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讀倒讀均可,甚至一首詩有40種讀法,一起領略迴文詩的魅力!
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迴環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
-
古詩詞中最神奇、有趣的「迴文詩」,正讀反讀各一首詩,令人驚嘆
這只是一句而已,但一整首「迴文詩」寫下來,就要求作者有極強的文化功底。因為字頭、字尾要分別押韻,而且意思還得是連貫的。想想有多難!迴文詩鼻祖《璇璣圖》《璇璣圖》是迴文詩裡最著名的一篇,是陝西武功的一個名叫「蘇惠」的女子寫的。先秦時期,因為丈夫竇滔納妾,原本心中不快,後來丈夫要去外地做官,也要帶著小妾,她更不高興,便未同往。
-
宋朝詩人寫下一首迴文詩,男人需要正著讀,女人都得倒著來讀
▲宋代詩帖01相思,是古代詩歌中非常常見的主題,名詩名句數不勝數。宋代就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詩人李禺,創作出一首迴文詩,叫做《兩相思》。回文體,是漢語獨有的一種文學體裁,又有迴文詩,回文詞,回文曲等。唐代吳兢在《樂府古題要解》對迴文詩的定義為:「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
【詩詞微塾】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結構分析去探索迴文詩(類似「文字遊戲」,饒有趣味)的基本特點,試圖幫助青年讀者學習詩詞格律。 蘇軾有《題織錦回文》詩曰: 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 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
史上最絕的一首迴文詩,大部分人看後不知所云,唯有蘇軾一眼秒懂
迴文詩,在非常多的人的印象裡其實就是無論正著讀還是讀倒著讀都可以成為詩文,這些迴文詩往往都是拼湊而成,沒什麼驚人之處。 令人不幸的是如今現有的迴文詩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所以大家才會對迴文詩有一定的誤解。
-
如果諾蘭讀過中國迴文詩,也許《信條》會變樣
拋開「負熵」「反物質」「祖父悖論」等複雜高深的科學理論,它的另一大核心靈感要素是「迴文詩」,同樣給不少人造成了閱讀障礙。《信條》片名的英文TENET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迴文結構,而且片中主要角色、地點等名稱都取自一首西方古代迴文詩。回文的運用不僅增加了影片的文化內涵,也貼合了影片的迴環敘事結構。
-
奇巧迴文詩 《璇璣圖》裡的文學奇蹟
」14個字組成了一首七言絕句,而且每個字出現兩次,遣詞用字功力極高。較之人們耳熟能詳的這一回文典故,《璇璣圖》則變換更多、組合更巧、更為奇特。武則天特別喜歡《璇璣圖》,她在《蘇氏織錦回文記》中贊道:「五彩相宣,瑩心耀目,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言,縱橫反覆皆成文章,其文點畫無缺,才情之妙,超古邁今。」
-
迴文詩巔峰之作:841個字組成7958首詩,正反橫豎斜怎麼讀都成詩
迴文詩,又稱迴環詩,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夠迴環往復一文多讀的詩。迴文詩分為多種形式,比如通體回文、就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環復回文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可以正反兩讀的迴文詩,比如著名的《兩相思》,正著讀是《思妻詩》,反著讀就變成了《思夫詩》。(李禺《兩相思》)一般情況下,迴文詩的字數越多,結構越複雜,寫作難度也就越大。
-
寥寥十六字 一首迴文詩 四句並七言 誰能一眼識
千絲萬縷相縈系,織成一段,迴文錦字,將去寄呈伊。(寄意遠方)三張機,吳蠶已老燕雛飛。東風宴罷長洲苑,輕綃催趁,館娃宮女,要換舞時衣。(意在詞外)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人生短暫)五張機,橫紋織就沈郎詩。
-
古代最神奇的一首詩,只有20字卻有40種讀法,每種讀法都成一首詩
當然,在這些作品之中也出現過一些比較有趣的,比如迴文詩便是如此。迴文詩也被稱之為「愛情詩」,亦或者是「迴環詩」,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手法,也被稱之為回文體。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對迴文詩的 解釋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也就是說,迴文詩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
-
有一種古詩來回讀都通,並且韻味各有不同,這就是古代的迴文詩!
《回文類聚·原序》說:「止兩韻者謂之回文,而舉一字皆可讀者謂之反覆。」完全的回文修辭格,造就了規模宏大的漢語迴文詩詞作品,它是英文中三三兩兩的回文例句所望塵莫及的,它是漢語語法和漢語單音節成詞及漢字規律相結合的產物。
-
蘇軾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奇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在中國古代,詩和詞都是古人用來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因為有出色的才學,所以古時候的許多詩人能夠出口成章,留下一些如今還朗朗上口的經典作品。在古詩許多的體裁中,迴文詩是一種比較獨特的體裁,簡單來說,迴文詩就是利用漢語詞序的迴環往復來作成一首詩,也稱作「回文體」。
-
魏晉三大才女之一蘇蕙僅用一篇迴文詩就讓移情別戀的丈夫回心轉意
蘇蕙傳世之作僅一幅用不同顏色的絲線繡制而成的一方手帕,上面繡了一篇有840個字的迴文詩。因「回文」和「璇璣」都有迴環繞轉的意思,所以這張繡有迴文詩的手帕又稱為《璇璣圖》,也叫《璇璣圖織錦詩》。此《璇璣圖》有何魅力,不僅讓蘇蕙的家庭破鏡重圓,更讓她名垂青史,千古稱頌?
-
迴文詩、諧音詩,詩歌裡濃縮了最精華的中文,無用之大用
要看的第一個內容是在書院當中,由公孫策說的迴文詩:「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迴文詩讀啊就是這樣公孫策所做之迴文詩,其實是出自我國大詩人蘇東坡蘇軾之手的。據說那一天蘇東坡正和蘇小妹在外遊玩,蘇小妹收到了夫君秦少遊的迴文詩情書,於是兩個小夫妻通過書畫傳情,蘇東坡看到以後,也一時興起寫下了此迴文詩。公孫策在書院時是整個書院裡最小的學生,意氣風發,十分好面子,在這裡脫口吟出蘇東坡遊玩之作,恰到好處。要看的第二個對子是:東鳥西飛,滿地鳳凰難下足;南麟北走,滿山禽獸盡低頭。
-
宋朝有一首千古奇詩,男人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比如,寫出「唐朝第一詩」的人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又比如,宋朝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詩人李禺,寫出了一首千古奇詩《兩相思》。 之所以被稱為奇詩,原因是這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都可以,但它表達的意思卻會變了個樣,也就是所謂的「迴文詩」,男人通常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
它是中國古代的一首奇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卻是天黑了
如按照音律劃分,古詩可以分成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又包括楚辭體和樂府兩種類型。近體詩則可以分成絕句和律詩;如果按照內容劃分,那類型就更多了,如敘事詩、抒情詩、邊塞詩和詠物詩等。而在種類繁多的詩歌中,還有一種體裁,叫「迴文詩」。說起迴文詩,大家不一定懂是什麼意思,但小編給大家舉個例子,估計很多人就明白了。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蘇東坡的一首詩。乍一看,你可能會誤以為,這只是對江田黎明美景的簡單描述。但事實上,如果你能改變閱讀順序,你會發現它有一個非常神奇的一面——當你倒著讀的時候,它可以向我們展示月光下划船的美麗。這是什麼是?過來看看!蘇東坡其實就是蘇軾。
-
中國史上最聰明的一首詩,正著讀是天亮了,反著讀是天黑了
按照文學形式分的話,迴文聯、迴文詩、回文詞、回文曲都是回文的妙用體,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妙迴文詩,這首詩出自蘇軾筆下(也有說是宋代周知微、唐代徐寅所作),名字叫做
-
中國最神奇一首詩,順著讀是丈夫想念妻子,倒著讀是妻子想念丈夫
《毛詩-大序》中寫道「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作為一種文人志士表達心中思想的文體,詩歌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詩歌也產生了非常多的分類。根據音律和內容有著非常多的分類方法,最為人們熟悉的就是音律中的「律詩」、「絕句」等等,但其實還有一種名為「迴文詩」的詩歌也是十分的有意思。
-
迴文詩震古爍今,卻以忠貞剛烈畫出一生最美弧度,好一個奇絕女子
12歲時以詩入畫,設色精絕,書法不同凡響,名噪一時。繪畫擅長花卉、人物,兼善寫生,傳世畫作有《梅鵲圖》、《落英》等。且姿容秀麗,有國色之譽。丈夫徐明英早逝。她出生於清代順治年間,出生在浙江永康古山鎮的書香世家。從小便顯示出驚人才華,擅長寫迴文詩之類的奇絕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