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蘋果汽車採用「單電芯」電池做法非常奇怪

2020-12-25 TechWeb

【TechWeb】12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即將推出的電動汽車將採用「單電芯」(monocell)電池設計,使其能夠優化電池組內部的空間。馬斯克分享了對這一突破性電池技術的見解。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最近在Twitter上回應ARK Invest的布雷特溫頓(Brett Winton)時指出,蘋果追求「單電芯」電池設計的做法讓人覺得相當奇怪。因為從電機角度來看,「單電芯」設計是不可行的,因為其最高電壓將會低約100倍。

馬斯克寫道:「單電池在電化學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最大電壓太低了~100倍。也許它們的意思是像細胞結合在一起,就像我們的結構電池組一樣?」

特斯拉在電動汽車製造方面積累了多年經驗基礎上開發出來其4680電池,看看蘋果及其「單電芯」設計將如何與特斯拉4680電池等創新競爭,只有拭目以待。如果蘋果真的在2024年左右推出傳言已久的電動汽車,很可能會與新一代特斯拉電動汽車正面交鋒。

相關焦點

  • 蘋果版"刀片電池"出鞘?馬斯克:電化學意義上不可能
    馬斯克卻質疑:「電化學意義上不可能」)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蘋果造車正在資本市場掀起巨浪,而馬斯克的加入,正在使得這場討論更具爭議與戲劇性。Monocell=單電芯?
  • 馬斯克自曝曾約庫克會面被拒,而今蘋果將與特斯拉正面交鋒,鋼鐵俠...
    馬斯克卻質疑:「電化學意義上不可能」//蘋果造車正在資本市場掀起巨浪,而馬斯克的加入,正在使得這場討論更具爭議與戲劇性。Monocell=單電芯?這種設計意味著電池可以裝入更多的活性材料,從而提升汽車的續航裡程。電池材料方面,蘋果公司正在研究磷酸鐵鋰(LFP)電池的使用,這種電池成本低,而且非常安全。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所使用的正是由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生產的、採用CTP(Cell to Pack)設計的LFP電池。
  • 馬斯克:曾希望蘋果600億美元收購特斯拉,庫克甚至不願聊此事
    北京時間12月23日凌晨,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推特發布動態稱,他曾希望蘋果公司能夠收購特斯拉,但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甚至不願參與這樣的討論。 馬斯克在推特上寫道:「在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曾經聯繫蒂姆·庫克,希望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以我們當前市值的十分之一價格)的可能性。但他拒絕舉行與之相關的會議。」 截至12月22日收盤,特斯拉市值為6069.79億美元。如果以這一價格做參考,馬斯克希望與蘋果討論的收購價格大約為600億美元。
  • 蘋果汽車曝光或採用單電芯設計;榮耀V40再曝支持120Hz高刷
    在2020年的12月份,再談論蘋果要造車,真的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指出,蘋果的Apple Car會在何時發布,會採用怎樣的設計,但傳聞基本已經是漫天飛了,而且最近還特別多。
  • 蘋果將推出怎樣的動力電池?蘋果電池的性能如何?
    近日,關於蘋果將推出動力電池的消息不僅刷了一波朋友圈,並且頻上頭條。據了解,蘋果公司計劃採用一種獨特的「Monocell」設計,無需袋裝或模塊化,使電池中的單個電池體積增大,釋放電池組內部的空間。這種設計意味著電池可以裝入更多的活性材料,從而提升汽車的續航裡程。
  • 馬斯克:曾準備1/10價格把特斯拉賣給蘋果,庫克甚至都不見我
    「在特斯拉 Model 3 項目陷入最低潮時期,我與蒂姆 · 庫克曾進行接觸,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價格僅是目前市值的十分之一。庫克拒絕了開會討論。」特斯拉 CEO 伊隆 · 馬斯克在本周二說道,並引用了路透社有關蘋果將在 2024 年以前推出新電池技術汽車的新聞。特斯拉的「地獄」,蘋果的「裡程碑」?
  • 蘋果造車的「鯰魚效應」
    對於蘋果,很多人一向來都是非常看好的,蘋果要造車?那自然是會對此非常的期待。全世界的車企大佬們,坐不住了吧,蘋果進來摻和一腳,是不是突然感覺非常不安穩了呢?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朋友圈說道:「智能電動車(自動駕駛),最強的兩位選手很快就要進場了。激動人心的時代!」
  • 馬斯克的「火星夢」,竟然要用中國「芯」?
    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建,不到10個月後,工廠落成投產,創造了「汽車工業史上的奇蹟」。第一輛國產版Model 3下線,標誌著特斯拉的國產化時代正式開啟,馬斯克高興得在上海跳起了舞。在一輛新能源汽車的成本中,動力電池是大頭,大約佔40%左右。電池的成本下來了,汽車售價也將跟著顯著下降。
  • 拒絕收購特斯拉後蘋果汽車要來了:四大顛覆功能,馬斯克緊張嗎?
    還沒等來官方下場回應,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微信朋友圈直言:「智能電動車(自動駕駛),最強的兩位選手很快就要進場了。激動人心的時代!」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的一番言論,則直接將蘋果造車的計劃,送上了微博熱搜。馬斯克稱,蘋果公司CEO庫克曾拒絕600億美元收購特斯拉。
  • 蘋果「造車」:電池技術突破堪比「iPhone問世」
    01電池技術突破:堪比iPhone問世路透援引知情人士稱,蘋果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且希望能在幾年之內面向普通消費者推出一款車型,可能會搭載蘋果自家突破性的電池技術。該報導稱,這一電池技術正是蘋果「造車」策略的核心,它有望「極大的」(radically)降低電池成本,同時增加車輛續航。要做到這一點,蘋果計劃採用一種獨特的單體(monocell)電池設計,讓所有電芯直接融合到一起,從而消除傳統電池組各個電芯之間存在的空間浪費。這樣一來,在同等空間內,就能用上更多的電池材料,實現更大的續航。
  • 昔日馬斯克「求收購」不見,蘋果與特斯拉必有一戰?
    在周一上漲1.24%之後,蘋果周二漲超2.8%,領跑道指成份股。與此同時,蘋果供應鏈普遍上漲。蘋果造車概念股中,電動汽車晶片製造商Cree收盤漲超4%,汽車雷達傳感器公司Luminar收漲6%,收創新高。除了股價的直接反應,特斯拉CEO 馬斯克自爆的一則猛料更是讓不少人驚乎:原來特斯拉和蘋果還有這樣一段「昔日你對我愛答不理」的往事。
  • 蘋果造車要用「單電池」?馬斯克:呵呵
    當時,江湖盛傳蘋果要造車,並且有一個相關的團隊在內部已經運轉了多年,然後有一些電動汽車領域內大名鼎鼎的專家被曝加入了蘋果公司的造車團隊,似乎蘋果已經可以立即殺入造車新勢力,颳起一陣烈風,下一場血雨,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又傳出蘋果已經將該團隊大部分成員遣散,只留下幾名頂級的專家,似乎是在研究自動駕駛,而不是造整車。
  • 如果蘋果當時抄底收購,沒有馬斯克的特斯拉會怎麼樣?
    二是在整車製造上過分強調自動化,結果焊接、零件安裝及電池組的自動化組裝遇到了麻煩。為此,特斯拉調整了Gigafactory的電池生產線,並將裝滿6架飛機的機器人與生產設備從歐洲空運至加州。同時,動用了更多人工來協助組裝。為了趕工,特斯拉還在弗裡蒙特工廠新建了第三條生產線,這條生產線在工廠旁邊一個大帳篷裡,採用鋁框架建造,僅用三周時間建成。
  • 蘋果汽車汽車電池技術續航會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Apple Car或將採用自主突破性電池技術。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劃使用一種獨特的「單體電池」設計,可通過消除容納電池材料的袋子和模塊,來增大電池中的單體電池體積,並釋放電池組內部的更多空間。蘋果的設計意味著電池內可以填充更多的活性材料,使汽車的潛在續航裡程更長。
  • 特斯拉電池日3小時直播乾貨:公布最強新電池,還有廉價新車和2秒破...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特斯拉從電芯的結構和材料上,都進行了革新——採用了更大的外形(直徑46mm,高度80mm)、內部取消了極耳、用矽基材料替代了碳基負極,並進一步降低了正極鈷元素的含量。特斯拉要做的,並不僅僅是提升電池的性能。上述改進結構、優化材料和裝配工藝的做法,同時還降低了電池的成本。
  • 「蘋果造車」傳言再起,馬斯克自曝:曾考慮把特斯拉賣給蘋果,但庫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蘋果造車」傳言再起之際,「科學狂人」馬斯克自曝曾考慮把特斯拉賣給蘋果,但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連見都沒見他。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美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當地時間22日發推自曝:「在(特斯拉)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曾聯繫過蒂姆庫克,想與他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以我們當前市值的十分之一)。但他拒絕會面。」
  • 蘋果研發智能汽車「醉翁之意不在酒」?馬斯克對前者大潑冷水
    於是蘋果開始了漫長的、斷斷續續的製造乘用車的探索。過去10年大部分時間裡,這家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一直在嘗試研發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和車載系統。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發布的蘋果出品的智能汽車動漫示意圖2020年12月,在路透社報導了蘋果公司的一項電動汽車計劃將於2024年推出下一代電池設計後,蘋果公司新車的前景再次改變。
  • 蘋果計劃2024生產無人駕駛車 或採用新電池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技公司蘋果計劃於2024年生產客用自動駕駛車輛,或將採用其突破性的電池技術。  報導稱,蘋果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命名為「Titan」。
  • 蘋果進軍汽車行業,還有哪些機會?
    經過六年更新,全新的CarPlay車機系統,能夠提供包括停車、電動汽車充電和快速點餐等在內的更多app類別;全新推出的CarPlay蘋果地圖,更是能夠提供電動汽車路線規劃功能,可根據兼容車輛的當前電量和充電器類型,提供沿途線路的充電站指示信息;此外,新的壁紙選項、泊車導航、電池充電、電子車鑰等功能也正式實裝,蘋果CarPlay的功能正在變得日益豐富。
  • 深度解讀蘋果汽車
    庫克拒絕了600億的馬斯克,轉身面對著8000億的特斯拉。蘋果後悔嗎?恐怕不會。因為,顛覆式創新者從來不關心這些,他們注重的是本質創新。兩人匆匆打了招呼後,同事轉身離開,越想越覺得奇怪。每一個進入這棟大樓的蘋果員工,都曾被要求籤署下嚴格的保密協議。蘋果總計14萬名員工中,有5000人正在從事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工作計劃。而其中,只有1200名直接參與Apple Car開發工作的員工,才能進入這棟項目大樓工作。這一千多名核心人員被劃分進各自獨立的部門,只有在項目主管授權檢查其直接工作區域時,才有可能訪問自己部門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