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導語
INTRODUCTION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少年家事審判事關家國未來。徐州法院於2010年全面開啟少年審判庭獨立建制,2011年開始探索專業家事審判,後更名為少年家事審判庭。徐州法院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做真求深,十載不懈耕耘,碩果纍纍,構建了以「一體兩翼、四輪驅動、四項機制」為主要內容的「一二四四」少年家事審判「徐州模式」,榮獲國家、省、市各級多項榮譽與獎項,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集體與個人。值徐州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成立十周年之際,我們將陸續整理推出徐州地區各基層法院少年家事審判的特色工作機制和成果,共同見證各基層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工作的變革與發展。
沛縣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注重科學審理,延伸司法服務,不斷創新審判模式,採用更多元化、更人性化的化解矛盾糾紛的方式,有力推動了沛縣法院少年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的進程,家事審判工作成效漸顯。該庭先後榮獲江蘇省青少年維權崗,江蘇省巾幗文明崗,徐州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先進集體。
1
融情於法,案結事了人和
「很多家事糾紛案件中法律關係並不複雜,難點是要在法、理、情三者中找準平衡點。」這是少年家事審判庭法官吳然在審理完一起離婚案件後的感慨。結婚二十餘年的夫妻,多年來常因些許雞毛蒜皮爭吵,感情逐漸淡薄。雙方均同意離婚,只是因為家境殷實,兩人先後在沛縣買了兩套住房、在徐州市買了一間門面,財產分割雙方始終互不相讓,甚至有矛盾激化的趨勢。「你們只想著自己多分一些財產,為什麼不為孩子想想,離婚後孩子的生活該怎麼保障?」見此,吳然將重點引向了孩子,經過近一個小時法理與情理上的勸說,當事人雙方終於達成調解協議,沛縣的住房一人一套,徐州市門面房所有權及房屋收益歸子女所有。
「案結事了人和,家事審判中最關鍵的還在於當事人之間的和諧。這就需要法官用情、理在當事人之間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讓矛盾隨著問題的解決而徹底消失。」靠著這一理念,沛縣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融情於庭裡庭外,在追求公正的同時,從道德、倫理、法律的角度,合情、合理、合法地進行調解和判決,化解了數以千計的家事糾紛,一審服判息訴率94%。
2
關懷於心,傳遞司法溫情
「一時的錯誤,不能代表也不應該影響你今後的人生,今天你母親也在場,我們都希望你能知錯認罰,好好改過自新···」法庭辯論結束時,少年家事審判庭黃文文法官的諄諄教誨讓未成年人張某感動莫名。去年7月,張某因與他人在街頭有語言衝突,繼而對被害人實施毆打,致被害人鼻梁、左手小臂骨折。張某犯罪時剛滿16周歲。
庭審前,黃文文曾到張某家中了解情況,得知張某系單親家庭,因母親與爺爺有間隙,常年在外地打工,張某跟隨爺爺一起生活,因常年缺少管教和關愛,張某從小叛逆,經常逃課甚至離家外出,在一次夜間和朋友的聚會之後發生了上述事件。假如案件一判了之,張某的學業和人生都將受到很大影響,為了儘量減少張某今後學習和生活上的不便,黃文文法官一方面對張某進行教育開導讓其重拾信心,一方面與張某的母親和爺爺溝通,希望兩人拋棄前嫌,一起為今後的生活努力。經過黃文文多次主動與被害人溝通和勸解後,被害人也選擇對張某諒解。最終,法院判處張某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6個月。
「少年家事審判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更注重人性化、溫情式的處理方式,懲治與教育並重,引導與關懷共存,同時落實好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以此激發未成年犯的正向可塑性。」近年來,沛縣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一直高度重視未成年犯的教育引導工作,通過庭前判前溝通、判後回訪考察、完善幫教計劃等一系列措施,積極、持續地開展著對青少年的違法犯罪預防及未成年犯的幫教引導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3
公正於行,保障合法權益
「李某,這是沛縣法院人身保護令,現向你送達!」2020年2月,吳某第一次起訴離婚,稱李某經常對其家暴,且兩人感情已經破裂,但吳某缺乏法律意識,未能保存並提供相關證據,而李某堅決不同意離婚,因此法院判決雙方不準離婚。但判決後,李某不思如何彌補夫妻感情,反而對吳某實施家暴行為,沛縣法院依法出具人身保護令,禁止李某對吳某實施家庭暴力。保護令送達後,李某切身感受到了法律的壓力,最終與吳某協議離婚,子女雙方各撫養一個,李某一次性給付吳某生活幫助款20萬元。
維權與保護,這是司法公正的體現。近年來,少年家事審判庭不斷延伸家事審判的服務範圍,與婦聯、民政、社區等部門加強協作配合,積極探索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並不定期為婦聯、民政、網格員等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努力提升基層調解人員技能和水平。
4
寓教於樂,傳播法治理念
「同學們請看,這是一枚法徽,它是人民法院的標誌,基本圖案由麥穗、齒輪、華表、天平構成,其中的天平寓意公平和公正···」值法院開放日,沛縣法院邀請了沛縣漢城國際學校師生代表30餘人走進法院「零距離」體驗法院工作,此時,黃文文法官正向坐在科技法庭內的孩子們介紹著法徽的象徵意義。
秉承「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沛縣法院家事審判庭主動延伸審判服務觸角,積極參與校園安全建設和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堅持開展「護航青春,與法同行」普法進校園活動,在「六一」兒童節、憲法日以及寒暑假期節點開展系列普法教育和社會實踐31次,培養青少年法制意識、法治精神,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社會才能和諧,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所以,少年家事審判庭的我們,要做好守護家庭、保護未成年人的使者,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來源:沛縣人民法院
往期經典回顧
◆
少年家事審判10年「流金歲月」①丨乘長風,振舟楫,暖家事心圓少年夢◆
少年家事審判10年「流金歲月」②丨家和萬事興◆
少年家事審判10年「流金歲月」③丨司法溫情護權益 愛灑人間促和諧◆
少年家事審判10年「流金歲月」④丨以法為綱彰顯公平 柔情審判守正初心◆
少年家事審判10年「流金歲月」⑤丨把握規律促發展 精準發力再突破◆
少年家事審判10年「流金歲月」⑥丨春風細雨潤無聲 法網柔情別樣◆
少年家事審判10年「流金歲月」⑦丨為民有態度 司法有溫度◆
少年家事審判10年「流金歲月」⑧丨同沐法治風雨 同繪法治藍圖原標題:《少年家事審判10年「流金歲月」⑩丨護萬家燈火 暖一方民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