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的故事在我國可謂是婦孺皆知,一說到「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8個關鍵字,國人腦海裡必然第一個浮現的就是她。
並且,她的故事並不止在我國流傳,國外也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前段時間,迪士尼還拍攝了一部真人版《花木蘭》,不僅請來劉亦菲當主演,在全球也收穫了不少票房。雖然如今歷史學家對花木蘭人物的真實性一直存疑,但依舊不妨礙其在大眾心中的著名度。
其實,替父從軍自古以來一直是屢見不鮮的現象。由於古代戶籍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朝廷在徵兵時,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也經常位列其中。而我國的傳統道德體系裡又是以「孝」為主,兒子代替父親參軍基本上在全國都很普遍。
不過,女兒替父從軍,古往今來也就花木蘭一人,這也決定了她的傳奇性。所以,花木蘭故事裡最大的噱頭,其實是女扮男裝。
在如今這個觀念風氣開放的社會,不管是男扮女裝還是女扮男裝,現代人早已見怪不怪。再加上當今美顏技術和化妝技術的加持,甚至還能做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不過,在花木蘭那個時代,並沒有現在這些黑科技。再加上軍營這種極為特殊的生活環境,花木蘭是如何混跡於一群男人當中,同時又巧妙隱藏自己性別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花木蘭的身世。根據史書記載,花木蘭的父親曾經是一個千戶長,類似於如今的退役軍人。不難推斷,其家族一直有習武的傳統。所以,花木蘭從小可能就是被父親按軍隊那一套撫養大的,成為一個假小子的可能性相當高。正是因為性格大大咧咧,再加上身手不凡,為她成功混入軍營提供了先決條件。
不過,懂行的可能知道。畢竟男女有別,女性生理特徵和男性截然不同,光是每個月一次的生理期,就能讓戰友起疑心了,花木蘭又是如何規避的?此外,古代士兵洗澡,基本都是所有人光著屁股。如此情況下,花木蘭的女性身份又怎能藏得住?
其實,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倒是好處理。古代女子用的都是月經帶,其和繃帶沒什麼兩樣。並且,月經和打仗同樣都是流血,很容易就能找個理由搪塞過去。至於洗澡,也完全可以錯開時間去洗,同時減少洗澡的頻率。長此以往,抓住戰友洗澡規律的花木蘭,便能輕鬆化解這種尷尬。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聲稱花木蘭的女性身份早就被戰友識破,但大家都是替父從軍,也能互相體諒難處。於是便故意隱瞞不報,還經常給花木蘭打掩護。
有了戰友的理解和幫忙,再加上古代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是留長髮紮成髻,花木蘭女扮男裝12年不為人知,也就不奇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醫學表明,當女性經常處在極端環境,如南徵北戰、缺衣少食等情況下,會出現某種生理性病變。即女性性徵衰減,骨骼密度變粗,甚至是閉經。說白了,要是長年累月打仗,女人則會變得像男人。
這也是為何那些赴中東作戰的美國女兵,退役回國後需要定期服用雌激素調整狀態的原因。如此看來,花木蘭當年想要隱藏自己女性身份,並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