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緒根本無法解決情緒化問題(上)

2022-01-29 鄭委老師

你是個情緒化的人嗎?

是否每次發完脾氣又會很後悔很痛苦,想著下次要控制一下,卻又總是失控。

你身邊有情緒化的人嗎?

面對他發脾氣時,你是不是本能地害怕、不喜歡、想遠離?

很多人覺得「情緒」是不好的東西,其實,「情緒」本身沒有好與不好。它是一個人內在世界的外在表達方式,可能會通過肢體、語言、動作、態度、聲音來表現出來,它有負向的,也有正向的。它是人的一種本能、自然的需要。

情緒化指的是在負向情緒下做出的不理性的行為,其實,讓人害怕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那些不可控、不理性的行為。

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個情緒化的人,當自己情緒化時,也特別想控制住自己的行為,可就是控制不住,這是為什麼?

我們想告訴你:

用「控制」的方式是無法解決情緒化問題的。

情緒化的人特別難改變,是因為當他做出不理智行為時,大家很難真正接納他,包容他,這會讓他更痛恨自己,更否定自己,從而沒有力量去面對自己的情緒化。

情緒化的人,一般情況下,從小到大也是個被別人用情緒化對待的人,他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更沒有人用「情感」來對待他,而情感卻是一個人社會化的需要,是人和人維繫和諧關係的需要。

真想解決情緒化的問題,一定要好好使用「情緒」這個寶貝,不放過每一次對「情緒」的探索,讀懂自己,看到情緒背後的需求。這很重要!同時,去體驗美好的情感,激發自己內在本有的情感,與人建立情感連結,學會用情感表達自己。情感多了,情緒化就少了。

今天,我們推薦令靜在小水滴的分享,看看她是怎樣走出自己情緒化的模式,變成一個開心喜悅,可以愛到自己,愛到身邊人的人。

我走進愛與幸福源於女兒9歲,上二年級時,有一天,她哭著和我說:「媽媽,活得真沒意思。」那一刻我慌了,我不知道怎麼回復孩子的話,我不知道怎麼做,我也覺得活得好沒意思。

因為,在女兒一年級時,我生了二寶。二寶出生的前兩周,一向身體健康的父親突然離世,那個當下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一直沒放下對爸爸的思念。

隨著二寶的出生,婆媳矛盾就此拉開序幕,愈演愈烈,所有的事情都聚集在一起爆發,接連不斷,我已承受不了。

表面上看似幸福的生活,可我的內心已經無力負荷。我來愛與幸福,就是想幫女兒解決她活著沒意思的問題,想處理好婆媳關係。

最初學習時,我覺得都是別人的問題,跟我沒什麼關係,可是這三年一路走來,我發現原來一切問題都是指引我與自己和解的契機。

我是一個又卑又亢的人,在比我厲害的人面前或者外人面前,我怕別人說我不好,得「端裝」(愛與幸福稱「端裝」的意思是端著裝著)一點,所以表現得特別好又不舒服,會忍著、憋著。

回到家,面對比我弱的孩子和包容我的老公,我的亢就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會情緒化地對待家人。

每次有情緒的時候,就像海嘯來臨一般,根本控制不住,可我的內心並不想傷害我最親近最在意的人,所以,每次發完脾氣,我又極度自責,覺得這樣的自己特別不好,也極度害怕被人否定。

於是,別人越說我,我就越對抗,越對抗心裡就越害怕,只是這種外表的亢,很難被人看懂,讓別人不敢靠近,更別提溫暖到我。

我就像只長滿刺的刺蝟,因此,為了保護別人不受我的傷害,也為了保護自己不因傷別人而自傷,我與人保持距離,活成了孤島。

現在想想做我的家人真的挺不容易的,家裡人覺得我哪兒都好,就是脾氣不好。

自從接觸愛與幸福,我參加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每次活動都有收穫。一路走來,我想先從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次活動講起。

在參加西安親子綻放營時,有一次,我遲到了,迎來了鄭老師對我的第一次「看見」。

當時,我被請到臺上後,鄭老師問我為什麼遲到?

我說:「我錯了。」

他接著問了幾遍,「你為什麼遲到?」

我說了幾遍「我錯了」之後,內心開始煩躁,還有點心慌,於是我說:「我都說我錯了,你還一直問?」

鄭老師迅速捕捉到我表面挺可愛,一著急一皺眉挺嚇人的狀態。他接著問:「你為什麼遲到?」

我說:「你到底想要什麼答案?」

鄭老師說,我是想要「寶貝條」,於是又給了我一張寶貝條。邊遞給我寶貝條,邊說:「人最討厭的是,對方內心不覺得自己錯,嘴上卻說『我錯了』,最討厭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哪兒錯了。」

被鄭老師當眾說出了我的內心,我心裡不舒服,自動啟動了我一貫的模式:對抗。

鄭老師又給了我一張寶貝條,我說:「我不要」。

鄭老師:「為什麼不要?」

我:「我為什麼要?」

鄭老師:「因為你剛才懟了我。」

我:「我懟了你也和你道歉了,對吧?」我哪裡那麼容易服輸,即使面對權威即使心慌我也會對抗到底。

鄭老師:「我沒聽到。」

我:「大家剛才聽到我道歉了嗎?」

有人回答:「聽到了……」

鄭老師又抓住了我這個模式,馬上現場演示了和我這類人對著幹,我就會跟他對著幹的樣子。

鄭老師執意給,我執意不要,我說:「我沒錢。」

鄭老師說:「誰願意幫她交這20塊錢。」

只見整個會場到處都舉著手「我、我、我」,鄭老師找了現場最「窮」的一個人。

那一刻,我的鎧甲被敲碎了,我立刻繳械投降。

鄭老師說,對於我這類人,對我好,我會受不了的。

的確如此,我會因為別人幫我付這20元,繳械投降,我會因為旁邊的小男孩陪我在講臺上站了那麼久,繳械投降。

鄭老師問:「越遠的人,你越用笑臉相對,越在意的人越對著幹,為什麼?」

鄭老師這句話又說到了我的心裡,我心裡也一直有個聲音:跟我這樣的人做家人真的挺不容易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鄭老師告訴大家:「她極其美好,又那麼善良,總想著別人,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卻總是去懟或扎別人,為什麼?是不是大家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她在試探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無條件的愛,在試探對方是不是真愛她。」

鄭老師還告訴大家,我是個寶。那個當下我無比的開心,我覺得自己之前就是一塊毛石,看上去也很不起眼,我自己也看不上自己,現在終於被人發掘出來了。鄭老師是個鑑賞家,一眼看到我是一塊寶。

接著鄭老師讓我愛人上臺,給了他應對我的方法——不卑不亢,還要逗我開心——轉圈圈,最後還囑咐老公「按時服藥,一日三次,一次三片」。

在營裡這幾天,綻放營的家人們每天監督我們完成作業,我們被家人們的愛澆灌得滿滿的。

從西安綻放營回來,我開始可以在家裡真實了,毫無保留地真實了,老公更懂我了,更能接納我,有時還會心疼我,那段時間簡直太爽了,真的是身心輕鬆。

老公對我的心疼和接納,讓我有勇氣走進一直害怕走進的孝親反哺中心,老公也走進了夫妻關係中心接受指導,也就是這樣的神搭配,我們在各自的中心各自成長又相互理解著。

在接受輔導中,我首先面對了一件憋了快兩個月的事。這件事是這樣的:

西安綻放營回來後,在當地沙龍上分享鄭老師對我的看見,一位當地資深老學員告訴我:「鄭老師說你是塊寶,是因為你脾氣不好總懟別人,讓別人受傷讓別人難受,別人就會得到成長。」


聽到這個解釋,我內心特別不舒服,我不願意相信這是事實。因為我最討厭自己身上的這一點,這是我最不能接受自己的地方,竟然「我是塊寶」都是因為我不好才是塊寶。

我非常想認同她的說法,可那個不舒服的感受卻一直在。我沒和任何人說過,雖然很多次想問問鄭老師「真是這樣嗎?」又不捨得打擾他,也覺得我這點事不值得打擾他。

憋了兩個月後,我實在憋的太難受了,才問了鄭老師。鄭老師回復「當然不是。」看到鄭老師的回覆,我淚流滿面。

第二天,我和我的指導老師學金老師說了這件事。老師帶我從這個難受的感受中去看到了我之所以難受,是因為自己特別不願意把情緒發給別人,害怕別人受傷,同時又害怕自己不好。她讓我看到我寧願傷害自己,也不願抱怨別人的美好。

看到這些,我向這位本地的家人表達道歉和感恩,表達完後內心無比喜悅,那個開心快樂的小女孩又回來了。我為我倆開心,為我倆可以一起陪伴,相互成長而開心。

通過這件事,我看到我的模式:生活中,別人覺得我情緒化,可我的感受是我總在忍。當我有心裡不舒服的時候我不會說出來,不會正向表達,統統壓在了心裡,只有在情緒當中才能把壓在心裡的話噴湧而出。同時,我發現我在拼命的搜索我不好的證據,來證明我真的不好。這一切都是我的認為。

40多年來,我一直活在「我不好」「別人說我不好」的認為中,被所謂的「我認為」模糊了雙眼,根本看不到自己有多美好。

當學金老師帶我看到,我把我好不好的按鈕交到了別人手中,我是那麼的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沒有看到自己那麼不願意傷害別人,一忍再忍,忍到極限,忍不住的時候才會把情緒發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儘管情緒發出去了,內心卻無比的自責。

老師對我說:「你對得起陪伴了你40多年的自己嗎?這樣對她公平嗎?你看到她的美好了嗎?」

這一串「看見」讓我看到了一直被我忽略了40多年最重要的自己。

感謝學金老師出現在我的生命裡,她比我更懂我。原來我認為這世界上沒有人懂我,現在有鄭老師懂我,有指導老師懂我,還有我開始懂我自己,真好啊!

能夠進入孝親反哺中心輔導,能夠有老師的陪伴是我的福氣,可我們的輔導並不是一開始就非常順利。

記得剛進群第一次孝親反哺中心聚會,家人們專門歡迎了我,還被大家寵愛著呵護我那個當下有點忐忑不安的心,這是我的生命從未體會過的。

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溫暖的開始, 隨後的時間裡,我整個人身心放鬆,把自己真實的樣子暴露了出來,將不滿、情緒化、憤怒、怨恨都展現出來,毫無偽裝……可我的這個樣子也著實把指導師嚇到了。面對情緒化的我,我能感受到老師也不知道該怎麼跟我相處,我也曾有過換指導師的念頭。

可是,學金老師馬上直面了自己內在的害怕,並且一點點地去感受我這個生命,她看到我情緒化之後的痛苦。她用自己生命成長的體驗,來心疼我,接納我,告訴我:「我是可以憤怒的。」這種允許和被無條件接納的感覺,我從未體驗,我的心被打動了。

【小編心語】


學員所謂的 「真實」,並不是我們所說的看見真相,忠誠於自己內心的真實,而是在表達情緒,這樣往往是傷人的。

指導師也是普通人,也會有害怕,但是他們從不會退縮,他們有能力去直面自己。

當指導師放下害怕的感受時,也就開始看見了學員的生命。這也讓學員願意敞開心扉,信任指導師,指導才會有效。

這是「用生命感動生命,以行動帶動行動」的一次踐行。

幸虧我沒換指導師,正是學金老師一次又一次的包容和接納,我做什麼都被允許,無論我怎樣她都愛我,她的那份篤定讓我也開始接納情緒化的自己。

我看到,不是我不好,而是我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表達內在的感受,我並不願意去傷害別人,每一次這樣過後我會更加的否定、自責。

我看到,我的成長經歷也讓我就應該是這樣。

我開始不再排斥自己,不再否定自己,開始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還感受到老師對我的寵愛,我常說:「你這麼寵我,我怎麼成長啊!」

她總會說:「我會用愛來收拾你。」

她總是知道我需要什麼,總能看到我的美好,一次次幫我看見那個本自美好的我,讓我更有勇氣面對自己。

在愛中真實,在真實中獲取愛的力量。

令靜的情緒化,在愛的環境中,一次次被接納,這是她從未體驗過的感覺,這就是被愛的感覺。

正是這份愛,讓她開始有了踐行的力量。明天,我們繼續分享她的踐行收穫。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動的故事想要分享,歡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號13758270546

- 聯繫方式 -

如果您想聯繫我們,請撥打010-5989-7129(諮詢)

相關焦點

  • 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孩子的情緒說爆發就爆發,總是沒有徵兆。有的時候看到孩子受了委屈,家長好聲好氣地勸,孩子不但沒領情,還越哭越大聲,又或者有時候和別的小孩子玩耍不小心弄傷別人,孩子也會忍不住委屈,號啕大哭。爸爸媽媽面對情緒化的孩子也會經常手足無措,無法跟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
  • 情緒起伏大,無法控制?
    儘量避免表現出情緒或者儘量隱藏你的情緒?為了適應和你在一起的人而改變自己?我知道我的問題在哪,但依然沒辦法改變;我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但就是走不出來;因為情緒而做出令自己事後悔的舉動?很容易情緒高漲,也會莫名的情緒低落?你恨你自己嗎?恨自己如此情緒化嗎?
  • 當情緒不好卻無法控制的時候,如何自救?
    不過自從我開始和比較多的女孩子開始接觸之後,才越來越相信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所有跌宕起伏匪夷所思的劇情,都在女生的腦洞裡。每個女孩子的內心都有一個包羅萬象的小劇場,每個女孩子的腦洞裡都有一個無奇不有的世界。
  • 【情緒管理】性格太過「情緒化」怎麼辦?
    一個情緒善變、狀態多變的人,就很像熱帶雨林氣候一樣「陰晴不定」,一天之內心情如同坐過山車忽上忽下,10分鐘前嬉皮笑臉、有說有笑,10分鐘之後滿臉陰沉、沉默寡言。
  • 你還讓情緒綁架孩子?學會控制衝動,讓安定的情緒助孩子一臂之力
    那麼,你要如何培養必要的自制力,讓情緒助你一臂之力,而不會扯你的後腿?你會有的情緒多半發自本能,因此,你無法去控制在哪個時候會產生哪些感受,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回應這些感受,試著聚焦在你的想法上。這不表示你可以限制想法進入心裡。
  • 連情緒都無法控制,你如何控制人生?!
    之前彤彤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被彤媽一嚷,嚇了一跳,委屈地撇嘴掉了眼淚,邊哭邊假裝回憶,一會兒說把卡放進抽屜了,一會兒說放桌子上了,最後發現都彤媽都找不到,乾脆嚎啕大哭,告訴彤媽:我不知道!我不記得了.彤媽更是生氣,拎起來在彤彤屁股上開始暴揍,邊揍邊大罵:我讓你亂動,我讓你亂翻彤彤反抗無效,只剩下歇斯底裡的哭喊聲。
  • 這些星座愛恨於一時的情緒!這些星座都是情緒化的動物!
    許多人都需要時間慢慢積累,才會有那麼多愛恨情仇,而有些人根本不需要經過這個過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中,誰愛恨的時刻,都是由一時的情緒決定的?白羊座:易衝動白羊座是性格特別容易衝動的那種人,所以在愛恨之間,他們根本沒有好好考慮過,完全靠自己一時的情緒,就能立刻做出決定。
  • 郭敬明李誠儒「互撕」上熱搜:不懂得控制情緒,誰為你的錯誤買單
    ,都是啞巴我們常常說想要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就要看他會不會控制情緒。這些惡性事件的發生,皆是因為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造成的。而大部分過於情緒化的孩子,很少會遇到這種挫折,因為父母總是會屈服於孩子哭鬧,選擇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家長的這些行為,導致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抗壓閾值越高,孩子的承受能力變低。比如同樣的都是沒有得到小紅花的孩子,有些孩子就能接受這個結果,而過於情緒化的孩子就會非常傷心,甚至因為產生的挫敗感而厭學。
  • 聰明的人,都懂得控制情緒
    阿珍說:「他心情不好,可誰還沒個情緒?摔上一個手機的時候就說了,再有一次就直接離婚。」這次是摔東西,下次是不是直接打我?一個連自己情緒都管理不了的男人,敢奢求他對我和孩子好?控制不了情緒,傷人傷己看過這樣一個故事,男主人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溼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
  • 青聽|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怎麼辦?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情緒,而是能夠應對每一種情緒,能掌控自己的情緒。01太過情緒化的人生,是一場災難曾有人提問:「有一個情緒化的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其中一個高贊的回答是:「好像放了顆定時炸彈在身邊,接觸時好像在踩雷。」
  • 解決情緒問題最好的辦法,既不是控制也不是發洩,而是.....
    ——點擊「設為星標」,就完成了(●'◡'●)我們每天一睜眼,情緒就伴隨著我們——昨晚做噩夢了,沒睡好,心情不好;眼看就要遲到卻發現出門忘記帶車鑰匙了,懊惱生氣;今天要去見自己喜歡的人了,興奮開心;客戶的問題迫在眉睫但還沒解決方案,焦慮煩躁;自己要去面試一份新的工作了,害怕擔心.我們有沒有發現,我們所有的情緒,都是基於對外界的事、物、人或對內在的記憶、想法和感受而來的?
  • 郭敬明李誠儒「互撕」上熱搜:成年人要拒絕情緒化
    這檔節目剛剛才播出了兩期,就上了熱搜,原因就是李成儒和郭敬明在節目中「互撕」。至於為什麼李成儒和郭敬明「互撕」,爭論的焦點其實主要是集中在一個演員的去留問題上。其實,在警方和學校調查之後,我們發現,馬加爵實際上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這種心理問題的具體體現就是沒有辦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著名的教育家李玫瑾教授也指出,這種犯罪的目的不是因為要獲得快感,而是發洩心中的情緒,也可以稱之為是情緒性的犯罪。真正導致馬加爵犯罪的,其實就是他壓制自己的情緒並且不知道如何排解情緒的特點。這可以追溯到他的家庭教育中。
  • 孩子有厭學情緒怎麼辦?分析這三點,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
    孩子有了厭學情緒怎麼辦?分析這三點,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孩子的厭學情緒一般在孩子的大考試之後會出現,尤其是考試成績不佳的時候,更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種挫敗感,年幼的孩子由於心智還不成熟,失敗的考試經歷,會讓他們覺得在學習中根本獲不到樂趣。
  • 說實話,不會控制情緒的人其實就是情商低
    這一次衝動且充滿情緒化的爭吵,最後還是為他們的感情畫上了句號。可能是倆人的感情不夠堅定,但也可能是因為那時候你只顧著自己內心的情緒而忽略對方的感受。杉杉和阿森爭吵的事很小,至少在我看來的話,是蠻芝麻綠豆般的,但雙方都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存在著問題。
  • 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一種能力,那麼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不生氣不焦躁呢? 聽聽甘肅北方技工學校小編的看法。 合理髮洩 如果情緒不好,不能總憋在心裡,要採取合適的方式發洩出來,可以聽音樂,看書,散步,寫日記等,不能讓壞情緒持續太久,影響身心。
  • 無法控制情緒的人,掌控不了人生!
    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人寬厚,自然生活在天堂裡;你若執迷不悟,讓情緒控制自己的內心,你就身在地獄。本來只需要一點退讓和溝通就能解決的問題,卻因為自己情緒失控,付出了自由甚至是生命的代價。如果時間能重來,這些衝動的乘客們一定會選擇放手。但世上並沒有後悔藥,我們要為自己的一切行為買單。即使大部分人並沒有害人之心,但在情緒失控的那一刻,他們卻會失去理智,做出不可理喻的行為,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
  • 總是容易衝動的人,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穩定性低的人會更敏感和衝動,更容易體驗到憤怒、焦慮、抑鬱等消極的情緒。他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比一般人強烈,對情緒的調節、應對能力比較差,經常處於一種不良的情緒狀態下。相反,情緒穩定性高的人較少情緒化,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也比較平靜。
  • 鄭爽直播帶貨遭翻車: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有多可怕
    原來是一場很常規的明星帶貨直播,卻因鄭爽在直播間情緒失控,不配合搭檔等爭議性行為上了熱搜。網絡上對鄭爽直播情緒失控有千百種說法,有人說鄭爽不是一開始情緒崩潰的,當她知道自己的銷量不好才逐漸崩潰的;也有人說鄭爽是為了維護粉絲,不想強制粉絲消費,讓大家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搭檔卻一直讓粉絲強買才崩潰的;還有人說鄭爽本來就是不太會管理情緒,很容易崩潰的人。
  • 鄭爽直播帶貨遭翻車: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有多可怕
    原來是一場很常規的明星帶貨直播,卻因鄭爽在直播間情緒失控,不配合搭檔等爭議性行為上了熱搜。但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情緒把控至關重要,不管是公共場合還是作為成年人都應該控制情緒,遇到問題找合適合理方式溝通,而不是任性做事,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很多人在職場中有情緒化的行為,我們怎樣才能更好的避免情緒失控,克制壞情緒發生呢?
  • 吵架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洩情緒!
    人都是有情緒的,大家之所以吵架並不是為了發洩情緒,而是為了將自己的真實情緒表達出來,然後讓對方知曉,並且給對方一個解釋的機會。如果大家的關係已經到了非常惡劣的地步,又或者說對那個人已經沒有了任何期待,那麼他們根本就不會吵架,而是會沉默,這種沉默其實就是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