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體質評估說明:學員各項身體素質評估,都是根據學員在水中的運動表現做出的。
教學案例一,女生自由式手腿呼吸配合教學。
一、學員體能狀況評估:普通。
1、力量:普通。
2、耐力:普通。
3、爆發力:普通。
4、柔韌性:普通。
5、穩定性:普通。
6、平衡性:良好。學員在水中的方向控制能力和身體平衡能力不錯。
二、學員水性水感評估:普通。
1、水性:普通。學員在水中控制身體的能力不錯,新學了自由式呼吸換氣技術,水性提升的潛力很大。
2、水感:良好。學員自由式打腿和劃手的走水效果都不錯,在水中發力的感覺比較充分。
三、學員自由式技術評估:初學。
自由式主要問題:自由式整體配合技術剛入門,目前劃手還是分解遊,暫時還不能順暢地手腿呼吸連續配合遊進。
四、教學記錄。
本次教學時長:水中指導30分鐘。
學員練習時長:水中練習30分鐘。
本次教學效果:本次課首先複習並練習了自由式打腿和劃手的技術動作,然後複習並練習了自由式的手腿配合技術,在此基礎上,開始學習自由式的呼吸換氣技術動作。在基本掌握了自由式呼吸換氣和劃手的配合技術之後,進行呼吸換氣和手腿整體配合的學習和練習。由於呼吸換氣技術,是熟練掌握完整自由式技術的一個技術難點,所以暫時要求學員重點練習,閉氣狀態下的自由式手腿配合技術,每次划水的時候,刻意做出轉頭動作,為呼吸換氣和手腿整體配合打好基礎。課程結束的時候,學員已經可以一次蹬岸閉氣,自由式手腿配合連續遊進12米以上的距離了。
下次教學計劃:建議學員下次課開始學習仰泳相關的技術動作,後面一邊練習自由式,一邊學習仰泳,兩種泳姿可以互為補充,彼此增強。
五、技術提升潛力評估:普通。
蹬岸出發距離:5-6米。
最大肺活量:未測。
最大攝氧量:未測。
技術提升空間:學員體能狀況比較普通,水性一般,水感良好,在此基礎上,學員自由式遊速的提升潛力一般。在基本掌握自由式打腿、劃手和呼吸換氣技術,整體配合技術,水下出發技術和翻滾轉身技術的前提下,學員的自由式遊速應該可以達到,50米自由式65秒以內,甚至55秒以內的水平。
教學案例二,女生呼吸換氣漂浮滑行教學。
一、學員體能狀況評估:普通偏弱。
1、力量:普通偏弱。
2、耐力:較弱。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都缺乏鍛鍊。
3、爆發力:普通偏弱。
4、柔韌性:普通。
5、穩定性:普通。
6、平衡性:較弱。學員在水中的方向控制能力和身體平衡能力較弱。
二、學員水性水感評估:普通。
1、水性:較差。學員在水中控制身體的能力較弱,暫時還沒有熟練掌握蛙泳呼吸換氣技術。
2、水感:普通。學員在水中發力時機和節奏的把握比較一般。
三、學員蛙泳技術評估:初學。
蛙泳主要問題:從零開始。
四、教學記錄。
本次教學時長:水中指導30分鐘。
學員練習時長:水中練習30分鐘。
本次教學效果:學員初次下水,在水中略感緊張,好在並不怕水。本次課首先學習並練習了蛙泳呼吸換氣技術,通過原地站立換氣練習,原地漂浮換氣練習,抓扶水線換氣練習和扶板換氣練習,學員基本上掌握了標準的蛙泳呼吸換氣技術。之後學習並練習了蹬岸滑行和漂浮站立技術,雖然學員的技術動作不太熟練,蹬岸滑行的距離有限,漂浮起來控制身體的平衡比較吃力,但還是能認真執行教練的動作指導,努力做出標準的技術動作,精神可嘉,心態很好。相信這樣學下去,很快就會有成效,學員自己在水裡遊起來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下次教學計劃:複習並練習蛙泳呼吸換氣、蹬岸滑行和漂浮站立等技術動作,然後學習並練習蛙泳蹬腿技術,扶板蛙泳蹬腿至少100米以上的距離。如果學習效果良好,即開始學習並練習,蛙泳蹬腿和呼吸的配合技術,扶板換氣蹬腿也要至少100米以上的距離。
五、技術提升潛力評估:普通。
蹬岸出發距離:3-4米。
最大肺活量:未測。
最大攝氧量:未測。
技術提升空間:學員體能狀況比較偏弱,水性較差,水感一般,在此基礎上,學員蛙泳遊速的提升潛力一般。在掌握了蛙泳水下出發和轉身技術之後,學員蛙泳遊速應該可以達到,50米蛙泳85秒以內,甚至75秒以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