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文化︱思無邪矣,遂詩三百

2021-02-16 如見詩社



本期作者:

︱永昌居士︱如夢︱玉蟾︱露白︱酒仙︱自在飛花︱

︱孫德力︱梅易︱如雪︱馨兒︱無休先生︱雪峰山︱

︱斯雲︱吳成︱萬竹堂︱白鷺︱杏花村︱笑看風雲︱

︱逍遙君︱竹君︱隨遇而安︱許日輝︱


感謝您一直堅持和傳承正統詩學!



 

七律·詠梅

永昌居士

 

傲雪凌霜待幾時?今宵忽放兩三枝。

風來北廓埋深巷,日耀南城映淺池。

玉面涵威誠可貴,虯幹蓄勢亦如斯。

銀箋擬有黃昏約,醉倒花前莫謂痴。

 

踏雪尋梅幾欲狂,拈來好句入詩囊。

心清不得從和靖,路遠焉能至壽陽。

萬朵千枝終有盡,三番五次亦無妨。

才疏不怕遭嗤點,坐秉南枝獨舉觴。

 註:和靖~林逋,字君復。

 

漫步湖園手杖藜,沉吟已近日平西。

幽香直易隨風繞,雅句偏難著目題。

雪裡芳姿縈短陌,冰中玉蕊綴長堤。

歸來念及孤山下,不枉林逋愛若妻。

 

忽覺微風送細香,南枝幾朵綻籬牆。

寒冰冷雪清新態,縞袂綃裳豔麗妝。

聚友軒中分雅韻,成詩樽下誦華章。

誰人吟至情深處,自有名家論短長。



 

 鳳簫吟·賀魯西書畫院

如夢

 

魯西風,江南江北,鴻儒雅士相連。

入詞梅雪潔,又塗秋色韻,畫成卷。

瓊枝棲蝶舞,看紅塵,綺夢同圓。

幸得識高心結伴,曲賦悠然。

 

如蘭。天涯雲雁遠,何須惱,夜色闌珊。

秉承韻文路,此生難離棄,共赴仙山。

清溪攜月影,譜華章,風雨並肩。

遠俗世,書林墨海,極目峰巔。

 

鳳簫吟·秋暮(曹勳體)

如夢

 

碧藍天,金風遲暮,無窮冷意亭軒。

一池山水色,晚霞似血紅,怎畫悽然。

殘陽歸地線,嘆秋聲,蕭瑟相牽。

奈卻散雲煙,幾番過眼無言。

 

塵間。花開花去,可否魂依,可否魂安。

憑空生寂寂,素心千百轉,不斷憂煩。

回頭尋夢處,路依稀,彎月蹣跚。

且夜近,誰人相與,共醉同歡。

 

高陽臺·代友作

玉蟾

 

樹影依牆,鬼聲在耳,一燈一飯悽微。

殘漵荒沙,想是斷夢難窺。

深恩盡此疑逢恨,笑間中、百轉多悲。

況天涯,剩幾韶光,彈入金徽。

 

知人猶道秋宵雨,伴飛花容易,溼到羅幃。

草草餘歡,負我心字全灰。

憑她舊稿春啼處,事飄零、誰與添衣?

遣芳魂,比瘦蘆根,還自忘歸。

 

高陽臺·甲午年過湖居舊舍,代友作

玉蟾

  

笛外魚床,燈前蟹舍,鸞弦折盡香虛。

薄夢微霜,萬山到此空餘。

重來已過三秋耳,剩春蠶、奈有羸軀。

偈如如,我獨悲歌,和淚相趨。

 

人間天上真無恨?甚年年汀柳,不減扶疏。

塵篋青裙,泠泠月照懷孤。

杜鵑只管催將去,撥悽涼、引酒難沽。

認須臾,曉露昏煙,料峭風初。

  

高陽臺·題風兒自壽有感兼寄

玉蟾

 

流水天涯,剪燈況味,半生極目蒼茫。

舊日情懷,料應樹老梅荒。

說甚槐市槐花冷,賣花聲、但避愁腸。

恣當時,落落芳華,諳盡斜陽。

 

憑他夜雨江湖事,喚扁舟欲取,底裡疏狂

帶雪何歸?吟心都作尋常。

漫道風起雲猶在,謂孤蓬、去也無妨。

且休休,忘了尊前,月轉迴廊。

 

月夕

露白

 

月上樓臺際,風停木杪初。

今宵一杯酒,未必古人如。

 

冬宵

露白

 

楚天不語少人看,潁水無聲獨自東。

迢遞高樓疏落樹,一城盡在月明中。

 

潁河冬曉

露白

 

閒雲飄碧落,初日照沙河。

映水高樓直,從流大舸多。

葉零堤上柳,花盡岸頭莎。

此景誰同看,光陰容易過。

 

夢回

露白

 

一夢三千裡,穿山渡水回。

疏星與明月,為我照城隈。

 

又夢故人

露白

 

天涯一別夢相違,三十年來物已非。

底事今宵不辭遠,離鴻好趁月明歸。



 

 詠梅

酒仙

 

不與春嬌爭倩陽,生來只在雪中藏。

入詩偏愛三分骨,嵌畫還餘一抹香。

文士折來贈遠客,美人舞罷點紅妝。

芳心只為酬知己,兩度開花賀玉郎。

 

紅豆

酒仙

 

紡絲纏作串,離恨染成紅。

花伴江南柳,心牽寨北風。

玉人悲冷月,赤子豎彎弓。

常向後山去,此豆與君同。

  

國家公祭日悼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酒仙

 

金陵風雪洗長亭,萬裡塵霜悼枉靈。

朱雀橋邊花帶血,紫金山下草含腥。

泉臺慘淚永難忘,家國疊恨安可寧?

此去長安搬勇將,白衣金甲剁幽冥。



 

雙塔寺一組

酒仙

 

山門

 

古寺城南隱,過橋還去東。

孤煙起幽處,雙塔矗蒼空。

階冷沾餘雪,樓高展若鴻。

欲求佛法渡,心向此門通。

 

寺中牡丹與梅

 

殿前梅朵今方綻,小苑牡丹久作眠。

同在佛檯燈下坐,緣何不得共聽禪。

 

大雄寶殿

 

塑身當殿坐,佛法廣超脫。

莊重濟三界,威嚴降四魔。

 

登塔感懷

 

寶塔巍巍出太原,閒來正好獨攀援。

百尺迴旋衝日月,千秋故事與乾坤。

拾階全仗深沉力,望遠堪憑代雁門。

莫道荒冬無美景,夕陽之外盡黃昏。

 

 冬日垂釣

自在飛花

輕粼吞餌顫哥容,

白末蘆蒿恰隱蹤。

閒竹探頭思點水,

與吾爭釣一江冬。

 

 

七律·偶感

孫德力

 

寵辱沉浮若不驚,除非鐵漢鑄身成。

風中聞得秋滋味,瀑下飛流石作聲。

半盞紅茶益神智,一杯綠蟻慧聰明。

寫來詞句精心對,善感才能抱夢行。

 

七律·自勉

孫德力

 

月下三更學賦詩,誠情俯幾愧無知。

箋塗點墨囊羞澀,書到案前方恨遲。

入水應承千尺浪,登堂當詠半齋詞。    

生年竊喜還餘力,拙煉閒章慰夢痴。

 

七律·我的詩夢(新韻)

孫德力

 

半百有年痴夢行,素紈墨染又曾經。

濃情密意三千緒,淡月疏雲數萬星。

常向名山尋古道,也騎瘦馬訪蘭亭。

而今弄筆銜珠玉,雪伴寒梅吐絳英。

 

 

七律·梅花

梅易

 

分付仙姿入俗塵,冰裁玉翦嫋香新。

雙成醉酒敲金箸,白石行箋暖寂身。

浮動全憑蟾月掃,嬌羞不慣笛聲陳。

東風若是殷勤使,蝴蝶搖醒看個真。

  

七律·冬

梅易

 

供眼蕭條草木貧,金烏著病少精神。

殷勤燕子他鄉剪,寂寞蓮池野鶩顰。

猶惱春風無綠卡,怎消月色掩灰塵。

衣寒但羨蟄蟲好,一夢歸來萬裡新。

 

七律·詩風

梅易

準擬詩箋出句新,春風拂面字無塵。

三千流水桃花逐,九曲迴腸柳黛顰。

欲把銷魂分放浪,難教厚重遣天真。

前生未踏靈山路,執著如何不系身。



 

七律·暮冬

梅易

 

小徑重來落木皴,紅梅未動雪逡巡。

一群亂雀枝頭下,半朵日花坡外伸。

風弄輕柔心不暖,月飛皎潔桂猶貧。

七弦縹緲無尋處,只與清寒做近鄰。

 

七律·冬雀

梅易

 

小橋流水失粼粼 ,遲日山花望眼貧 。

病立風枝思燕鷺,遙聽雪線下平津。

殷勤恨不藏三擔,飢餒愁教覓一晨。

猶恐莫名飛冷箭,驚眸九轉向人人。

 

七律·冰窗花

梅易

 

不慣深寒陌上貧,素娥曉送武陵春。

梨花嫋娜飄香韻,流水綢繆吻雪蓴。

依約琴聲飛柳院,渾如玉蝶逐芳塵。

風光猶恐等閒去,凝睇冰窗看取真。




華胥引

如雪

 

臨臺磨墨,濡筆凝神,漸書漸冗。

自顧著迷,銷魂最是心意重。

頁頁無盡相思,淡濃君何懂?

每至淋漓,豎橫撇捺生動。

 

又復清涼,望遠處、綠蘿深種。

青青如此,怎憐痴情錯用?

唯有滿篇細語,黑白行行馳縱。

零落如今,僅得半闕幽夢!

 

陌上花

如雪

 

紅蓮獨步,凡心落盡、卷宗千籍。

滿眼秋黃,忘了是春顏色。

綠珠十斛成經典,惟吾淚零仍憶。

隱約人將至,卻無由見,悶愁如織。

 

雅辭修格律,閒聽錦瑟。

咫尺天涯歸寂。

煮酒撩琴,紅袖偏尋平仄。

金風玉露何稀罕,埋首裁書研墨。

恨怨拋萬裡,思無邪矣,遂詩三百。



 

愛墨情歌

馨兒

 

信筆塗鴉點畫廊,詩舟犁浪著宮商。

巧思賦出玲瓏月,妙語吟來剔透章。

遠對風雲調笑令,閒臨山水賀新郎。

痴情總念琴簫韻,夢裡蘭亭醉墨香。

 

浪淘沙

馨兒

 

落葉滿田園,綠減紅殘。秋妍秋韻告闌珊。

詩意人生相互伴,照樣生歡。

竹子向天攀,白雪翩翩。 

蒼松翠柏伴梅妍。

四季風光皆不同,美麗依然。

和風簫子老師詩畫

 

附風簫子老師每日一詩畫第(1135)天

門外幽竹徑滿苔,桃花未盡菜花開。

昨夜燈花雙心結,今天想必有客來。

 

臨屏醉步諸詩家韻

無休先生

 

攬醉樽前笑碧天,

誰人許我酒中仙。

張狂不過高陽客,

長伴清風月柳邊。



 

詠棟梁

雪峰山

 

我從山裡來,魯班不曉得。

本是棟梁材,何該架茅廁。


哭嶽飛

雪峰山

 

直搗黃龍似犟牛,金牌十二始回頭。

中原已被奸權誤,一片精忠萬古愁。

 

蘭花

雪峰山

 

淡淡平平物,不聲不響開。

露含新葉嫩,風送異香來。

有意窗臺立,無心蒿草埋。

先生如識趣,採取一株載。

 

家鄉

雪峰山

 

還是家鄉好,青山綠水鮮。

清茶烹酒後,愛犬走人先。

鳥語因春醉,花香惹蝶眠。

妻兒相戲樂,名利擲天邊。



 

《記徳藝緣廣州國家檔案館詩書畫展開幕盛事兼寄海外關滔先生》步韻拙和關滔先生

斯雲

 

一時才俊聚長州,車水馬龍書館揫。

北客高吟因畫醉,南翁佇杖為詩留。

天涯遊子丹心熾,故國青山紫氣稠。

常盼歸鴻銜海日,放懷酬唱五層樓。

 

附關滔先生原玉

七律·歲末抒懷

並致斯雲兄

 

八方淑氣兆南洲,墨戲風騷蹱道揫。

瑞羽晞陽新劃舊,靈猴䬻歲放難留。

臨書惋慨天涯遠,信步沉吟夜色稠。

恐惹離懷先借酒,任他冷月照空樓。



 

《喜作南山種玉人》疊韻復和答謝吳成詩長

斯雲

 

幸有東籬遠俗塵,清風引領渡迷津。

閒敲竹韻添童趣,高臥松軒寄老身。

日落原知年歲晚,詩成每嘆性情真。

了無案牘勞形累,喜作南山種玉人。

 

附吳成詩長原玉:

次韻斯雲詞丈《六秩有悟》

吳成

何堪煩惱問紅塵,自有桃源可渡津。

從此閒情隨寄傲,再無案牘慮纏身。

繁華過眼終成夢,富貴如雲信可真。

收拾勞形愁緒事,行吟勝地作遊人。

 

 

海棠詠

萬竹堂

近日,於萬竹堂牆角處,一海棠悄然開放。

天寒而不凋,花小而不爭,香不濃,

姿不媚,經風雨而益崢嶸,真君子也。

 

冷雨清霜花未殘,疏枝叵耐五更寒。

但因葉瘦當風小,生怕雲多見月難。

去國戮心張血脈,登天無力倚欄幹。

此身不植秦州土,留待漁樵帶醉看。

 

塵戀

萬竹堂

 

浮世紛紜,紅塵滾滾,餘等在塵,亦戀塵,

但不怕塵不惹塵不染塵。

衣服有塵尚可洗,心若染塵難除矣。

 

出門何必惹塵埃,天若無晴雨自來。

遮醜應留三寸布,拿雲要上九重臺。

驅馳窮路任山隔,飄逸倦鷗隨棹回。

若個冰壺能淨世,倩誰萬裡覓蓬萊?



 

五絕·恬淡

白鷺

 

晨星一炷香,

梵唄撫蒼茫。

翠碧流峰嶺,

荷珠浴佛光。



 

 翠樓吟·遊揚名園林山莊

杏花村

 

福樂揚名,桃源盛境,和諧瑞祥初賜。

高朋良友聚,舉杯靜聽笙歌吹。

層樓高峙,覽淺綠深紅,松林含翠。

心歡喜,暖情寒卻,雨微風細。

 

此地,陳釀佳餚,快意休閒好,趣悠遊戲。

客來皆忘返,匠心美名傳千裡。

花都情味,共爾渡光陰,流連迷醉。

南山外,淡雲舒捲,至今回味。



 

題風簫子先生禪畫詩三首

笑看風雲

 

山中少暑熱,松谷蔭涼風。

輕搖老蒲扇,信步過橋東,

百鳥時翔集,蟬鳴雲樹中。

南坡採茶女,山歌最動聽。

 

曠野草嫩牧老牛,老槐蔭下看雲悠。

忽聞柳笛相召喚,躍上牛背趕南丘。

 

幽泉激亂石,短松崗上風。

知己情堪厚,相聚常忘形。

互相謔華發,往事憶前塵。

古今多少事,且付碧螺春。



 

逍遙君

 

一路寒風自北來,欲殘百物總徘徊。

紅塵莫懼人心冷,高嶺依然笑傲開。

 

拜謁宋丞相崔公與之祠

逍遙君

 

青龍捲案翠微環,品字三臺一水彎。

浩瀚清風揚碧宇,廉公玉跡在鄉間。



 

嫦娥島影

竹君

 

碧海茫茫秀一山,雲開幾度醉春灣。

漁郎舞盡相思舵,月裡嫦娥坐浪閒。

 

七律·酌酒莞南感賦

竹君

 

莞南酌酒問心寬,冬起涼波似伏瀾。

滿罐相思詩出鞘,半堤寂寞自彈冠。

花枝顫綠疑香散,暮色披黃怯歲寒。

與汝鳴箏千古月,羽觴滴盡當加餐。


冬問

竹君

 

殘橋柳徑問離群,牧笛煙村歲月燻。

河水清清幽倩影,祥雲嫋嫋託東君。

         

和竹君兄•冬問

隨遇而安

        

斜陽曖照雁南群,紅樹林深汐氣燻。

百鳥聲聲歡唱晚,南沙溫地喜迎君,



 

七絕·大雪時令海島冬日感慨十二首

許日輝

 

榮華富貴若雲煙,遠落浮沉海角邊。

淡泊人生知歲月,滄桑寄我寫流年。

 

心懷往事寄無常,落魄天涯鬢染霜。

月滿瓊樓誰寂寞?鄉愁滿腹訴衷腸。

 

萬籟無聲寂悄眠,烏啼鳥宿夜寒天。

梅香幾許誰能借?月照鄉愁寄杜鵑。

 

霜花鬢染嘆流年,歲月無情夢枕邊。

莫道桑榆斜日晚,紅塵一笑付雲煙。

 

紅塵百載伴江流,沐雨經風寫盡秋。

卻道人間無限恨,金陵醉落幾多愁?

 

斜風一水掩丹霞,遠黛青山似朵花。

院落柴門關不住,幾多心事寄瓊崖。

 

西山日暮雨斜風,夕照丹雲一水紅。

夢入梅花香自許,煙霞海燕落崖空。

 

塵緣幾許話如今,寄問家山故裡心。

獨自天涯誰是客?鄉關萬裡月中吟。


 

鳳凰冬日笑中開,請到天涯海角來。

菊豔香妃誰獨領,南飛大雁陣徘徊。

 

東風暗自送春陽,竹節虛心沐雨霜。

鬢染銀絲添幾許,鏗鏘歲月寄滄桑。

 

十一

暮落西斜白鷺飛,炊煙嫋嫋繞柴扉。

晴空雁影成一字,碧海彤雲伴晚暉。

 

十二

一別家山雨打蓬,天涯海角落孤鴻。

滄桑半載隨流水,羈客流離道路中。

輝叔寄作於海南三亞天涯區紅塘灣丙申冬日之夜



本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作者

東莞市城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地址:東莞市南城區城市風景街萬科769文化創意園2棟206

傳播熱線:18688624680(微信同號)

長按下圖二維碼

關注城南文化


 
關注東莞城南文化傳播公司

 

 

相關焦點

  • 詩經與中國文化,詩的收集和整理,詩三百
    大家好,我是劉民輝,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詩經》與中國文化,詩的收集和整理,詩三百。《詩三百》,包括上下數百年、遍布江漢以北各諸侯國的詩歌,其中有貴族的創作,亦有民間歌詩。這些作品是如何匯集起來的呢?歸納歷代學者所說,不外「採詩」和「獻詩」兩種。先說「採詩」。
  • 中國古代詩三百:作者,地域
    大家好,我是小編雙婷,今天我來和大家說一下中國古代詩三百:作者,地域。《詩三百》的作者,有姓名可考者不多,詩中明言的有:《小雅·節南山》:「家父作誦」;《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大雅·嵩高》和《大雅·烝民》都有「吉甫作誦」;《魯頌·潞宮》:「奚斯所作」。
  •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孔子對兒子伯魚曾說:「不學詩,無以言」,《詩》很柔美、有意境、有隱喻、能比興,正能說者有意,聽者有心,但又不會當面鑼對面鼓,在外交辭令上,詩是最好的表達語言。與上位者的交流也是如此。當時官方認可的《詩》有三千餘篇,現在「六經」之一的《詩經》,是孔子從三千餘篇當中所取,邢疏:《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
  • 詩三百與孔子刪詩
    「詩三百」和「孔子刪詩」是《詩經》學史上有密切關係的兩個關鍵詞。「詩三百」一般被認為指《詩經》共有約三百篇,這一詞語涉及先秦時期的《詩經》名稱。「孔子刪詩」則為漢代以來《詩經》學史的一個重要公案,涉及孔子與《詩經》文本形成過程的關係。  「詩三百」一語,先秦文獻習見,孔子多次提及,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孔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
    古人把它冠於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史記·外戚世家》曾經記述說:「《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美釐降……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又《漢書·匡衡傳》記載匡衡疏云:「匹配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一般都是以《關雎》為始。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他們的著眼點是迂腐的,但對詩的本義的概括卻基本正確。問題在於它所表現的是什麼樣的婚姻。
  • 詩三百書法——開蒙養正,用五千年中華文化,打開孩子生命氣象!
    中國孔子學堂教育集團詩三百書法於10月8日精心舉辦了絢麗人生的國學訓練營。來自滕州詩三百書法全體學生與家長沐浴在國學文化的光輝裡。拜孔、擊鼓、投壺、活字印刷、體驗軟筆書法······無不體現出中華5000年文明之博大精深。家長們聆聽了「詩歌王子」的父親陳飈風先生精心準備的家長課——教養不惑,解除了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當中的困惑。走出家長課堂的家長們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表情。
  • 守護家族文化 挖掘南京「城南舊事」
    挖掘南京「城南舊事」作為世界「文學之都」,南京千百年來一直保持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的文化傳統。不管是名人大家,還是那些在民間蓬勃繼遞的文化基因,都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不久前,南京舉行了陳作霖先生逝世100周年紀念活動,以褒揚在陳氏家族綿延200多年的不輟文脈中,陳作霖對南京地方文獻作出的巨大貢獻。誠如南京史志工作者金戈所言,更多如陳氏傳承有序的名門望族之後,秉承共同的家族記憶和文化認知,為古都南京留下獨特而風格鮮明的 「城南舊事」。
  • 朱熹《城南唱和詩卷》,很有味道!
    朱熹城南唱和詩卷簡介
  • 《詩三百》:諸多篇章闡釋著廉政思想
    圖為淇河岸邊淇水詩苑內的《詩經》石刻長卷   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朝暉說——   《詩經》,又稱《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具有較高的歷史地位,是先秦重要的文學古典,被稱為華夏文化的元典之一。
  • 論語: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
    孔子說,詩,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無邪。詩三百,詩指的是詩經,也就是後來的毛詩,古時候通常只稱為詩。詩經有三百一十一篇,其中有六篇有篇目,沒有詩詞,實際為三百零五篇。孔子世家說,古有詩者三千多篇,後孔子刪詩書定為三百零五篇。
  • 詩三百,思無邪,詩經裡令人神往的愛情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經中的愛情,純真,美好,堅貞不渝,令人神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詩經中那些令人窒息的美好愛情。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國風·周南·關雎》釋義: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
  • 懷川講堂|樂讀《論語》2.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蔽之.m4a06:30來自焦作日報【原文】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1)之,曰:思無邪(2)。」【譯文】孔子說:「《詩》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就是:思想純正。」【評析】本章夫子談論《詩》在政治教化中的意義。(1)蔽:指概括。
  • ...融合+」——浙江省嵊州市城南小學全面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剪影
    原標題:不忘「傳承+」 創新「融合+」——浙江省嵊州市城南小學全面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剪影位於浙江嵊州的母親河剡溪之畔的城南小學,是嵊州市越劇教育的龍頭學校,是首批「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被授予「中國戲曲小梅花培訓基地」的稱號,至今已經堅持了24年。
  • 詩三百的魔力:小小一本書,三百個朋友隨時陪你嘮嗑,挺好挺過癮
    一、詩三百,就是古代的大白話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這最初的詩,遠比後世的詩,來得更加明快單純。目的很單純,用詞也很純粹,就是普通的民間的日常用語。所以,注意哦!說不定你我今天吃過飯,沒事幹,在這兒瞎說一通大白話,在千年之後也有可能被有心人裝訂成冊哦!
  •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第四講 最美《詩經》:詩三百,思無邪(上)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第四講最美《詩經》:詩三百,思無邪(上)
  • 解讀崔護:一詩定名,留下「人面桃花」千古名句,河北定州人
    崔護既然能考中進士,應該文才不低,但存詩僅六首。僅存的六首詩中,可以說都是精品,但由於其中一首太過著名,完全蓋住了其他五首詩的風頭,以至於崔護僅靠這一首詩就奠定了他詩人的身份,這就是著名的《題都城南莊》,詩的題目可能沒什麼印象,但其中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卻是幾乎人人都會背出來的。雖然正史中關於崔護的記載很少,但有這樣一首詩在身,野史就不會放過他了。
  • 嚴遂成的詩有哪些?嚴遂成的詩詞全集26首
    劉侍講球 - 清代·嚴遂成 夜攜小校持小刀,太祖太宗呼聲高。高聲未已頸血吐,遂支解之埋獄戶。同官同系馬德文,從旁竊血裙。後來其子得一臂,伴裙葬空墳。仇家子忽病狂發,拳蹴其父捽父發。老賊我何讎,我非他人乃劉球,子同小校同時休。嗚呼世間殺人者不死,天生百刑官,不如地下一厲鬼。
  • 朗誦/春天,遂想起(附賞析)
    他的青少年時代就浸潤在江南水鄉的秀麗景色、風土人情及悠久歷史文化之中。21歲時,詩人離開大陸移居臺灣。由於兩岸的政治隔離,直到本詩創作之日,他始終不能重歸故裡。對故鄉的思念日積月累,最終凝聚成字字含情的詩句,迸發出來。余光中出身書香門第,從小與眾多的表妹一同長大,並與其中的一位結為連理。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烏鎮人,因而,余光中對祖國的留戀更多的體現為對江南的留戀。
  • 文化歷史寓教於樂——臺北城南變身「都市樂園」
    「城南有意思」活動將人文氣息濃厚的臺北城南變成了「都市樂園」,打造了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的「城南五感新體驗」。漫步在城南街道,人們可以聽歌、讀書、看劇或品嘗小吃,感受歷史特色的延續,深入了解城南的文化風貌。
  • 守護家族文化遺產,挖掘南京「城南舊事」
    不管是名人大家,還是那些在民間蓬勃繼遞的文化基因,都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不久前,南京舉行了陳作霖先生逝世100周年紀念活動,以褒揚在陳氏家族綿延200多年的不輟文脈中,陳作霖對南京地方文獻作出的巨大貢獻。誠如南京史志工作者金戈所言,更多如陳氏傳承有序的名門望族之後,秉承共同的家族記憶和文化認知,為古都南京留下獨特而風格鮮明的 「城南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