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凡客的帆布包基本都是斷貨的狀態,如果你能買到最熱門的配色,那和現在穿著一雙倒鉤走進飯堂收穫的目光其實沒什麼區別。
當年凡客請來了當時仍爆紅的韓寒、李宇春、王珞丹等人做代言,這是品牌的基本操作,想要曝光和流量,首先就需要有曝光和流量的人。
但凡客很聰明,利用一則廣告把這些代言人和自己牢牢地聯繫在一起。在消費者看來,他們不只是花大價錢找來的模特,而是和自己一樣鮮活的「凡客們」。
這樣的勢頭下,百度貼吧裡無數佳句橫出,巨大的流量更是給凡客帶來了20億的營收。
在那個年代的貼吧裡,籤名檔沒有一個凡客體,都不算弄潮兒。
當年B2C電商剛起步,淘寶還沒有現在這麼大的影響力。
凡客的創始人陳年就已經把滿減、包郵、全天候客服等電商經典套路玩得風生水起了,甚至還開始自建倉庫、物流、提供當場試穿服務,這些在當時的電商環境下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凡客自建的物流系統——如風達
後來大家慢慢地認識了陳冠希,知道了他經常穿一條很酷牛仔褲,雖然不知道Evisu怎麼讀,但是你看到後面的那個大M,你知道這個人應該是個大佬。
陳冠希
大家不買凡客以後,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個牌子過氣了。但我們也不知道,這個牌子那時候經歷了什麼。
凡客爆發的第二年,陳年本人在年終會上定下了100億的銷售額目標。
這也就意味著凡客需要擴張自己的團隊,還要囤足貨,在原本單純的服飾線之外,擴張了涵蓋服裝、家電、數碼、百貨等三十多條產品線。
於是,我開始在《讀者》上看到凡客的鍋鏟、毛巾……還有拖把、菜刀,如果野心夠大的話,我覺得凡客還會朝著安全套界進軍。
這個大躍進時期,凡客上線了自己的V+商城,不僅吸引了李寧等一系列品牌的入駐,還推出了自己的化妝品牌「妙棵」。
要實現如此龐大的目標,單靠服飾自然是遠遠不夠的,擴展品類和市場也沒錯,但陳年自己也知道,他「錯在太快,錯在貪婪」。
凡客大手筆的廣告投入不降反增,相反地卻放鬆了產品質量的把控,新客和老客紛紛流失,凡客前進的火箭開始減速、直到墜落。僅僅一年,凡客就付出了代價。
那一年,雖然凡客的銷售額提高了10個億,但在極速擴張的策略下,凡客全國各地38個倉庫庫存共有14.45億,這些庫存他們花了五年才徹底解決掉。
二級市場的轉手價可以看到其窘境
當年清倉的時候不少同學都入手了超便宜的帆布鞋,但質量的確是不如以前了,穿幾次就開膠。
後來所有人都去買匡威了,雖然還是開膠,但後來網上突然興起「和匡威一同成長的儀式感」的說法,你常常能看到那些角質爆炸和灰塵包漿的1970s被90後們奉為戰利品。
凡客衝擊百億失敗以後,整家公司從曾經的1.3萬人銳減到只有300人。陳年聽取了朋友雷軍的建議,開始走一條凡客從來沒走過的路——專注做襯衫。
陳年在他的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消息:「吉國武先生,日本最好的襯衫匠。凡客,是他35年職業生涯中,第一次合作的中國品牌。他的公司,HITOYOSHI,已經有120年的歷史,一直只做一件事:襯衫。他很納悶在中國,為啥不能用國,非要用國。」
吉國武本人
Hitoyoshi原本是一家襯衫代工廠,為國外一些有名的襯衫品牌供貨。2009年的時候,Hitoyoshi的母公司Tomiya Apparel破產,時任母公司營業企劃經理的吉國武和其他人一起買下了Hitoyoshi。
而襯衫工廠在當時面臨倒閉的風險,正是因為試圖滿足訂貨商「更多、更快」的要求而盲目增加設備投資,最後無力償還欠款,面臨倒閉。
Hitoyoshi襯衫
這個劇本是不是有點熟悉?這也許是吉國武同意與陳年合作的原因之一,這些我們不得而知。
不管怎樣,後來凡客推出了自己的襯衫,並直接署名吉國武襯衫,定價499,從「優衣庫」直接轉型到「輕奢」,這似乎讓很多老客戶都無法接受。
在凡客轉型期間,淘寶、京東引領了一場電商革命,優衣庫、H&M等快時尚品牌在國內打開了全新的市場,這些都被凡客錯過了。
現在的凡客還活著,風格偏向商務,主打襯衫、羽絨服等產品,但凡客距離他們上一個高光時刻已經過去十年,至少在現在,我還看不到昔日王者的翻盤點。
「我希望在未來,換季時你要買件襯衫或者超輕羽絨服,能想起凡客,這就夠了。」陳年在採訪裡說:「優衣庫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我不想再去湊熱鬧,我湊過,也見過很多湊熱鬧的公司,最後它們都煙消雲散了。」
陳年的這些話,是凡客歷經血淚總結出來的教訓,大概也適用於當下的潮流服裝市場。
國內潮流的風向從前幾年的工裝、到後來的機能、亞逼,無數品牌競相追趕。但發展到現在,還是那些堅持自我風格的品牌慢慢熬出頭,大多沒有辨識度的品牌就這樣銷聲匿跡了,連淘寶首頁都不更新了。
工裝起家的Supertofu,現在仍在堅持自己熱愛的風格
經歷過天堂和地獄的人,會變得踏實,但不是每個品牌都有第二次機會,如何「健康地活著」,是凡客現在要思考的問題,更是擺在每個試圖分一杯羹的主理人們需要上的一門課。
(來源:1626潮流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