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捷、方便,在網絡購物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只需要在購物軟體上點點屏幕,快遞小哥就會將你心儀的物品送到手中。快遞小哥是網絡購物的最後一公裡,及時的將貨物送到消費者的手中是他們最基本責任。
快遞行業最初主要依附與電商,伴隨著電商業務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的發展也不斷迎來新高潮。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總共配送了505億件快遞,行業收入超過6000億元。其中順豐、圓通、中通等多個快遞企業布局全國,保證配送速度的同時也能保證物品安全無損地送到客戶手中。
2007年凡客誠品成立於北京,是我國最早的電商平臺之一。凡客誠品借著商品的性價比優勢,營業額連續三年的持續增長,凡客在國內打下一片市場。業務的快速發展,凡客開始自建快遞公司,這就是如風達的前身。當初建立時只負責配送凡客的訂單,但隨著快遞行業的發展,如風達開始全面接收其他訂單。在凡客鼎盛時期,如風達也成為了市場中最有潛力的快遞公司之一。
2013年凡客陷入債務危機,當年裁員近20%,儘管獲得雷軍1億美元的投資,也無力供養上千人數的如風達。隨著凡客被列入不合格產品的名單,凡客將如風達出售給天地華宇。由於天地華宇是做公路快運,不具備最後一公裡的配送,雙方資源難以契合,加上2018年天地華宇被上汽安吉物流收購,如風達便被再次出售。
第三次出售的如風達股東變為通用物流電子商務,但多次易主並沒有給如風達帶來蛻變,反倒在2019年3月,如風達宣布暫停部分快遞業務。如風達現在的局面有學者認為,如風達開始專為凡客做物流,長期沒有接受社會訂單,缺少社會化物流企業的基因;以及多次的出售未能形成長遠的發展戰略,錯失行業發展的最佳時期。
據透露,如風達在企業管理上有著眾多不合理之處。對員工只有懲沒有獎,員工一個月做夠滿勤,再加班沒有獎金,並且快遞多時加班工資很少。快遞的提成本身就少,但規定如果被投訴,這個月的所有訂單都會扣去五毛,另外還要罰款。
由於管理層頻繁的更換,人員管理上也出現不小的問題。雷軍是凡客創始人陳年的朋友,小米當年給如風達帶來不少的訂單。但不少米粉投訴,如風達快遞服務質量嚴重有問題。或許自身的服務質量和公司的管理體系才是壓死如風達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風達和凡客誠品就像典故中的虞、虢兩國的關係,「車輔相依,唇亡齒寒」虢國滅亡後虞國也未能倖免。目前如風達欠債已經近3000萬,市場並沒有留情於這個成立十一年的品牌,他曾經有過輝煌,但時代是不斷改變的,三次出售轉讓「如風小哥」沒能抓住行業的機遇從而迷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