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男扮女裝行軍12年,為何一直未被發現?其實原因很簡單

2021-01-18 騰訊網

花木蘭的故事在我國可謂是婦孺皆知,一說到「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8個關鍵字,國人腦海裡必然第一個浮現的就是她。

並且,她的故事並不止在我國流傳,國外也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前段時間,迪士尼還拍攝了一部真人版《花木蘭》,不僅請來劉亦菲當主演,在全球也收穫了不少票房。雖然如今歷史學家對花木蘭人物的真實性一直存疑,但依舊不妨礙其在大眾心中的著名度。

其實,替父從軍自古以來一直是屢見不鮮的現象。由於古代戶籍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朝廷在徵兵時,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也經常位列其中。而我國的傳統道德體系裡又是以「孝」為主,兒子代替父親參軍基本上在全國都很普遍。

不過,女兒替父從軍,古往今來也就花木蘭一人,這也決定了她的傳奇性。所以,花木蘭故事裡最大的噱頭,其實是女扮男裝。

在如今這個觀念風氣開放的社會,不管是男扮女裝還是女扮男裝,現代人早已見怪不怪。再加上當今美顏技術和化妝技術的加持,甚至還能做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不過,在花木蘭那個時代,並沒有現在這些黑科技。再加上軍營這種極為特殊的生活環境,花木蘭是如何混跡於一群男人當中,同時又巧妙隱藏自己性別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花木蘭的身世。根據史書記載,花木蘭的父親曾經是一個千戶長,類似於如今的退役軍人。不難推斷,其家族一直有習武的傳統。所以,花木蘭從小可能就是被父親按軍隊那一套撫養大的,成為一個假小子的可能性相當高。正是因為性格大大咧咧,再加上身手不凡,為她成功混入軍營提供了先決條件。

不過,懂行的可能知道。畢竟男女有別,女性生理特徵和男性截然不同,光是每個月一次的生理期,就能讓戰友起疑心了,花木蘭又是如何規避的?此外,古代士兵洗澡,基本都是所有人光著屁股。如此情況下,花木蘭的女性身份又怎能藏得住?

其實,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倒是好處理。古代女子用的都是月經帶,其和繃帶沒什麼兩樣。並且,月經和打仗同樣都是流血,很容易就能找個理由搪塞過去。至於洗澡,也完全可以錯開時間去洗,同時減少洗澡的頻率。長此以往,抓住戰友洗澡規律的花木蘭,便能輕鬆化解這種尷尬。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聲稱花木蘭的女性身份早就被戰友識破,但大家都是替父從軍,也能互相體諒難處。於是便故意隱瞞不報,還經常給花木蘭打掩護。

有了戰友的理解和幫忙,再加上古代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是留長髮紮成髻,花木蘭女扮男裝12年不為人知,也就不奇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醫學表明,當女性經常處在極端環境,如南徵北戰、缺衣少食等情況下,會出現某種生理性病變。即女性性徵衰減,骨骼密度變粗,甚至是閉經。說白了,要是長年累月打仗,女人則會變得像男人。

這也是為何那些赴中東作戰的美國女兵,退役回國後需要定期服用雌激素調整狀態的原因。如此看來,花木蘭當年想要隱藏自己女性身份,並不是什麼難事。

相關焦點

  • 再讀《木蘭詩》,發現5個花木蘭女扮男裝沒被發現的原因,藏得深
    與這兩首詩相比,或許更讓網友感興趣的是《木蘭詩》(又叫《木蘭辭》)。花木蘭的大名,據說現在已經傳遍了世界各地,咱們這位人見人愛的女俠確實是威風。身為女人,咱能「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做個將領,咱能「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然而有一個問題從上學時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就困擾著許多人:從軍12年,花木蘭為何就是沒被發現是男扮女裝。
  • 鄭爽上《了不起的長城》,男扮女裝撞《花木蘭》造型,比劉亦菲還好看!
    在《了不起的長城》當中,鄭爽在活動當中換成了一套古代軍裝的服飾,鄭爽把頭髮隱藏起來之後,就是男扮女裝的狀態但是看著鄭爽的這個造型,和劉亦菲在電影《花木蘭》的造型十分相似。《花木蘭》作為迪士尼第一部中國真人作品,光是這一點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加上有著劉亦菲的出演,更是萬眾期盼。
  • 花木蘭代父從軍12年,為何沒被士兵識破女兒身?每月那幾天怎麼辦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早在我們上中學時,就曾學過這首詩詞。在大家眼中,花木蘭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巾幗英雄,打破了大家對古代女性的認知。當然,花木蘭這個人物就跟祝英臺一樣,是被杜撰出來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關於她的記載,但不管怎樣,花木蘭一直都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那個時間,突厥人入侵中原,百姓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
  • 【執法實錄】男扮女裝,竟是為了……
    【執法實錄】男扮女裝,竟是為了…… 2020-08-20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迪士尼《花木蘭》上映,劉亦菲穿女裝打鬥只因真沒必要女扮男裝
    因為疫情原因,原本應該春節上映的《花木蘭》改到下半年國內上映,片中一段劉亦菲穿女裝長發在軍中打鬥的短片讓人疑惑,花木蘭不該是男扮女裝嘛?花木蘭:當時女子參軍,還真沒必要女扮男裝!《木蘭詩》成書於公元568年,當時戰亂連連,混亂不堪,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遷都,由平城遷到洛陽,並進行文化改革,主要是禁止穿胡服,朝廷上改說漢語。孝文帝太有野心,力推去鮮卑族所有文化,強迫改鮮卑姓為漢姓,命令死後不得葬於平城,並更改鮮卑籍貫為河南洛陽,還強迫鮮卑族和漢族通婚!
  • 花木蘭從軍12年,洗澡、如廁、生理期都是怎麼混過去的?
    中國歷史上的女將領,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其中有位女將領,一生都非常具有傳奇色彩,她就是我們熟知的代父從軍的「花木蘭」。然而花木蘭作為女子,從軍了12年,一直生活在男人堆裡,在面對艱苦的行軍作戰中,其女人身份一直未被暴露,這件事情也一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花木蘭女兒身的身份12年之間,居然沒有一個人發現?或者說花木蘭真是一個男人?
  • 花木蘭代父從軍12年,為何沒被發現女兒身,《木蘭詩》中已交代
    提到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她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去參軍。還有一首關於她從軍的《木蘭詩》,相信大家都背誦過。不過,這其中肯定也有很多人有過如此疑惑,花木蘭從軍12年之久,為何一直沒被發現是女兒身呢?今天,小編就來講講這其中的原因。
  • 男扮女裝當間諜二十年,連枕邊人也沒發現,聊聊蝴蝶君時佩璞
    女扮男裝的故事我們聽得多了,例如花木蘭、祝英臺等等。相比之下男扮女裝而不被發現就更考驗技術了,不過新中國成立後,出現了一位間諜,可謂是「女裝大佬」的最高境界了,他就是京劇演員——時佩璞。1986年,法國爆出一樁轟動世界的間諜案,法國駐華大使館職員伯納德·布爾西科和他的華人伴侶時佩璞被指控涉嫌為新中國竊取他國情報。據調查布爾西科夫婦利用職務之便,為新中國提供了上百份機密文件,因此被判間諜罪,處6年監禁,不過次年兩人被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特赦。
  • 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被發現女兒身,《木蘭辭》中已給出答案
    近段時間,劉亦菲版電影《花木蘭》螢屏熱播,引來了不少網友圍觀。儘管電影引起不少爭議,但木蘭替父從軍的事跡,還是值得大力宣揚的。但最令觀眾疑惑的是,木蘭從軍十二年,為什麼沒人發現她是女兒之身呢。其實,關於木蘭從軍的故事,正史記載得比較少,流傳較廣的是著名的北朝民歌《木蘭辭》,後人的著作大多都是根據這首民歌再加上民間傳說和自己的推斷整理而成。因此,我們今天討論花木蘭的故事,就不得不從這首民歌說起。由於這首民歌實在寫的太好了,本文有必要原文溫故一下: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 韓劇「男扮女裝」能霸屏幾時
    該劇導演金棟輝稱,拍「男扮女裝」鏡頭時,劇組一般會在後期用特效技術抹去男演員脖子上的喉結,但張東允看上去幾乎沒有喉結,讓劇組省去不少精力。韓國《每日經濟》稱,27歲的張東允2016年出道後一直不溫不火,《綠豆傳》熱播後迅速成為人氣明星,劇中驚豔的「男扮女裝」造型讓張東允實現演藝事業上的飛躍。
  • 我給《花木蘭》打五分
    1998年漫畫版《花木蘭》,與2020年真人版打鬥畫面對比然而,隨著片源大範圍洩露,影片口碑全面撲街。多數評價與朋友的話如出一轍——設定尷尬、邏輯不通、改動過多、演技木訥。但矛盾的是,花木蘭原本人物形象,與女權主義的價值觀並不完全匹配。花木蘭的內核是孝,參軍報國可往忠勇上靠,但「真」這個詞就有些牽強了。兵者,詭道也。行軍打仗,推崇的就是詭詐的方法,在你死我亡的戰場上,所有的道德觀都要讓位於生死。在戰場絞肉機裡,越是詭譎多變,殺伐果決的人,越有可能增加存活率。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從未被發現「女兒身」?迪士尼揭曉了答案
    《花木蘭》真人版就是個「悲劇」,在東西方文化差異口碑呈兩極化的評論下,迪士尼的這部真人版《花木蘭》是否真的拍得如此差勁呢?》,人家明明是去「代父從軍」,怎麼弄得好像去「相親」冒險似的,雖然是1998年的動畫,但對於花木蘭的塑造明顯不能讓已經非常了解花木蘭故事的國內觀眾滿意。
  • 花木蘭從軍12年,最終無人發現她是女兒身,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花木蘭的故事從古一直流傳至今,是我國古代的巾幗英雄被人傳頌。她替父從軍,並最終勝利歸來,不過這個故事中有個讓人奇怪的地方。就是為什麼在十二年的時間裡,也沒有人看出花木蘭是女兒身呢。雖然影視劇中都表情了自己偷著換衣服,背著大家洗澡,晚睡早起避開大家,可是這種做法就能免除十二年不被發現嗎?花木蘭的長相對於花木蘭真實的長相,在史料中或者《木蘭辭》裡並沒有詳細的描述,可以想像的是長相應該是很一般的,不誇張的說,長得有點像男人,並不像一位女性。換過來思考一下,如果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一位貌美的女子在男人堆裡不會被發現嗎。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軍營沒人發現她是女生?看這兩張照片就懂了
    導語: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軍營沒人發現她是女生?看這兩張照片就懂了。而根據一些書籍的記載,花木蘭是存在於412年-502年這個時期的人物。 而且花木蘭最著名的地方,就是「木蘭從軍」的故事了,因為花木蘭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而《木蘭辭》,可能大家都知道吧,可能現在大家都還能夠背出幾句。
  • 國外人叫好,國人失望的《花木蘭》,到底錯在哪?
    其實仔細想想,《花木蘭》的出演陣容都是實力不可小覷而且極符合各角色形象的一線演員《木蘭辭》的歷史背景極可能取自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戰,因為正史中對於這場戰役的行軍記載有著多處地名的重複,印證兩者的時代相近。換言之,木蘭可能是虛構的人物。無論她是否真實存在,我們基本可以斷定木蘭是個北魏人。
  • 《李茶的姑媽》那種男扮女裝,到底有啥稀奇的?
    《南北喜相逢》實際上,在小說和戲劇傳統中就有變裝的案例,國內有《花木蘭》《梁祝》,國外有《不可兒戲》《真假姑母》,由戲劇延伸至電影後,變裝的方式更加發揚光大。借著《李茶的姑媽》這一話題,今天就來聊聊「鋼鐵直男扮女裝」這類喜劇的特點——男扮女通常是一種應急策略,處於困境中的男人避免自己被認出的方法。
  • 花木蘭不只是從軍,細說10位經典花木蘭(下)
    ,與其他的劇不同的是此劇中加入了與木蘭一樣男扮女裝混入軍營的胡麗一角,兩人與男主角李駿一起在軍營共同生活,並且在接觸中產生好感,在木蘭恢復女兒身後兩人解甲歸田最終喜結良緣。陳妙瑛1998年我們更多的知道了迪士尼拍出了一部動畫片《花木蘭》但是其實與此同時TVB也製作了一部電視劇《花木蘭》但是相比早年的一些花木蘭影片這部影片更多的是作為一部合家歡的賀歲片
  • 韓劇「男扮女裝」能霸屏幾時
    該劇導演金棟輝稱,拍「男扮女裝」鏡頭時,劇組一般會在後期用特效技術抹去男演員脖子上的喉結,但張東允看上去幾乎沒有喉結,讓劇組省去不少精力。韓國《每日經濟》稱,27歲的張東允2016年出道後一直不溫不火,《綠豆傳》熱播後迅速成為人氣明星,劇中驚豔的「男扮女裝」造型讓張東允實現演藝事業上的飛躍。
  • 花木蘭行軍打仗數十年,為何無人知她女兒身,真相到底有多扎心
    怒火中燒,於是策馬奔騰、扯下盔甲,衝向敵軍……這是她在戰場上首現女兒身,柔然軍隊以為「女巫」,瞬間陣型大亂,然而董將軍也懵了,花木蘭這一轉身的背影,不知看到這一幕的小夥伴們有多少人在偷偷抹淚(輕微劇透)……但是,《木蘭辭》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寫的是花木蘭是凱旋而歸後,才暴露了自己身份的。
  • 分析伊能靜兒子「男扮女裝」的美與醜
    如此「男扮女裝」確實讓大眾有點辣眼,消化不了,因為這種畫風叫人倒胃。當然,「男扮女裝」與中國傳統戲曲舞臺上的「反串」不同,舞臺上的「反串」,是角色的需要,是劇本的安排,不是演員現實的映照,不是本我的展現。像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李玉剛舞臺上的反串,「男扮女裝」是服務於舞臺藝術。可以說,哈利 「男扮女裝」雖妖嬈,但很膩歪,沒有演員張國榮「男扮女裝」的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