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之海 | 如何長成一個霸凌者

2021-02-15 電競51區

黑色尾巴噁心地纏繞在Sunny身上,他甩也甩不掉,Kay拋出火焰想去幫他化解,但毫無作用。此刻她明白,要想消除那些糾纏在弟弟身上的陰影,就必須去親歷一遍他所經受的噩夢。Sunny在學校裡被霸凌的經歷,Kay要親眼去看一看,才會理解一直活在黑暗裡的他有多痛苦。

體育館內,有許多「魑魅魍魎」在等著Kay,這是曾經在校園裡霸凌Sunny的「熊孩子」們的化身,儘管人數眾多,Kay最後還是打敗了他們,成功化解了纏在Sunny身上的黑影,讓他變回人形。

玩家們看到這裡大概都會鬆一口氣,結局皆大歡喜,大家痛罵完那些霸凌Sunny的人也十分舒爽,但我卻開始疑惑:

這款遊戲的目的何在?

當然,我不否認它是有教育意義的 ,但更多時候,我們應該思考,這類作品好像只會關注那些被欺凌者的悲慘,而從不去尋找霸凌者之所以為霸凌者的原因。

2830字,不想看那麼長的直接滑到第三個小標題!霸凌的原罪!劃重點!要考!

《孤獨之海》自發售以來,在國內的熱度其實不太行,這種小眾遊戲玩家還是少,而且玩法也比較單一,從頭到尾只是重複式的 「化解腐化——動感光波滅怪——解救NPC」流程,以及時不時收個漂流瓶和海鷗,僅此而已。

但是,這種遊戲走的當然不是肝而是心啦~

當然,我不太敢玩它,怕太致鬱 ,所以先去看了謎之聲(遊戲解說Up主)在B站上的體驗錄播,這種旁觀角度的好處就是,我們避免了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陷入過強的代入感,也就避免了抑鬱。同時,謎之聲的偶爾手殘體驗也經常戳中我萌點,所以不想玩遊戲的朋友們也可以跟我一樣去B站圍觀啦~

說回遊戲,這款作品其實蠻符合「遊戲乃第九藝術」這個格調的。因為它的畫風非常獨特,視覺上由深色和淺色的色塊組合起來,構成一個清新明快的水上世界。

然而,遊戲的主人公Kay卻是一個全身烏黑的「怪物」,她兩眼血紅,看起來有點詭異,而遊戲裡的另一個NPC也是一隻巨大的黑鷹,明亮的海面也會時不時轉變成浮動水怪的黑暗世界。

這些元素造成強烈的反差,帶來刺激性與獨特的藝術效果。聽覺上也運用了很多很美的背景音樂,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

至於劇情,官方打出來的Slogan是這樣的:當人在孤獨時,他們就可能變為怪物。

它註定不是一款多麼輕鬆愉悅的遊戲。

玩家以Kay的身份進入遊戲後,一路打怪,通過火焰彈的指引去探索前方,中間會穿插一些玩家和NPC的回憶對話,解釋劇情。直到第3章《Sound of Silence》,遊戲出現了一段Kay和弟弟Sunny以前的對話,情景大概是在小時候,Kay送弟弟Sunny去學校,Sunny試圖跟姐姐傾訴他在學校的遭遇,但Kay並不是很關心他的事情。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火焰彈一路指引的,正是Sunny的所在。

他如今變成什麼樣了?

 Kay通過指引來到了Sunny的學校,她看了一些黑色的身影。

十多歲的小男孩被同學欺凌,他曾經試圖跟姐姐傾訴這一切,但Kay一次次無視了他。

遊戲在這裡變得非常刺激,Kay需要將那些鬼怪引導有光的地方消滅他們,但只要她出現在黑暗裡,那些東西就會拼了命地抓住她,就像那些人在學校裡追著欺負Sunny一樣,玩家在這裡能直觀體驗到Sunny被欺凌時的那種害怕和無助。

我回想起往前一章的情節。Kay打怪時那些怪物說的話:

或許這就是一個「寂靜嶺」,一個現實中惡魔的棲息地,一個Kay從來都不會去關注的世界。

原來Sunny就是那隻巨大的黑鷹,它看起來非常悲傷、孤獨。

他的姐姐曾經無視過他那些痛苦,但如今想要來了解,卻遭到了排斥。就像謎叔在錄播裡說的: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不是一聲拒絕,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也不是你想聽,別人就願意講。

遊戲進行到第五章末尾,出現了我在導語裡所說的最虐的一幕,Sunny無法甩掉身上噁心的黑色陰影,那些代表了他在校園裡遭受的最慘的凌辱,Kay跑去體育館,那裡還有上百個「熊孩子」化身的鬼怪等著她。

此時有弟弟的人大概都會開始氣得發抖,設想如果是自己的家裡人遭受這種虐待,他們會有什麼反應?彈幕裡出現了一片罵聲。

在那些過於激動的咒罵中,我寫下這篇文章,剛好看到嚴飛(社會學教授)在看理想談社會秩序的問題,受他啟發,開始思考起這樣一個事兒:《孤獨之海》雖然以Kay的視角去探索孤獨的原因,但原因背後更深的原因,它卻從未涉及。

Sunny被欺凌,遊戲將他的處境展現出來,背景音裡那一聲聲啜泣不知虐哭了多少玩家,但,霸凌者呢?我們似乎不想、也無法再有腦子去思考,為何他們會成為霸凌別人的人?

以前讀盧梭《社會契約論》,對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並非所有枷鎖都是邪惡的。

枷鎖,一種社會規範,在盧梭那裡,它是契約,而「契約精神」的基礎是「普遍意志」,而不是「集體意識」,雖然也有考慮集體利益,但它歸根是從個人利益出發來制定契約的。

而在涂爾幹那裡,社會秩序的基礎是道德,或者說是集體良知意識,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沒有良知兩個字。

如果連道德也沒有了,社會就該失範了,契約依舊沒有任何作用,暴力自此浮出水面。

原本的個體暴力集中發生,群體暴力也開始浮現,社會成員不管不顧,基本什麼事兒都幹得出,這種時候,一場暴力的狂歡就開始了。

Sunny正是這場暴力狂歡的獵物。

他一旦成為眾人的目標,就再也無法尋求這個集體裡任何人的幫助,因為暴力的始作俑者會盯死他,而其他從眾跟風的人也不會有膽子去幫助他。

雖然集體意識讓社會契約更穩固,但沒有良知的集體意識,也是這場校園暴力的原罪。它就像滾雪球,把所有跟風者都滾進去參與狂歡。

就像嚴飛教授所說:暴力,成了讓自己免於暴力的途徑。

當然,Sunny本身的懦弱也是一大問題,他沒有爆發力,所以從一開始就成為眾矢之的。

而這一切,歸根結底不過是教育的問題。

《孤獨之海》這一個片段講的是校園,但校園即小社會啊,如果超出校園的範圍來看,如今社會發生的一些混亂,又何嘗不是教育失了責。

圍觀《孤獨之海》的時候我總是想起另一款遊戲,《奇異人生》,這就是一款主要講校園霸凌的劇情遊戲,用的是蝴蝶效應的概念。

女主角 Maxine擁有時間倒流的能力,可以回到過去並通過選擇,改變接下來事件的走向。她可以靠此幫助自己和其他人來伸張正義,解決校園暴力的問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女主角就逃脫了殘酷的命運。不同的選擇會造成劇情的變化,並為他們帶來更多麻煩和選擇——甚至過於頻繁的使用能力會為整個小鎮帶來災難。

這款遊戲給了我極大的啟發。雖然《孤獨之海》呈現了Sunny抑鬱的原因,但如果能再進一步設置一些環節,讓KAY去探索不同的選擇會造成多少不同的結果,搜尋事件本質,凸顯社會意義,而不只是單純設置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或許它會更受玩家的青睞。

當然,我們不能妄圖依靠一款遊戲產品去改變這個世界糟糕的狀況,就像我們不能妄想用一句「你要去克服它」去治癒被霸凌者一樣。但遊戲作為第九藝術,它的意義不僅在於能夠揭示那些現實中的暴力、血腥、情感分裂,還在於要去深入地思考那些更為本質的原因。

我們會為遊戲裡的虐點涕泗橫流,但我們也不能沉溺感動,因為感性和憤慨將把一切可能性抹殺掉。

*版權聲明:本文由電競51區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章所示圖片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霸凌者和被霸凌者,他們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國際性的定義是挪威學者Dan Olweus 提出的:一名學生長時間並且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一般定義為:霸凌者(一個或一群人)對被霸凌者進行重複的傷害行為。霸凌者擁有高於被霸凌者的力量,其力量包含社會權力、體力及過當的管教權。
  • 《孤獨之海:導演剪輯版》Switch實體版發售日公布!
    Quantic Dream和Beep Japan宣布《孤獨之海:導演剪輯版(Sea of Solitude: The Director's Cut)》Switch實體版將於2021年3月25日發售,現已開啟預購。
  • 《少年的你》之一:成為霸凌者與被霸凌者,誰之錯?
    被這場霸凌事件波及的人,沒有一個贏家。當屈辱和死亡靠近時,少年的你,該如何保護自己?無論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是悲劇人物。每個孩子本應擁有更多的美好,但很多孩子成長過程會受到身體和心靈的雙重痛苦,其根源是父母愛的缺失與錯位。對孩子而言,爸爸媽媽是暗夜裡的星辰,是身在陰溝仍仰望星空的源頭。
  • 《孤獨之海導演剪輯版》確定將推出switch實體版
    在之前在直面會上亮相之後,Quantic Dream和Beep Japan宣布《孤獨之海導演剪輯版》將會推出Switch實體版。遊戲的實體版將於2021年3月25日發售,實體版價格為3480日元約219RMB,現已開啟預購。數字版將於3月4日推出。
  • 刺死校園霸凌者,不是正當防衛?
    正如南京老太太案的判決「導致國內道德水平倒退五十年」,每一起司法判決對社會都有導向作用,本案亦是如此:校園霸凌是困擾全世界的難題,如若社會像提起抗訴檢察官想的那樣,只要「尋求老師的幫助,可以給家長反映」就能解決校園霸凌問題,校園霸凌要就銷聲匿跡了——這也是為何初高中生校園霸凌案件比重較多的原因:幼兒園、小學生家長老師對學生還有很強的約束,對初高中生來說,正處叛逆期,越告訴家長、老師,家長、老師教育霸凌者後
  • 《少年的你》刷爆朋友圈:如何避免養出霸凌者和被欺凌者?
    當大家都在圍觀拍照看熱鬧的時候,陳念是唯一一個給她蓋上衣服保護她最後尊嚴的人。然而胡小蝶的自殺也令她成為下一個校園欺凌的受害者。上排球課被同學孤立,走樓梯被推下臺階,回家的路上被人圍堵著拳打腳踢,被剪頭髮,被拍裸照……但她仍然堅定地相信,考上北京的大學,這一切都可以結束。
  • 在隱秘的角落,校園霸凌者與被霸凌者都需要被拯救
    霸凌行為往往發生在暗處,而被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心理都有一塊陰影,那些霸凌者身後,常常是破碎的家庭、缺位的教育。一位受訪者說,霸凌的雙方都需要被拯救,或許拯救一個霸凌者,能拯救很多個被霸凌者。在校園霸凌面前,我們能做什麼?澎湃新聞找到身處校園,距離他們最近的人,聽聽老師們的親歷與思考。
  • 女孩被逼下跪喊爸爸:校園霸凌者,既侮辱了道德,又打敗了法律
    又是一起未成年人校園霸凌事件,而且霸凌者有恃無恐,態度還十分囂張。同學之間,因為學習生活中產生了一點小矛盾,霸凌者便幾人聚集在一起,將女孩拉到公園裡辱罵、扇耳光、罰跪,還要求對方喊爸爸。肢體傷害,言語侮辱,致使被欺凌的小女孩,身心都遭受到了極大的創傷,更讓人憤怒的是,霸凌者還要拍攝視頻炫耀,這是什麼心理?(更加好奇的是,這一段霸凌視頻是怎麼上傳到網上的,如果是霸凌者自己上傳的,那麼性質就更加惡劣,行為就更加令人髮指了!)
  • 王子異:孤獨與堅定在「海」中共存
    優美如流水的鋼琴與他的演唱搭起歌曲清冽而孤獨的基調。副歌從「海」到「愛」的發展像在描繪海浪的起伏,最後又歸於平靜。在極簡的編曲中,達到這樣的效果全靠旋律寫得漂亮。他在歌曲的處理上聰明地做了減法,沒有過多地添加旋律線,而是善用旋律hook的轉位,使整首歌在起伏之中依然顯得簡單純粹。
  • 九份私房數樹:山間的風,無盡的海,定量的孤獨
    「作為一個攝影師,也作為一個人,我需要定量的孤獨,所以我住在這裡,離東京一百公裡的郊區,我喜歡有時面對城市和人群,但我需要距離。」濱谷浩是我一直很喜歡的攝影師,或許骨子裡有著對定量的孤獨相同的喜好!山間的風,無盡的海,鬆弛的空間
  • 孤獨患者如何救贖
    掩埋落日的餘暉灑滿了整座城市,忙碌的生活來不及舉杯卻早已天黑,很多時候我們寧願孤獨地去經歷人世的風波,嘗盡生活的辛酸,拒絕一切安慰和同情,微笑著故作堅強,關於孤獨演繹的淋漓盡致。生活的軌跡總是反反覆覆,走走停停,每個孤獨患者走過來都有不同的坎坷,都有自己的泥沼。其實孤獨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的通病,只是孤獨的程度有所不同,孤獨成患,無人理解,就只剩下內心不斷地撕扯。霓虹燈再次點綴黑夜,喧鬧繁雜的現實與我隔絕,我依舊是我,只是多了一份孤獨作伴。
  • 每一個霸凌者幾乎都來自這3種家庭,家長請自查
    「霸凌者」,一個聽上去就讓人憤怒的稱謂,一個看上去就令人不悅的詞彙,這些年卻極其頻繁地出現在大眾視野裡。在校園暴力隔三差五就被曝光的時代裡,很多家長都把心思放在了琢磨如何讓孩子避開校園欺凌的事情上,但卻極少有父母反思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令人唾棄的霸凌者。
  • 《比海更深》:不是每個人,都能長成理想中的大人
    《比海更深》:不是每個人,都能長成理想中的大人首先,影片的故事很平凡,甚至可以一言帶過,但裡面的細節和臺詞卻是更加觸動人心。而這樣一個盧瑟,當被敲詐的高中生諷刺"我長大絕對不要變成你這種大人"時,卻不甘心地回應到"你覺得很簡單地就能成為理想中的大人就大錯特錯了"。當他回家後卻在便利貼上寫下"為什麼我的人生會變成現在這樣?"。
  • 初二男生刺傷校園霸凌者,二審出現新證人證言
    湖南初二男生刺傷校園霸凌者,二審出現新證人稱對方先動手 2021-01-07 0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初二少年刺傷校園霸凌者」二審開庭,一審認定正當防衛檢方抗訴
    「初二少年刺傷校園霸凌者」二審開庭,一審認定正當防衛檢方抗訴 2020-12-26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女,一個終將被時代拋棄的職業
    海女是一項古老的職業,她們專門潛入海底撿取珍珠貝及海物。海女下水前只在臉上塗抹防曬和防腐的油脂,深深地吸足一口氣,不帶輔助呼吸裝置,縱身潛入海底憋氣二三分鐘去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等珍貴海產品。這是一項風險係數極高的職業,由於水下環境複雜,並且不能使用任何氧氣設備徒手潛水,對海女的身體條件和潛水技能要求極高,一般來說,海女需要從小接受嚴格的訓練
  • Gen.G霸凌——你我所以為的霸凌,只是霸凌者的理所當然而已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也無法叫醒一個睡死過去的人。韓國的「尊卑有序」由來已久,14世紀末李成桂費高麗王而自立,高麗王朝被朝鮮王朝代替,由於高麗王朝排斥佛教和儒家的忠義思想,所以滅亡的時候甚至很少有忠義之士反抗,朝鮮王朝吸取教訓大力推廣儒家思想,程朱理學被奉為圭臬,與中華民族不同的是,缺少了佛家、道家等其他思想的平衡,朝鮮王朝越來越極端地信奉程朱理學,甚至其他流派的儒家思想都不被接納。
  •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背後,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該如何反抗
    近日,#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的事件一直在網上發酵。2014年4月30日,李小東等人在校毆打陳泗翰兩次,放學後又將其強行拉到校外「單殺」,結果一死一傷,倖存下來的陳泗翰以故意傷害罪被判刑8年。 今年8月25日,21歲的陳泗翰出獄。
  • 在抖音,穿越死亡之海的男人
    啟航後不久,韓嘯親身領略了這片海域的冰冷,「大白」的螺旋槳被魚線纏住,韓嘯穿著潛水的泳衣跳入海中清理魚線,刺骨的海水讓他頓時想起電影《鐵達尼號》,傑克和露絲在相似緯度的冰海裡訣別的 場景,他突然領會到那是一種如何痛苦的死法。 下水 不到 10分鐘,返回船上 半小時後 ,韓嘯仍然止不住冷得發抖。
  • 《聲之形》:霸凌者被霸凌,治癒者被治癒
    不是所有的轉校生,來到一個新集體都會受到歡迎的。小學時,先天聽覺障礙的西宮硝子,喜歡欺凌別人的石田將也,他們相遇了。後來,石田欺凌了西宮。她,離開了,他,變成了受害者。講述一個曾經的霸凌者被霸凌,後打開心結彌補過錯的故事。動畫版對原作欺凌情節嚴重部分做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而國內又對動畫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刪減,當然我會儘量做一個比較完整的敘述。故事起初西宮來到新班級的時候,周圍的人對她算是友好的,但隨著交流的困難和戲弄的升級,以及看似特殊的「待遇」,西宮變成了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