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5年,東魏權臣高歡的兒子高澄14歲。根據史書記載,這一年高歡率軍去徵討一個叫劉蠡升的諸侯去了,而高澄則在家裡跟父親的小妾鄭大車好上了。紙裡包不住火,等到高歡打完仗回來,高澄的醜事竟被家中婢女告發。
高歡得知此事雷霆大怒,於是打了高澄一百棍然後將其囚禁了起來。孔夫子曰:食色性也。高澄除了好色,其實在政治和軍事上還是極有天賦的,而且高歡也極為看重這個嫡長子。但是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高澄的地位不僅不保,而且還有性命之憂。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高澄突然想起來一個人,此人能說會道,或可救其一命。這個人乃是高氏陣營中的重要謀士之一,名叫司馬子如。品行一般,才能出眾。這是歷史給司馬子如最中肯的評價。後來在司馬子如的斡旋下,果然高歡非常愉快的釋放了高澄,而且還賞賜給了司馬子如不少黃金。
被司馬子如這根棍子一攪,高澄和鄭大車的事情就這麼有驚無險的過去了。人們常說,吃一塹長一智。但是高澄並沒有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在後來的人生路上依舊貪色。
根據歷史記載,鄭大車這個人的確風流。她和高澄之事,或許是這位庶母的勾引所致。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就真的是高澄自己的主觀行為了。當時有個叫李昌儀的美女,是東魏御史中尉高仲密的妻子。後來高澄得知了這位可人兒,便將其叫入府中故意挑逗。
根據史書記載,李昌儀這個人生活作風也不甚完美。但是她對高澄應該沒多大意思,要不然當高澄欲「霸王硬上弓」時,她不會極力掙扎。高澄幾乎扯破了李昌儀所有的衣服,但這位俏娘子還是死裡逃生,逃過了高澄的禽獸爪子。逃脫後的李昌儀,哭哭啼啼的將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丈夫高仲密。
是可忍孰不可忍?這種事擱在任何一個有血性的男人身上,我想都是無法容忍的。但是高仲密礙於政治的壓力,當時還是暫時的隱忍了下來。沒多久高仲密被調任為北豫州刺史,543年佔據虎牢關的高仲密就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投降了西魏。這算是另謀高就,但更多的應該是對高澄的報復。
虎牢關乃是東魏的戰略要地,一下就成了西魏的盤中餐,高歡氣不過,於是將兵十萬意欲奪回。東、西魏之間的第四次大戰,邙山之戰就此拉開序幕。邙山之戰的直接導火索雖然是高仲密投降了西魏,但更深入的原因則是高澄的貪色。
邙山之戰中,東、西魏兩個陣營的實際領導人,高歡和宇文泰都險些命喪敵手,但最終都戲劇性的保全了性命。轟轟烈烈的邙山之戰,西魏大敗,損失督將四百餘人,軍士被俘斬六萬人,主力部隊幾乎喪失。
如果高歡能夠乘勝追擊、一追到底,或許能夠統一東西,進而統一天下。但可惜的是,當時東魏眾將士鬥志都不高。更重要的是,一直為宇文泰堅守桓農糧倉的王思政,後來上演了一出實打實的空城計。東魏追兵來到城下,見城門大開,而且解衣躺在城樓上,慰勉將士。東魏追兵見此情形,竟然不戰而退。
錯綜複雜的邙山之戰,就這樣在一出空城計下宣告結束。不得不說,高氏自作自受。如果高澄能夠潔身自好,或許高仲密不會投降西魏,高仲密沒有把虎牢關拱手相讓,邙山之戰或可避免。
猜你喜歡
最無聊的小遊戲,越玩越上癮,還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