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茱莉亞·恩德斯 STEAM在線
圖源:TED
TED視頻上有一期叫《居然有研究人類是如何排便的學科,神奇的腸道科學》,講者是在法蘭克福微生物研究院做醫學博士的茱莉亞·恩德斯,專門研究腸道和消化系統的工作。因為她室友的一個提問,打開了她研究腸道的機緣。
長達8米的腸道系統,在她眼裡成了一個個協作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清理腸道,各司其職。並且,腸道的清潔與否,與人的情緒也密切相關。這其中的工作原理,都隱藏了哪些迷人的科學道理呢?
圖源:網絡
以下為茱莉亞·恩德斯博士的分享主要內容: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腸道吧。
它就是一個複雜的消化系統,它的表面面積是我們皮膚表面積的40倍。在這麼一根緊密的管道裡,有很多的免疫細胞在生長發育。我們有一百萬億的細菌在裡面從事各種活動,產生小分子,大概還有20種不同的激素分子也一起工作。
另外,腸道上的神經系統也是很複雜的。
如此複雜的腸道消化系統,愛上它只需要三步。
圖源:網絡
第一步:它是如何工作的?還有為什麼它有時候看起來這麼奇怪?
內、外括約肌的和諧工作
我們的腸道管腔壁不僅有外闊約肌,還有內闊約肌。我們可以控制外闊約肌,但對內闊約肌,卻所知甚少。
它是這樣工作的,當有食物殘渣時,這些殘渣首先會被送到內闊約肌,內括約肌會在反射作用下打開,然後測試性地讓它們一點點地通過,這裡會有感覺細胞,會分析送過來的是氣體,還是固體?然後它們會向大腦反饋信息,然後我們的大腦就會知道:哦,要上廁所啦。
然後大腦會用它神奇的意識,去完成它的本質的工作。它還會結合我們周圍的環境進行調和。如果處在不方便的時候呢,如果是氣體,就可以悄悄地通過;如果是固體,它會說,再忍耐一會兒。
由於我們的外闊約肌跟大腦是由神經細胞連接在一起的,它們相互協調、合作,於是外括約肌就會把殘渣放回到等候線。
其他自由時間呢,比如在家裡的時刻,就可以自由地去洗手間了。
關於友好的內括約肌,一個新的發現是:它沒有跟那些太過關注外部世界和時間的神經相連,它只關注它自己。所以,尊重內括約肌提供的日程安排建議,會讓身體更健康。
圖源:網絡
有時候,腸道會發出可笑的隆隆聲,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並不是因為我們餓了,而是因為小腸是一個巨大但靈巧的怪物,它正忙著在消化道上打掃衛生呢,它的工作,就是使得那些8米長的腸道,事實上是其中的7米左右,變得非常乾淨,而且很難聞到任何味道。
為了實現這一點,它就創造出了一個強大的肌肉收縮,從而推動著未消化完的殘餘物前進。這麼做有時就會產生一種聲音,但也並不總是這樣。所以,讓腸道的聲音讓我們感覺尷尬時,其實是收到了一個信號,表明我們身體的內部正在保持和諧和乾淨。
打嗝是怎麼一回事?
有時候,我們的胃還會變形扭曲,這樣看起來很不舒服,但這樣的動作,事實上是把我們的壓力堆積到腹部。當我們運動時,這些壓力就會上升,不會堆積到一旁,還會產生氣泡。在X光線中能夠清楚地看到。
當氣泡變得太大,會產生不適感,甚至會產生隱隱的疼痛,這時候往往會通過打嗝的方式把氣泡釋放出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相對於右側躺臥,向左側躺臥會更容易打嗝。
第二步,縱觀身體的整體健康狀況,腸道與人腦的關係也密切相關。
有超過10%的連接著大腦和腸道的神經,會把信息從大腦傳遞到腸道。
比如,在壓力環境下,我們的腸道感知到人腦發出的信息,於是,它放緩所有的功能,或者暫停工作,暫停血液和能量的供應,以便保存能量來解決問題。
它也能夠一直運行去消化食物,直到由於緊張性嘔吐或者腹瀉而罷工為止。
更有趣的是,90%連接腸道和人腦的神經纖維,會將腸道的信息傳遞到大腦。
事實上,我們的大腦是非常獨立的,它在頭蓋骨中被薄膜包裹,它需要匯總信息來檢查自身的情況。
例如,大腦會想,我的整個身體在幹什麼呢?而腸道事實上是大腦最重要的建議者,因為它是我們身體中最大的感知器官,它不僅收集我們營養物的質量信息,還收集免疫細胞的信息,它還能夠感知到我們血液中的激素情況,於是它打包這些信息,把它們傳到大腦。
這種傳輸不需要到達視覺皮層或者語言區域。否則,當我們消化時,我們會看見搞笑的顏色或者會發出搞笑的聲音,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的。
但是它能到達類似道德判斷、害怕或者情緒處理區域、自我意識區域。
所以,當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將這種感覺整合在一起,即「整個身體在幹什麼」時,腸道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那些患有腸易激綜合症的人,或者患有炎性腸病的人,更容易得焦慮症和抑鬱症。這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情緒,不必頻繁地表露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求之不得時,或者過度擔憂時,就容易產生情緒,這時候可以給自己來點喜歡的食物,或者易於消化的食物,就會讓自己的情緒有所改變。
第三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的身體,是對細菌的理解。
茱莉亞的研究,打破了以往的認知,創造了她關於真正清潔的新概念。
一個人很愛乾淨,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假如當你處於一個無菌環境中時,會更容易患上過敏症或者自身免疫系統的疾病。
真正的清潔並不是立馬消除細菌,而是與細菌共存。這個星球上95%的細菌並不會傷害我們,它們沒有相應的基因去做這些事。
圖源:網絡
事實上,很多細菌還會幫助我們。一些細菌能幫助我們清理腸道,幫助我們消化。能幫助我們增重或者保持苗條,即使我們吃了很多。氣體細菌或者能讓我們變得更加勇敢,甚至適應壓力呢。
事實上,真相就是保持一個健康的平衡,你不能一直避免不好的事物,這是不可避免的。統籌全局來看,乾淨腸道的標準,就是有足夠多的有益細菌,也有一些不好的細菌。我們的免疫系統也需要不好的細菌。這樣,它就知道該留心什麼。
所以,關於乾淨的新發現就是,有足夠多的有益的存在,也要允許有一些不好的存在。能夠包容不完美,才是真的完美。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原標題:《法國美女博士研究神奇的腸道:人類如何科學排便?》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