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大家所想,文言文選擇題裡,大家可能最頭疼的就是內容理解題了,因為這個題與文言文息息相關呀~咋整?放棄了嗎!
不,絕不言棄!
從歷年考題規律來看,這個題出題有這樣幾個規律:
第一,有四個選項,選錯誤的一項,這意味著什麼呢,有三個選項,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正確選項來理解文言文。
第二,文言文原文一般會涉及到5到8件事,四個選項會佔據一半,一般不會打亂順序,從前到後排列。我們按照這個順序一般不會亂找。也有一些地方卷,會故意打亂順序,但是,按照名詞定位,也能找到。
第三,就是準確去定位原文。我們上一期講到名詞定位法,牢牢扣住某人在某時某地做了某事,就可以定位到原文,以2020年蘇軾傳為例,
大家可以看到,綠色是名詞,紅色選項是按照名詞定位的地方。基本上,你會發現,對比選項和原文名詞,你對文言理解的難度將會大大降低。
第四,最關鍵的就是找到易錯點。最容易錯的地方是哪些呢?
1.當然是名詞,常見錯誤,人名,地名,時間,比如,2018年《魯芝傳》是地名錯誤
2.因果關係,注意是否有強加因果,或者因果倒置問題
3.範圍大小,出現程度詞時,注意文中是否擴大或者縮小範圍
4.無中生有。如2020年3卷,《王彪之》「朝政因此恢復」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理解錯誤。也就是大家所謂的知識硬傷,如2018年《王渙傳》出現的「不得旋踵」按照文言釋義應該是,不得退縮,用選項中「忙的無法分身」是不同的。
理解錯誤是最難的,但是,你難大家也難,放寬心,就沒問題~
小夥伴們,你們學會了嗎~關注我,給你更多高考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