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健康碼起什麼作用?它能知道我什麼時候生病嗎?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相信應該有人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尷尬了——支付寶顯示的是紅碼,而微信則顯示的是綠碼!那麼,誰更加準確一些哪?這個確實讓我們存在了一些質疑。
但是,這裡就涉及到了大的數據,得益於微信和支付寶的大數據助力,可以讓數據更加的精準。
健康碼是由支付寶和微信推出的,在疫情期間為疫情的防控、信息的追溯提供非常便利的特殊憑證,目前也已經在多個省份推廣適用了。
健康碼主要就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我們可以通過支付寶或者是微信自行的申請,經過後臺的審核之後生成了屬於自己的二維碼。二維碼生成之後會根據我們自身的活動軌跡、活動場所、坐過的公共運輸工具、消費記錄等大數據判斷自身的健康狀況。
其實說到底,健康碼並不能準確地判斷出各位的健康狀況,但是卻可以為疫情的防控提供追溯。
比如:假設某新冠的確診病例曾經在某天乘坐某公交車,那麼防控部門就需要找到通車次的所有乘客,這些乘客屬於密切接觸者,可能需要隔離進行排查。
這個時候,通過健康碼對我們活動軌跡、消費記錄的判斷,可以非常容易找到同乘人員,為疫情的防控提供追溯。
其實,不論是支付寶,或者還是微信的「健康碼」,都是綜合了通信、交通、公安以及衛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的防疫大數據和個人申報的健康數據比對生成的專屬二維碼。
因此,如果自己已經申報的內容和大數據的比對不同,很有可能還會出現碼不同的情況。確實,作為健康碼,它並不能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生病,它也只是在疫情的防控期間,能夠起到監控的這一作用
微信和支付寶的「健康碼」也是非常重要的身份識別依據,給我們的日常出行和有序流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也可以有效地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另外,我們在進去各大公共場所的時候,比如:超市,可以通過出示健康碼來證明自己的健康狀況,也為門衛的排查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健康碼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綠碼、黃碼、紅碼這三種。
綠碼:白名單,除了黃碼和紅碼的人。
黃碼:有發熱、呼吸道症狀的人;接觸過發熱或者是呼吸道症狀病人的人;居住的同樓道有確診的病人或者是有與確診病人密切接觸者的人員;來自疫情比較高風險地區的人;其他需要納入「黃碼」的人。
確診病人、疑似病人;與確診病人密切接觸過的人;正在隔離的疑似人員;經過湖北等重點疫區來的人;其他的則需要納入「紅碼」的人。
從以上的講解我們或許可以知道,健康碼並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當然也不能判斷我們什麼時候會生病或者得了什麼疾病。
而主要是以大數據採集的方式為疫情防控提供了信息的追溯,同時也可以作為出入公共場所的健康憑證,為排查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在目前一共有三種碼:
紅碼:代表的是需要在定點的醫院進行診治或者是實施集中醫學觀察以及隔離的措施;
黃碼:代表可以出入小區和復工的企業,但是不建議出入人員密集公共場所以及乘坐市內公共運輸工具;
綠碼:代表可以在室內自由的出行,但是需要做好個人的防護並且需要配合體溫的檢測等相關的工作。
因此,健康碼確實是有必要進行去關注,不過,大家還是需要多注意自己的日常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這才是我們自身最正確的防護方式。健康碼也只是一種方式而已,這一點我們大家必須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