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左)與劉邦(右)影視形象
公元前202年,劉邦、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共同對項羽形成垓下之圍,隨後項羽在烏江自刎,一代霸王從此隕落,他的屍首也被劉邦的手下大卸八塊被拿走邀功,楚漢戰爭最終以漢的勝利結束。
那麼項羽人死之後他的家人又是怎樣的下場呢?劉邦有沒有將此趕盡殺絕呢?
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劉邦影視形象
以上記載源於《史記·項羽本紀》,也就是說,項羽人死之後,他的族人均未遭受劉邦的打擊報復,反而是善待他們,而且有四人除了被封侯之外,還分封了土地,並被賜姓劉氏,這在古代全是很高級別的待遇了。但是以上封侯的四人全是很早就已經投靠劉邦,或者「暗中投靠」劉邦的。劉邦這樣做背後的原因不容置疑就是為了突顯自己的仁義道德,幫助自己收買人心。
為了更好的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除了厚待項氏家族之外,他還將死在他手裡的項羽風光大葬,他先將項羽以魯公之禮大葬,隨後親自在項羽的陵墓面前哭喪了一段。
項羽的叔叔項伯被封為射陽候
項伯影視形象
史書中提到的項羽的兩個叔父,其中一個便是項伯,項伯是項燕的兒子,也是項羽最小的一個叔父,曾經跟隨項梁與項羽起兵反對秦國的暴政,對於劉邦來說,項羽人死之後,項伯也是一個禍患,但項伯曾在鴻門宴中幫助過劉邦,親自用身體保護了劉邦,最終使得項莊難以下手,從而讓劉邦逃過一劫。還曾勸說項羽放過劉邦父親,讓劉邦他爹免於烹刑,劉邦奪得天下後,並沒有忘恩負義,最後給予了他最優厚的待遇,並將他取名為劉禪,還封他做了射陽侯。
項羽的另一個叔父項襄被封為桃侯
項襄影視形象
項襄是項燕的第三子,也就是項羽的叔父,公元前205年,項襄在定陶戰役中被著名漢將灌嬰擊敗,自此歸順劉邦,此後便一直默默無聞。
等到西楚霸王項羽被劉邦消滅後,項襄和其餘項氏宗族被賜為劉氏。直至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黥布反叛,劉襄才以大謁者的身份跟從劉邦平叛。叛亂平定後,劉襄擔任淮南太守,還被受封為桃侯。
漢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劉襄因有罪而被取消侯爵,呂后當政之時為了籠絡人心而恢復他的爵位。他的兒子劉舍除了順利繼承桃侯之外,還在周亞夫之後成為漢朝丞相。
項羽的侄子項他被封為平皋侯
項他影視形象
項他(也可能叫項佗),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族侄,在項羽家族中,項他才華出眾,具有宰相之才,據說可以比肩劉邦手下的蕭何,在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定陶交戰失利後被灌嬰擊敗而投降,他是最早歸順劉邦的項氏族人,後來被劉邦封為平皋侯,改劉姓。
鴻門宴圖
史書中只記載了此三名項氏族人的事跡,至於玄武侯,在歷史上有些爭議,玄武侯連姓名都沒有流傳下來,但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此人可能就是項羽的堂弟項莊,他曾是楚國第一劍客,歷史上在鴻門宴之後便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小編覺得玄武侯是項莊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之前提到在鴻門宴上,項莊曾差一點殺了劉邦,劉邦對他肯定是恨之入骨,而且項莊對項羽特別的忠心,最後投降劉邦的概率也不會大。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