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小說、影視劇什麼的,各種書生,無論貧富,身邊都會有個把書僮。比如賈寶玉的茗煙,梁山伯的四九……戲份都很足。
那時沒有意識到,如果小主人要讀書,這書僮得承擔多少工作。畢竟我們小時候學習都是自己的事兒,家長即使參與,也是考不好揍一頓,哪有給你當書僮的?
也許時代不同了吧,我這一天天除了上班,回家還得給兩個小主子當書僮。
今天就來隨便盤點下,一個四年級家長的書僮任務:
A.加各種班級群
1、首先校內肯定就得有一堆群,發通知的,家長們自由交流的,語文朗讀的,英語朗讀的,都很必要,你都得加吧?
2、其次各種機構群,報一個課,就會有一個課的群,也是各種收發通知,十分有必要。
3、再次是各種報名考試後拉的群,初試群、複試群……一個也不敢漏。
4、除了這些必要的「班級群」外,這兒一個那兒一個的,還得加不少的雞娃群,聊天是一回事,主要是怕漏掉什麼有價值的資訊。
3、民間打卡群的任務提交。
以上種種,首先你得錄視頻、拍照片吧?然後還得用各種各樣的APP來上傳提交。1如果忘了,孩子會被批評;2如果忘了,機構助教就會奪命連環地發微信問你;3如果忘了,過兩天就有可能發現自己被踢出群了。
像我們家這種雙胞胎,人人說羨煞旁人,可錄雙份視頻、拍雙份作業並分別上傳的煩躁心情,誰能知誰能知!
2、數學機構的補充材料、課前測答案、作業解析、老師筆記等等;
3、英語機構發的音頻、補充材料、要背單詞列表等等;
4、天南地北渠道來的各種百度網盤,各機構測試卷子,都想要過來,存了就算學了,列印了就算做了。
所有的資料,看到了就得馬上存,否則轉眼網盤就過期了,三天那些PDF文件就打不開了。就這樣,我們每天被淹沒在海量資料裡。
本來以為三年級以上就不用家長管作業了,現在看是太樂觀了。
1、課內的話,我們家的話要幫著看一遍作文裡的錯字,抽查老師批改情況,各種籤字。一些作業錯誤率比較高的孩子,家長就痛苦了,如果學校留了作文,那且折騰吧。
2、數學機構的作業,我們家反正我也不會爸爸也沒時間,都自己負責。幸好數學機構的作業通常都會有帶詳細解析的答案,會不會,錯不錯的,自己看去唄。家長負責給找答案就行了。
但很多家庭的父母是能輔導數學的,會跟著聽課,然後不會的一道題一道題摳,看孩子的思路、步驟,會給孩子指點迷津、找出薄弱項,以及更多超出我想像的高級書僮輔導職責。當然,這樣輔導出來的孩子奧數水平也遠高於我們這種不管的。
3、英語機構的作業是最費媽的,也是我最煩的。背誦課文或者單詞吧還行,反正耐心點熬唄。但各種題的作業,要麼沒答案,要麼有答案也是沒詳解。
你說像數學一樣完全不會也就算了,英語好歹還會,一點兒招都沒有,只能跟著從頭讀一遍文章,然後看看孩子這題做沒做對,為啥沒做對,怎麼給孩子講明白了。
古代書僮是不是跟著書生全部學一遍四書五經我不知道,反正這個英語進度,家長只好跟著走,每道題都相當於自己也做了一遍!
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我們家在這件事上教育得不好,以至於就特別費媽。啥啥自己也找不著,全得靠我這個老書僮來收拾。所以大寶在作文裡寫著:「媽媽每天很早就起來,東翻西翻,給我們準備學習的東西。」
各種機構的書、練習冊、課堂隨材、補充材料,一周不到,就堆得哪兒哪兒都是。然後不同培訓班要換一批不同的書,就得來回倒騰書包,這也都是書僮的活兒。
所以聽說有報班特別多的家庭,弄七個書包、七個筆袋(我們家的話就得十四個),一天一個專用包,周一到周日,拿了就走,倒也簡單明了。平時在家裡門廳處掛一排,別人一進來嚇一跳,以為不小心走到七個小矮人家裡了呢。
這個職能,古代書僮肯定沒有,大公司老闆的秘書倒是常幹。
怎麼報課,時間是否衝突,課與課之間趕場是否來得及,寒假班暑假班怎麼穿插安排最合理,中間怎麼吃飯,音頻什麼時間聽,怎麼安排戶外時間,用什麼時間寫作業,用什麼時間跟朋友社交,用什麼時間配眼鏡……跟父母自己的工作時間怎麼協調。
每一位雞娃父母都是時間管理大師,大到整個升學規劃、全年規劃,小到每周、每天的任務單,只要你算不到,孩子寶貴的時間就可能被浪費掉了。
除了上述我能想到的,伺候書生們,當然還有吃喝拉撒,舟車勞頓,這些近似於嬤嬤、車夫的工作暫時就不列入書僮業務範疇!
然而還是會有許多不好歸類的雜項。比如孩子上各種網課的用戶名密碼呀,各種加入會議的房間號啊,網上填調查問卷啊,各種報名搶考位啊,下周各種瀏覽器調試鷹眼啊,陪課陪考啊,機構續費啊,退班退費啊,請假銷假啊,跟校內老師機構老師溝通啊,給戴OK鏡,聽寫聽背啊……
有時候事情趕一塊兒,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要展開批判了:「需要被書僮這樣服務的書生,想來也讀不好書」「啥都要靠父母,沒有自驅力,遲早競爭不過別人」「學習終究是自己的事,爹媽能管一輩子?」
我嘆口氣,難道我們願意這麼累?這個問題很複雜,要分別討論。
客觀上說
確實,我們小時候不是這麼搞的,學習就是自己的事兒,家長一年到頭,就是開開家長會,成績好回來誇兩句,不好回來打兩頓,也管不了幾次學習。所以我們這代人,只要考出來的,自學能力普遍都比較強,自己懂得列計劃,懂得搜集、整理資料,懂得安排時間。
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跟過去不一樣了。現在如此密集的信息數量、如此多元的培養目標,如此繁雜的要求指令、如此激烈的內卷競爭,說給過去的父母聽,誰敢信?
特別是絕大部分的雞娃任務要通過網絡完成,難道真的給孩子一個手機,自己加所有的群,下載所有的資料,完成所有的打卡,進行所有的溝通和報名?也許有的孩子可以,但我們家肯定是不行,我認為孩子的自制力做不到有效控制。一是很難避免沉迷,二是網上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三是網上騙子壞人還是不少的,少年兒童缺乏鑑別防禦能力。所以我是不會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而給她們手機的。
如此一來,A.B.C這三項,孩子客觀上就沒法自己弄。網際網路時代,F.G裡面很多項也都是在網上進行,家長不去做,孩子自己怎麼搞?
再來說輔導功課,三年級以上,對自己的課內作業負責,應該是可以做到的了。但課外的奧數、英語,有能力的家長,真的就能袖手旁觀嗎?別人都家庭一對一,就你為了培養能力讓孩子不會就空著錯了也不給改?
客觀上說,時代不同了,家長不給孩子當書僮,孩子要麼被這個網絡社會染色,要麼被這個網絡社會隔絕。
除了必須用網絡的任務外,確實還有些任務,是孩子可以自己承擔,也應該逐步學著自己承擔的。不是咱們這些老書僮想偷懶,確實是越早培養相關能力,對孩子的未來越有好處。
1、自己給自己列計劃行程。這一周都有什麼課,有什麼必做的作業,有什麼選做的作業,怎麼安排時間。要逐步訓練鼓勵孩子,能夠自己妥善計劃並執行,這個不光是對學習,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也都會有巨大的正面作用。
咳咳,這裡順手推一下大腿家印的2021年雞娃本,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列日程,自己執行,養個好習慣。
2、學著收納整理資料。各個科目的教材、練習冊、隨材、資料,學校的教材、本子、教輔,自己的文具、書包。雖然有一個說法是桌子越亂的人越有創造力,但總得有人收拾啊,孩子自己能收拾,對未來生活也是有幫助的。
3、自己檢查核對作業,研究錯題整理筆記。絕大部分作業,是不是儘量就別讓家長參與了。自己檢查核對,批下來如果錯了,按老師要求改錯就是了。課外有不會的或錯的,要學會對照答案自己研究,實在不會的下節課去問老師,必要的整理筆記或者錯題本。
我們這輩兒人已經學得夠夠兒的了!自己苦讀了那麼多年,現在還得跟著孩子再來一遍義務教育嗎?除了比較高級別的指點,所有知識都得爹媽嚼碎了再餵孩子一遍,說到底對孩子自學能力的發展是不利的。
4、自己能做的事情儘量自己做。雞娃圈的父母都能理解,孩子的時間太珍貴了。日子每天都是緊鑼密鼓,而不是慢慢悠悠過去的。所以我們儘量給孩子代勞了許多許多的事,讓孩子省下時間,能早點完成作業,從而多睡一會兒,多戶外一會兒,多閱讀一會兒。
可孩子漸漸大了,他們遲早要自己面對社會、走入社會的。一些基本的能力,該鍛鍊還是得鍛鍊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漸漸讓孩子獲得更全面的生活能力。從長遠看,這是為了孩子好。
為人父母,其實就是這麼煩的啦。我們自己的父母,雖然沒有在學習上參與那麼多,可一輩子給兒女也是一樣的操各種心,永遠沒有消停時候。
當書僮就當書僮吧!誰讓我們最擅長幹這個呢?如果真有一天完全不需要我們輔助學習了,不知道到時候會有多失落呢!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
總覺得日子過得有一些極端
我想我還是不習慣
從默默自雞到報好多班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
眼看著日程一天比一天更滿
朋友常常有意無意調侃
我這樣才配生活在海澱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
我看那前方怎麼也看不到岸
那個後面還有一堆幼崽追趕
哎唷寫一篇皆大歡喜的文是越來越難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
陌生的機構何處有我的期盼
揮別了舊時的夥伴
現在的我更覺得孤單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
班越加越多作業做也做不完
我問安爸說怎麼辦
他說基本上這個很難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呀比較煩
我夢見在學而思吃了晚餐
夢中的教室燈光太昏暗
手中的課前測讓我很羞慚
人生總有遠的近的麻煩
姥姥嫌我每天雞娃太晚
高端班型嫌我成績寒酸
雖然娃已每天苦幹實幹
管它什麼天大麻煩
久而久之我會習慣
天下沒有不要錢的午餐
剛剛發下這個月的工錢
趕緊報了八千塊的新班
大寶太胖二寶不肯吃飯
奧數太爛英語進度太慢
麻煩 麻煩 麻煩 麻煩 麻煩
我很麻煩
麻煩 麻煩 麻煩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我比較煩
我的頭髮已經白掉了一半
每天的工作排得太滿
黃莊的班型仍然高不可攀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
我只是心煩卻還沒有混亂
你們的關心讓我溫暖
娃是我最甘心的負擔
不煩 我不煩 我真的不煩
我不煩 不煩
人生很燦爛 燦爛
我一點不煩
我不~~~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