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座城市,越是臨近春節越是空蕩,平時愛去的許多小館子都不開門。新年裡,就沒有一家既適合兩三人小聚喝茶,也適合全家團聚的餐廳了嗎?
企鵝君在公司裡一提問,廣東同事率先舉手回答:「惠食佳啊!」
惠食佳的廣州總店上過舌尖,而上海分店也被米其林推介過,算是名聲顯赫。但沒吃過的人,還真是會對上海店奇怪的選址和浮誇的裝潢望而卻步(有胖友形容它為「中華美式田園風」)。
晚餐的菜單上,除了粵菜外,居然還有不少本幫菜、湖南菜、川菜甚至日料……以企鵝君多年經驗,一家餐廳如果樣樣菜系都做,很可能意味著樣樣稀鬆。
然而,惠食佳卻一直是許多商務人士聚餐宴請的首選,是阿婆阿公飲茶嘎三胡(閒聊)的好去處,同時也是鵝司外賣下單率最高的餐廳之一,廣東同事都點頭認可的那種。
那麼問題來了——
為啥這麼多人都愛惠食佳?
惠食佳在上海有四家分店,裝修風格都不太一樣。長寧店不久前翻修過,金碧輝煌中含著粉色的少女心,拍起照來倒還有點好看——過年聚餐,有個合適的背景可以留影,也很重要呢!
惠食佳@長寧店
你也可以選擇更靠近市中心的美麗園店,大廳由魚池和竹子點綴,桌子間距疏落,環境更雅致安逸。
惠食佳@美麗園店
最重要的一點,除夕當天,店家也不會硬塞給你一桌「年夜飯套餐」。只要你訂得到桌位,就可以和平常一樣想吃什麼點什麼!
僅憑這一點,就讓被各種節日套餐坑過的本鵝,好感度直衝雲霄。
1 | 正餐
翻開菜單,第一頁居然是物價說明。幾乎每道菜都清楚表明了物料及克數,點菜界面可以說非常友好了。
廣式老火燉湯
廣東人煲的湯,功夫深、心思長。文火慢燉,逼出食材自己的鮮味。要是平日裡吃慣了濃油赤醬,第一口會覺得,好淡;再一口,食材的鮮才浮現。
淮杞燉崇明雞湯
雞湯緊俏,總是早早估清。但本鵝更愛金銀菜杏仁白肺湯,清甜中透出杏仁香,肺葉飽滿,血腥氣飛得乾淨,回味甘美。
金銀菜白肺潤肺湯
另外有一種湯不在菜單上——鯊魚骨燉竹笙,湯濃如奶,口感稠滑,很討長輩歡心。竹笙燉得爽脆,因為食材珍貴,比菜單上的例湯要貴。
鯊魚骨燉竹笙
涼菜
在廣東人宴席上,涼菜屬於可有可無的存在。許多茶樓餐前會上兩碟小菜,要額外收錢的,「知慳識儉」(會省錢)的廣東人便會要求撤下,寧可省了錢多點些主菜——不像江浙人家,吃個宴席要上滿十個涼菜,熱菜才開始往中間擺。
惠食佳菜單上這一頁涼菜,顯然是為上海店而作的改良,還有馬蘭頭香乾這種典型江南小菜,但居然也處理得細膩,灑滿新鮮白芝麻,更香。
本幫菜館常備的心太軟,甜食控最愛,糯米白胖胖一團,蜜棗大小均勻,蒸完緊緻不溼爛。
糟三鮮肉質新鮮飽滿,泛著珍珠光澤。
雖然都不是粵菜路數,可是做得好吃,上海人來請客也點得出一桌撐場面的涼菜,沒什麼不好。
啫啫煲
當然,來惠食佳吃飯,不能錯過他家招牌。
惠食佳在廣州,原本只是個58平米的大排檔,以啫啫煲起家,才逐漸做成如今遠近聞名的連鎖食府。
@舌尖上的中國2·心傳
特製砂煲以猛火燒至極熱,生鮮食材扔下去迅速翻炒,蓋煲淋酒,起煲上桌……據說做啫啫煲的師傅,會根據灶臺到桌位的距離,算好烹飪的時間,差了一分一秒,口感就不對。
所以吃啫啫煲,具有多感官的樂趣。看那隻煲從灶臺上飛下來,一路熱鬧地奔跑,待上桌時,盯緊煲蓋揭開的一瞬間,感受撲面而來的熱氣和香味,聆聽「滋滋啫啫」的餘聲,就足以在席間調度出整頓飯的第一個高潮。
啫啫軟兜煲
招牌軟兜煲,據說用十幾種香料,來激活黃鱔的鮮香。且以最短時間大火逼熟鱔段,因此吃起來緊緻爽口又帶些許焦香。上桌時,鱔段還在餘溫中收縮,充滿野生誘惑力。
啫啫蝦醬芥蘭
蝦醬芥蘭煲,芥蘭脆生生的水靈可愛,但蝦醬汁調的略鹹。
還有魷魚煲、排骨煲、大腸煲、生蠔煲、娃娃菜煲、木瓜煲……試下來,除了生腸煲因火候不到,沒法順利地嚼爛下肚,其他都不錯。
惠食佳對啫啫煲的確上心,我們在四樓吃點心時,就點不到來自一樓廚房的啫啫煲了。大廚說:「走到四樓時間太長,路太遠了,煲會不好吃。」
但也別因為這樣,就貪心地一口氣點太多種啫啫煲,否則前後腳呼啦啦端上來,又來不及在火候最好的時刻吃完,也可惜了那一份煙火氣十足的味道。
盆菜
要是過年一大家子去吃飯,也可以試試年味十足的盆菜。
盆菜是粵菜裡貨真價實的「聚寶盆」,食材層層疊疊,錯綜複雜,像掘之不盡的寶藏,寓意著來年的豐收美滿。
盆菜層數可多達九層,但基本原則都一樣:耐煮的素菜打底、雜料小炒居中、珍貴食材鋪滿盆頂,兼具觀賞和品味的雙重功效。
我們試吃了888元的盆菜,適合5-6人分食。這裡的盆菜鋪得開,盆倒是很淺,上層有六隻鵝掌、六隻鮑魚、六粒柱莆、六件豬手,以及龍利魚、甲魚、蹄筋,中層鋪了滿滿的花菇、鮑魚菇,挖到底下則是馬蹄和芸豆。
雖然燒燉時運用了濃鬱的鮑汁,但各樣食材仍沒有迷失自己的風味。
鵝掌用嘴唇輕輕一唆,脯肉便滑入口中,但夾起時外型絲毫不散架破損,燉得功力非凡。
龍利魚包漿掛了汁,酥軟得一抿就化,魚肉香氣穿過鮑汁直抵鼻喉。
豬手和蹄筋,膠質黏纏,差點糊住了嘴唇。
最底下的芸豆,早已燉得酥軟粉糯,好在個頭大,還能夾得到整顆的。穿插著咬一口馬蹄,讓清甜爽脆的香氣,平衡一下油膩感。
鮑魚和柱莆小小失望,不知是預處理還是食材本身的關係,有一點硬過了頭。
還可以外帶一份回家自己煮,店家連鍋一起給你……但是,也要多收一隻鍋的錢。
Tips:盆菜無論堂吃還是外帶,都需要提前預訂。
綠葉蔬菜
吃完盆菜,急迫地渴望一抹綠意。
入冬後的置頂蔬菜——冬筍炒塔菜,惠食佳大方用了蝦籽,更添一抹鮮甜。
扦大小勻稱的塔菜嫩葉,冬筍炒出鑊氣,菜葉被燎得微焦,好香哦!糖用得很克制,剛好平衡塔菜微苦。
主食
如果是本幫餐廳,這時候差不多該上甜粥、酒釀圓子或八寶飯了。但在惠食佳,可以留一點胃,給傳統腊味煲仔飯。
雪白絲苗米,油紅臘腸,酒紅臘肉,再倒進翠綠碎蔥,最後淋上墨色醬油,整個過程像在畫一幅嶺南江山圖,然後服務員大勺一揮,上下拌勻,江山成煙雨,化作一縷香。
可以把鍋巴整片抄起,香脆極了!
2 | 茶點
看一家粵菜的水準,自然不能錯過早茶。
老茶樓畫風的茶具@美麗園店
普通的茶位費9元一位,收茶位費是廣東茶樓的慣例,喝白開水也要收,事先了解就好。如果想喝功夫茶,茶位則是十幾元,可以向服務員要茶單。
宮廷風的歐式茶具@長寧店
在惠食佳吃早茶要小心一些——這裡的許多蒸點,都綴上了「燒賣」二字,但既不是江浙滬人民熟知的糯米燒賣,也大多不是廣東人熟知的幹蒸燒賣(其中有兩樣是,也特地標明了「幹蒸」二字)。
豬肝燒賣、豬肚燒賣之類,是肉餡和豬肝、豬肚片同蒸,在蓮香樓、陸羽茶室等傳統茶樓裡還能見到。惠食佳做的是釀肚尖燒賣,肚尖厚實,混了蝦仁的肉餡也豐腴爽口。
釀肚尖燒賣
別的豉椒鳳爪燒賣、棉花雞燒賣之類,其實去掉「燒賣」二字更好理解。豉椒鳳爪燒賣就是一碟鳳爪,而蔥油鮮魷魚燒賣就是實誠的粉絲蒸魷魚——
鮮魷燒賣
娥姐粉果角,喜歡看紅綠相映的餡料,蒸熟後隔著棉紗一樣的澄皮透出來的光。
娥姐粉果角
大地長春卷,用根莖類蔬菜切絲為餡,清爽脆落,深得鵝心。
大地長春卷
糯米雞,肚子空間只要夠就會點,菜單上分了第二代和第三代兩種。前者包在傳統荷葉裡,糯米被帶出清香;後者蘸雞蛋油煎,好似裹了蛋皮。米粒溼度適中,裡面嵌了蛋黃、魷魚、乾貝、雞肉粒和香菇。
第二代糯米雞
第三代糯米雞
想知道第一代糯米雞是什麼?
餐廳前臺有一本惠食佳自己出品的《傳統茶點文化》小冊,感興趣的話,取一本帶回家細看。
如果席間只容得下一碗甜品,本鵝首推陳皮紅豆沙。細膩綿密的豆沙裡,還能吃到整顆酥軟的紅豆,猜想是比單純熬沙更費一層工。
甜度適中,連喝幾口有些膩了,陳皮清香便透了出來。這樣一碗紅豆沙,半價時才賣10元,天地良心。
人氣頗高的芋香西米露,芋頭香氣很正,但是西米露太甜。
Tips:除小年夜和除夕兩天,其餘時間點心茶水還是照常供應。只是惠食佳平日裡點心常年半價,但春節期間不打折,還另加收10%服務費,直到正月十五才會恢復半價,略感不划算。如果不是特別饞早茶的,可以避開節日去吃。
當然啦,惠食佳分店不少,水準難免也有差異(聽說陸家嘴店就因為服務態度差而聲名遠播)。
不過,至少以我們常吃的美麗園店和長寧店來說,水準還算穩定,就連外賣也讓人覺得貼心。外賣袋子是特製的,餐盒質感細膩,每樣點心都整整齊齊分別打包,醬汁也另外盛裝,還貼上小紙條註明用途……
如今許多餐廳都努力靠營銷成為網紅,能遇到一家店不張揚不博眼球,憑著「認真」二字做事,多少讓人有些感動。
一個彩蛋
長寧店有一排玻璃展示櫃,裡面放滿了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創作的「雞」,有的純用來觀賞,有的兼具實用性(其中還有一隻「拔毛雞壺」,讓鵝君笑了五分鐘,記得去看)。
不是這隻…
本鵝吃飽後,腆著肚皮在這玩了好一會兒,心想,新年會不會來一批狗子啊……
可惜接近年底,除夕當晚的桌位幾乎都訂完了。如果想帶家人去吃,不妨問問正月裡其他日期的桌位。
以及,想吃盆菜的話,要提前預訂哦!
祝大家吃得實惠、美味、心情佳,旺旺!
文 | lemon
圖 | 滷鹹、lemon
編輯 | 穗穗
想找到更多上海本地美食
戳藍字閱讀往期文章
點心:小籠包測評 |生煎 |蝴蝶酥 |城隍廟小吃
本幫菜:豪生酒家
麵館:上麵坊 |夏休麵館
日料:拉麵測評 |蕎麥麵測評 |烏龍麵測評
西餐:披薩測評 |Le Comptoir de Pierre Gagnaire|Bistro Sola | Ultraviolet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關鍵詞「目的地指南」,
可見更多城市的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