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極拳養生和技擊功能會是一體練成的?

2021-02-19 太極養生堂

鍾文淵先生在他的《縱橫太極》一書中說到:如果練了一輩子太極拳仍體會不到太極的功夫,("技擊")那可以說此人的太極拳一定有某種程度嚴重的漏洞,這種有漏洞的太極拳其實在健身的效果上是非常有限的。此論必定會引起某些人的不服及責疑,所以有必要將此作一個大概的說明!

太極拳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拳種,大家都知道她是"不用力" 的,這是一個非常不得了的特點!

先說不用力用什麼?有人說是用"意" ,其實"意" 只是一個代詞,就像我們說某些人賺錢不用力用"腦" 子一樣,(俗稱"食腦"),就是用腦力代替體力 ,用意不用力也是這個意思,用腦子去尋找打拳不用力的辦法!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

先關注太極養生堂,然後

回覆:群 或 微信群

新增:山東、湖北、東北 微信群!

特別提示:現在開通 地區太極養生微信群二維碼邀請,進群僅限本地區拳友。在關注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號後,回覆:北京 、上海、廣東、河北、河南 、山東、湖北、東北 即可!其它地區拳友可暫時回覆:群  加入綜合群進行交流。(如果人滿了請留言索取更新)

 

打太極拳不用力可以利用本身的重量,也就是地球的吸力;和重量的反彈,(也稱作浮力),就此一點將太極拳與所有的拳種明明白白地分開了。

人不用力,就是放鬆,現在很多人學瑜伽,主要就是學放鬆,放鬆對人的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這一點無需再多說,大家都知道的。但如果不去學習瑜伽人有機會放鬆嗎?當然有了,人在沉睡時就是放鬆的,因此人體的很多機能都能在睡時都能得到修復,新陳代謝的工作也是在睡眠時做得最好。所以有時人病了不一定要吃藥,睡一覺就好了,就是這道理。但是如果睡眠是最好的養生,那人就不必運動了,生命就不在於運動了,而在於睡覺了!

太極拳也是運動,但她和普通的運動完全不一樣,她是不能用力量去完成的一種運動,這樣她才能將運動進行到身體的"裡面" 去,練拳時身體要像睡著時一樣的松!

但是運動時的放鬆比靜止狀態的放鬆要難上千倍,不過功效也要大上千倍,她可以修復在睡眠時無法修復的器官和機能。僅說排毒一事,現在常說到排毒兩字,什麼是毒?對人體來說,不需要的東西就是毒,放鬆的運動比放鬆的靜止狀態不知要排走多多少毒,能將人的身體打掃得乾乾靜靜,因此新陳代謝也會轉快,各種損壞的器官都能修復好,人就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年輕!這才能稱得上養生!

再說技擊,當人的身體在放鬆狀態下"運動" ,她的體內就開始發生變化,體內的空間就產生了,"松" 假定是一個棉花的狀態,那空就是棉花的空隙括大,這隻有是在"松" 的狀態下"運動"才能產生的,不動是不會產生的。當空間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時,你就像一個打足氣的球,別人碰到你就會被彈出去,如果你練到這樣的情形出現,也可以說是技擊功能的初步顯現!因此太極名家常會用發勁來向人顯示內在的功夫,(可惜的是其中有些名家都不是體內的空間將人彈出,而只是一些技巧和力量而已。這是題外話。)

再由於太極拳是放鬆了肌肉在運動,肌肉是"掛" 在骨架上,因此骨骼需要承受極大的負荷,久而久之骨骼就變得非常密實;還會漸漸粗壯。有粗壯的、非常密實的骨骼自然就能健步如飛,(所以老人家也能健步如飛)同時也因為是以骨骼為主的運動,無論是跑還是跳都不會受到肌肉的影響(肌肉和骨骼的運作速度不同,不能同時使用,否則慢的會拉慢快的。),手臂也同樣如此,也有非常快的速度,在散打時能發揮非常凌厲的攻擊,既有沉重的骨骼量,別人出一拳你又出三拳,以寡敵眾又何作為奇?

(順便說一句:太極推手並不是太極拳的武功部份,只是用以驗證太極拳學得如何的方法。)

因此太極拳養生和技擊功能是一體練成的,都是依賴"松" 字練成的!絕不是分開去養生歸養生練,技擊歸技擊練。這一點請眾多學者切記切記!否則學一輩子太極拳卻一輩子都在太極門外遊蕩,很可惜的!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免費學習太極拳!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太極拳養生和技擊功能會是一體練成?
    為什麼太極拳養生和技擊功能會是一體練成  鍾文淵先生在他的《縱橫太極》一書中說到:如果練了一輩子太極拳仍體會不到太極的功夫,("技擊")那可以說此人的太極拳一定有某種程度嚴重的漏洞但是如果睡眠是最好的養生,那人就不必運動了,生命就不在於運動了,而在於睡覺了!  太極拳也是運動,但她和普通的運動完全不一樣,她是不能用力量去完成的一種運動,這樣她才能將運動進行到身體的"裡面" 去,練拳時身體要像睡著時一樣的松!  但是運動時的放鬆比靜止狀態的放鬆要難上千倍,不過功效也要大上千倍,她可以修復在睡眠時無法修復的器官和機能。
  • 太極拳為什麼行? ​
    按此標準對照,太極拳代表的是什麼樣的文化傳統呢?這還要從明清時期說起。17世紀中葉,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太極拳。此後,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又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和式、吳式、孫式等多家流派。
  • 陳式太極拳的技擊之道,秘密全在這裡!
    直至今日,陳式太極拳仍然保持著震足發力、竄蹦跳躍、剛柔相濟、蓄髮相變的傳統風貌,這為陳家溝太極拳所獨有。陳家太極拳尚巧不尚力。但不排除力量的鍛鍊,需要有強大的內功勢能作後盾,以適應推手較技、散手對抗。武術界有句名言「一力降十會,無力不成拳」,技擊中縱有千般技巧,沒有強大的內功勢能,也難以應對大力的襲擊。
  • 論太極拳與「太極操」
    「三種功夫」,即人格修煉的道德功夫,防身應變的武術功夫和延年益壽的養生功夫,作者對所在的台州培訓中心對105位得病的學員調查,分析結果得出了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治癒很多疾病的結論。    二、「太極操」與太極拳的關係    l、主觀上練太極拳而練成太極操往往是練成太極拳的前奏,是過渡期。為什麼這麼說呢?是由於我們開始學練太極拳時往往達不到按照太極拳原理練,因為練太極拳要有一個學習的過程。
  • 太極拳真的能以柔克剛嗎?
    但是,近代似未聞有任何人據此《萇氏武技書》、《內功四經》練成了絕頂的內功或高深的武功;可能是這兩本書、經的文句深奧,令人開卷茫然、易於懈怠、不能日日用功以見其元妙之理。而且許多人並不了解拳術中的「氣」和道家養生所述的「氣或炁」是不盡相同的。筆者將在本文後半段討論拳術鍊氣的獨到鍛鍊方法和效果,因為拳術所煉之氣是要發揮在技擊中能實際起作用的氣,並非道家養生所論及的氣。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太極拳
    · 非物質文化 · 12月17日,發源於中國的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蘊聚東方文化精髓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
  • 太極拳中的內外相合是什麼意思
    氣與力合:太極拳論講「意到、氣到、勁到」,勁就是力,力在意念和氣的配合運動中產生,力可分為先天之力和後天之力,而太極拳講用意不用力,是說不用後天之拙力和僵勁,而是用以神意引導丹田之元氣練成一種內力,此力在體內以神意引導,收斂入骨,凝為骨髓,氣隨意運,毫無阻滯,行功時就可做到意到、氣到、勁到。
  • 話說太極拳|和、李學拳還有這樣一段故事!98%的人都不了解!(連載)
    和兆元在李棠階的影響下,對武學精華兼容並蓄,以老莊之道、醫學之家、周易中庸之理,指導規範拳架,使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他在保留師傳拳術精華的基礎上,對拳架進行一些創造性的改動,創編了一套體用一致、技理相合,以自然柔和之體,養吾浩然之氣,內勁渾圓,松活自然,技擊上滑如魚、軟如棉、硬如剛,初始以外帶內,而後以內帶外的和式太極拳,開創了太極拳「代理架」之先河。
  • 太極拳屬自然門!
    太極拳屬自然門,修煉方法:順其自然,修的是宇宙正能量!其特點:不加意念不追求,慢慢等稍息,等外師傳功傳法。
  • 太極拳的前世今生!
    從技擊攻防到全民健身 「太極拳從誕生那天起,就是為了讓人在面對強盜,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時能活下來。說到底,太極拳就是因為技擊攻防而產生。」陳炳,1971年出生於太極拳名門世家,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人,聯合國青年陳式太極拳形象大使,在談及太極拳的發展時作出上述表述。
  • 道家太極拳:快速練成「發勁」的技巧
    這是解釋宇宙規律的大道之理,用於太極拳修煉內勁亦然。如孔子說的:「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天地之間的真理都很簡單,太極拳的內勁練習也不例外。怎麼練出來呢,多練練就找到感覺了,還要懂得變易,所有的變化都有共同的內在規律,知道這個就可以變通了。找到不易,也就是內裡核心的、不會變化的道理,也就成了。
  • 「順勢」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概念
    具體到打太極拳,就是要順應拳路變化的態勢,趨勢。那麼為什麼說「順勢」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概念呢?二、在習練太極拳時,只有「順勢」,才能使得周身氣血通暢無阻,達到養生、健身的目的。太極拳用意不用力,其全身放鬆、輕慢柔和的運動,有助於經絡暢通透達,使得氣血充盈,灌注全身,滋養各臟腑組織器官;同時,太極拳運動中,腰部的旋轉,四肢的屈伸會對全身數百個穴位產生一種自我按摩作用,也有疏通經絡和調整虛實的作用。理論和實踐證明,太極拳具有導引、行氣的功能。
  • 世界第一健身品牌-太極拳
    由於人們親眼目睹社會上練太極者十有八九是中老年人,且眾多媒體刊登的圖片、文章均為中老年人打太極健身,估計有七成以上的人有此錯誤觀念,認為退休後慢慢學太極拳也不遲,年輕時往往易與太極拳失之交臂,錯失良機,這與太極拳極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健身品牌資源的極大浪費。試問,二、三十歲就練太極拳強身健體與等到五、六十歲才學太極,其效果會相同嗎?
  • 真正的楊家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定型系列拳架,其學習程序,楊澄甫在《太極拳之練習談》中指出:學習「太極拳之程序,先練拳架(屬於徒手),如太極拳,太極長拳;其次單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扌履、散手……。「太極拳有分筋挫骨之手,有點穴之手、有陰手、有陽手、有五行手、有入骨拳、有撇心捶、有伏虎肘、有貼身靠、有鴛鴦腿、有刀掌劍指、有刁拿手、有隔山打牛之能力(此非真打牛,言皮膏無痛,而內受傷矣)。」(見1931年楊澄甫著《太極拳使用法》第144頁)。太極長拳:是楊澄甫由 老架中的快架逐步演化而成並定型為七十餘式的。其特點、要領參照班侯快架。太極散手:其套路練法有二。
  • 【研究】論吳式太極拳的九大特點
    4、中正和美吳式太極拳在理念上滲透著儒家的「中庸」、佛家的「空」、道家的「無」,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集中體現了我國古典哲學的「中和」之美和傳統文化的「溫柔敦厚」韻味,堪稱「文化拳」的優秀代表,中華民族傳統的瑰寶。吳式太極拳修心養性,倡導將練拳、為人、處事、養生、修心融為一體。
  •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原標題:太極逐夢終有果 一朝亮翅震寰宇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為什麼行? 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大爺大媽緩緩出拳的廣播操?又或是武俠小說中張三丰所創的功夫,還是電子遊戲中的某個技能?
  • 鍛鍊是個技術活,中醫運動養生有門道!
    所以,今天春華君就從中醫的角度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運動養生的原理和最佳方式: 何謂中醫運動養生?千百年來,人們在養生實踐中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使運動養生不斷地得到充實和發展,形成了融導引、氣功、武術、醫理為一體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養生方法。 源於導引氣功的功法有:五禽戲、八段錦等;源於武術的功法有:太極拳、太極劍等。
  • 【大成拳】董海川八卦掌技擊特點
    董海川宗師所傳八卦掌以其獨特的技擊著稱於世,其招法出神入化、奧妙無窮。技擊特點主要有如下幾點。一、剛柔相濟剛柔相濟是拳術的精髓。八卦掌是剛柔相濟的拳術。    大成拳是王薌齋先生在【形意拳】基礎上吸取:【太極拳
  • 汪傳楊氏太極拳練的主要是什麼?
    汪永泉先師 汪傳楊氏太極拳是汪永泉先師所傳的楊氏太極拳,是內家拳。 眼睛一般平視,眼神要和動作主要手的方向保持一致。 眼神不能注視、凝視,只是「瞧著點兒」。 養生和技擊的練法,對眼神的要求不同。養生練法要求神內含,蓄而不露;技擊練法要求眼神看得平遠,有放、有收。不能只放不收。否則要傷內氣。
  • 以美學的觀點詮釋太極拳(不說技擊)
    太極拳,民族文化遺產之一, 也可說是 武術流派之一。現在大凡習拳的正宗傳人、 或矢志研究太極拳者, 都駐足在套路介紹,技擊劃解。實際上,技擊是推手,為太極拳技擊理論的又一驗證方式,它和太極拳是有區別的。太極拳主於演練,它的目的在於表現太極拳的技擊思想和演練者自己對這些思想的主觀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