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生活再忙也不能忘了孩子,我們經常會因為工作忙等種種原因就會忽略孩子的胃。特別是零食方面,本著不健康的原則大力限制。其實孩子也是需要零食來解饞的,只是攝入量上加以控制便可以,但不能一點也沒有,那樣童年總會少點什麼。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在一些酒席或者吃過奶奶做的酥白肉,那種甜到心窩裡的美,讓人一想起來就口水不由自主的產生。但這種零食的做法很多人已經忘卻,甚至我不提起,大家都會忘記曾經那段美好的歲月。這道給孩子的零食,麵糊不用一滴水調,吃起來更酥脆不粘牙。這是一款魯菜中的零食,家常的做法,酥脆甜到心窩的味道。
酥白肉
【所需食材】
肥肉500克,玉米澱粉2大勺,雞蛋2枚,白糖1大勺,芝麻1小把,植物油1大勺(調糊用),鹽,蔥,姜,料酒。
【製作過程】
第一步,醃製肉條
把肥肉切寸長小條。
然後放入盆中加料酒、鹽、蔥、姜抓勻醃製15分鐘。
第二步,調麵糊
這次調麵糊來個不一樣的調法,整個過程不加一滴水,這樣的炸出來的口感比較脆。碗中打2雞蛋,玉米澱粉2大勺,然後直接來早1大勺植物油,接著可勁地攪拌成糊便可。
第三步,掛糊炸肉
鍋中倒油,寬油炸比較好,油溫至少5成熱,把醃好的肉條一邊裹上面糊,一邊入鍋炸。入鍋的時候不要堆一塊。
直到全部炸至金黃分散後撈出,油溫升高到7成下鍋復炸至略帶焦黃色出鍋,這樣復炸後口感才酥脆。
第四步,炒糖色
鍋中直接下白糖,然後加入少許的水,中小火慢炒
炒至魚眼泡出現,且顏色為橙紅色便可
第五步,掛糖漿
糖色炒好後直接下入炸好的酥白肉,快速翻炒,並撒入白芝麻,翻炒均勻關火。
第六步,定型
此時的酥白肉很容易粘在一起,所以砧板上刷一層水,然後把做好的酥白肉一個個擺在砧板上待自然冷卻定型。
等涼了定型後裝盤拍照,這時可以拿著去饞孩子了。這種做法做出來的酥白肉酥脆可口,不油不膩,外皮硬而脆,但不粘牙。
【美食文化】
這是一道魯菜,以膘肉為原料製成拔絲菜品,口味以甜而不膩為佳。後來百轉周折傳到東北,在東北一帶極為流傳,一度成為當時酒席中的必上菜品之一。
【烹飪要點】
掛糊是關鍵,所調的糊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酥白肉的口感,一般用玉米澱粉和土豆澱粉調糊。不建議用紅薯澱粉,因為紅薯澱粉做出來過硬,大大影響口感。
這道酥白肉做法,學會了嗎?學會了趕緊行動起來,肥肉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終於脂肪和熱做到合理飲食便可,沒必要完全杜絕,那樣對身體也不好。大家還有什麼新的菜品想吃,可以告訴我,會盡力滿足大家所需!歡迎留言,關於吃我們一起下廚。
鄉愁,是一種味覺上的思念,讓我們滿懷深情演繹深藏已經的鄉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