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日紀 2020年終版 | 第五章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2021-02-07 東方良友影視傳媒


【 卷 首 語 】

在一場「最寒冷的冬季」中,我們拉開了2020的大幕。如今,當2020這個終將被歷史、被人們銘記的年份離開的時候,我們似乎又帶著一些不舍。畢竟,儘管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殘酷,但是卻並沒有阻擋住那些可愛的人們,在每時每刻溫暖著我們。

都說「一九二九不出手」,眼見著一年之中溫度最低的時節再次來到,我們卻可以每天扳著手指頭,唱著兒時流傳下來的「數九」歌謠,翹首盼望著春天的到來了。「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曾在《西風頌》中寫下的這一名句,即便是在最寒冷的時節,我們依舊因為那些可愛的人們,而感到溫暖。

很久以來,我們的身邊始終會有那樣一群人,他們默默奉獻著自己的時間、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奉獻著自己的生命,為的就是護佑著你我的平安,讓我們在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裡,悠享這歲月靜好。

良友的小編們將跟大家一起,回望2020年那些曾經感動我們的故事,和那些被鏡頭真實記錄下的「守護者」們再次相逢,感謝他們在寒冷中溫暖著這個世界。


2020年終版

第一卷

歲月安康·感恩有你

撐起護佑健康的擎天巨傘




當今世界,全球一體化進程不斷加深,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正如2020年突降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哪一個國家不需要四方的支持。


儘管在這場疫情中,我們還需要面對流言蜚語,但總還是有那些溫暖人心的鏡頭,終將留在人類文明的史冊中,永久地散發出它們耀眼的光芒。



從「風月同天」到「明月何曾是兩鄉」,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從日本到武漢,從中國到世界,一句句出自經典的詩句,映照著的不僅是全球共同抗疫的決心,更是我們身處的全球化時代的真實寫照。


在這場全人類都必須要面對的疫情面前,中國,用一場阻擊戰的勝利,贏得了世界的讚譽。同時,在抗擊疫情的艱困時刻,中國也從未忘記自己的大國擔當,用自己的堅守與努力,為全世界的抗疫贏得了寶貴經驗。


感謝那些在艱困中向中國伸出援手的朋友——他們用「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大愛,在那個嚴酷的寒冬中,溫暖著武漢、溫暖著中國。

感謝那些在艱困中向世界伸出援手的中國人——他們用「尼蓮正東流,西樹幾千秋」的美好,在困苦的艱難中,感動著世界。

感謝所有在艱困中互相伸出援手的每一個人——他們用跨越國界的真善美,溫暖著疫情下的每一個人。



新冠肺炎在武漢暴發之後,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妄圖通過謠言抹黑中國抗疫。然而,我們卻用一次乾淨的「武漢阻擊保衛戰」,徹底給了那些造謠者一記響亮的耳光。與此同時,我們的紀錄片工作者,也用紀實影像向全世界講述著中國人民的抗疫故事,講述著中國向同樣身處疫情之中的全世界伸出援手的故事。


首播時間:2020年2月28日

影片時長:33分鐘

製作機構: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

內容介紹:

《武漢戰疫紀》是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推出的英語新聞紀錄片,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後,首部全景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

《武漢戰疫紀》用33分鐘時間,回顧了在武漢這座千萬級人口的城市裡,疫情是如何從快速暴發到逐漸被遏制的全過程。充分展現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領導下,中國政府對防控疫情採取的各項重大措施;記錄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偉大犧牲和奉獻;同時還講述了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快遞員等普通武漢市民,在封城狀態下堅守並攜手抗擊疫情的頑強精神。

CGTN記者自疫情暴發之初就進入武漢,持續為海外受眾報導當地真實的、一手的情況。這次記者們以新聞紀錄片的形式,通過對過去一個多月的重要節點的梳理,用海外受眾熟悉的語態,用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真實記錄了武漢的「抗疫」過程,為海外觀眾展示了他們知之甚少的「抗疫」中的武漢。

作為一部有故事、有深度的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用西方受眾習慣的表達方式,講述了前線醫護人員和普通武漢市民眾志成城、英勇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武漢戰疫紀》紀錄片讓更多海外觀眾了解到,武漢人民為了保護中國其他地區和全世界的人民,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做出的巨大犧牲。這部紀錄片不僅讓國際受眾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抗疫」過程, 在疫情蔓延至全球的當下,它還為「全球抗疫」提供了寶貴經驗。


首播時間:2020年9月12日

影片時長:45分鐘×2集

製作機構: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

內容介紹:

「那真是至暗時刻」「剛接收病房,一個病人從二樓下來,啪就倒在地上,再沒起來」……新冠疫情究竟如何爆發?封城到底如何決策?

當中國已從疫情中逐漸恢復,我們仍有必要去回顧當時的驚心動魄。這場戰「疫情」不僅僅是某個人某座城的故事,你我,都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

繼《武漢戰疫紀》後,CGTN打磨半年,再次推出英文抗疫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紀》,眾多一手素材,首次披露,真實記錄14億平凡人在病毒肆虐下團結自救,如何從磨難中奮起,還原背後的動人細節。


首播時間:2020年4月18日

影片時長:20分鐘

內容介紹: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央決策部署下,42000多名醫護工作者緊急從全國各地馳援湖北,與湖北和武漢人民一起吹響了湖北保衛戰和武漢保衛戰的「集結號」。為了記錄下白衣天使逆風而行的英勇形象和摘下口罩後的動人瞬間,中央指導組宣傳組策劃發起「影像記錄工程」,為每一位援鄂醫護人員拍一張摘下口罩瞬間的肖像。在此背景下,中國攝影家協會赴湖北抗擊疫情攝影小分隊,從2月21日開始,持續奮戰40多天,最終拍攝完成42000多張照片,覆蓋98%的援鄂醫護人員肖像。紀錄片《見證》以平視的視角、跟蹤拍攝的方式,用影像真實地記錄下這42000張照片誕生的過程,將醫護人員「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形象定格為永恆,揭示了中國之所以能在這場關乎全人類的疫情防控中決戰決勝的基因和密碼。該紀錄片以照片為線索,深入到危難險重的戰疫現場,捕捉一個個細微瞬間,逐步還原出一座城市所表現出來的悲壯與擔當、犧牲與奉獻、情懷與大愛。從某種意義上說,每一張照片都在為湖北特別是武漢保衛戰最吃緊階段的戰鬥現場保留歷史的細節。一張張照片串聯在一起,也由點到面勾勒出一座城、一群人奮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寬闊景深,烙印下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英雄人民的搏鬥姿態、病患人員的堅韌樂觀精神、救治者與病患者守望相助的動人瞬間。


首播時間:2020年6月9日

影片時長:60分鐘

製作機構:深圳廣電集團時政新聞中心

內容介紹:

《深圳戰疫實踐啟示錄》全景式展現了疫情以來的深圳戰疫實踐:既有在黨中央和廣東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圳全市上下協同戰疫的宏大敘事,也有醫護人員白衣執甲,社區工作人員日夜堅守,物資保供單位緊急轉產的感人細節。

該片通過深圳的實踐引人思考。作為中國的超大型城市、移民城市、口岸城市,深圳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人口密度全國最高,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疫情防控難度極大。而在持續數月的戰疫實踐中,深圳始終保持社區傳播零報告、醫院感染事件零發生、監獄等特殊場所零感染等防控記錄。

深圳是如何做到的?《深圳戰疫實踐啟示錄》以問題為導向,尋找深圳抗疫實踐背後的城市基因,展示深圳戰疫成果背後的「必然性」——快速靈敏的疾控體系確保深圳能夠早發現早預防;對監獄、養老院及郵輪等特殊場所的提前部署避免了聚集性傳染;「三位一體」社區防空模式,將防控落實到人,追蹤到戶……好的管理有預見,靜悄悄,把問題想得周全。一大批深圳企業為戰疫實踐提供物質保障,展現了深圳經濟的潛力和韌勁。

《深圳戰疫實踐啟示錄》將深圳放置於寬廣的全球戰疫視野之下,以多元視角、全景觀察予人啟示。

深圳防疫實踐被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作為唯一城市案例寫入考察報告,向全球推介;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刊發研究報告,肯定深圳防疫模式;深圳外商投資企業快速復工復產引發德國媒體關注;深圳機場高效運轉,保障抗疫物資對外援助通道持續暢通,感動美國麻薩諸塞州主政者……

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從全國一盤棋,乃至全球抗疫的全景圖中,客觀展現,理性表達了深圳此次的戰疫實踐,總結戰疫經驗,分享戰疫方法。

該片先後對60餘位當事人和中外專家、學者進行採訪,其中獨家專訪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教授、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成員李鍾國,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賈斯汀·萊斯勒等中外醫學界權威專家,同時還專訪了英國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裡,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倫敦經濟學院LSE亞洲研究中心IDEAS高級客座研究院馬丁·雅克等國際權威學者,帶來了更加多元化、全方位的戰疫觀察視角。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世界很多正義之士也在用他們客觀平實的鏡頭向全球呈現著中國抗疫的實況,講述著中國溫暖感人的抗疫故事,展現著抗擊新冠疫情中的中國力量。


影片別名:

《疫情會擴大到何種程度》

日文片名:

NHKスペシャル 感染はどこまで拡がるのか / NHKスペシャル 緊急報告

製作機構:日本廣播協會(NHK)

首播時間:2020年2月9日

影片時長:54分鐘

內容介紹:

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中國武漢蔓延的肺炎是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消息之後,日本NHK電視臺緊急製作了這部54分鐘的紀錄片《疫情會擴大到何種程度:緊急報告 新冠肺炎》,並於2020年2月9日在全球範圍內最先讓大家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相,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日本和其他國家在「抗疫」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在節目中,日本相關專家一邊更新關於新型病毒肺炎的最新信息,一邊直播一邊面對觀眾的「不安」「疑問」。在各地的報導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與WHO本部的轉播交織的同時,凝視著全球化了的世界和未知的病毒的戰鬥的新的局面。這樣一部紀錄片,也被視為幫助身處抗疫最前線的中國說了公道話。


影片全名:

《全球抗疫 傳染蔓延何時停》

日文片名:

「パンデミック」との闘い~感染拡大は封じ込められるか

英文片名:

Pandemic to no Tatakai

製作機構:日本廣播協會(NHK)

首播時間:2020年3月24日

影片時長:65分鐘

內容介紹:

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當下,各國採取了何種措施應對?面對這一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們又應該如何做?


影片全名:

《全球同時記錄:我們的抗疫生活》

英文片名:

We're In This Together:

Life with the pandemic

製作機構:日本廣播協會(NHK)

首播時間:2020年6月7日

影片時長:58分鐘

內容介紹:

NHK邀請生活在全球各地的20多位人士使用手機拍攝記錄各自的抗疫生活。其中包括為了鼓勵大家而站在自家陽臺上獻唱的義大利歌劇演唱家、爆發新冠疫情感染的法國小鎮的政府職員、以及為了幫助紐約度過醫療崩潰的危機而從全美各地趕赴紐約的護士們等。從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家都在摸索並嘗試各自力所能及的事情,鼓足勇氣面對危機,與新冠病毒頑強地抗衡。來自全球各地的記錄,傳遞希望及團結的紐帶。


首播時間:2020年3月2日

影片時長:12分鐘

影片導演:竹內亮(日本)

內容介紹: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製作的「防疫教材」《南京抗疫現場》,忠實地記錄了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南京這座城市的防疫日常,全片詳細介紹了南京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採用的各種防疫方法,被網民自發翻譯成其他十餘種語言,點擊量連創新高。竹內亮在創作完成該片後曾表示,雖然已在中國生活多年,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他對中國的理解和認識。


英文片名:

Long Time No See, Wuhan

首播時間:2020年6月26日

影片時長:61分鐘

影片導演:竹內亮(日本)

內容介紹:

《好久不見,武漢》是南京和之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於2020年6月26日起在網絡線上播出。該片講述了十位普通的武漢人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及疫情平息後經歷的人生故事。

2020年6月1日,住在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帶著一位編導、兩位攝影師來到解封後的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用鏡頭呈現武漢各行各業的人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疫情暴發之前,日料店老闆賴韻店裡的食材大多是從華南海鮮市場進貨,竹內亮的拍攝團隊跟著他的腳步,去了疫情平息後的華南海鮮市場,以及他的日料店所在的商鋪區;熱愛分享武漢文化的初中英語老師髒辮熊用無人機記錄武漢風景;外賣騎手老計用鏡頭記錄當時自己的所見;護士龔勝男在疫情過後學會了騎自行車,和閨蜜一起穿越長江大橋;雷神山醫院建設者李傑帶著導演竹內亮繞了一圈奇蹟般的雷神山醫院,那裡面有他的心血;一對疫情期間曾經有一百多天不能相見的情侶重新開始規劃婚禮挑婚紗。

疫情終會過去,太陽照常升起,生活仍要繼續,一群繫著紅領巾的老人準備遊泳渡江,歷時4個多月可以重新遊泳,大家都快樂極了。


影片別名:

《後疫情時代中國的逆境生機:日本導演探訪中國產值暴漲的企業》

英文片名:

China’s Post-Pandemic Era: 

Winning Against All Odds

日文片名:

アフターコロナ時代逆転勝利の法則

首播時間:2021年1月1日

影片時長:33分鐘

影片導演:竹內亮(日本)

內容介紹:

2020年,當世界還處於停滯狀態,此時的中國,武漢街頭已經恢復了昔日活力。南京馬拉松參加人數:1萬人;火爆的直播帶貨,線上購物;萬人的武漢工廠,零人感染,產值翻倍;這些中國企業,如何在嚴格防疫的同時,做到逆勢爆發?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走進中國的「後疫情時代」。

該片播出後在中日兩國引起熱烈反響。全片如實呈現中國社會一邊防控疫情,一邊有序復工復產等情況,引發中國網友深深共鳴和紛紛點讚。竹內亮表示,中國不僅很好地控制了疫情,經濟還開始強力反彈,他拍攝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也是想把這個事實分享給其他國家,「因為如何一邊控制疫情、一邊恢復經濟是全世界都在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而要實現相互借鑑,真實地互相了解無疑是第一步。竹內亮的努力正是架起了各國相互了解的橋梁,十分可貴。


首播時間:2020年10月

聯合出品: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

     智識學研社、西瓜視頻

內容介紹:

《疫後餘生》是一部在回望中提出更多對未來戰疫的思考和獲取啟迪的紀錄片。該片以科學敘事,近距離深入中國抗疫前線,從病毒研究、科技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網際網路產品保障民眾生活等不同角度,展現出高科技在一線抗疫過程中的巨大作用。

中國的抗疫經驗為全球各國提供了思路和啟示,同時各國也湧現了很多好的防控救治方案。該如何與「隱身」的病毒鬥爭?答案很可能就在人們的創新精神之中。

本片也將鏡頭對準了武漢志願者李小熊、攝影師蜘蛛猴麵包(網名)、外賣騎手張賽這些普通人的代表,展現他們如何盡全力抗疫,在科學抗疫過程中傳播人性之美,向觀眾多角度地呈現全球抗疫下的中國力量。

人們相信科技終將戰勝病毒,藉由「回望」記錄下的一切給全球警示,啟迪人類用學習到的經驗更好地預防和應對類似事件的挑戰。



抗擊新冠疫情,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個體性獨立事件,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不斷加深的今天,抗擊疫情更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情。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更應該攜手共進,一同抗擊新冠疫情。


西語片名:

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

首播時間:2020年5月1日

影片時長:15分鐘

內容介紹:

2020年3月30日,中國派往美洲大陸的第一個抗疫醫療專家組——中國援委抗疫醫療專家組不遠萬裡抵達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在抵達加拉加斯之後的第二天,這支由8人組成的專家組團隊,就投入到幾張的工作當中。從那一天開始,這8位中國醫療專家,就夜以繼日地與委內瑞拉同行交流經驗、走訪社區、深入醫院會診重症患者。

在委內瑞拉期間,中國專家組不但向當地人民分享了中國國內防控新冠疫情的寶貴經驗,還提供了大量無私的幫助。這些,都令委內瑞拉人民深受感動。因此,委內瑞拉人民也用自己的方式向專家組表達了謝意,專家組全體成員被授予「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二級勳章。這是中委兩國人民之間深厚感情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與拉美攜手抗疫,展示負責任大國擔當的生動註解。


影片別名:

《中意攜手 同心抗「疫」》

首播時間:2020年5月17日

出品機構: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製作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洲拉美地區語言節目中心

影片時長:30分鐘

內容介紹:

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牽動世界人民的心,中國與世界各國加強抗疫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以中、意兩國共同抗擊疫情為主題的紀錄片《我們在一起——中意攜手 同心抗「疫」》,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所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策劃出品,聯合總臺歐洲拉美地區語言節目中心製作。

全片以2020年新冠疫情在義大利及全世界蔓延、歐洲成為疫情暴發「震中」的進程為時間線,以中、意兩國攜手互助為主要內容,採用真實感人的畫面素材,無解說的國際表達,用事實說話,講述中、意兩國同心抗「疫」故事,彰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為全球戰「疫」注入的信心力量和中國方案,為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打造「健康絲綢之路」作出的貢獻。

該片主創團隊克服了疫情期間諸多不利因素,在短時間內採訪了中國和義大利兩國眾多文化、藝術、外交、經濟、教育等知名人物、專家學者以及義大利普通民眾、在意華僑、孔子學院、中國援意醫療專家組、中國國家大劇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央民族樂團、海爾集團等相關人士,並匯聚中國與義大利最大電視臺TGCOM24提供的現場素材等整合成片。


在這個因為新冠而顯得「艱困」的時代,我們更應該攜手共進。

當有人還在繼續指責中國的時候,我們既要與之擺事實、講道理,更要從我們自身做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新的一年已經拉開大幕,新的一個春節也即將到來,疫情卻再次在我們身邊拉響警報。請勿慌張失措,請勿擔心驚懼,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孤單的,我們都被愛包圍著,我們都被那些伸出援手的人們所保護著。

這世界並不完美,戰亂的硝煙仍在瀰漫,全球的經濟仍在低迷,氣候的變化仍然,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是,我們始終相信,只要全人類聯起手來,就沒有什麼問題無法解決;只要我們所有人都抱持一顆堅定的溫暖之心,這個世界終將還會美好無限。


卷 尾 語

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之後的日日夜夜,還有很多講述中國與世界抗疫故事的紀錄片在不斷湧現。比如2020年「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中,就有來自國內外的很多抗疫題材或相關題材紀錄片入圍。比如《漢口醫院紅區50天》《疫·情》《37.2℃》《奶奶的聖歌》等。

此外,還有很多紀錄片透過海外的平臺向全世界講述著中國抗疫的故事,以及中國向全世界援助的故事。比如:中墨抗疫紀錄片《疫情時期的守望相助》、中阿抗疫紀錄片《兄弟之道 團結同心》、中古抗疫紀錄片《滅亡還是戰鬥?我們必勝!——疫情時期的英雄主義》、中巴抗疫紀錄片《協力同心 守護希望》等,這些作品,講述著中國醫護工作者援助世界人民抗擊新冠疫情的生動故事。

今天,我們的《光影日紀·2020年終版·第一卷》就將告一段落。儘管我們用了五章來回顧,但是依舊難免掛一漏萬。一個時代的故事總會有很多,就像疫情中的紀錄片,也總會用無數的影像,記錄和刻畫下這個特殊年代的記憶。

此時,我們仍然沉浸在那些白衣執甲、逆行出徵的感動中,依舊感念著那些在「嚴寒」中用大愛堅守防護一線的勇士們。2020,歲月並不盡美好,但是我們卻在溫暖的呵護中,感受著歲月的安康,享受著歲月的靜好,只因為有這些在疫情中堅守崗位的英雄,為我們撐起了一把護佑健康的擎天巨傘。

此時,我們總還會想到那句流傳了無數次的話語——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文字撰寫:種花家小兔兔

文字校對:天啟M99

資料搜集:全球小鷹

     白楊上的毛熊

     阿魯迪巴家的貴鬼


相關焦點

  •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什麼意思?鑑真「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出處介紹
    袈裟上繡著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後來,鑑真和尚聽聞此偈,很受觸動,決定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這件事記述在《唐大和上東徵傳》裡,原文是這樣的:  「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此思量,誠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日本HSK事務局捐贈醫療物資
    近日,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因為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支援湖北高校物資而火遍全網。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其中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的文字頗有淵源,已經多次被化用來描述中日之間的友誼,傳為佳話,其來源可以追溯到「鑑真東渡」的歷史故事當中,以下是這段故事。《唐大和上東徵傳》對這段史故有詳細記載:唐天寶元年(742)時,鑑真在揚州大明寺為眾來僧講律,日本的和尚榮叡、普照師到大明寺說:「佛法東流至日本國,雖有其法,而無傳法人。
  • 【朗讀】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朗讀】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2020-03-17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是什麼意思?
    袈裟上繡著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後來,鑑真和尚聽聞此偈,很受觸動,決定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這件事記述在《唐大和上東徵傳》裡,原文是這樣的:  「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此思量,誠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今我同法眾中,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
  • 日本援助武漢的物資上,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是什麼意思
    不過在日本捐贈的一些物資上,人們注意到了一句詩文「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詩詞來自唐代長屋王《繡袈裟衣緣》全詩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講的是鑑真東渡。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真實含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句子非常工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而且特別的大氣,有愛。其中的含義也是非常明白的了,有一種共患難,共承擔的感覺。當然,這是大家都看得出來的部分。原來古代的風字裡面是一個蟲字,所以蟲二就是風月兩字去掉邊上的筆畫,所以是風月無邊,說明風景很好。這有點腦筋急轉彎的感覺,有取巧的意思,然而這個故事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方法,就是把字分內外拆開!然後知道了這個方法,我們再來看風月同天,就發現其中的奧妙了。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用韓語怎麼說?
    2020-12-26 16:29:18 來源: 濃巧克力蛋糕 舉報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那些美好的句子成了篆刻書法藝術作品,正在...
    比如,出自日本長屋王偈語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出自《詩經》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唐王昌齡《送柴侍御》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篆刻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45×40 mm近日,這些美好又充滿鼓勵的詩句,經由日本篆刻家師村妙石的創作,成為一批篆刻書法藝術,正在杭州書畫社的公眾微信號上進行網展。本次展覽中的68件篆刻作品,15件書畫作品,待時機合適,也將於杭州書畫社藝術空間舉辦線下展覽。
  • 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疫情期間,日本為中國湖北送來的物資包裝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不少網友感嘆:「不好好讀書,連捐款留言都寫不過人家。」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出處《繡袈裟衣緣》全文《繡袈裟衣緣》唐·長屋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 中日文學交往中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無論是圓寂於日本的鑑真,還是終老於中國的晁衡,他們心中都有兩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故鄉,他們生命的價值都因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貢獻而熠熠生輝。數月來,中日兩國人民被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物資上的詩句所感動。
  • 你真的知道「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真正含義嗎?
    2020年1月23日,伊朗外長在社交媒體上鼓勵中國抗擊疫情,成為全球第一個公開聲援中國的外長,緊隨而來的是伊朗的援助醫療物資。日本、韓國、英國、法國、土耳其、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匈牙利、白俄羅斯、印尼等多國向中國捐助的防疫物資紛紛運抵中國。
  • 共結來緣已千年 日本畫家手書「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將拍賣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宋宇晟)「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記者獲悉,這八個曾令無數人動容的漢字,即將在8月中旬亮相拍場。  幾天前,中國嘉德宣布2020年北京春季拍賣會即將啟幕。雖然現在早已不是「春季」,與往年國內各大拍賣行的春拍相比也晚了差不多兩個月,但依舊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 「蒼蒼來暮雨,淼淼逐寒流」,「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詩句背後的...
    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到「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衣帶水的鄰邦對於詩詞的熟練程度,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尤其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更是成為了表達友誼和善良標杆性名句。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導苗懷明教授認為,在一片簡潔有力的「加油」之聲中,優美的詩句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詩句表達了日本人民善良的願望,和我們一起戰勝苦難。
  • 日本捐贈武漢物資上,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是什麼意思
    2020年1月疫情剛爆發不久,日本就積極地向湖北地區捐贈物資。其中,國人對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捐贈時所使用的口號印象深刻。他們的捐贈物為2萬個口罩和一大批紅外體溫計,而最顯眼的還是包裝紙箱上的標籤,上面用漢字宋體明顯地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個大字,意義深刻而讓人感到溫暖。那麼,這八個字有什麼含義呢?
  • 日本援華物資中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典故的來歷
    正當華夏大地所有同胞正在與疫魔日夜搏鬥的關鍵時刻,我們的近鄰日本卻緊急伸出援手,為我國疫區援助了大批醫療設備,真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感動。在援華物資的外包裝上,還寫著這樣的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八個字特別鼓舞人!
  • 命運與共 | 山川異域,他在南京記錄同天風月
    命運與共 | 山川異域,他在南京記錄同天風月 時間:2020.04.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今日影評Mtalk
  • 苗懷明:你或許不知道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那些事
    這一課的內容異常豐富,這裡專門說說時下伴隨著日本援助物質風行中國的那個名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次疫情意外讓這個已有上千年歷史的名句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並獲得了新的內涵和意義。其袈裟緣上繡四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遺憾的是,這部書已經失傳,但佚文仍保留了一些,幸運的是,其中就包括「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稍後日本人真人元開根據這部書撰寫了《唐大和上東徵傳》,這部書今天仍能看到。
  • 寒風中的日本小姑娘,用行動詮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意義!
    寒風中的日本小姑娘,用行動詮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意義!自武漢病毒疫情暴發後,日本先後幾次援助醫療用品,他們在包裝箱上分別寫下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和「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16個字的出處與含義我已經在前兩次發文裡解釋清楚了,網友們可以關注本號,自行翻找。
  • 抗疫純音樂作品《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全網上線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
    抗疫純音樂作品《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全網上線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教師張志偉暖心創作作者:編輯/津平 責編/鄭海豔 來源:北音新聞中心 點擊: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17日摘要: 近日,由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聲音設計教研室主任張志偉老師創作的抗疫純音樂作品《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全網上線。
  • 還記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嗎?這裡有一份打動人心的應和
    新華社東京4月29日電 還記得這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嗎?兩個多月前,這句日本捐贈防疫物資上印製的詩文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刷屏,與日本社會各界在中國抗疫關鍵時刻給予的種種支持一樣,為中國民眾銘記在心。如今,新冠疫情仍在日本持續擴散,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向日方捐贈了大量口罩等防疫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