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丨「毫無疑問,中國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還會進一步增加」

2020-12-23 環球網

「中國經濟能夠如此迅速的復甦令人驚嘆。」

「毫無疑問,中國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還會進一步增加。」

「大多數在華投資的德國企業都對中國的營商環境非常滿意。」

「美國局勢多變,歐洲仍處於疫情危機,因此有很多德國企業想要深耕中國市場。」

「中德歐領導人峰會釋放出一個明顯信號,那就是歐洲、德國想要同中國開展務實、有建設性的對話,進一步夯實雙邊長期友好的關係。」

—— 米夏埃爾·舒曼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

和對外貿易聯合總會董事會主席

國際人士看中國

2020年,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企穩回升,引領全球抗疫與經濟復甦。

年終歲尾,環球資訊廣播對話多國各界人士,請他們就這一年團結合作抗擊疫情的意義、各自國家與中國的互動以及如何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等話題進行解讀。

今天推出第一集: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聯合總會董事會主席 米夏埃爾·舒曼

他眼中的「中德經貿合作前景」「中國營商環境」……

第一集嘉賓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聯合總會董事會主席 米夏埃爾·舒曼

2020年2月,舒曼在接受採訪時預測,中國將率先走出疫情影響。如今,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的復甦態勢?

舒曼 :很高興我們在2月對中國經濟的預測在實際情況中得到了印證。

我們當時能夠那麼早就做出預判主要是基於對中國經濟的了解。當時,我們相信中國將是第一個從疫情影響中恢復的經濟體,目前的經濟運行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

中國經受住了這場嚴峻的考驗。中國經濟的穩步復甦將對世界經濟的重振做出巨大貢獻。

截至2019年,中國連續第四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疫情會改變這一趨勢嗎?

舒曼: 我認為這一趨勢不會變化,而是會繼續保持以及加強。

我們歡迎這一趨勢,也堅信中國經濟、中國市場對德國經濟將越來越重要。

中國經濟能夠如此迅速的復甦令人驚嘆,我們很高興看到這對德國的出口經濟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毫無疑問,中國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還會進一步增加。

權威機構報告顯示,中國連續多年被評為營商環境改善幅度很大的國家,德國企業感受如何?

舒曼 :大多數在華投資的德國企業都對中國的營商環境非常滿意,也切身感受到了中國各個領域投資環境的改善。

當前,美國局勢多變,歐洲仍處於疫情危機,因此有很多德國企業想要深耕中國市場。

對此,我們給出的建議是:與中國合作夥伴強強聯手。這在幾乎所有的領域都適用,比如智能製造、戰略性關鍵產業、現代機械製造、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與此同時,傳統行業也不例外。

中國有著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非常高興看到中國民眾喜歡來自德國的產品。

如何評價中國投資對德國經濟的貢獻?

舒曼: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德國非常歡迎中國的投資。

實際經驗告訴我們,中國投資對德國企業來說是有益的,公司員工的福利也由此得到了提高。

您如何評價美國在國際經貿活動當中的單邊主義做法?

舒曼: 歐洲各國都認為這不是正確的道路。

在後疫情時期,世界需要一種新型的、多邊的經濟秩序,讓所有國家都可以從中獲得比以往更多的利益。在構建這一秩序的過程中中國和歐洲都可以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中國的經濟能夠為世界的復甦注入動力,相信歐洲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做到這一點。

跟中國有怎樣的淵源?

舒曼: 在過去超過10年的時間裡,我經常前往中國,已經超過了100次。

因為工作原因,我曾經基本上每兩周就要往返柏林和上海一次。從上海出發,我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所以跟大部分德國人比,我可能要更了解中國。

但要說真正全面地了解中國,我還差得很遠,而且我認為這恐怕需要一輩子的時間。

策劃丨陳濛

記者丨阮佳聞

編輯丨魏鬱

籤審丨蔡耀遠 張哲

監製丨關娟娟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盤點丨這條V型曲線,真給力!
    -6.8%,這是中國經濟一季度的增速;+3.2%,這是中國經濟二季度的增速;+4.9%,這是中國經濟三季度的增速。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出了一系列提振經濟的重大舉措。
  • 商道經緯丨經濟新形勢下需求側管理亟待加強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近年來,我國始終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動搖,供給的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國際環境變化的影響,國內市場需求有待進一步開發。在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外部市場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需求側管理。
  • 德媒:德國商會在中國找到「正面消息」
    德國《斯圖加特新聞報》12月21日文章,原題:危機?什麼危機?最近很難找到正面的消息。然而,中國德國商會對在中國的德國企業進行的最新調查結果絕對包含了積極的信息:大多數在華德企一直走在復甦的道路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72%的受訪公司現在已經恢復滿負荷生產,並且許多公司預計明年的銷售額會進一步增長。中國德國商會負責人安德烈亞斯·菲格表示,所有跡象都表明「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大眾、漢高和巴斯夫等在華開展業務的德國企業毫無疑問將從中受益。
  • 歐洲頭條丨總臺記者獨家探訪:拒絕美國制裁 德國這個小港哪來的底氣?
    歐洲頭條丨總臺記者獨家探訪:拒絕美國制裁 德國這個小港哪來的底氣?△9月11日,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州長視察穆克蘭港她表示,美國想把自己的頁巖天然氣賣給德國和西歐,純粹是出於美國的經濟利益。當地民眾的利益不是大國間政治博弈的炮灰!施維斯格州長這句話道明了德國政府維護民眾利益的決心。
  • 中國經濟增速轉正!如何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
    隨著復工復產的紮實推進,中國宏觀經濟正呈現出向常態化復甦的良好勢頭。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第二季度同比增長3.2%,比第一季度增加10個百分點。
  • 環球聚焦點丨從中國經濟最新數據中,外媒讀出了什麼
    彭博社 發表題為《隨著製造業指數攀升至三年來高位,中國經濟復甦步入正軌》的文章說,中國是唯一一個在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中持續強勁反彈的主要經濟體,最新數據凸顯了中國的全球經濟地位。 報導援引英國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高級中國經濟學家朱利安·埃文斯-普裡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 的話指出,中國經濟近期「最顯著的發展」是家庭支出的復甦,這會進一步支持服務業市場的反彈,同時還會提振製造業。
  • 多虧有中國才會更好!德國企業無視默克爾擔憂,在中國投巨資建廠
    據環球網11月20日報導,路透社近日刊文稱,在中國先於世界其他國家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並重啟經濟的情況下,德國企業近期對中國市場可謂是「野心勃勃」。 而「肯定中國」也突然在德國炸鍋,值得注意的是,德國企業開始逐漸加大在中國的投資,並增加對中國市場依賴的做法,卻讓默克爾政府卻更加難辦了。
  • 專訪沃頓商學院教授默羅·吉倫:歐元區內部矛盾將進一步阻滯經濟增長
    我認為,歐洲央行會繼續呼籲各成員國採取更多的財政刺激,特別是針對那些財政充盈的國家,至少是相對充盈的國家,比如德國。」默羅·吉倫說。為提高通脹,歐洲央行2019年內先後採取包括維持負利率、重啟量化寬鬆、加大資產購買計劃等一系列刺激措施。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歐元區通脹年率仍然僅為1%。歐洲央行預計,在2019年走弱後,2020年歐元區通脹將進一步放緩,到2022年將逐步升至1.6%。
  • 從最新宏觀數據看經濟運行趨勢——中國經濟四季度增長會進一步加快
    國家統計局11月1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國民經濟繼續延續了穩定恢復的態勢,經濟的增長面在拓展,恢復過程中的不平衡狀況在改善,增長的勢頭進一步鞏固。「從下一階段來看,儘管面臨國際上的不確定性,國內還有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經濟運行還處在恢復過程中,但是,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修復能力,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再加上今年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中國經濟未來保持持續穩定恢復、實現全年的預期目標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
  • 宮少林:註冊制是進一步提升中國股票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姝欣)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宮少林在12月12日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要鼓勵更多的優質企業去上市,倡導和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上市;鼓勵市場化併購,做大規模,也要吸引紅籌公司、境外註冊的非紅籌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市,把中國市場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市場
  • 深度解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2020年數字經濟增加...
    數字中國的加速建設將推進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數字經濟迎來利好。  近年來,「數字經濟」成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中的一個熱詞,以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在不斷發展中迸發出引領時代的巨大能量,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更凸顯了數字經濟的重要性。
  • 德經濟部長:德國即將陷入1949年來最嚴重衰退!恢復經濟需「四部曲」
    德國勞動局4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德國失業人數增加了37.3萬,至263.9萬人,失業率上升至5.8%。德國勞動局同時表示,3月初至4月26日新增75.1萬份短期工作申請,合計1010萬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這些人實際上都會參加短期工作計劃。在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共330萬人申請了短期計劃。
  • 中國解救也無效?美媒:德國經濟面臨雙底衰退,或將陷入停滯狀態
    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德國實際上是可以避免另一次衰退,但這還是得依靠政府的支持措施,"如果我們採取明智的行動,才有可能再次維護國家經濟發展,但這還是要看政府的防控舉措和百姓的配合度"。
  • 中國PMI指數持續向好,經濟復甦勢態進一步夯實
    人民日報8月3日報導: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2020年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7月,在新冠疫情疊加各地洪澇災害對戶外施工以及部分企業生產狀況造成衝擊的情況下,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達到51.1%,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這可謂是來之不易,充分顯示了中國經濟恢復勢頭在進一步鞏固夯實中。
  • 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中國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的第二故鄉
    北威州的信息通訊產業以其卓越的創新能力為產值和就業作出巨大貢獻,同時自身也是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約四分之一的德國信息通訊企業位於北威州,達24300家,分布最為密集。從中小型IT企業到軟體初創企業,再到電信巨頭,包羅萬象。每年產生1060億歐元銷售額,佔德國此行業總銷售額近三分之一。
  • 今年德國第四季度經濟可能再次下滑
    經濟日報駐柏林記者 謝 飛 近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對第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作了修正。最新數據顯示,德國第三季度經濟環比增長8.5%,較去年同期下跌3.9%。聯邦統計局分析指出,第三季度德國經濟增長已經將第二季度下滑的缺口基本補齊,但較去年同期仍出現明顯下滑。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德國經濟全面恢復,個人消費增速明顯,環比增長達到10.8%;設備投資環比增幅高達16%。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面臨巨大壓力,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對德國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明顯。
  • 暖春計|德國都芳漆任輝洋:疫情讓更多人知道家裝環保的重要性
    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如今中國家裝市場的體量已經超過4萬億。疫情之下,家裝需求仍迫切,新需求、新變化日漸明顯,家裝行業的市場格局和運營模式正在發生轉變,優秀品牌率先發力,更換賽道競爭。一場「戰役」,兩個「戰場」。當2020年的春天遇上戰「疫」,家裝行業更需凝聚你我力量,發揮行業自律力量,釋放消費潛力,共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持續健康增長。
  • 【人民日報】「中國經濟體現出強大韌性」——國際社會積極評價...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加快「新基建」、著力補短板、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不少外國專家、企業和媒體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的加快恢復將為世界經濟儘早復甦注入動力。
  • 德國通貨膨脹率進一步降至零以下 提升了歐洲央行加大刺激可能性
    來源:金融界網站 由於大流行病打擊了需求,德國的通貨膨脹率進一步降至零以下,增加了歐洲央行採取更多貨幣刺激措施的理由。 9月份德國消費者價格下降了0.4%,是五年多來的最大降幅。
  • 展望2021 世界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除了關注武漢夜經濟的復甦外,多家外媒持續關注中國經濟的復甦和發展,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期待。 美媒:外商投資勢必繼續流入中國彭博社18日報導稱,中國商務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外商投資有望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