》,前者為軍隊的主題,後者為第二段思念的主題。既用了當下人們都能理解的音樂語言,同時又融入了在人們共同記憶中認同的歷史音樂語言,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引領人們進入時間隧道,走入秦士兵的內心。
  • 上演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
    這樣歡樂的時刻雖然美好,但誠摯的愛情更寶貴……」11月24日晚,在熟悉的《飲酒歌》旋律中,由中國交響樂團帶來的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亮相。演出由中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執棒,女高音歌唱家麼紅、男高音歌唱家張龍分別飾演維奧萊塔·瓦萊麗及阿爾佛萊德·阿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