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終究是一部詮釋如何給予愛和接受愛的青春小說

2021-01-09 春城花草香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創作的一部長篇戀愛小說。

小說的名字「挪威的森林」取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的一首同名樂曲。歌詞表現了青春的「我」與一位女孩在挪威木屋裡約會的場景,這是一隻靜謐、憂傷、又讓人沉醉的曲子。

可以說,三十年來以《挪威的森林》為代表的村上春樹的作品均不同程度的影響了城市青年的審美趨向、生活格調,乃至心靈品味。

尤其是這部大家熟知的《挪威的森林》更是成為「小資格調」的參考版本,或者說成為了一些人心目中的文化符號。美國著名華人學者李歐梵稱這部小說為二十世紀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十部文學譯著之一。

《挪威的森林》講述了:男主角渡邊與患有精神疾病情緒不穩定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綠子兩個女孩之間的愛情糾葛,同時渡邊經過迷茫和彷徨也獲得了成長的一個青春故事。

村上春樹大部分作品,都呈現出典型的後現代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風格,但這部《挪威的森林》卻是例外。他採用舒緩平靜,又極其通俗的筆調來刻畫青春裡刻骨銘心的風景,以及描繪主人公失落孤獨的心境。

《挪威的森林》到底這是一部什麼樣的小說?村上春樹曾經這樣評價:

「我看過許多小說,大部分寫的都是愛,處理的始終是如何給予愛和如何接受或不接受愛......而我自己在這部小說中所描寫的種種樣樣的愛,我想也沒有超越那種意義上愛的形式......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渡邊和不同女孩之間的情感關係,解析這部小說是「如何表達給予愛和接受愛」這個愛情主題的。

渡邊和直子的情感關係

渡邊和直子的情感是推動《挪威的森林》裡情節發展的主線。整個小說是從渡邊與直子的不期而遇開始,到渡邊愛上直子,以及牽掛和懷念直子來構架完成的。

可以說,渡邊和直子的感情極其複雜,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之間的實情已經變得模糊不清。但不管在渡邊的生命裡有哪個姑娘介入,他都始終沒有放棄對直子的那份責任。而這種責任既不等同於友情也不等同於親情,更像是愛情,小說裡有這樣一段話說明了這種狀態:

我仍然愛著直子,儘管愛的方式在某一過程中被扭曲的難以思議,但我對直子的愛是毋容置疑的,我在心裡始終為直子保留了一塊別人未曾涉足的園地。

當然在渡邊寫給玲子的信中,也表明了自己對直子的愛:「我愛過直子,如今同樣地愛著她......在直子身上我感覺到的是 嫻靜典雅而澄澈晶瑩的愛。」

有愛才能有責任,所以渡邊是真的愛直子,以及於直子離開人世的很長時間裡,渡邊都憂鬱恍惚。

反過來,直子並沒有真正的愛過渡邊,她真心愛的人是木月。但她卻又拒絕和木月有親密接觸,而是與渡邊發生了肉體關係。

直子身上體現的是一種典型的愛與性分離的情形,也正因為如此的矛盾,才促使直子的精神才走向崩潰。

小說裡的有一個情節,也說明直子對渡邊沒有那麼愛。那就是渡邊再給直子的信中提到了傾心自己的綠子和綠子的父親,但直子回信口氣非常平靜:「綠子那個人看起來很有趣,看完那封信,我覺得她喜歡上了你」。

愛情的本質就是自私的,容不下第三個人的情感,但是直子卻對綠子的出現表現平淡,沒有任何的嫉妒情緒表現出來。

這似乎是很不符合情理的,只有一種情況可以解釋,那就是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情感沒有那麼濃烈的時候,或者說情感不是特別深刻的時候。

綜上分析,渡邊對直子的愛表現得既真誠又彷徨,而直子對渡邊的愛表現得比較疏淡,更像是一種友情或是親情。

渡邊和綠子的情感關係

小說裡,渡邊是在一種糾結狀態下和綠子開始交往的。他一方面放不下直子的病情和柔情,另一方面又迷戀綠子的青春活力。渡邊處於這種猶豫不決的情感狀態當中。

即使直子已經去世,但渡邊對待綠子的態度也很謹慎。他在還沒有十分確定和綠子的關係之前,即便他和綠子睡在一張小床上;即便「綠子把鼻子貼在我的胸口,手搭在我的腰上。」渡邊也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感,一直等到綠子睡去,才去看書。

反過來,綠子對渡邊的感情像一團火,是毫無保留的奉獻。小說裡綠子的一翻話,足可以表明綠子對渡邊的情感:

我本來很想也愛上一個英俊的男孩,但沒辦法,就是看中了你......現在我就在你的懷裡表白說喜歡你,只要你一聲令下,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你還不認為這是大甩賣?你要是還不買,我不久就到別出去。

男女情感中,一般都是男性主動,而像綠子這樣積極主動表白,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大甩賣」的情況不多,足可以說明綠子是一個感情炙熱,大膽追愛的女生,並且能夠看出來她非常喜歡渡邊。

綜上,渡邊對綠子的愛就像一池春水,不溫不火;而綠子對渡邊的愛就像秋陽裡的楓樹葉,熱情似火,隨時燃燒。

渡邊和初美的情感關係

當你細細品味小說之後,你會發現,渡邊心目中最理想的女性既不是直子,也不是綠子,而是永澤的女朋友初美。

為什麼會這麼說?通過小說的兩段描述足可以說明這一點:

小說裡有一段渡邊的心裡話:「初美看起來總是那麼華貴而高雅,我非常喜歡他,如果自己能有這樣的戀人,我壓根就不會去找別的女人睡覺。」

從這段渡邊心裡對初美的評價,完全可以看出渡邊對初美的欣賞和愛慕之情,並把初美放在一個沒有女孩能和她媲美的位置。

小說裡還有一段關於渡邊對初美的感覺。那是渡邊開車送和永澤吵架的初美回宿舍,坐在初美身邊的渡邊,心裡莫名的湧出了「令人震顫的情感」。

而這中莫名讓人震顫的情感,渡邊十二年以後才弄清楚是什麼,那是一種「直欲燃燒般的天真爛漫的憧憬.....初美所搖撼的正是我身上長眠不醒的自身的一部分...她的的確確是一位特殊的女性。」

從渡邊喜歡初美的這件事上不難看出,渡邊的內心裡潛藏著一種嚮往純真的情懷,而初美正是他「少年憧憬」的象徵。

儘管渡邊對初美如此迷戀,但初美卻是渾然不覺,初美在小說中筆墨不多,她不堪忍受家庭安排的婚姻,自殺了,初美內心深愛的人是永澤。

綜上,渡邊對初美的情感可以歸為單方面的暗戀,是那種遠遠和默默的欣賞以及幻想的情感。

結束語

《挪威的森林》中的青春男女,他們之間無論是給予愛,還是不給予愛,無論是接受愛還是不接受愛,總之都組成了青春這段匆匆旅程中一段迷惘而又悽婉,充實而又寂寞,無奈而又懺悔的風景,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也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年人緬懷。

文學評論家白燁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這部《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以紀實手法和詩意語言」注重表現「少男少女在複雜的現代生活中對於純真愛情和個性的雙重追求……超出了一般愛情描寫的俗套,而具有更為深刻的人生意義。

(全文完)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採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鬆有趣的時光。

相關焦點

  • 《挪威的森林》: 詮釋愛與孤獨,青春與迷茫的最好答案
    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沒有辦法到達的森林。——村上春樹在抖音看到一個話題,關於「男朋友如何回答愛情是什麼」這個問題。既然提到了愛情與青春,那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吧。作為村上春樹最經久不衰的暢銷書,在這部作品當中,不止是對愛的表達,更經典的是充斥著非常複雜的人性,以及作者對生活、生命的思考。
  • 《挪威的森林》:愛的傷痛,是最好的成長
    80、90後的愛情啟蒙:《挪威的森林》;文藝青年的必修課:《舞!舞!舞!》;現代人探尋精神成長和靈魂自由:《海邊的卡夫卡》;......可以說,他的書幾乎滿足了人們對文藝的幻想。今天呢,梅也就要帶大家一起走進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一起來看。
  • 《挪威的森林》:一首死亡的安魂曲,一篇青春的墓志銘
    文|喵大小姐  第一次看《挪威的森林》,大概是十年前,那會只知道它很有名,由日本著名的小說家村上春樹先生所創作,風靡海內外,但當時我卻並未看懂。  如今再次翻閱,越發覺得它處處透著悲傷的痕跡,這種悲傷,源於真實,源於一種對青春的祭奠。
  • 小說推薦:《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
  • 如何說我愛你——《挪威的森林》的書與電影
    《挪威的森林》不算是故事性特別強的小說,小說主要是由作者對於生命的感受組成,人物不多,且缺乏激烈的矛盾衝突,因而本身就不大適合改編成電影。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改編成好的電影,為什麼?而靠電影語言成為表達感受的可能成為經典,但很可能不為多數人接受。三 《挪威的森林》的電影與書《挪威的森林》由越南導演陳英雄指導,這位堪稱越南電影名片的導演擅長長鏡頭,對畫面有極強的感受力,前者讓他經常被人評為越南的侯孝賢,而後者讓他和張藝謀一樣,對電影畫面的色彩與美,總是有出眾的把握。
  • 《挪威的森林》從歌到小說
    最愛聽的歌曲中一直有這一首伍佰演唱的《挪威的森林》,開始是覺得節奏好聽,再看歌詞充滿悽美溫暖的感覺,確實人與人之間,就算是再親密,但心裡也永遠有一個別人永遠也無法走進的森林,那裡是每個人心靈深處的一片淨土,所以歌詞寫到
  • 《挪威的森林》|一場關於「性」與「愛」分離的「柏拉圖式」愛情悲劇,一部關於自我放逐的救贖故事
    如果說對直子而言,《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關於「死亡」與「對愛何以抉擇」的悲情愛情故事,那對渡邊君來說,《挪威的森林》就應該算作一個關於如何從不可企及的愛情中實現自我成長的救贖故事了。在本書的後記裡,村上說:「這部小說具有極重的私人性質。」「從1986年12月21日在希臘米科諾斯島的維拉動筆,1987年3月27日在羅馬郊外的一家公寓式旅館完成。」
  • 《挪威的森林》| 死者的安魂曲,青春的墓志銘
    挪威森林」夢回上世紀60年代,回味在電晶體收音機上播放的披頭四樂隊的《挪威的森林》,沉浸在青春裡的愛恨情仇中。默默地翻開村上春樹寫的那本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與小說中的人物進行時跨越半個世紀的靈魂對話,或許令我們迷茫的那些謎題就在倏忽之間釋懷了。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
  • 林少華與他的《挪威的森林》
    因此去書店幾乎都是直奔古典文學和文學理論書架,沒時間也沒閒心打量這本「花紅柳綠」的當代流行小說。林少華教授接受社會媒體記者採訪當然,作為《挪威的森林》中文版的譯者,林少華教授對該書也有著自己的認識和評價。他認為,《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最有名的小說,也是其作品中最容易看和寫實的一部。
  • 電影版《挪威的森林》,一首憂傷惆悵而潮溼的青春散文詩
    《挪威的森林》中文版電影海報撈起「挪威的森林」這個暗號瓶的,是個姑娘。她說我的瓶子勾起了她的心事。《挪威的森林》是她和男友都十分喜愛的一本書。或者乾脆說,他們都喜歡村上春樹,他的小說他們每本都看,他們喜歡村上的敘事風格。村上像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清醒地描述著小說中的人物,似乎永遠都是置身事外。這有點像他們兩人的性格。他們曾在一起討論讀完村上小說的感受,最愛討論的,是《挪威的森林》。有時,她覺得這本小說就像是他們有效溝通的一個媒介,只要一談起它,他們就分外有話要說。然而,由於某種原因,他們分手了。
  •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樹
    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落魄地四處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 《挪威的森林》——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
    用了兩天,重溫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渡邊、阿綠、直子、永澤等人物依依在目,感覺既清晰又混沌不清,清晰來自讀後尚存文字的溫度,模糊來自無法對人物內心的掌握。可能,這和渡邊所說的一樣:越是清晰,越是無法回憶無法記錄,等變得模糊,卻又有拿起筆的勇氣。記得彼時在書店,還有另外一本書也想買,因時間關係,兩本書,選一本空閒來讀比較合理。
  • 看罷《挪威的森林》,合上書,把玩孤獨
    《挪威的森林》簡單介紹一下:《挪威的森林》是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寫於1987年。本書講述了20歲左右的主角渡邊君,在如神一般供著卻患有精神病史的直子與開朗活潑真實立體的綠子之間徘徊又糾結的故事。
  • 影片推薦——《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2010年日本上映的一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同名小說的《挪威的森林》,陳英雄任導演,村上春樹親自擔任編劇。
  • 《挪威的森林》:選角全體失敗的電影,村上春樹也救不了的劇本
    《挪威的森林》原著是村上春樹,曾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知名作者。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挪威的森林》被改編成電影後,卻令人大失所望,甚至連演員的選擇都有許多令人詬病的問題。尤其是渡邊直子,完全顛覆了大家心中的女神形象。
  • 孤獨、青春、三角戀愛——《挪威的森林》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希望大家喜歡!相信不會有人沒聽說過村上春樹的大名了,《挪威的森林》這本書也是大紅大紫,這本書也是我最愛的村上氏的作品,內容是一位名叫渡邊的男孩與直子、阿綠兩位女孩的愛情故事。
  • 電影《挪威的森林》相比原著改編得如何?值得一看嗎?
    對於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看過原著的觀眾會失望,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會迷惑。與其看這種「原著的皮毛」,倒不如去看看原著好了。電影版《挪威的森林》,實在有太多的詬病了。而直子和綠子的選角,我想到了三個也許有些過分的字——毀原著。不是說菊地凜子與水原希子演技不到位,而是這兩位真的不符合直子與綠子的形象。誠然,哪怕一部電影選角不是太到位,但可以將原著小說的意境影像化,那也算一部佳片,可是《挪威的森林》更讓我失望的正是這裡。不知道是不是村上春樹的這部作品太強大了,還是導演陳英雄火候不到位,電影版《挪威的森林》仿佛就像在花兩個小時在翻一本書。
  • 讀懂《挪威的森林》的三個未解之謎,心胸豁達地委身於生活的河流
    電影《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親自擔任編劇,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由於原著有眾多的讀者,因此,電影上映之前備受期待,而上映之後又遭到了很多吐槽。或許是因為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別,文字能留給讀者更多想像的空間,而電影雖然可以給觀眾更多視覺的衝擊,但是留給觀眾想像的空間卻有限。
  • 讀書、電影| 《挪威的森林》
    畫面優美,但是不動人,尤其女主直子的抑鬱症,用影像呈現出來很難讓人接受,整個故事也顯得支離破碎,這令二十多年前閱讀小說的震撼和美感蕩然無存。 我當時一定不是人云亦云才讀這本書的,讀完後又買了村上春樹的很多其他作品,只有真心喜歡才會這樣。那麼二十多年前,我從小說裡讀到了什麼呢? 在書架上找到一本。
  • 書薦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這是一部動人心弦的、平緩舒雅的、略帶感傷的戀愛小說。小說主人公渡邊以第一人稱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裡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