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宣讀投降書時為何不講日語?老百姓聽不懂,還得用翻譯

2020-12-22 騰訊網

作為法西斯勢力,大家都知道,日本宣告投降是在德國投降三個月之後,既然強大的德國都宣告投降了,為什麼日本還要拖延三個月呢?

除此之外,日本天皇在宣讀投降書時,為什麼還要讓工作人員再翻譯一遍告訴日本群眾呢?難道日本天皇與日本群眾語言不通嗎?下面咱就來聊一聊。

當德國投降後,日本自然也清楚自己戰敗是早晚的事,但相較於被迫投降,日本更希望能夠主動停戰,畢竟主動停戰與被迫投降的概念完全不一樣。

所以在德國投降後,日本也有著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希望蘇聯能夠保持中立,俗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而日本就是想用東北地區來換取蘇聯的中立。

然而,日本戰敗是早晚的事,更何況二戰已經到了末尾階段,蘇聯一旦保持中立,那其中的利益可是要損失不小。為了迷惑日本,蘇聯並沒有直接答應日本,在言語上也是含糊不清,其實在私下裡,蘇聯一直在為攻打日軍做著準備。

沒過多長時間,蘇聯就宣布對日開戰,後來美國又向日本再投了顆原子彈,這下日軍可嚇得不輕,慌慌忙忙的宣布投降。

在日本群眾的注視下,日本天皇向全國人民宣讀了投降公告,雖說日本的群眾全都認真的聽著,但其實根本就不知道天皇在說些什麼。

直到宣讀完畢,翻譯人員對天皇宣讀內容再次翻譯後,日本群眾才知道天皇說的是啥意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難道日本天皇說的是英語?如若說的是英語,能聽懂的人應該也有不少才對。

其實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在日本群眾的心中,天皇有著神聖的地位,即使拿現在來說,日本天皇已不再掌權,可在該國人民心中,天皇的地位依然是置於首位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天皇能夠傳承這麼多代的原因。

在他們心中,天皇說的話就應該與群眾不同,如若相同,那麼天皇也就沒有神秘感了,自然也就對不起他的身份了,所以日本天皇說的話有一個官方的稱呼,那就是鶴音,其與普通的日本話有著些許的差別。

鶴音的音調很獨特,即使是同樣的字,發出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即使是說口語,普通群眾也很難聽懂,更別說投降書上的語言是文言文了。

故此,當時的日本裕仁天皇在說完投降書內容後,還需要工作人員將他的話再重新翻譯一遍。至於正常的日本話,天皇肯定是會說的,只不過為了保持神秘感,他才說鶴音。

喜歡潤界本地化,請多多關注喲!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宣讀投降稿時,說的為什麼不是日語?日本民眾根本都聽不懂
    文|日本天皇宣讀投降稿時,說的為什麼不是日語?日本民眾根本都聽不懂 讀者朋友們好,今天小編又為大家帶來了新的歷史故事。 日語的五十音圖分平假名和片假名。除此之外,日本也有漢字,這些漢字流傳日本很久,是繁體形式。所以學習日語對於中國人來說不算是難事,但是即使再優秀的日語生也聽不懂日本天皇的演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演講為什麼不說日語?說的話日本人都聽不懂。
  • 為何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時,百姓聽不懂?說的不是日語嗎
    不過,在日本投降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時候,出現了民眾聽不懂的尷尬局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可是尷尬的一面發生了,在天皇宣讀完投降詔書以後,居然沒有人聽得懂是什麼意思,還是經過專業人士翻譯之後,才聽明白的。
  • 日本國歌一共才四句聽著像哀樂,翻譯成中文,徹底暴露日本天皇的野心
    然而,戰爭時代當敵國的國歌在本國土上響起時,恨意總會湧上心頭。抗戰期間,很多老兵對日本國歌記憶猶新,認為日本國歌聽起來像葬禮哀樂一樣,而且很短。老兵們的說法沒有錯,日本國歌確實很短,只有四句,翻譯成中文只有28個字,名字叫《君之代》。
  • 日本投降書全文!!中國人速轉!!
    上千萬為國家為民族生死存亡、捨身取義的民族英雄,以及慘死在日本鬼子屠刀下得同胞們的英靈得到了慰藉。如果說9.18和7.7是國人的恥辱日的話,那麼8.15和9.02則是中國人的雪恥日!我們不能忘記因貧窮落後被列強欺辱的屈辱日子,我們更應該記住不屈的國人團結一致打敗侵略者的雪恥揚眉吐氣的日子!
  • 日本投降後,日本天皇被問: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無恥回復4字
    在那14年裡,日本人對中國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用殘忍的三光政策對待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百姓。不過好在,在中國人的英勇抗爭之下,我們就是用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即便是拿著小米加步槍,也可以戰敗日本人的洋槍洋炮。今天的中國依舊可以走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 日本戰敗後,美國將軍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自盡?天皇冷笑回了4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世界遞交了投降書,自此之後,籠罩在世界人民頭上的最後一層戰爭恐慌終於消失,同盟國內,到處都是人們在慶祝這一場偉大勝利的歡悅景象。不過,與這一景象格格不入的,則是那些尚未撤走的日本軍人,在中國內,便是有大量的日本軍人在得知戰敗事實後,選擇了切腹自盡。
  • 你所不知道的英文版《日本投降書》:是誰代表中國籤字
    英文版《日本投降書》復件現滬東方網記者看到,何先生帶來的復件是英文版,文件名稱是《INSTRUMENT OF SURRENDER》(投降書),上面有日本方面和同盟國方面共12個相關人物的籤名,包括當時中國的受降代表徐永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美國受降代表尼米茲,以及投降一方的日本時任外相重光葵和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
  • 日本投降書全文,中國人應永遠銘記心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 " 終戰詔書 "。新華社資料圖 視頻資料▼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
  • 滿口「日語」聽不懂日語「日本客」是個偷渡者
    記者昨日從雙流國際機場邊檢站獲悉,日前一名福建籍男子妄圖冒充日本乘客登機,偷渡新加坡,被邊檢人員一舉擋獲。  據悉,11月13日下午4時30分,有一次航班從成都飛往新加坡。大約4時許,一位身高1.7米左右,背負行囊的年輕男子來到三號邊檢口。一言不發地將護照和機票交給邊檢員。經驗豐富的邊檢員發現了這本日本護照有點可疑。
  • 日本投降後,有人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冷笑一聲回了4字
    我們都知道,日本軍人都信奉武士道精神,殺人時毫不眨眼,結束自己生命時也毫不猶豫。這種思潮最早流行於日本的武士階層,之後在帝國主義思想的薰陶之下,這種理念蔓延到了日本全國。很多日本軍人,在犯了錯誤後,通常不會被法律懲罰,而是自己切腹自盡,向天皇謝罪。但是當日本投降後,曾經有人問天皇:身為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謝罪?
  • 大學四年開啟日語翻譯之路
    進入學校,大二的師姐過來幫我們拿行李去宿舍,父親不會說普通話,一路上他問了師姐幾個問題,我不記得是什麼了,師姐是南方人,聽不懂父親的方言,我走在師姐和父親之間,一句一句地「翻譯「他們說的話的意思。回想起來,那應該是我最初做翻譯的場景。
  • 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胡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笑掉大牙
    導語: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胡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笑掉大牙。 但是各國的文化不同,如果大家不了解的話,那麼可能就會鬧出笑話來了。就像是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胡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笑掉大牙。
  • 抗日戰爭最後一戰,天皇投降,為何這支軍隊卻要死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接受無條件投降。天皇都已經投降了,這支軍隊為何還要做最後的掙扎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一役——高郵戰役,以及為什麼會有這場戰役。高郵戰役也被稱為江高戰役,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之後,江蘇高郵、泰州、江都等城鎮仍為日偽軍駐守。
  • 最放蕩的日本女天皇:用身體統御群臣(圖)
    清麿到了宇佐,齋戒沐浴,虔誠祈禱後,果然神靈出現,金身三丈,光如滿月,清麿不敢仰視,只聽大神說道:「國家開闢以來,君臣之分已定,臣不能為君,天皇之位應由皇統之人承繼,邪僧道鏡大逆無道應即誅戮。」說罷不見。
  • 袁騰飛講歷史 | 了不起的明治天皇
    皇子的出生,讓所有的日本人都深受鼓舞,京都的老百姓們甚至煮上了紅米飯,配上紅白年糕,向天皇表示祝賀。孝明天皇兩年前曾經生過一個皇子,可惜出生的第二天就夭亡了,所生的公主也只活了三歲。 當時天皇在幕府和西方雙重夾攻之下有名無實,皇室非常窮酸,甚至天皇有的時候來了興致要畫畫,卻連宣紙都買不起。
  • 當了8年解放軍,半生追尋「731真相」——這個日本女人,用行動「逼迫」安倍道歉
    可是到了賓館,又總覺得有些「撒比西得死內(寂寞)。」她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偶爾夾雜著日語單詞和口音。(網絡圖)6年後的「七七事變」爆發時,山邊上了小學,學校裡整天講「侵略的意義」。有一次,校長對學生們說:「我們要去中國打仗,中國人太壞,反抗我們日本人。」「中國人有來日本打仗嗎?」下面有學生問。校長搖搖頭。「那我們為什麼要去中國打仗?」學生又問。
  • 極簡日語生存指南:日本旅行想收穫更多,會這幾句有用!
    日語是有結界的先說下日語結界的天然存在。那就是,在日本很多時候,如果你用英語和日本人交流,往往會遇到一種情況——你講的英語非常標準,對方也能聽的懂,也完全理解你的意思,但是,對方用英語跟你講,你就是聽不懂。
  • 日本天皇真的沒權力嗎?
    「幕府」原本指的是辦公地點,因為日本的大將軍經常外出打仗,在外辦公的地點叫「幕」,在朝廷辦公的地點叫「府」,所以就把大將軍統治的時期叫「幕府時期」。 在明治維新以前,大將軍統治國家是世襲的,也就是說,某將軍如果老了,會把位置讓給兒子,由兒子來當將軍,繼續統治國家。
  • 根本博:日本華北方面軍最後一任司令官,在故宮太和殿籤署投降書
    日軍陸軍中將根本博是日本法西斯青年團體「一夕會」的骨幹成員,曾與橋本欣五郎等人於1930年策劃了「三月事件」和「十月事件」,還曾參與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和1932年「一.二八事變」,曾任日軍駐蒙軍和日本華北方面軍最後一任司令官,代表平津地區所有日軍在故宮太和殿籤署投降書,但就是這樣一個罪行累累的戰爭罪犯,卻沒有被追究、起訴和審判,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天皇退位!日本告別「平成」,迎來「令和」
    資料圖:明仁天皇。原來,在明仁2016年透露出強烈的退位意願後,日本內閣通過了僅適用於明仁的退位特別法案,相當於為他「破了一次例」。在位30年後,明仁為何提前退位?1989年,55歲的明仁在父親裕仁天皇去世之後繼位,成為日本第125代天皇,年號「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