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影響後代的每一個決定負責:聽北美原住民聊聊七世代哲學

2021-01-18 澎湃新聞

第七個世代將是最強大的一代,整個部族能夠通過這代人獲得文化重生。

長者口述收集 | Donovan,編輯整理 | 他者others

七世代哲學(seven generations philosophy)是北美原住民普遍共有的處事方式和原則,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法則之一。它的一般意思是:一代人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舉動,都將影響之後七代人,他們必須為這些後代負起責任。

但不同部落對七世代哲學的理解略有不同,我們請兩代原住民聊了聊自己的看法和應用。

長者Rick Hill Sr.

易洛魁人(Iroquois)

對一個易洛魁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和自己的族群相連,七世代哲學讓族群超越時間限制。

我們和第一位行走在大地上的印第安人相連,不論那是在多遙遠的過去。我們也和那些尚未出生的印第安人相連,他們也將走在這片土地上。七世代哲學是指我們這一代人的工作——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建立起橋梁。接受過去留下的遺產,我們繼承的是任務和責任,然後加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再交給日後的世代。這就代表著我們的作為不是為了自己,也不能依照驕傲和小我行事。這是我們印第安人根深蒂固的哲學——不只想著利益自己。你來到這個世上,辛勤勞作是為了下一代、再下一代人可以享受你的成果。

七世代哲學也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關,我們得和未來七代人都美滿相處。就現在來說,我想不論是原住民還是生活在工業社會中的人都應該以七世代哲學處事,如果這一代印第安人和工業社會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這也將使未來許許多多子孫從中受益。

Oren R. Lyons

奧農達加人(Onondaga)

七世代哲學的核心是視域、遠見、領導力和責任。你對日後七代人的命運負有責任。對我們來說,七代人是從現在起往後150年的時間。在此刻,你對所有這些時間裡的生命都有責任。現代社會的人總是談論著自己的權利,但很少說自己的責任,七世代哲學正好相反,我們首先關注的是自己所承擔的責任。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領袖、英雄,要面對各種問題,有為之後七代人造福的責任,這一代人離開後,下一代人同樣如此。

族中領袖在七世代哲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老一代人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從小培養下一代領袖。首先要仔細觀察,孩子們中總有孩子王,然後引導他/她,在深入接觸中確保他理解你的意圖。20年後,成就那個可以為族人擔責的人。領導力最重要的就是責任感,有遠見,對未來懷著悲憫,為未來七代人做決定。這不是一個隨意的說法,是我們族人生存至今的根本。

七世代哲學也是要對之前七代人懷有尊敬和感激,他們在做決定時把我們放在了首要位置,甚至可能為此做出犧牲。我們認為即將出生的那一代人在地下抬頭仰望著我們,在他們之下又是下一代人,因此你每一步落腳都會非常小心,從而心懷敬意地走在地球上。

現在世界上的主導勢力有很多都是大公司,他們以眼前利益為出發點,完全是消費主義的。舉個例子,鳥兒、獸群、草木都有自己的生長之地,你得尊重這一點,沒有一棵樹可以獨自生長,它仰賴自己的族群,特定的植物又在特定的樹附近生長,特定的藥草聚集在這些特定植物附近,如果你砍了樹,殺死的不僅僅是樹,還有圍繞它生長的所有植物,其中很可能包括對人類和動物來說非常珍貴的藥物。然而今天伐木沒有減緩,等到現代人明白這些時或許為時已晚。

日後的世代要為今天的這些所作所為付出很大代價,人們需要自問的是,你希望自己的後代過怎樣的生活?如果你願意為了養兒子而殺死孫子,你的兒子願意嗎?

Vine Deloria, Jr.

蘇族(Sioux)

要以實用的角度來看七世代哲學,現代社會把它浪漫化了,但他們卻不理解其真正含義,非常令人厭煩。七世代哲學是一個誓言,我們發誓守護、尊敬和我們密切相關的七代族人。

試想一下,大多數人都認識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也認識自己的孩子、孫輩、曾孫。就算曾祖父母那一代人在我們出生前已經去世,我們也會通過長輩們的記憶、歌謠和照片來認識他們。自然的,我們也想確保孩子和孫輩、曾孫輩能健康、安全地長大,不忘來處。因而算上自己這一代,七代人完全是實實在在地和我們緊密相連著。

七代人在我們的世界裡是真實可見的過去和未來,不是現代人所說的那種捉摸不透、模糊不清的未來,也不是神秘不可知的古老傳說。我們通過對生命的熱愛、對回憶的珍視和對未來的希望關注七代人。每一代人都有責任去教育、學習、保護早於自己的三代和三代晚輩。我們就是這樣才得以生存下來的。

另外七世代還有一層寓意,蘇族酋長「瘋馬」在1800年代末期過世前曾預言,七個世代之後,我們族人的文化就會從灰燼中重生。他告誡族人,記住自己是誰,我們將重返文化強盛之時。現在正是那第七個世代,年輕的蘇族人也在覺醒。

年輕一代Blessing Mc Anlis-Vasquez

皮馬人(Pima)

我們在當下做出的決定會對之後好幾代人產生影響,因而在做任何決議時都要確保到那時依然是可持續的。

今天,許多部落社區尋求發展,如何開發、建設都要考慮將來那些世代的利益。即便他們尚未來到這個世界,我們也得在現在就聽到他們的聲音。1990年代初期,我們的長者同意讓高速公路穿過保留區,今天我們感受到了這個重要決議的好處。經濟發展都在高速附近,保留區腹地則依然維持著傳統農牧生活方式,我們得以維繫現代和傳統之間的平衡,土地也因此變得更具價值。

到了我們這一代,開發是重頭戲,我們在保留區建立娛樂區吸引人流。我們不拒絕現代文明,也不埋頭只顧自己掙錢。儘管沒辦法確定此刻做出的決定一定是正確的,但考慮日後世代的發心能給予我們來自未來的能量。

不得不承認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發展過程中,並非所有的決定都正確、成功。在娛樂區的海洋館,過去兩年失去了四隻海豚,我們也在反思,重新修正。

Donovan Hanley

納瓦霍人(Navajo)

今天,原住民發展經濟或是做文化項目時都會考慮這麼做對後幾代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七世代哲學有兩種理解,也就形成了兩種處事方式。首先,我們會為日後七代人做計劃,今天的計劃能利於七代人,就是好計劃,因而我們從來不會做過度開發這樣的事;另一種,我們會從前三代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糾正他們的誤判,為之後三代人規劃未來。

做各項決定前我們不會找人算命,試圖事先知道對錯,這是納瓦霍人的禁忌。我們應對未來的傳統方式就是在所有計劃中留有犯錯的餘地、隨時調整。我們這一代人在做的是試圖把傳統世界和現代世界交織起來,成為擁有兩個世界的人,而不是被擠在兩者間的迷失者。

John Barrows

歐及布威人(Ojibway)

對加拿大原住民來說,七世代不僅指現在的一個決定將影響七代人,七個世代也是一個輪迴。第一代人在戰爭中失去了他們的土地,族人也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他們之後的每一代人都恢復、重建一些,直到第七個世代,力量重返族人中間。第七代也是擁有最強大力量的一代。

從加拿大印第安法在1869年頒布以來已經有六代人深受其苦,現在,第七代人正試圖回到傳統,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健康、自由地生活,也為之後七代人創造未來。

很久以前,原住民薩滿就預言了白人的到來,族人的文化和生活會幾乎完全被毀,他們也預言了第七代人將幫助族人重生。我們不是要放棄經濟發展、回到過去,而是要抓緊傳統的核心,教導下一代智慧、愛、尊敬、勇氣、謙遜、誠實、真摯,這些價值也是被印第安法、寄宿制學校、種族歧視等等摧毀的。

 

相關焦點

  • 北美原住民:在不同文化的撕扯中適應、調和,否則無法生存
    自十六世紀早期,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土地,與原住民展開戰鬥,到後來的英法等歐洲殖民者與原住民之間大大小小的戰爭,時間前後長達三百多年;文化上的侵略則影響更為深遠,直至當下。另一方面,原住民神話故事傳遞的是人與自然實為一體的觀點,小說中的神話人物——四個神秘的印第安人——以及現實人物諾瑪等是按照這個觀點行事的。當然也有原住民人物受到西方哲學世界觀影響,在兩個世界之間被撕扯。
  • 聊聊澳大利亞是怎樣誕生的
    澳大利亞人真的都是罪犯的後代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件事,一起看看澳大利亞是怎樣誕生的。殖民澳大利亞在西方,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就有流放這種懲罰,在18、19世紀的英國將其發揚光大,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囚犯以這樣的方式「出國旅行」。
  • 北美原住民形象在遊戲領域的新篇章
    編者按:北美原住民二百多年來受盡外來殖民者的壓迫。他們的土地被人大肆侵佔,文化被人隨意糟踐,在各類影視遊戲作品中的形象也被刻意醜化。如今,新一代原住民試圖通過遊戲開發的渠道,為族人樹立一個新的形象。本作特別請來了夏延河蘇族部落的長 Carl Buffalo 為遊戲獻聲。此外本作由來自達科他州揚克頓的藝術家 Meagan Zephier 負責美術設計,以及阿克維薩斯涅 59 號印第安保留地的 Moni Garr 負責編程和關卡設計。
  • 夜讀 | 在殖民者的敘事中,原住民的唯一命運就是滅亡
    初讀《草仍然綠,水仍在流》,你或許會覺得其中的故事荒誕、無釐頭,詼諧卻不知所云,但這本小說實則是以滑稽卻深刻的筆觸,講述了北美原住民的歷史、文化,也囊括了對於他們身份和敘事權力的探討。 閱讀正文之前,不妨先翻看譯者姚媛老師為其所作的序。本周與下周,我們將邀請譯者姚媛老師做客小南時光聊天室,與大家進一步分享她對這本書的理解。
  • 探訪原住民文化: 神秘而狂野,這才是最原始的北美!
    「我與你素未謀面但你的世界深深激勵了我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電影《荒野獵人》主演▲這位原住民女孩lakeeyshah,她與家人來到加拿大BC省參加一年一度的Kamloopa Powwow慶祝活動,許多北美原住民部落都將來此相聚。
  • 澳大利亞面積堪比中國,為什麼沒有原住民?
    中國的原住民是中國人。美國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那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是什麼人?什麼民族的?叫什麼?99%的人,都不知道。因為為澳大利亞土著呼籲的人,太少了。英國罪犯來了盎格魯-撒克遜人是近代史上借工業革命崛起的一個龐大民族,又稱為英格蘭民族。
  • 原住民:在不同文化的撕扯中適應、調和,否則無法生存
    自十六世紀早期,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土地,與原住民展開戰鬥,到後來的英法等歐洲殖民者與原住民之間大大小小的戰爭,時間前後長達三百多年;文化上的侵略則影響更為深遠,直至當下。另一方面,原住民神話故事傳遞的是人與自然實為一體的觀點,小說中的神話人物——四個神秘的印第安人——以及現實人物諾瑪等是按照這個觀點行事的。當然也有原住民人物受到西方哲學世界觀影響,在兩個世界之間被撕扯。神話故事和現實故事的呼應讓我們看到了基督教二元對立哲學觀與西方殖民者的認識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原住民神話故事與他們的認識和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這兩種不同的認識和行為之間的衝突。
  • 《帝國時代3:決定版》讓原住民參與開發 強化文明特色
    「我們在World 's Edge團隊(新成立的《帝國時代》系列DLC開發團隊)工作的一個重點是真實地展現我們在遊戲中描繪的文化和人群,在開發《帝國時代3:決定版》時,我們意識到,我們沒有像對待北美原住民文化那樣,堅持這種價值觀
  • 《北美魔法史》系列:第二篇番外出爐,關於十七世紀及以後的美洲魔法史~
    在帶大家再一次探索17世紀左右的北美魔法世界之前,有一條通知: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官博更正了關於No-Maj這一名詞的翻譯——麻雞。此翻譯已經過華納兄弟審核,所以,我們從今天開始可以正式稱No-Maj為「麻雞」。
  • 譚德塞:新冠疫情對原住民影響嚴重
    新華社日內瓦7月20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0日表示,全世界最貧窮和最脆弱人群面臨的疫情風險尤其高,其中包括居住在城市或偏遠地區的原住民。他呼籲加強對病例接觸者的追蹤以打破傳播鏈,給原住民更多幫助。
  • 一段血淚交加的歲月——解讀美國原住民史
    在世界歷史上算得上最具戲劇性的一場不同文明的遭遇,莫過於英格蘭殖民者和美國原住民之間的狹路相逢。英格蘭人因後者皮膚黝黑,而概稱其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可被劃分為不可勝數的部落,各部族的不同口音和方言達五百餘種(美國原住民的這一情況也常被殖民者作為依據,推斷原住民可能是以色列消失的部落。
  • 一位加拿大的原住民,想要成為李小龍
    同伴們笑了起來,雖然聽起來幽默,但這確實是加拿大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的來源。第一民族意即最早在加拿大定居的民族,提納人是其中一支。他們是北美原本的主人,數萬年來以狩獵、捕魚、採集為生,信仰萬物有靈,直到歐洲殖民者的到來侵奪了他們的領地,和生命。戰爭、疾病、奴役、同化……從18世紀起,大量的原住民部落被消滅殆盡,剩餘的則在保護區艱難求存。
  • 原住民攤上家暴案,華裔代理人全程親歷,說說北美法律制度的利和弊
    朋友Adam是一位性格簡單、善良的原住民。由於筆者一直在原住民社區做義工,跟他相識已久,Adam是公認的好人,他有個白人女友Linda,也經常在我們社區出沒,Linda的名聲不佳,大家都知道她人品惡劣,甚至目睹她虐待Adam,但Linda很善於控制人,所以Adam始終擺脫不掉她。這樣幾年下來,Adam不但被她騙走了很多錢,最後還遭到她的誣告,上了法庭。
  • 好文分享:J·K·羅琳短篇新作《北美魔法歷史》第一、二章
    在美國原住民部落之中,一些巫師與女巫曾被接納甚至在部落中備受尊崇,他們作為巫醫醫治病人獲得聲望,或是出色的狩獵者。然而,其他巫師和女巫經常因他們的信仰而遭到污衊,因為他們被視為惡靈附身。在美洲原住民的傳說中,「皮行者」-一個能夠隨心所欲變換動物形態的邪惡巫師或女巫-是有事實依據的。根據美洲原住民阿尼瑪格斯發展而成的傳說中,阿尼瑪格斯以近親的性命為代價換取幻形的力量。
  • 圖說原住民:布魯紹人
    布魯紹人可能是巴基斯坦的原住民,受印歐人擴張影響而被迫遷居至巴基斯坦北部和克什米爾與世隔絕的山區。 布魯紹人自稱是亞歷山大遠徵軍的後代,以長壽聞名,但這兩種說法都沒有事實依據。
  • 臺灣原住民可以享受哪些福利?
    至少從福利角度來看,正名之後,兩支部落這些年的辛勞會略有盈餘:有生活津貼、交通補助,健保費也便宜;小孩讀書減免學費,專科以上還有助學金;如果孩子考大學,只要通過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認證,各種加分羨煞其他考生的同時,還享受優先錄取……於是,臺灣有人千方百計地想獲得原住民身份。至於山裡的頭目認不認,那就是後話了。
  • 每一個心懷故鄉的人,都應該聽一首他的歌
    胡德夫出生在臺灣臺東太麻裡大武山的一個原住民家庭,爸爸是卑南族人,媽媽是排灣族人,他稱自己為「卑排族」人。原住民熱愛唱歌,在他還很小的時候,就常坐在祖父膝頭,聽祖父哼唱卑南族民歌,慢慢地就學會了。當無憂無慮的小胡德夫快樂地唱起這些歌,老師的一句話卻重重打擊了他「你唱的不是音樂!有音符有譜的旋律才是音樂」。
  • 中信贈書|女兒4歲了,我們開始聊聊哲學思辯
    與孩子一起探討哲學,就是以兒童的視角為起點,用一種全新的目光和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懂得聆聽、去尊重和承認他人的不同觀點(即使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就會以更為廣闊的眼界來看待和理解世界。 03家長如何引導思考已經萌芽的孩子,從哲學角度進行思辨?
  • 臺灣原住民的漢姓竟由射箭和猜拳決定
    臺灣居民(包括原住民)開展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反抗運動。臺灣影片《賽得克巴萊》反映的就是這一時期原住少數民族反抗日本壓迫殖民的故事。到了蔣介石執政時期,當局致力於去除日本殖民文化影響,要求臺灣少數民族普遍取漢姓、用漢字。1984年臺灣少數民族開始要求「正名」。1995年,臺灣「立法院」修訂了《姓名條例》,規定臺灣少數民族可以用漢姓,也可以用本民族的傳統姓名。
  • 澳大利亞原住民「Law」姓家族的中國尋根之夢
    郭佩珊   中新社布裡斯班5月27日電 題:澳大利亞原住民「Law」姓家族的中國尋根之夢  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一早,67歲的澳大利亞退休老師布倫達(Brenda)就開始化著原住民的傳統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