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日本一間馳名的24小時拉麵店在香港登陸,引起了一陣鬨動,人龍排到擠滿兩條街,要排隊4個小時以上才能吃到一碗麵。
一蘭這裡吃拉麵很特別,是每人一個獨立座位與旁邊間隔著,類似圖書館自修室。好處是客人能享受私人空間,而且一個人來吃麵也不怕尷尬,但相反不太適合大班朋友聚餐。
被戲稱為「自閉拉麵」,即基本上由落單到埋單都可不發一言。臺上有張落單紙,可跟據個人喜好而填選湯的濃度或面的硬度等。當準備好落單便可按鍾呼叫服務員,但他們都在竹簾後方所以你不會看到樣貌。過了一陣子一碗熱騰騰的拉麵便呈上,而服務員會隨即拉下簾幕讓你細心品嘗。
一蘭拉麵的廁所,一定要去一下,你會發現奇怪的東西。答案見文章末尾。
一蘭拉麵,體驗「孤獨的美好」
一個人在東京旅行的時候,喜歡躲進一蘭拉麵的個人座位空間裡,對我來說,一碗拉麵的時間,珍貴的獨處,可短暫可綿延,可大口喘息,可肩膀鬆軟。
那是「一人旅」的孤獨之中,最喧譁的熱鬧對話,自己替自己打氣,自己告訴自己偶爾鬆懈下來沒關係,自己和麵條湯頭嘴對嘴,最後雙手端碗,仰頭,湯汁一飲而盡,看到碗底浮現短句,猶如激勵共鳴也有暗示,那就是鞠躬盡瘁到後來氣力放盡的回饋與擊掌。
一蘭拉麵給予的,除了熱湯溫飽與滋味口感的滿足之外,我更愛那全然躲藏起來的快樂,畢竟旅行既有樂趣也有緊張與負擔,語言就算如何盡力,習慣就算如何努力,幾個小時下來也會累,因此躲進一蘭拉麵那木頭隔板之間,已經不是吃一碗麵的企圖而已。
一蘭提供的「一人食」空間更隱密,時間更自由,連陌生人之間的眼神交會都不必,儼然是個小型秘密巢穴。
如果迴轉壽司是大通鋪,那麼一蘭拉麵就是膠囊旅館。
店門口餐券販賣機進行第一輪抉擇,按照空位燈號入座之後,勾選麵條軟硬度、湯頭濃淡、綠蔥或白蔥、要不要特調辣醬、要不要叉燒肉等等。猶豫多久都沒關係,記得按鈴通知就好。
送餐速度很快,帘子那頭的服務人員好像訓練有素的生化人部隊,端上湯碗,祝您用餐愉快,雙手要腰間交疊,鞠躬之後,拉上帘子,這世界就屬於你獨自一人。我常常在那帘子關上的瞬間,有了海闊天空的視野,剎那就鬆懈下來,高興到想要大叫。
第二輪要加顆蛋或追加麵條也無須言語,巢穴裡面有筆,筷子的紙袋上勾選,按鈴即可。那位在簾後埋伏的生化部隊店員,瞬間化身功力深厚的忍者,貼著帘子,聞聲出現,仿佛體內安裝什麼晶片一樣。
一碗麵的時間裡,無人催促,無人窺探,吃麵喝湯之外,可自拍,可打卡,可SNS,可直播,但最好的模式,就是安安靜靜吃一碗麵,無須寒暄無須社交,大口粗魯或小口發出沒禮貌的嘖嘖聲,都無妨。
桌面側邊的小型水龍頭,供應冷度恰好的冰水,最好吃完面,喝完湯,口裡還有鹹味殘留時,一杯冰水,適時勾引舌根漫開的甜味,那甜味特別奇妙。
我專心吃著面,偶爾聽見木頭隔板左右兩邊傳來的窸窣細微聲響,也有帘子那頭的工作走道傳來腳步聲。
有過一、兩次,隔壁與隔壁的隔壁,兩個女孩交談的聲音,音量分貝有點大,內容大抵是女孩之間分享的糟糕戀情苦水,一個抱怨,另一個苦勸。吃完一碗麵的時間,女孩們沒有結論,很想跨向隔壁和隔壁的隔壁,跟她們說,分手吧,不要浪費時間。
比一蘭好吃的拉麵當然很多,但是對我來說,一蘭賣的不是拉麵,而是獨處的自由。孤僻的一人旅和一人食,恰好的偏執。
--End----
一蘭拉麵廁所裡面的奧秘:每一個廁所隔間裡面,都有12個衛生捲紙,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