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成長今年漲87.6%,碾壓所有寬基指數,自動調倉模式奧妙何在

2020-12-24 EarlETF只投基

創業板,再次成為 A 股的領漲板塊。

創業板很棒,但如果有一個 「神器」 不斷幫你 「自動檔」 調倉,精選強勢個股豈不是更棒?

是的,EarlETF 的老讀者應該知道,我說的是創成長 ETF(159967),這個跟蹤創成長指數,今年迄今碾壓一眾寬基指數的神器。

不久之前,創成長剛剛完成了一季度一次的成分股調倉,調倉的動向,更能讓我們體會創成長指數的 「自動檔」 精妙之處了。

碾壓所有一級行業是怎樣的體驗

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推文,談及了創成長今年的表現,碾壓所有的寬基指數。

截至 2020 年 12 月 21 日,這種碾壓幅度正在不斷加劇。

當然,創成長的 「牛」,已經不滿足於碾壓寬基指數了,甚至已經達到了碾壓所有一級行業的地步。

下表是創成長與申萬 28 個一級行業指數中今年迄今漲幅最好的 10 個指數的對比,可以看到創成長今年迄今表現與一級行業中最好的電氣設備也是不相伯仲,對其他指數更是吊打。

一個寬基 SmartBeta 指數能有這樣的表現,實屬難得。

創成長,不僅是業績成長

為什麼創成長那麼牛?

因為創成長不是一個簡單的成長指數

雖然創成長和創藍籌作為一對 「好基友」 指數往往一同出現,讓許多人覺得這就是傳統的成長風格和藍籌風格在創業板上的實現。

但其實,「創成長」 這三個字,掩蓋了這個指數最大的特點——動量!

是的,創成長指數的全名,叫創業板動量成長指數,它的官方說明如下:

由創業板市場中具有良好成長能力和動量效應的 50 只股票組成,反映創業板中成長能力良好、動量效應顯著的上市公司整體運行情況。

而在具體編制上,則是採用了兩套六個指標來做排序篩選

在筆者看來,「動量」 是這個指數最出彩的特質。

「成長股」 投資的理念,並不出奇。

今時今日,誰都知道那些有著高成長的公司,值得押注。

但任何一個投資成長股的投資者,都不能迴避一個核心之問:股價漲到多高的時候,成長估值已經難以支撐股價了

對於這個問題,許多主動型基金經理選擇了迴避,他們首選考慮好的賽道好的公司,即使買的貴一點,也寧可承受回撤而不離場,等待未來的成長推動業績的新高。

也有一些偏愛量化的基金經理,會用著名的 PEG 指標 (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 或其變種來判斷。

當然,PEG 使用也是一門藝術,可能因為選擇過嚴錯過了成長泡沫中最甘甜的一段,也可能選擇過松買入過於昂貴的股票——在這兩年的行情下,前者的風險更大。

與這兩種思路相比,創成長選擇了 「動量」,也就是讓市場走勢告訴市場自己,何時才算估值過高——當一個公司的股價難以繼續新高,與大部隊脫節滯後的時候,可能就是估值過高的時候了

這種思路,其實並不新鮮。

如果你讀過歐內爾的 CANSLIM 選股策略,就會知道,這套選股理念中的 C 和 A 與創成長指數的成長因子思路一致,而對歐內爾而言最具開創性的 M 則與動量因子思路一致。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創成長可以視為歐內爾 CANSLIM 選股策略簡化版在創業板上的實現。

優勝劣汰效果卓越

作為一個對於動量效應格外偏好的量化投資者,自然對於創成長在今年這樣動量驅動的行情中表現卓越毫不奇怪。

之所以創成長相比創業板指數有著巨大的超額收益,正在於動量效應對指數成分股不斷 (每季度 1 次,1 年 4 次) 的進行優勝劣汰。

以最近一次已經完全走完的調倉周期為例,始於 9 月 14 日,終於 12 月 11 日。

在這個周期中,此前的成分股中,有 20 只被調出,隨即 20 只新成分股被調入,此外 30 只則是繼續在成分股中保留。

要評判這次調倉是否成功,最直觀的就是對比調入、調出和保留這三類股票在 9 月 14 日至 12 月 11 日周期中的股價表現。

下表就是筆者做的回測,可以看到調入的 20 只股票平均上漲 16.7%,而調出的 20 只股票平均下跌 13.17%,這一進一出的差異可就是 29.87 也就是將近 30 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新調入的成分股,16.7% 的漲幅,顯然也好於基於保留在指數中 30 只成分股平均 7.22% 的漲幅,超額將近 10 個百分點

那麼,在剛剛完成的四季度調倉中,創成長又有什麼變化呢?

從下表可以看到,創成長的持倉中,電源設備 (主要是寧德時代和陽光電源這樣的新能源車概念股)、專用設備(先導智能這樣的鋰電池、光伏等新能源股) 和半導體的權重比重大幅增加。

相應的化學製藥被清倉,醫療器械和生物製藥被大幅減倉。

至於一次調整是否正確,則要等明年 3 月的下一個成分股調整期,才能見分曉——但至少從歷史表現來看,動量效應 + 成長因子的優勝劣汰效果卓越

毫無疑問,創成長是一個好指數,而創成長 ETF(159967) 則是為普通投資者提供了一條輕鬆賺錢的 「捷徑」。

雖然這些年,中國 A 股的 ETF 發展,行業 ETF 大行其道。

但是,不斷的去選擇行業 ETF,並在不同的行業 ETF 之間輪動,還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

對於極少部分的專業玩家,這種輪動的樂趣,或許就類似手動檔的賽車,能在加速、漂移中感受到操控的樂趣。

但我想大多數投資者,恐怕還是喜歡如開自動檔汽車那樣,輕輕鬆鬆不費力的賺錢。

這時,創成長 ETF(159967) 顯然就是一個極好的選擇了。

當然,要說最自動檔的,則可以考慮創成長 ETF 聯接基金(A 類 007474 C 類 007475),聯接基金直接投資對應的 ETF,在銀行、基金公司 APP 等渠道也可以直接購買,購入門檻也較低——關鍵是還完美的支持定投,這是徹底的 「自動檔」 了。

相關焦點

  • 調倉,戰略布局
    我覺得改版的意義非常大,長期來看利好上證指數的發展,更加加強了上證指數壓艙石的作用,堅定了我們持有的信心。除此之外,實盤基金組合進行了調倉布局。從品種上增加了券商板塊和醫藥板塊的基金。這兩塊兒的調整,是從長遠考慮出發的,換句話說,短期內可能因為配置這兩個板塊,影響組合的收益。
  • 午後快速拉升大漲7%!過去半年...
    中遠海控跌約6%!三大指數因被少數權重股暴跌拖累,超跌股集體反抽。此外,個股波動較為劇烈,比如招行銀行早盤漲超9%,下午漲幅收窄至4.3%;福耀玻璃午後開盤暴跌7%,午後跌幅收窄至約3%。球友施洛斯008猜測道:估計機構正在激烈的調倉,大家都是張皇失措中。01招商銀行創新高!半日銀行板塊市值飆升萬億今日開盤銀行板塊大漲。
  • 南極電商股價閃崩探因 機構調倉、模式受質疑
    公司稱,2020年公司實現400億元GMV銷售額,每一筆銷售都在各大電商平臺發生,每一件產品背後包裝都有工廠地址,每一筆銷售都有店鋪ID,所有的數據都截取自電商平臺官方數據真實可靠、可溯源。截至發稿,記者多次致電董秘辦,但電話未被接通。
  • 白酒板塊為何漲不停?基民還能借「基」喝酒嗎?
    白酒板塊今日(7月7日)盤中發力走高,截至發稿,金種子酒漲停,老白乾酒漲近7%,貴州茅臺大漲5.6%逼近1700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2.1萬億元。五糧液漲近5%,股價突破200元,再創新高。白酒股價暴漲到底是估值回歸還是最後瘋狂?
  • [擒牛記]農銀匯理付娟:成長為綱 寬嚴相濟靈活配置
    她認為結構性分化加劇的背景下,一些新興領域還是存在布局機會的,在投資時要儘量淡化指數風格影響。 付娟表示,中小創的調整是一個相對的趨勢,其本身業績增速並未發生大幅回落,只是較主板而言有相對回落的表現。資金面偏緊疊加新股發行加速,促使市場整體流動性收縮,出現風險溢價,中小創的估值受損。在個股外延的路徑上由於監管抑制併購導致估值溢價消失。這兩方面原因導致中小創近兩年走勢疲軟。
  • 獨角獸日報0128 | 文化傳媒指數漲1.45%;今年首批國產遊戲版號下發;微信讀書正式發布墨水屏閱讀器
    花唄借唄上線額度管理新功能,用戶可更便捷的自主調整花唄借唄上線額度管理新功能,所有用戶可更便捷的自主調整額度、設置支出提醒、調整付款順序等。不久前,花唄剛下調年輕用戶的額度。螞蟻集團對此回應稱,花唄借唄會持續倡導理性消費。
  • 刺激希望力撐歐美股市齊漲 美元又創兩年多新低 比特幣首度衝上2.3...
    《消費者報告》和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稱,特斯拉是唯一一家兌現監管機構承諾的美國汽車製造商,比計劃提前近兩年為所有車型配備自動緊急制動裝置。此外,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正在為全年15萬輛整車的生產目標衝刺,其二期工廠有望年內啟動試生產。
  • 日韓股市高開 日本日經225指數開盤漲0.8%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1月8日消息 日韓股市高開,日本日經225指數開盤漲0.8%,報27720.14點。韓國KOSPI指數開盤上漲0.87%,報3031.68點。美股周四收高,三大股指均創盤中與收盤歷史新高,納指史上首次突破13000點關口。
  • 銀基合作模式「升級」 銀行試水基金投顧平臺
    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基金投顧服務平臺的優勢之一在於「全權委託」,客戶籤約並一鍵轉入資金後,系統即能自動實現全委託基金投資和調倉,客戶無須費力擇時擇基;同時,3家基金投顧試點機構提供全程投資顧問和投後服務。
  • 機構調倉路線曝光,瘋狂加倉銀行股,什麼信號?
    兩大基金申贖變化暗含機構調倉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工銀金融地產基金就是一隻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基金產品,根據該基金的持有人結構顯示,該基金約72%的投資者為機構。這就意味著,工銀金融地產基金的規模變動,能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出包括險資在內的機構資金的風險偏好變化。
  • 天弘基金推出新基楊超「一拖十二」任職3隻基金業績「告負」
    與此同時,今年首隻僅發行4天就「閃電」宣告募集失敗的基金出現。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共有99家公募機構(包括基金公司、券商、券商資管)累計進行了283次(只)基金自購,總規模達37.14億元,創下自1998年來的新高。2020年還剩下6個交易日,新基發行出現「熄火」。
  • 全球糧價指數再創近六年新高 聯合國預計年內仍將面臨上漲壓力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北京時間1月7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糧價指數連續第七個月上漲至107.5,再度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來源:聯合國)FAO表示,自從去年五月以來聯合國糧價指數累積上漲達18%。受到惡劣天氣和旺盛需求帶動,從蔬菜到棕櫚油等所有農業商品價格仍有可能繼續上漲。
  • 亞太股市:科技和能源股帶動澳洲股市漲超1% 創約10個月新高
    英為財情Investing.com全球行情信息顯示:日經225指數漲0.18%,收於26806.67點。信息通訊、IT服務、海運板塊漲幅居前,航空運輸、鋼鐵、陸運板塊跌幅居前。其中,任天堂 (T:7974)漲6.61%。
  • 富時中國A50指數漲1%
    富時中國A50指數漲1%。對於A股後市走勢,機構紛紛發表觀點。首先,本周的市場波動只是年末劇烈風格切換導致的資金被動調倉以及部分個股流動性衝擊產生的擴散效應所致,不會對市場產生持續性影響。其次,預計年末經濟數據會繼續超預期,海外第二輪全球同步寬鬆帶來充裕的外部增量流動性,整體信用環境依舊穩健,並且下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不會有超預期變化,社融、流動性、信用風險和宏觀經濟政策這幾個短期被擾動的預期將很快會重聚共識。
  • 震蕩市基民眾生相:漲了喜了跌了悲了 未來何去何從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漲了喜了跌了悲了 震蕩市基民眾生相⊙陸海晴 ○編輯 張亦文85後的顧庭(化名)喜歡看B站生活區的主播們直播,他發現,這些主播們最近在直播雜談時間中總是會提到基金、科技ETF,彈幕裡也有類似的評論。
  • 兩天一漲,大家又嗨起來了
    前些年是上證50和滬深300好,但從去年開始,我就更偏向於中證500和創業板指數了。市場行情好,大家就更傾向於選擇一些成長類型的公司,因為想像空間可以更大。再加上過去幾年裡,中小盤股跌得更重,漲得更少,在現在這個時候來看,性價比顯然是更高的。其中,中證500一直是我覺得現在最適合小白的一款指數,因為它進可攻退可守。既兼顧了大中盤股的穩健,又兼顧了中小盤股的成長。
  • 全球股市都在漲!人民幣升破6.61 ,A股站上3300點,外資加倉110億...
    11月5日,上證指數上漲1.3%站上3300點,深證成指上漲1.72%,創業板指漲1.36%。恆指在A股收盤之後繼續上漲,恆指收漲3.25%,恒生科技指數大漲5.45%。科技、汽車、內房股領漲大市,中興通訊H股漲近19%,騰訊、美團、京東股價創新高,阿里巴巴漲超6%。隔夜美股市場上的中概股表現也是十分給力。隔夜A50期指更是創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的是,11月5日,美股新能源汽車股盤前走高,小鵬汽車漲11%,理想汽車漲逾7%,蔚來漲6%。
  • 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納指漲0.5%創收盤新高
    納指漲0.5%,再創收盤新高。標普500指數漲0.18%。美股分時走勢圖。來源Wind截至收盤,道指收跌44.77點,跌幅0.15%,報30154.54點;納指收漲63.13點,漲幅0.5%,報12658.19點;標普500指數收漲6.55點,漲幅0.18%,報3701.17點。
  • 年底盤點債基首尾分化嚴重,證券類機構新增QDII額度居首
    12月1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從板塊漲幅來看,向來走勢「低調」的銀行股成為拉動大盤上揚的主力軍之一。與此同時,前11月公募基金業績排行榜出爐,主動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明顯,業績翻倍基金達到6隻,最牛基金更是大賺126%。債券型基金則「相形見絀」,受債市調整、信用債違約等因素影響,債基分化嚴重首尾業績差接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