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殯葬,禮敬生命!南京首推「生命晶玉」生態葬

2020-12-23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4月2日,南京首個「生命晶玉」生態葬方式在雨花功德園推出。現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趙汝軍、張葉鳳夫婦獲贈兩座生命晶玉葬。

  「生命晶玉」是通過現代科技,將逝者骨灰經過1700度左右的高溫燃燒出現液化,自然冷卻後形成的一種結構穩定的骨灰結晶體,不會受潮和風化變質,可長久保存。據了解,這樣的處理需徵求家屬同意並籤訂協議,家屬也可全程觀看。

  南京市紅十字會秘書長李儉為趙汝軍夫婦頒發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李儉表示,他們用大愛傳播了「人道、博愛、奉獻」的偉大的紅十字精神。

  隨著生態葬補貼等政策的配套出臺,江蘇節地生態葬率逐年提升,文明殯葬蔚然成風。今年,全省節地生態葬率將達80%。「生命晶玉」克服了骨灰體積大的缺點,為節地生態安放提供了可能。生命晶玉形態和色澤具有美感,可消除人們面對骨灰時的壓抑和恐懼心理。生命晶玉製成飾品可貼身紀念,為親人留下最後的紀念。

  在雨花功德園的桂苑,一對巨型的蝴蝶雕塑矗立在花壇之中,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蝶戀花,這裡將是生命晶玉葬所在地。據測算,此處按照48平方米麵積設計,可以同時安放88個生命晶玉葬,189個雙穴璧葬和123個雙穴小型生態墓,非常節約土地。

  南京市殯葬管理處負責人表示,生態葬是以低碳、生態、環保、節地方式完成對生命的最高崇敬。目前各地推行的生態葬有「草坪葬」、「水葬」、「樹葬」等方式。生命晶玉的推出,在當前土地稀缺的剛性制約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雨花功德園負責人介紹,生命晶玉葬每座3800元,單獨壓制一枚晶玉最低價格580元。這些年該園堅持用公園式環境和人文服務,改變生態葬「叫好不叫座」的狀況。該園推出的知青文化牆成為南京首個為20萬下放知青打造的「記憶長廊」,整個墓園圍牆全部改造成壁葬牆,相當於100畝地的容量。生態葬讓這個墓園至少還能再維持20年,和動輒幾十萬元的傳統墓位相比,價格槓桿也會倒逼生態葬的認可度。

  綠色生態殯葬從小眾到全省50%節地葬率,江蘇用了十幾年時間,推行不保留骨灰的生態葬還將是一個漫長過程。而注重生態和生命禮儀,將是綠色殯葬的終極目標。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南京首推「生命晶玉」生態葬 器官捐贈志願者夫婦獲贈
    新華網南京4月2日電(龐雪汀)4月2日,南京首家「生命晶玉」生態葬在雨花功德園揭幕。儀式現場,園方向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趙汝軍、張葉鳳夫婦贈送兩座生命晶玉葬。據了解,「生命晶玉」是通過現代科技,將逝者骨灰高溫液化自然冷卻後形成的一種結構穩定的骨灰結晶體,不會受潮和風化變質,可以長久保存。
  • 把思念與愛隨身攜帶 南京雨花功德園推出「生命晶玉」生態葬
    中國江蘇網4月2日訊 (記者 羅鵬 通訊員 胡靜)與家人永遠在一起,將所有思念凝聚在一顆小小的結晶體內......記者從南京市雨花功德園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從今天開始,一種更加節地的生態葬:「生命晶玉」葬正式推出,市民可根據個人意願將逝去親友的骨灰製作成球狀晶體,攜帶或者安葬於功德園內
  • 義烏獎勵生態葬 樹葬、花葬、草坪葬獎3000元
    清明節前,《義烏市實施生態葬管理試行辦法》出臺,重金獎勵生態葬。  「和傳統的殯葬方式相比,樹葬、花葬、草坪葬、骨灰撒散等方式佔地少,能夠不用骨灰盒,真正做到了綠色低碳。」義務市民政局的陳洪軍說。  早在2004年,義烏市就提出基本免費的生態葬,並全面推行。但這項文明、低碳的殯葬改革實施得並不順利。
  • 告別並不是消失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生命就這樣安靜、永恆地回歸自然生態,綠樹將成為逝者最美的安息之所。 有家屬表示,這樣的生態殯葬既節約用地,又保護生態環境,也符合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入土為安的喪葬觀念。 沒有燃放煙花爆竹,沒有焚燒紙錢,音樂、鮮花與絲帶,將這場生命的告別裝點得靜穆而溫馨。在樹葬區的前方,是一座樹葬安放紀念牆,12位樹葬的逝者名字都將鐫刻在上面。
  • 青島將建生態葬公園 開闢樹葬、花葬、草坪葬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實習生 楊陽  隨著殯葬改革的逐步推行,島城市民的殯葬觀念在悄然發生著改變,海葬等生態殯葬形式逐漸受到人們的認可。3月28日,記者從市殯葬管理所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準備在殯儀館內西山建生態葬公園,計劃開闢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態葬法。
  • 鼓勵生態安葬 成都22個殯葬機構捐贈974個墓穴(格)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3月15日訊 今日,據市民政局官網消息,成都22個殯葬機構捐贈974個墓穴(格)位,鼓勵節地生態安葬。同時,也公布了這些捐贈穴(格)位的地址、申請方式及聯繫方式。
  • ...地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下花園區園北公墓中元節祭奠的通知
    【三創四建】節地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下花園區園北公墓中元節祭奠的通知 2020-08-30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市殯儀館磨盤山公墓舉行集體生態葬 參與人數較去年翻番
    據悉,今年清明節期間,在該公墓參與集體生態葬的逝者人數,較去年同期翻番。9時,儀式正式開始。逝者家屬手捧鮮花與蠟燭,三鞠躬表達悼意。在司儀誦讀祭文後,家屬和工作人員一同將逝者骨灰移至花壇葬園區。隨後,培土安葬,家屬奉上花瓣,再次鞠躬以表哀思。73歲的程婆婆在儀式完成後,望著刻著已逝父親名字的石碑,雙手合十,同父親最後道別。
  • 拍臨終回憶錄為遺體美容 「90後」臺灣青年大陸做「生命會館」
    「生命會館」內景。潘柏銓供圖開展臨終關懷、拍「生命回憶錄」、做遺體美容、遠程代祭掃……在江蘇無錫,「90」後臺灣青年潘柏銓以「生命會館」提供定製化殯葬服務。於是,「生命會館」在戶外場地安排了小提琴和爵士樂演奏,每位來賓端舉酒杯,追思逝者。「這些都是為了送故人最後一程,讓他們『走』得更有尊嚴。」潘柏銓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說。潘柏銓是個「90後」。對他來說,從事殯葬行業轉型很大。過去,他的家族在臺灣從事藝術品行業。
  • 8位逝者昨天「花葬」長樂園 節地生態葬逐漸被接受
    湯長明說,十幾年前偶然看到日本在殯葬行業採取節約用地的方式,讓他深有感觸。  「我們應該為子孫後代考慮,應該為環保做些事。我已經明確跟子女們說了,等我去世之後,可以採取不佔土地的安葬方式,我的觀念逐漸被子女們接受。這次看到長樂園通過《武漢晚報》徵集花葬,我就帶著父母的骨灰來了。」湯長明說,花葬、樹葬等方式,既符合中國人「入土為安」的觀念,又節約環保。
  • 南京墓地均價已達2.1萬元每平米 24年漲16倍
    清明小長假期間,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殯葬管理處陵園管理中心了解到,2014年南京市墓地每平方米均價為1.8萬元,2015年破2萬,2016年達到2.1萬元。南京自從實行"一墓一價"政策後,很多墓型多年未漲價,為什麼均價還會上漲?對此,現代快報眾籌新聞進行了調查。加載中...
  • 「綠色殯葬」中國最大樹葬基地——紀念林
    此舉雖是戲中之事,卻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今人們對新型殯葬形式的關注。以海葬、樹葬、草坪葬、花葬等為代表的「綠色殯葬」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但同時也面臨著不能迴避的尷尬。 環保又經濟,「綠色殯葬」呼聲高 樹葬是一種新的形式,就是人們以認養綠地的辦法,植一些樹木,將親人的骨灰撒在樹下,親人們在掃墓的時候為樹木澆水、培土以寄託哀思,這就是樹葬,佔地一般僅為傳統墓葬的三分之一。與樹葬類似的還有草坪葬、花葬、海葬等形式,它們被統稱為「綠色殯葬」或者「生態殯葬」。
  • 四川省舉行「仁孝四川•平安清明•綠色殯葬」大型公益宣傳活動
    此次大型公益宣傳活動為四川省首次舉辦,旨在落實中央關於實施傳統節日振興工程的部署要求,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敬親傳統美德,倡導綠色殯葬先進理念,傳播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對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升四川文明形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楊伯明在活動致辭中表示,舉辦「仁孝四川•平安清明•綠色殯葬」主題宣傳活動,旨在倡導節儉治喪、生態安葬、安全祭掃等殯葬文明新風。
  • 成都戶籍居民死亡 可免基本殯葬服務項目費用
    成都市戶籍居民在成都市行政區域內死亡並在成都市各殯儀館火化的,可免除基本殯葬服務項目費用。昨日,市民政局就官網公示的《關於實施惠民殯葬政策的通知》徵求市民意見和建議,《通知》還透露將對節地生態葬予以獎補。公示期為2016年9月12日至9月22日。廣大群眾如有意見和建議,可反饋該局郵箱806457920@qq.com。
  • 紀念喬寬元|致敬文化殯葬踐行者喬老爺
    他預測節地葬式將成為業界倡導的主流葬式,「創新」與「可持續」將成為節地生態建設的指導思想,公墓綠色化,與自然環境協調一致的「生態墓園」是公墓發展建設的目標。他從大眾慣常討論的「死有所葬」中,提出要實現向「死優所葬」的攀升,「優者,優化是也。節約土地者為優,高雅為優,不佔地葬式為優,實現文化傳承和生態園林為優」,探討墓地的結構優化問題,指出公墓建設應堅定不移地走質量型、內涵型發展的道路。
  • 厚養薄葬明白消費 惠民殯葬離百姓越來越近
    今年3月,長沙市又提高了惠民殯葬標準,符合補助的對象最高可全額享受到1520元的補助。  不僅在長沙,全省也加快了惠民殯葬實施的步伐。2012年11月,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聯合出臺了《關於免除城鄉困難群眾基本殯葬服務費的通知》,決定從2013年1月1日起,免除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殯葬服務費用。
  • 從事了20年殯葬服務的人,告訴你喪葬「一條龍」是怎樣賺錢的
    殯葬服務有太多「縫隙」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推行殯葬改革。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廣大黨員帶頭推動殯葬改革。2016年2月,民政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倡導不留骨灰的安葬方式,鼓勵家庭成員合葬,提高單個墓位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