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1年僅有一周的時間。明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魯迅倡導發起的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90周年。在這特殊的時間節點,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在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推出了別開生面的「2020上海青年版畫展」。
雖然展覽以「上海」冠名,但應徵送稿者的範圍遠不止上海一地,共計有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等全國20個省、直轄市的186位青年版畫家的670件版畫作品應徵。經評選,50位青年版畫家的150件各具特色的作品入展,儼然是一個全國性的青年版畫展的聲勢和規模,顯示出上海這樣一個國際性大都市對於全國青年版畫藝術創作人才的吸引力。
展覽展出的150件版畫作品題材廣泛,種類齊全、藝術語言豐富,風格多元,兼具藝術性、思想性和創作性,既富含生活和時代氣息,又有內涵的抽象表達,讓人們看到了年輕一代對於版畫藝術創作的新思考、新嘗試、新拓展,呈現出版畫更多更新更豐富的藝術表達可能性。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吸引了學校許多師生前來參觀,他們一邊欣賞,一邊交流。
「我們的定位是辦一所有文化根基的高職院校,大文化平臺的創建很重要。」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皋玉蒂表示,這個展覽無疑將提升師生們的藝術素養,尤其對該校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來說是一次珍貴的專業學習機會。而除了該校的7000多名學子,此次展覽還將輻射周邊其他多所院校近3萬名師生以及附近的社區居民。「展覽還沒開,周邊的學校已經提前來預約了,說要帶學生來參觀。」皋玉蒂說。
事實上,將高質量的全國性的青年版畫展開進高校,開到青年學子身邊 ,既方便青年學子的觀摩,促進高校的美術教育、版畫專業教育,又對藝術展覽的舉辦機制進行了有益的創新,整合專業機構和社會高校的力量,探索出了一條與傳統有別的藝術展覽舉辦新模式——開門辦展。
而在此過程中,對於藝術新興力量的培養也大有幫助。」以前,大家關注的比較多的是已經有名氣的藝術家,但藝術金字塔的底座還是青年人,多培養對藝術有感覺的學子,將藝術的種子激發出來,才能真正地做到後繼有人。」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丁設透露,此次將版畫展下沉到高校,是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和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合作的開始,未來,雙方經開展深度合作,逐漸形成開發文化創意課程——培養文創設計人才——研發版畫藝術設計衍生品這一產教融合模式,不斷增進相關專業內涵和學生專業綜合能力與創新能力,進一步拓寬學院師生的藝術人文視野,提升師生公共藝術修養和審美素養。
在評論家徐明松看來,建立這樣的合作,對美術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代表了一個方向。「展覽有兩個面相,一個是針對實踐,為藝術家同行提供借鑑;還有一個重要面相,是文化的連接性,它讓人們深度思考版畫的發展路徑。」徐明松說,在現實主義創作方面,版畫起了很大的作用。90年前新興木刻出現,就倡導在藝術表現上要更加直面人生,貼近生活,反映現實。在上海舉辦這樣一個展覽,是有著特殊含義的——在文脈上,上海是魯迅倡導發起的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的發源地。「版畫應該是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完美結合,我們希望青年版畫家自覺地將藝術追求與深厚的思想內涵有機結合,在今天這樣一個視覺圖像異常發達的時代,以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弘揚正氣,也用實踐告訴人們江南版畫有何不同。」
業內專家指出,當年魯迅倡導發起新興木刻版畫運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宗旨便是挖掘 、發現、舉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在魯迅的大力支持下,青年木刻人才脫穎而出。他們組織木刻創作團體,聽木刻創作講座,創作木刻作品,舉辦藝術展覽,出版木刻作品集,很快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力,並將木刻藝術從上海推向了全國。雖然時代不同,今天版畫的創作環境、藝術特質、傳播功能與90年前已迥然有別,但是對於新人的挖掘、發現,推出一批適合當下審美需求的版畫青年創作群體,依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命題和任務。
圖片:主辦方提供
作者:李婷
編輯:吳鈺
責任編輯:宣晶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