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情緒化的人嗎?
是否每次發完脾氣又會很後悔很痛苦,想著下次要控制一下,卻又總是失控。
你身邊有情緒化的人嗎?
面對他發脾氣時,你是不是本能地害怕、不喜歡、想遠離?
很多人覺得「情緒」是不好的東西,其實,「情緒」本身沒有好與不好。它是一個人內在世界的外在表達方式,可能會通過肢體、語言、動作、態度、聲音來表現出來,它有負向的,也有正向的。它是人的一種本能、自然的需要。
而情緒化指的是在負向情緒下做出的不理性的行為,其實,讓人害怕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那些不可控、不理性的行為。
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個情緒化的人,當自己情緒化時,也特別想控制住自己的行為,可就是控制不住,這是為什麼?
我們想告訴你:
用「控制」的方式是無法解決情緒化問題的。
情緒化的人特別難改變,是因為當他做出不理智行為時,大家很難真正接納他,包容他,這會讓他更痛恨自己,更否定自己,從而沒有力量去面對自己的情緒化。
情緒化的人,一般情況下,從小到大也是個被別人用情緒化對待的人,他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更沒有人用「情感」來對待他,而情感卻是一個人社會化的需要,是人和人維繫和諧關係的需要。
真想解決情緒化的問題,一定要好好使用「情緒」這個寶貝,不放過每一次對「情緒」的探索,讀懂自己,看到情緒背後的需求。這很重要!同時,去體驗美好的情感,激發自己內在本有的情感,與人建立情感連結,學會用情感表達自己。情感多了,情緒化就少了。
今天,我們推薦令靜在小水滴的分享,看看她是怎樣走出自己情緒化的模式,變成一個開心喜悅,可以愛到自己,愛到身邊人的人。
我走進愛與幸福源於女兒9歲,上二年級時,有一天,她哭著和我說:「媽媽,活得真沒意思。」那一刻我慌了,我不知道怎麼回復孩子的話,我不知道怎麼做,我也覺得活得好沒意思。
因為,在女兒一年級時,我生了二寶。二寶出生的前兩周,一向身體健康的父親突然離世,那個當下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一直沒放下對爸爸的思念。
隨著二寶的出生,婆媳矛盾就此拉開序幕,愈演愈烈,所有的事情都聚集在一起爆發,接連不斷,我已承受不了。
表面上看似幸福的生活,可我的內心已經無力負荷。我來愛與幸福,就是想幫女兒解決她活著沒意思的問題,想處理好婆媳關係。
最初學習時,我覺得都是別人的問題,跟我沒什麼關係,可是這三年一路走來,我發現原來一切問題都是指引我與自己和解的契機。
我是一個又卑又亢的人,在比我厲害的人面前或者外人面前,我怕別人說我不好,得「端裝」(愛與幸福稱「端裝」的意思是端著裝著)一點,所以表現得特別好又不舒服,會忍著、憋著。
回到家,面對比我弱的孩子和包容我的老公,我的亢就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會情緒化地對待家人。
每次有情緒的時候,就像海嘯來臨一般,根本控制不住,可我的內心並不想傷害我最親近最在意的人,所以,每次發完脾氣,我又極度自責,覺得這樣的自己特別不好,也極度害怕被人否定。
於是,別人越說我,我就越對抗,越對抗心裡就越害怕,只是這種外表的亢,很難被人看懂,讓別人不敢靠近,更別提溫暖到我。
我就像只長滿刺的刺蝟,因此,為了保護別人不受我的傷害,也為了保護自己不因傷別人而自傷,我與人保持距離,活成了孤島。
現在想想做我的家人真的挺不容易的,家裡人覺得我哪兒都好,就是脾氣不好。
自從接觸愛與幸福,我參加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每次活動都有收穫。一路走來,我想先從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次活動講起。
在參加西安親子綻放營時,有一次,我遲到了,迎來了鄭老師對我的第一次「看見」。
當時,我被請到臺上後,鄭老師問我為什麼遲到?
我說:「我錯了。」
他接著問了幾遍,「你為什麼遲到?」
我說了幾遍「我錯了」之後,內心開始煩躁,還有點心慌,於是我說:「我都說我錯了,你還一直問?」
鄭老師迅速捕捉到我表面挺可愛,一著急一皺眉挺嚇人的狀態。他接著問:「你為什麼遲到?」
我說:「你到底想要什麼答案?」
鄭老師說,我是想要「寶貝條」,於是又給了我一張寶貝條。邊遞給我寶貝條,邊說:「人最討厭的是,對方內心不覺得自己錯,嘴上卻說『我錯了』,最討厭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哪兒錯了。」
被鄭老師當眾說出了我的內心,我心裡不舒服,自動啟動了我一貫的模式:對抗。
鄭老師又給了我一張寶貝條,我說:「我不要」。
鄭老師:「為什麼不要?」
我:「我為什麼要?」
鄭老師:「因為你剛才懟了我。」
我:「我懟了你也和你道歉了,對吧?」我哪裡那麼容易服輸,即使面對權威即使心慌我也會對抗到底。
鄭老師:「我沒聽到。」
我:「大家剛才聽到我道歉了嗎?」
有人回答:「聽到了……」
鄭老師又抓住了我這個模式,馬上現場演示了和我這類人對著幹,我就會跟他對著幹的樣子。
鄭老師執意給,我執意不要,我說:「我沒錢。」
鄭老師說:「誰願意幫她交這20塊錢。」
只見整個會場到處都舉著手「我、我、我」,鄭老師找了現場最「窮」的一個人。
那一刻,我的鎧甲被敲碎了,我立刻繳械投降。
鄭老師說,對於我這類人,對我好,我會受不了的。
的確如此,我會因為別人幫我付這20元,繳械投降,我會因為旁邊的小男孩陪我在講臺上站了那麼久,繳械投降。
鄭老師問:「越遠的人,你越用笑臉相對,越在意的人越對著幹,為什麼?」
鄭老師這句話又說到了我的心裡,我心裡也一直有個聲音:跟我這樣的人做家人真的挺不容易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鄭老師告訴大家:「她極其美好,又那麼善良,總想著別人,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卻總是去懟或扎別人,為什麼?是不是大家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她在試探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無條件的愛,在試探對方是不是真愛她。」
鄭老師還告訴大家,我是個寶。那個當下我無比的開心,我覺得自己之前就是一塊毛石,看上去也很不起眼,我自己也看不上自己,現在終於被人發掘出來了。鄭老師是個鑑賞家,一眼看到我是一塊寶。
接著鄭老師讓我愛人上臺,給了他應對我的方法——不卑不亢,還要逗我開心——轉圈圈,最後還囑咐老公「按時服藥,一日三次,一次三片」。
在營裡這幾天,綻放營的家人們每天監督我們完成作業,我們被家人們的愛澆灌得滿滿的。
從西安綻放營回來,我開始可以在家裡真實了,毫無保留地真實了,老公更懂我了,更能接納我,有時還會心疼我,那段時間簡直太爽了,真的是身心輕鬆。
老公對我的心疼和接納,讓我有勇氣走進一直害怕走進的孝親反哺中心,老公也走進了夫妻關係中心接受指導,也就是這樣的神搭配,我們在各自的中心各自成長又相互理解著。
在接受輔導中,我首先面對了一件憋了快兩個月的事。這件事是這樣的:
西安綻放營回來後,在當地沙龍上分享鄭老師對我的看見,一位當地資深老學員告訴我:「鄭老師說你是塊寶,是因為你脾氣不好總懟別人,讓別人受傷讓別人難受,別人就會得到成長。」
聽到這個解釋,我內心特別不舒服,我不願意相信這是事實。因為我最討厭自己身上的這一點,這是我最不能接受自己的地方,竟然「我是塊寶」都是因為我不好才是塊寶。
我非常想認同她的說法,可那個不舒服的感受卻一直在。我沒和任何人說過,雖然很多次想問問鄭老師「真是這樣嗎?」又不捨得打擾他,也覺得我這點事不值得打擾他。
憋了兩個月後,我實在憋的太難受了,才問了鄭老師。鄭老師回復「當然不是。」看到鄭老師的回覆,我淚流滿面。
第二天,我和我的指導老師學金老師說了這件事。老師帶我從這個難受的感受中去看到了我之所以難受,是因為自己特別不願意把情緒發給別人,害怕別人受傷,同時又害怕自己不好。她讓我看到我寧願傷害自己,也不願抱怨別人的美好。
看到這些,我向這位本地的家人表達道歉和感恩,表達完後內心無比喜悅,那個開心快樂的小女孩又回來了。我為我倆開心,為我倆可以一起陪伴,相互成長而開心。
通過這件事,我看到我的模式:生活中,別人覺得我情緒化,可我的感受是我總在忍。當我有心裡不舒服的時候我不會說出來,不會正向表達,統統壓在了心裡,只有在情緒當中才能把壓在心裡的話噴湧而出。同時,我發現我在拼命的搜索我不好的證據,來證明我真的不好。這一切都是我的認為。
40多年來,我一直活在「我不好」「別人說我不好」的認為中,被所謂的「我認為」模糊了雙眼,根本看不到自己有多美好。
當學金老師帶我看到,我把我好不好的按鈕交到了別人手中,我是那麼的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沒有看到自己那麼不願意傷害別人,一忍再忍,忍到極限,忍不住的時候才會把情緒發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儘管情緒發出去了,內心卻無比的自責。
老師對我說:「你對得起陪伴了你40多年的自己嗎?這樣對她公平嗎?你看到她的美好了嗎?」
這一串「看見」讓我看到了一直被我忽略了40多年最重要的自己。
感謝學金老師出現在我的生命裡,她比我更懂我。原來我認為這世界上沒有人懂我,現在有鄭老師懂我,有指導老師懂我,還有我開始懂我自己,真好啊!
能夠進入孝親反哺中心輔導,能夠有老師的陪伴是我的福氣,可我們的輔導並不是一開始就非常順利。
記得剛進群第一次孝親反哺中心聚會,家人們專門歡迎了我,還被大家寵愛著呵護我那個當下有點忐忑不安的心,這是我的生命從未體會過的。
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溫暖的開始, 隨後的時間裡,我整個人身心放鬆,把自己真實的樣子暴露了出來,將不滿、情緒化、憤怒、怨恨都展現出來,毫無偽裝……可我的這個樣子也著實把指導師嚇到了。面對情緒化的我,我能感受到老師也不知道該怎麼跟我相處,我也曾有過換指導師的念頭。
可是,學金老師馬上直面了自己內在的害怕,並且一點點地去感受我這個生命,她看到我情緒化之後的痛苦。她用自己生命成長的體驗,來心疼我,接納我,告訴我:「我是可以憤怒的。」這種允許和被無條件接納的感覺,我從未體驗,我的心被打動了。
【小編心語】
學員所謂的 「真實」,並不是我們所說的看見真相,忠誠於自己內心的真實,而是在表達情緒,這樣往往是傷人的。
指導師也是普通人,也會有害怕,但是他們從不會退縮,他們有能力去直面自己。
當指導師放下害怕的感受時,也就開始看見了學員的生命。這也讓學員願意敞開心扉,信任指導師,指導才會有效。
這是「用生命感動生命,以行動帶動行動」的一次踐行。
幸虧我沒換指導師,正是學金老師一次又一次的包容和接納,我做什麼都被允許,無論我怎樣她都愛我,她的那份篤定讓我也開始接納情緒化的自己。
我看到,不是我不好,而是我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表達內在的感受,我並不願意去傷害別人,每一次這樣過後我會更加的否定、自責。
我看到,我的成長經歷也讓我就應該是這樣。
我開始不再排斥自己,不再否定自己,開始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還感受到老師對我的寵愛,我常說:「你這麼寵我,我怎麼成長啊!」
她總會說:「我會用愛來收拾你。」
她總是知道我需要什麼,總能看到我的美好,一次次幫我看見那個本自美好的我,讓我更有勇氣面對自己。
在愛中真實,在真實中獲取愛的力量。
令靜的情緒化,在愛的環境中,一次次被接納,這是她從未體驗過的感覺,這就是被愛的感覺。
正是這份愛,讓她開始有了踐行的力量。明天,我們繼續分享她的踐行收穫。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動的故事想要分享,歡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號13758270546
- 聯繫方式 -
如果您想聯繫我們,請撥打010-5989-7129(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