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城市》:城市於我們有何意義?卡爾維諾的文字令我淪陷

2020-12-25 一位書生

卡爾維諾的文字帶著迷幻的色彩,一旦介入,徹底淪陷。《看不見的城市》談及了五十五個虛虛實實的城市,散落在不同的國度裡,現實與心中的那個城市,交相輝映,輪迴交替,更像是一場靈魂的旅行,帶著思索穿梭於各個城市之間。

好的作品大概就是這樣,看似鬆散而斷斷續續寫的東西,卻又絲絲相扣,環環相關。不僅能理性地回望過去,客觀地描述出當下,又能主觀地預見到未來。看不見和看見,天空、人間和墓地,看似悖謬,卻就那樣共生著。

看到最後,一度讓人心生絕望,感到窒息,然而,作者畢竟是善良的,開放性的結尾在絕望與希望之間,城市的命運似乎還可以有選擇的機會。讀的過程中,那座忽必烈汗的花園始終令我魂牽夢繞,那並不能看見具體城市的地圖,也是一個幻想中的樂園。

星羅棋布,過去,現在和未來,空間上的建構與時間的綿延雖然分不出誰先誰後,但存在這種東西,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統一的說法,在與不在不知道到底誰說了算,看見不看見也是相對來看。

每個城市,沒有好與不好,因為每個城市都有它獨特的味道,獨特的人群,獨特的生活方式,是城市選擇了我們,還是我們選擇了城市,這無關緊要。賦予我們溫暖,給予我們安慰就夠了。

每個人心中的城市都不一樣,我們踏進去了,舊的變成了虛幻。我們走出去了,它又消失了。承載著的東西,因為有人所以不同。城市是欲望的產物嗎?並不是,城市是人的產物。

卡爾維諾在序言裡說:「我認為我寫了一種東西,它就像是在越來越難把城市當作城市來生活的時刻,獻給城市的最後一首愛情詩。」據此提示,我們大概能感受這本書的基調,作者整個的複雜情緒,隱隱嗅到他對城市熱烈而傷心的愛情、絕望和希望起伏的山巒,背叛和逃離在琴音上的變奏。

這本書裡,卡爾維諾用一個個象徵和隱喻,將他的情感、理想織入各個看不見的城市迷宮。有趣的是,《看不見的城市》裡,有很多城市以女性名字來命名,以此來表示卡爾維諾對那些城市的尊重、愛或不滿,畢竟,用一個異性的文學形象,更方便傳達和傾訴我們的情感。

城市用了女性的「她」指代,可以說「她」是欲望與情感本身,與我們不可分割。這些城市裡,某些是作者想像的投射,是想像的傑作,是對現實城市的微辭與逃離,是人類情感被迫的轉移,類似陶淵明向桃花源的隱逸。

一旦從空中跌入現實中的城市,就像一潑水,澆滅了一團火,與想像再無瓜葛,但彼此映照,非得有另一方,方可顯現。對地上的事物,我們同卡爾維諾一樣,有怨,有恨,有依戀的愛與複雜的淚。從整個文學來說,想像與現實,也共同構成了這樣一種必要的張力關係。

與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裡相遇,迷醉於他優美的文字,以及他的哲思塑造的意象和場景。在卡爾維諾的王國裡,城堡,街道,管線,動物,人類,神靈都是他的積木,而空間的三維,時間的四季和人生的五感則是背景和粘合劑。

一座座不同的城市在他的筆下生生滅滅,起起落落。卡爾維諾虛構的每一個城市都是不同的煙火,有變幻璀璨的色彩,適合仰視,也有盛放後的煙燼和塵埃,需要忍受和打掃。

記憶的城市不是單純的風景,而是有關心靈的,是離別,回望,抵達,是城市的收紋和結交,護欄,扶手,旗杆上抓撓,鋸銼,猛擊留下的痕跡。這種場景構成了一個城市獨特的品格,刻在人的腦海深處。

城市是一個個元素空間的散落和聚合,時間上的打碎分離重組,是那潮溼或溫暖的氣候,是窗、橋和石板路,是老鼠、發怒的犀牛、牧羊人……

對於每個人來說,元素是公平的,也是獨特的。只是當我們隨著追尋的腳步,認為了解了這個城市中的所有元素的時候,或許不知不覺就已經是它的奴隸了。除了元素,還有語言,城市和城市的語言,人和人溝通的語言。正是語言廣泛的內涵讓不是同一語種的兩個人也能夠互相交流。

每個人都會一門語言,如果我們要親近一個人,我們更願意用互相之間共同的語言:建築、貓、音樂、繪畫等等。去不同的城市,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廣場的一瞬間,或許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一瞬間。當我們為了接近一座城市而旅行的時候,是回到過去還是找到未來?

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個場景,未來的某一天,三兩好友,喝著美酒,在幾分醉意之中把自己周圍閃閃發光的東西一起釀入心田。

相關焦點

  • 慢品好書丨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城市與死者 之四)雖然慢師傅已經很認真、很仔細地跟著馬可·波羅看了一個又一個城市,但是行走的速度太快,每個城市又太抽象,還沒來得及進入腦海,下一個城市又進來了。不過,即使行走的速度很慢,也不見得就真的能記下來,因為這裡記錄的每一個城市的文字並不顯露更多,只有我們走的遠一點,將點連成線織成網,這本書的樣貌才清晰顯現。
  • 【名著選讀】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點擊箭頭所指的世界名著每日讀,每日陪你有品位地閱讀編輯:世界名著每日讀(ticesmall)《看不見的城市》是一本關於馬可•波羅給忽必烈汗講述城市的小說,或者說是關於概念城市的寓言式隨筆,是卡爾維諾「在越來越難以把城市當做城市來生活的時刻,獻給城市的最後一首愛情詩。」
  • 張懸的《城市》是看不見的城市
    初聽之下,除了一首同名曲《城市》很難感覺到城市的存在。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重新閱讀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其中一些片段觸發了意識深處個人未曾發現的區域,然後一個更開闊的世界向我敞開了。記憶成了時間和空間的延續,而城市成了關於記憶、欲望、輕盈如此種種符號的混合體。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威尼斯:《看不見的城市》
    第四周 第五天威尼斯 卡爾維諾 《看不見的城市》1972年出版的《看不見的城市》終於把我們從唐娜·萊昂那裡拉回來,它給始於馬可·波羅的這一周加上了一個合適的框架——當然它更是為自己採用了一個精心製作的敘述框架。
  • 卡爾維諾的城與人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以其後現代主義小說家的身份為讀者尊崇,尤其為城市文藝青年熱愛。提到他,人們往往會想到「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騎士》)之離奇荒誕中蘊含的深意,或是《看不見的城市》中關於城市精緻瑰麗的想像。
  • 卡爾維諾 紀念專輯
    「看不見的城市」 1923年10月15日,伊塔洛·卡爾維諾生於古巴哈瓦那附近聖地牙哥的一個名叫拉斯維加斯的小鎮。
  • 你知道為什麼道長要講《看不見的城市》嗎?
    >他的《看不見的城市》「你知道道長為什麼要講這本書嗎?」看見「看不見的城市」我給每一座城市都起了一個女人的名字——卡爾維諾當我踏上這片土地,馬上就忘掉以前想像的一切,琵拉變成現在的琵拉這樣子;我相信自己一直知道下面是蜿蜒的海岸,大海卻隱藏在沙丘後面,在城裡是看不見的……
  • 在惘聞樂隊《看不見的城市裡》,我看見了後搖興起的「暖色」
    「城市裡的秘密」與惘聞的「音樂志向」《看不見的城市》被一些評論們認為是「痛快玩」的一張專輯,唱片的名字來自義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講述城市秘密的一本書,在書中,卡爾維諾用55個故事展現了城市柔軟的靈魂。
  • 「卡爾維諾作品」精選來了,國內首次引進其短篇高峰代表作
    《馬可瓦爾多》創作於卡爾維諾創作生涯的過渡期,從這個時期開始,卡爾維諾把早期對政治的關注轉移到了城市生活中,從而塑造了馬可瓦爾多這樣一個有著詩人氣質的小人物形象。 這位城市小工有一雙敏銳善感的眼睛,時刻捕捉著四季的變化和都市的隱秘。春天花壇裡冒出來的蘑菇,秋天城市上空的候鳥,都能讓他那灰色貧乏的世界變得多彩肥沃。
  • 影像&城市 | #The Invisible Cities Become Visible#邀請函
    一共有11個主題:城市與記憶、城市與欲望、城市與符號、輕盈的城市、城市與貿易、城市與眼睛、城市與名字、城市與死者、城市與天空、連綿的城市、隱蔽的城市。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要給書中55個看不見的城市建立資料夾將能影像化表達城市的內容放入各自的資料夾之中一段時間過後城市的資料夾裡會有些什麼?
  • 城市浩浩蕩蕩,你何以為家?
    「不快樂的城市在每一秒鐘都包藏著一個快樂的城市,只是它自己並不知道罷了。」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儘管立秋已過,但今年參與《樂隊的夏天》的33支樂隊才剛剛全部登臺。在這些出場樂隊裡,Joyside是挺特別的一個。
  • 被忘掉的動物會從沉睡中醒覺|卡爾維諾
    ∞《看不見的城市》,2019卡爾維諾
  • 卡爾維諾的訃告
    卡爾維諾先生是少數擁有國際聲望的重要小說家之一,他本來準備在今年秋天參加哈佛大學頗有聲望的諾頓演講會並發表自己的演說。(卡爾維諾為這個演講會寫了一些稿子,但還沒離開義大利就去世了,因此演講稿也沒能在會上發表。)約翰·厄普代克在評論卡爾維諾先生的作品《命運交織城堡》時說,「沒有任何一位在世的作家(比卡爾維諾)更有才華了。」
  • 遊獵與定居:一周城市生活_城市漫步_澎湃新聞-The Paper
    袁寶龍認為,平臺擁有更大的用戶體量,有責任去告訴用戶何為播客。播客市場大眾化的過程不能單靠播客的內容創作者,就像不能單靠薇婭和李佳琦來提升直播用戶的滲透率。2020年初上線的小宇宙APP,像一條鯰魚攪動著中文播客世界。這個獨特的播客社區拉近了主播和聽眾的互動距離,不僅催生了更多播客節目,也讓更多聽眾入了播客這個「坑」。
  • 未來五年,我們嚮往什麼樣的城市?
    說到底,可能是力氣沒用對地方,導致了這一個案——群眾沒有獲得感,也看不見相關部門的努力。早在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去年考察上海時進一步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賦予上海建設「人民城市」使命,其風向標的意義在哪裡?
  • 大連:我驕傲 城市的榮譽有我們的點點滴滴
    當初我是毛遂自薦上崗,又經嚴格考核,被破格錄取,成為大連第一批公共文明引導志願者。我也沒想到,自己做的一點工作,會得到大家這麼廣泛的認可,我一定會堅持下去!  說起大連創建文明城市這件事,我是真的有切身的感受。大家都知道,以前橫過馬路、不看信號燈過馬路的情況,很多城市都有,咱大連也不例外。
  • 看不見的城市---巴黎之奧賽美術館
    看不見的城市—巴黎前言,擱置一段時間後再寫,總覺得需要一個噱頭,或者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跟我僅有的幾個讀者對話,這種感覺,就如同久別重逢後,如何開口打招呼說第一句話。巴黎,離我太遙遠,不曾去過,但我想以此作為城市系列的開頭,當做一次友好的搭訕。
  • 北方城市房價正在淪陷,相比於南方城市差在哪裡?內行人給出答案
    其實還有杭州、南京、成都、蘇州等城市,今年以來都出現了排隊搖號搶房,甚至萬人搖號搶房的現象。如果僅僅看這些城市的樓市表現,會感覺今年的樓市行情會非常好。然而恰恰相反,今年的樓市低迷,絕大部分房企的日子都非常難過,因為除去珠三角和長三角區域城市和個別城市之外,全國其他大部分城市的樓市行情都不好。特別是北方城市,今年北方城市的房價可謂是徹底淪陷。
  • 言情小說吧免費卡爾維諾經典:短篇小說集
    ·樹上男爵:卡爾維諾的傑作,「我們的祖先」之一王小波的完美作品·短篇小說集(上下)·不存在的騎士:卡爾維諾的傑作,「我們的祖先」之一王小波的完美作品·宇宙趣味全集:卡爾維諾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作品,賦予文學以科學的詩意味,比哲學著作更深刻,比科幻小說更有趣·瘋狂的奧蘭多·無形之城:卡爾維諾的傑作,獻給城市的最後一首愛情詩
  • 王小波心中現代小說的最高成就:卡爾維諾、尤瑟娜爾、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諾
    王小波在《小說的藝術》這篇文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對此書有種特別的不滿,那就是作者絲毫沒有提到現代小說的最高成就:卡爾維諾、尤瑟娜爾、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諾(註:現譯為莫迪亞諾),還有一位不常寫小說的作者,瑪格麗特·杜拉斯」。 通過這段話,我們看到了王小波推崇的作家有哪幾位,現在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這些作家和他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