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熊竹,2017年當選為金雞社區副主任,2017年8月脫貧攻堅戰鬥打響,我作為村支兩委的一員,跟千千萬萬的脫貧戰士一樣加入脫貧攻堅戰鬥中。
脫貧攻堅期間,我主要負責辦公室,後勤工作,為確保駐村工作隊順利開展工作,甘當「服務員」和「管家婆」。誰需要資料找我,誰需要生活用品找我……一個人圍著二十多個駐村幹部,感覺自己如一根針,被萬條線纏繞,坐在電腦前做各項扶貧資料、完善國家建檔立卡扶貧系統數據,一坐就是一天;下組去開群眾會宣傳扶貧政策,一站就是一天,這幾乎是我脫貧攻堅工作中生活常態,我始終把對黨的忠誠和對工作的敬業貫徹到整個脫貧攻堅工作的始終。
入戶宣傳政策
除了負責辦公室,後勤工作之外,我還得兼顧所包村民組脫貧攻堅群眾生活難點及所包保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組織的第一場群眾會,2017年8月《鳳岡縣脫貧攻堅安居工程及人居環境改善實施細則》頒布,為切實抓好脫貧攻堅安居工程及人居環境改善,每個駐村幹部都要熟悉相關政策,並且開群眾會將政策宣傳到位,我包片的四個小組,對於從來沒開過群眾會的我腦袋一片空白,我向領導申請跟領導一起去開群眾會,領導給我建議說:「你作為一個村幹部不敢開群眾會這是不合格的,不要怕,凡事都有第一次,才有成長的空間。」
懷著忐忑的心咬著牙去了,請組長幫我組織人,看我是生面孔,而且在家的都是老人婦女兒童,通知的是八點開會,我等了10分鐘,又10分鐘,再10分種,來開會的人廖廖無幾......我索性拿來村委會的話筒,走到寨子中間去喊:「各位大哥大姐開會啦,開會啦,我是村委會的熊竹,今天來給大家宣傳好政策了。」
有的懷著看熱鬧的心態,有的懷著找我麻煩的心態,有的懷著了解黨的政策的心態,全部圍過來了,在密密麻麻的人頭中,我腦袋一片空白,一口氣將事先準備好的材料、政策為大家一一解讀,你一言我一句,瞬間感覺是站在了大家的對立面,展開了激烈的辯證賽,在激烈的辯證賽中結束了今天的會議,收拾起文件資料準備離開,黑暗中看到一位大姐端著一杯熱茶遞了過來:「小妹,喝杯茶,你今天晚上辛苦了。」瞬間心裡五味雜陳不知道說什麼好,一陣暖意湧上心頭,我第一次開群眾會,雖然過程有大多不如意,但這一杯暖茶讓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純樸。
與群眾討論
2018年4月30日,我又過了個特殊的「五一」。和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到三莊組建檔立卡戶鄭興華家幫助該戶實施三改三化,該戶現有家庭人口2人,其妻子患一級肢體殘疾長年癱瘓在床,本人患精神二級殘疾,無勞動力,該戶無廚房。村支兩委請施工隊幫其三改三化,鄭興華本人性格固執,阻繞施工,期間我們多次上門勸導,並且打聽到其女兒在花坪鎮居住,親自到花坪去請其女兒女婿做工作,反覆幾個輪迴下來,於是戰區集體開會討論決定幫助該戶修建廚房。
想想自己也作為女兒,妻子,母親,看著兩個無勞動力的雙老在家,不免想到了自己的雙老,盡心盡力的幫助鄭興華戶改廚,中午大家都席地吃飯的時候,我來到鄭興華妻子旁,親自餵食,這位長年癱瘓在床的老人連連稱讚「感謝黨,感謝政府」。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為村民辦點實事,為社區幹點實事」,使該戶在2018年順利脫貧,這是我的「扶貧初心」。
【人物小傳】
熊竹,女,2017年任金雞社區副主任,現任金雞社區總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2018年獲鳳岡縣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20年獲「優秀黨總支書記」稱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洋 整理
編輯 黃昕蕊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