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的對岸是?
是年少時期懵懂的言情劇啟蒙,是被窩裡聽他的歌入眠的偶像,是誠品書店裡的幾米畫冊,是12年的下飯綜藝,是刮過太平洋的風,是語文書裡的日月潭,是不歇的夜市,是帶著潮溼海風的古早味……
圖片來自網絡
臺灣島民最驕傲的一個是厚重的人文底蘊,另一個就是讓人流連忘返的庶民美食,而鳳梨酥絕對算得上臺灣的美食名片。烤得金黃的小磚頭,咬一口從酥到糯、由甜及酸,濃濃的奶香和鳳梨香瀰漫整個口腔。
圖片來自網絡
相傳鳳梨酥起源於三國時期,孫權假意將妹妹許配給劉備,計謀被諸葛亮看破後,諸葛亮就做了許多喜餅分給眾人鬧得人盡皆知,於是劉備就順利成章地娶了孫權妹妹。從此喜餅就成了締結良緣時一個重要的環節,其中就有「龍鳳餅」。
「龍餅」是包了肉餡的大圓餅,同樣個頭的「鳳餅」就是用鳳梨做餡。因為在閩南語中鳳梨的發音「ong lai」近似「旺來」,人們為討一個好口彩,在嫁娶、拜拜時都會用它來做貢品的餡料。後來臺中的一位糕餅師傅顏瓶,因覺得龍鳳餅個頭太大,才將其改良成每個大約25g-100g重的小鳳梨酥。
圖片來自網絡
早先師傅們把收穫的鳳梨熬製成果醬,包上混了豬油的餅皮。但由於菠蘿的纖維很粗,酸度又太高,吃起來不光塞牙味道也不好。
經過多次實驗,師傅們發現把便宜又沒有什麼怪味道的冬瓜跟鳳梨加在一起,製成鳳梨冬瓜醬,不但纖維細緻了不少,色澤也更加鮮亮,還不黏牙不澀口。於是添加了冬瓜的鳳梨酥就這樣佔領了大家的味蕾。
圖片來自網絡
可慢慢地大家就覺得冬瓜餡的太甜膩了,又想起了原始的纖維感和酸味兒,於是改良過的純鳳梨餡的土鳳梨酥,帶著豐富的鳳梨顆粒口感重新殺回了人們的視野。
圖片來自網絡
說到土鳳梨酥就必須講一下代表正宗臺灣風味的「2號」鳳梨。不同於鮮食鳳梨,土鳳梨纖維粗糙、味道偏酸、酵素含量也頗高,但是其香味馥鬱,用糖熬製成果醬後,既改變了傳統鳳梨酥的甜膩,又提供了有韌勁還彈牙的口感。
圖片來自網絡
日出鳳梨酥中甚至還會附信一封來表達他們對「2號」鳳梨的熱愛:「近似一種熱帶島嶼的氣息,或是男歡女愛熱戀的味道;或者乾脆說它根本是一種費洛蒙,傳遞的是訊息,是欲望,而非任何的口感。」
日出鳳梨酥
除了土鳳梨酥,還有加入鹹蛋黃的鳳黃酥、加入梅子的梅鳳酥等等,各種味道層出不窮、任君挑選。
不過即使樣式再多,都必須遵循臺灣業界早在十年前就聯合擬定的黃金標準:
1.整體產品含水量不得高於12%;
2.鳳梨果肉須佔20%以上;
3.皮餡必須達到黃金比例3:2。
圖片來自網絡
引用臺灣美食作家焦桐的話來總結就是:「好吃的鳳梨酥表皮要夠酥,卻不能逼近脆的地步,這樣才會具備香酥感,又能入口化掉。內餡必須柔軟,但這鳳梨果肉的甜和酸,甜度不可放縱,其中分寸拿捏存乎一心。」
圖片來自網絡
介紹幾個臺灣有名的鳳梨酥品牌給大家,看準了就趕緊買來嘗嘗吧~
注意!!!喜歡綿軟口感、嗜甜的推薦鳳梨酥。喜歡吃酸,追求豐富口感的推薦土鳳梨酥。
佳德
名氣很大,也很實惠,需要排隊購買(臺灣本地人最愛)。味道偏甜,口感軟糯,沒有黏膩感,酥皮的奶味很濃,一刀切開也不會掉渣。喜歡吃鹹甜口的,不要錯過他家的鳳黃酥,蛋黃也超級軟糯。
圖片來自網絡
微熱山丘
做土鳳梨酥最有名的店了,雖然已經發展成了街牌,但是依然誠意滿滿。純鳳梨餡,味道偏酸,外皮烘焙均勻,幾乎不會掉渣。配上微熱山丘的熱茶,絲毫不會覺得膩。
圖片來自網絡
日出
文案最騷氣,包裝獨具匠心。個頭比較小,純鳳梨餡但纖維感不重,鳳梨香濃鬱,外皮厚薄適中。經典款的土鳳梨酥偏酸,17號鳳梨酥偏甜。
圖片來自微博
秒鮮旺
據說選用臺南關廟土鳳梨,纖維感很明顯,味道略酸,外皮蛋奶味道很濃,一口下去酸中帶甜。外皮很紮實有點脆,口感上有餅乾的感覺。
圖片來自微博
李鵠餅店
基隆的老字號,包裝都透著股濃濃的古早味。略甜,但是基本保留了傳統的味道,而且性價比最高。
圖片來自微博
不要問小編要食譜啦,真的太難做了,咱們還是直接買著吃吧!
一般來說保質期越短的鳳梨酥,材質越好也更好吃,所以如果代購的話,一定要注意保質期哦~
Creativity Overturns Ordinary Kitchen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長按,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鸚鵡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