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經營者和組織者的企業家,到底做什麼呢?一定是為解決企業最大風險工作的。那麼企業最大的風險來自於哪裡?什麼決定企業的成敗呢?執行力決定成敗嗎?
自從拉裡·博西迪與拉姆·查蘭的《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在中國出版後,「執行力」很火爆,不少人認為企業的問題就是「執行力的問題」。甚至有人說:「執行力決定成敗。」真的是執行力決定成敗嗎?
什麼人的執行力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隊的「執行力」很強,偷襲珍珠港,以損失飛機29架、損失潛艇6艘的代價,取得摧毀美國飛機188架,戰艦18艘,打死打傷美軍3681人的戰果。
日本偷襲珍珠港,雖然重創美國海軍,卻把美國拖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神風突擊隊執行力很強,但是,依舊不能扭轉戰爭的敗局。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有著極強執行力的日本,最後成了戰敗國。問題出在戰略上,日本判斷錯了戰略方向。
就像泰坦尼克沉船那樣,雖然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最豪華的遊輪,但是,他的航行方向錯了,撞上了冰山,還是沒有逃脫沉船的命運。在鐵達尼號航行的過程中,執行力越好,航行得越快,因為戰略方向的錯誤,只會是撞上冰山沉沒的速度越快。
企業也是如此,頂峰時的摩託羅拉,他的執行力讓人稱道,甚至在銥星計劃受到很多人反對的情況下,摩託羅拉依舊體現出極強的執行力。當時的CEO羅伯特·高爾文頂著來自各方的阻力,用極強的執行力把銥星計劃執行下去。但是,這個銥星計劃卻是一個失敗的決策,戰略上的失敗讓如日中天的摩託羅拉公司一蹶不振,最終導致了被谷歌公司收購的結局。
總結:在戰略方向錯誤的情況下,說執行力決定成敗是不對的,甚至於執行力越強,企業失敗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