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熬夜黨福音來了?高校發現它可調節生物鐘!

2021-01-13 荊楚網

導讀

近日,中南大學發現生物鐘調節新機制!

罕見病致病基因可調控生物鐘

據中南大學官網,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遺傳學研究中心李家大課題組在國際權威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IF: 11.50)在線發表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小胖威利症候群致病基因NDN在生物節律調控中的作用。

圖片來源:中南大學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小胖威利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該罕見病嬰幼兒時期即可發病,新生兒及嬰兒期的主要症狀為肌張力低下、餵養困難、四肢活動力差、生長緩慢、嗜睡、睡眠窒息等。

圖片來源:中南大學官網

他強調,此次研究成果可以促進人們進一步了解小胖威利症候群睡眠節律紊亂的基礎,為其提供了一個潛在的治療靶點。「課題組的研究揭示了小胖威利症候群致病基因Necdin對生物鐘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這個基因可以提高生物鐘核心調節蛋白BMAL1的穩定性,從而實現對生物鐘的調控。」李家大說。

李家大教授說,研究發現了一個普遍意義上的生物鐘調節新機制,課題組希望進一步利用這個機制,來研究可調節大多數人睡眠節律的方法。

什麼是生物鐘?

據瀟湘晨報,李家大教授表示,生物鐘是一個內源性的、周期為大約24小時的規律性生命現象。大部分人的節律接近24小時。有部分人晚睡晚起,通常稱之為貓頭鷹型,或者睡眠時相延遲症候群;還有一些人早睡早起,通常稱之為百靈鳥型,或者睡眠時相提前症候群。人們在規律作息下的「自然醒」,就是生物鐘控制的。

「但是有時候人們要熬夜,也能熬得住,說明生物鐘也有一定彈性,但是本身的節律在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比較小的」,李家大說。

偶爾破壞生物鐘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然而,很多人身上都有「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的習慣。李家大說,這樣長期對生物鐘的破壞會導致睡眠節律紊亂,增加腫瘤、糖尿病、肥胖、抑鬱症的患病風險,經常倒班、跨時區工作的人群,患病概率就大於常人。

如何改善睡眠問題?

儘管生物鐘是人的基因決定的生命現象,李家大認為,重要的是遵循一個正常且規律的作息時間,不要長期熬夜,並且保證良好的睡眠環境。

現代人難免遇到被迫進行不規律作息的情況,要降低破壞生物鐘帶來的患病風險,李家大給出了自己的建議:維持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通常入睡時間為9至11點為宜;睡覺的時候,儘量屏蔽外面的噪音,房間儘量沒有燈光,「有研究表明,房間裡一個平板電腦的照明就可影響我們的節律」。

在不得不熬夜的情況下,提到「補覺」是否有效時,李家大給出了十分肯定的答案,他認為「補覺」是非常重要的,熬夜之後補充睡眠可以維持人體的穩態,且儘量在黑暗且安靜的環境睡覺,才能使身體儘快恢復。

談起課題組後續的研究計劃,李家大表示,將利用現有的小鼠模型,進一步研究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情緒不穩定等病症的病理機制,同時,利用新發現生物鐘調節機制來開發節律調節藥物或者方法。

網友:真·熬夜黨福音!

你期待研究成果嗎?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編輯:羅伊璠)綜合中南大學官網、瀟湘晨報、網友評論等

相關焦點

  • 晚上睡不著早晨起不來?用這個智能燈來調節你的生物鐘吧
    相信好多朋友都有遭遇過有這種習慣的朋友也很苦惱身體很累也很想睡,可就是睡不著有什麼法子呢?瞄妹告訴你開燈啊可不是普通的白熾燈、節能燈而是這個應用了NASA技術專門解決失眠的神器Circadia 智能燈保證你睡得非!常!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風和日麗的天讓人非常開心但是下雨陰天的時候卻讓人內心煩躁?
  • 考生心態不好,除了方法使用不當,調節生物鐘也很重要!
    我跟他講,非典是可控制的、是可預防的,我們不要多到公共場合去常洗手、常通風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完全可以控制下來。另外他前幾個月也太厲害了,每天晚上兩三點睡覺,經過兩三個月的拼搏,這樣身體上、心理上感覺很疲勞,所以我建議他你五一以後一定控制在十一點鐘左右睡覺,不要再兩三點睡覺了,儘管你在家複習,因為非典期間放假在家複習,自己要按照這個方法辦。
  • 這才是正確調節生物鐘的5個方法:嚴格作息,排除幹擾!
    那麼怎麼調節生物鐘呢?我這裡談幾點具體靠操作的意見。第一點就是嚴格作息。特別是到了5月24號左右那個星期天以後,不少學校,特別是北京學校大部分進入了自我複習階段,同學們不再上課了,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複習、自己備戰這種情況下更要注意生物鐘調節,換句話說更要有一個比較嚴格的時間作息,而且切實做到,這樣培養自己調節生物鐘的能力,有利於自己生理節奏和心理節奏的正常化。第二個調節生物鐘的方法就是學習時間尺度。
  • |生物鐘の奧秘
    |生物鐘の奧秘年少無知時,誰沒經歷過每年兩次 「熬夜揣著教科書,清晨提筆上考場」 的日子。再長大一點, 「熬夜」 卻從被動轉成了主動, 仿佛只有夜深人靜時,我們才有機會和自 (shou) 己 (ji) 獨處。你也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但到底是哪裡不好?今天,這篇對生物鐘的解讀會給你答案。
  • 快睡吧,熬夜看手機不好丨諾獎科學家告訴你生物鐘的秘密
    「夜太美,儘管再危險, 總有人黑著眼眶熬著夜~」英國薩裡大學和布魯內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瞄準了上述生物鐘的「叛逆者」們——研究人員研究了夜貓子(喜歡熬夜並且認為晚上能更好地工作的人)與衝動、焦慮和物質使用之間的聯繫。
  • 宅出來的身體「時差」,是時候學一套「生物鐘調整法」了
    《2020全國宅家期間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國人睡眠時間整體延遲2~3小時,熬夜人群上升到23%。沒了早起上班、上學的壓力,「白天想睡覺、晚上睡不著」成了人們的生活常態。本期編輯丨羅榕熬夜讓身體累積「時差」我們的身體內隱藏著一臺大自然的時鐘,它以非常高的精度調節著我們的體溫、脈搏、呼吸以及血糖、激素分泌等各項生理活動,使其與一天中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相適應。
  • 高考前一周,考生要如何調節生物鐘、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
    高考前一周,考生要如何調節生物鐘、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的高考推遲了一個月進行。時至今日,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該複習都複習了,就等著「真刀實槍」的走入高考的考場去「一較高下」。
  • 導光管採光系統,調節生物鐘的神器
    比如我們的生物鐘,生物鐘紊亂不僅影響睡眠質量、導致情緒變差,還會引起肥胖等代謝疾病。但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水平,要限制夜間照明是不太現實的,導光管採光系統作為調節生物鐘的神器,這時就派上了用場。導光管採光系統日間將自然光引入室內,提供足夠刺激,保持日間清醒工作;光伏導光一體化系統還可以將日間收集的光照儲存,保證夜間健康安全照明,減少人工光源、不影響睡眠質量,有效保證生物鐘正常運轉!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宅出來的身體「時差」,是時候學一套「生物鐘...
    《2020全國宅家期間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國人睡眠時間整體延遲2~3小時,熬夜人群上升到23%。沒了早起上班、上學的壓力,「白天想睡覺、晚上睡不著」成了人們的生活常態。玩手機到凌晨,熬夜變成一種習慣。一覺睡到中午,早飯已經不復存在。
  • 生物鐘如何校準時間?
    在我們的身體裡,也存在調節機體的生理和行為節律的生物鐘。我們對生活中各種計時設備習以為常,但恐怕很少人知道身體內部的生物鐘是如何工作的。小時候,每晚7點《新聞聯播》整點報時的時候,家人總會把大大小小的鐘表進行對時,確保第二天一家人工作學習能夠準時。到了21世紀的今天,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等各種電子設備通常都會自動對時,不需要我們再花時間去調整。
  • 鈉離子可影響生物鐘
    鈉離子可影響生物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1 13:37:15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Charles W. Bourque與Claire Gizowski合作發現,鈉離子通過興奮性GABA能途徑調控節律時鐘。
  • 科學家發現重置生物鐘機理 有望調節倒班倒時差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重置生物鐘機理 有望調節倒班倒時差   有望減輕長期倒班和時差症候群對人體損害科學家發現了人體生物鐘的調節原理。  英國科學家日前發現了控制人體生物鐘對環境變化作出相對反應的新機制。  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有望為減輕長期倒班和時差症候群對人體帶來的損害提供解決辦法。  研究人員在最近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該研究結果顯示,酪蛋白激酶1ε(CK1ε)決定了人體生物鐘根據環境因素——例如光和溫度——進行調節和重設的難易程度。
  • 一定要熬夜時,怎樣做才能降低熬夜的傷害?
    而倒班就代表著很多人存在經常熬夜的情況,然後長期熬夜、睡眠時間不足就容易打亂我們人體的生物鐘,生物鐘長期被打亂,這就容易增加身體患病,甚至致癌的風險。詳細說來,對於身體有哪些具體的危害?對於這個問題,如何調節才能更健康?首先,請您注意:熬夜,其中包含涉及晝夜節奏打亂的倒班工作,已經被列為2A類致癌物。
  • 35歲高校教師聽課時突然猝死 校方:經常熬夜科研
    私下裡,他待人熱情、樂於助人,有幾次我有私事問他,他都不厭其煩地為我解答,相關資料都幫我一一找來。他知道我老婆生孩子,還特意發了份月子餐的資料給我參考。有過這樣的同事,有過這樣的朋友,於公於私都是我的幸運。他就這樣突然走了,我很難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老師帥傑
  • 不論你是旅行還是熬夜都有用
    Hall),他們發現了生物鐘的生理機制,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大家:別隨便熬夜這三位獲得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科學家,深入鑽研了我們的生物鐘,並且闡釋了它內在的原理,闡釋了植物、動物以及人類如何調節自己的生物節律,使其與地球的旋轉保持同步。同時還列出了當生物節律與地球的旋轉不同步時,所能造成的影響。
  • 時差難倒、熬夜有害:生物鐘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
    造成人們不同體驗的原因和每個人的生物鐘有關。生物鐘是一種晝夜節律控制機制,據科學家研究,生物鐘紊亂有可能導致神經緊張、睡眠障礙、胃病,甚至是抑鬱症和心臟病。  植物如何知道何時天亮、何時天黑?  早在18世紀,科學家們就發現,植物是有生物鐘的,這讓它們白天葉子打開,晚上葉子合起來。
  • 【問答】生物鐘真的存在麼?
    問:生物鐘真的存在麼?答:確實存在。估計大家在日常中都聽過一種名為「生物鐘」的存在,它決定著你的各種生活規律。最近關於「生物鐘」的研究發現,生物體確實存在一般說法上的「生物鐘」,並可以告訴生物體每日的鐘點。它們晝夜周期的誤差甚至可以精確到數分鐘。
  • 長期熬夜會堵住「大腦」排洩系統?!
    NO.01長期熬夜,大腦也會「便秘」科學家在做了研究後發現:如果長期熬夜,各種代謝物將在大腦累積,如果不被清除,會使大腦和思維超負荷 。為什麼熬夜會對身體產生如此大傷害?除了大腦會堆積排洩物,更為關鍵的是,熬夜打亂了我們的「生物鐘」。
  • 晚上超過幾點沒睡才算熬夜?經常熬夜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人都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但熬夜也成為了他們的常態了,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有不少人是「報復性熬夜」,白天的時間被工作和學習佔滿了,只有晚上好像才有獨處的時間。但怎樣才算熬夜呢?可能很少有人對幾點不睡算熬夜有一個界定,很多人都以為通宵才算熬夜,但答案或許並非如此。
  • 關注 | 28歲小夥深夜玩遊戲頭疼昏倒,命救回來但已偏癱!那些總熬夜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家人發現後趕緊將他送到醫院,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動脈瘤破裂致腦出血」,需立即手術治療。經及時搶救後,小張慢慢醒過來,但右側偏癱,說話也含糊不清,連生活起居都靠家人照顧。小張一度心灰意冷,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家人四處求醫……目前,經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小張已可獨立站穩,並能在輔助下室內步行,說話吐詞也比以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