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郭玉潔&王小平:寫作的任務是什麼?

2020-12-28 澎湃新聞

近年來,年輕一代的中國臺灣作家黃國峻、童偉格,在臺灣的馬華作家黃錦樹、張貴興等人的作品逐漸進入大陸讀者的視野,同時著名左翼作家陳映真的小說全集也在理想國出版。

6月24日,上海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副教授王小平和作家郭玉潔來到「跳島FM」第13期,一起討論臺灣當代文學的發展現狀和脈絡,以及大陸文學與臺灣文學之間的映照關係。

跳島FM EP13 試聽版

一種不一樣的「衝擊」

「一開始,我把臺灣文學當作一個 『衝擊』。」郭玉潔回憶,大學剛畢業時她在北京三聯書店看到了一批臺灣文集,包括朱天文的《花憶前身》《世紀末的華麗》,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弟兄們》等等,感覺打開了新的世界。

郭玉潔

「我成長的年代,文學還是在一種現實主義的寫作脈絡裡,讀到的很多書都是很寫實、很鄉土的,然後突然看到了非常不一樣的寫作。這種衝擊感有點像中學時第一次讀到張愛玲的小說。」郭玉潔說,那種「不一樣」有兩個層面,一是那種現代派的優美雅致的文字,一是有關城市的感受與描述。

「我記得《世紀末的華麗》寫一個女子在臺北的一個頂樓裡,不跟別人接觸,每天做手工。那種一個人的孤獨狀態,和我們以前在鄉村、家族裡的感受非常不一樣。再後來看《荒人手記》,又是一系列衝擊。這是我對臺灣文學的最早印象。」

而王小平在2003年前後去臺灣做博士論文,論文有關臺灣與大陸的文學交流,主要談的是臺靜農這一代作家在1945年到1949年之間如何在臺灣傳承從大陸起源的「五四」新文化精神。

王小平

因為搜集資料的需要,王小平在臺灣住了兩個月,一開始從知識分子研究的角度進入臺灣文學,後來也慢慢對臺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興趣。2016年她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訪學,剛好遇到了白先勇,也向他請教了關於臺灣文學的一些問題,包括白先勇自己的創作經歷和心得。「因為有這樣一些接觸,我對臺灣文學的歷史細節有了更多了解,對臺灣文學的感性認識也慢慢多了起來。」

文學的鐘擺:直面現實還是凝視自我?

在郭玉潔看來,現代派在臺灣文學中完全佔了上風,也就是從朱天文、朱天心、張大春那一代之後,臺灣作家對現代寫作技巧的實驗和實踐緊跟歐美潮流。

「有一次我採訪駱以軍,他就講袁哲生、黃國峻、邱妙津這一代小說家寫的都是密室裡的自我,很受困,也很自我折磨。精神上的觸角一定非常細,然後就不停地練那個東西。因為精神上的折磨,很多人都自殺了,還有人患有抑鬱症。我到臺灣讀書的時候,創意寫作班上都是很年輕的同學,我就發現抑鬱症比例的確很高。因為他們都那麼年輕,就只能寫自己,一直在觀察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行為,困在這裡出不去。一方面他們寫作的題材會很窄;另外一方面,每一篇都挺神經質的。」

而當郭玉潔回望臺灣文學的脈絡,她發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寫實主義是那麼好,有非常沉重的現實感,和底層站在一起。「所以我這幾年又回到了現實主義這個脈絡,包括在看大陸小說家的時候。我覺得以前我沒有很公平地看待它(現實主義),因為它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一個文學潮流——我們總渴望沒有的東西——可是它原來是非常成功的。」

王小平認為,臺灣年輕一代的寫作歷程發展到後來就像一個鐘擺,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不停擺動。「當現代主義向內轉發展到一定程度,新的出路似乎就很難找到,那麼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向另外一個方向去汲取一些文學資源和文學經驗,比如說現實主義,比如說臺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鄉土文學,比如對很廣闊的社會的關注,比如像陳映真、黃春明這些人,從他們那兒是不是又可以找到一種新的寫作可能性,從而打開更大的寫作空間?」

臺灣小說家和大陸小說家的任務是一樣的

王安憶曾說,1970年代發生在臺灣的鄉土文學之爭,對於大陸文學來說像是一次提前的預演。

「其實我們今天談臺灣文學,也可以為我們討論大陸文學提供很多借鑑。」王小平說,早年臺灣文學整體上受大陸文學的影響很大,比如上海對臺北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有很清晰的線索可以追溯。而臺灣的當代文學對大陸文學也有一個反作用——1949年之後,張愛玲這條線索,這種世情小說的傳統在大陸斷掉了,但是在臺灣接續下來。「有意思的是,在臺灣接續下來之後,大陸的年輕人又受到影響,把這個帶回來。這種文學之間的關係確實非常複雜。」

「我覺得每個地方的文學發展都有自己的軌道。臺北和上海可能會有相似的地方,因為都是在大都市的生活環境裡,然後也受西方影響。我從臺灣回到上海之後覺得我們挺多元的。這麼多年不同階段的歷史就在一個城市裡完全並存。」郭玉潔說,中國大陸幅員遼闊,每個人背後都帶著很寬廣的地域和很重的家庭故事。「我一個臺灣朋友來上海玩,後來又去了杭州,他就覺得來這邊之後身體立刻變得非常解放,因為不像在臺灣,有那麼強的距離感。」

「每個年代的寫作者都有自己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只能硬碰硬地去解決,是繞不過去的。我自己的感覺是,在之前的很長時間裡,我們這邊的文學寫作者,尤其年輕寫作者是不如臺灣寫作者的,理念和技巧都不如。可是這幾年我有點覺得雙方處在競爭狀態了,這是挺好的一個事情。」

最終,郭玉潔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其實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我們這一代或者更年輕的寫作者,我們寫作的任務是什麼?我們該怎麼去把握現實,怎麼從看起來好像彼此一樣的生活裡找到內核?這點對於臺灣小說家和大陸小說家,任務是一樣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鄭曉龍、周迅現身籤售會,助力《甄嬛傳》編劇王小平新作發布
    Yes娛樂10月10日訊10月6日,《甄嬛傳》、《羋月傳》編劇王小平與著名導演鄭曉龍、知名演員周迅現身北京西西弗書店·五彩城店,為新書《三色鐲》舉行籤售會,並向大眾推薦由自己解讀的影視文化對談節目《劇說》。
  • 《甄嬛傳》《羋月傳》編劇王小平:寫小說是一個人的戰爭
    創作小說《三色鐲》的過程讓王小平感到快樂和愉悅,她說:「因為沒有其他因素的幹擾、時間的壓力,可寫可不寫,願意寫的時候就寫。」王小平說,其實《三色鐲》的小說是在創作幾個劇本的間隙完成的,並非一氣呵成。「故事和人物一直蟄伏在我的心裡,時不時跳出來,跟我悄悄對話。出版了,回頭一看,好像時間很長。」王小平說。
  • 新作《三色鐲》歷時8年重新演繹圖蘭朵,王小平:小說創作比劇本創作要快樂得多
    不過由於當時國內的電影市場並未成熟,於是王小平在構思電影劇本的同時,進行了《三色鐲》小說的寫作。《三色鐲》的寫作過程雖然歷時8年,但王小平說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曲折艱辛。因為這八年當中,王小平一直在策劃和參與其它劇本的創作,參加劇組的拍攝,所以小說是在幾個劇本的空隙中斷斷續續弄出來的,並非一氣呵成,「出版了,回頭一看,好像時間很長,但寫作的過程並不太辛苦,有種時不時逃學出來,到另外一個奇妙多彩的世界裡閒逛的快樂。」王小平表示,長篇小說《三色鐲》是自己創作上一次新的嘗試,小說在創作中是把「好看」二字放大的。
  • 孫儷驚喜現身王小平新書首發式
    14日,上海書展期間,由作家出版社和上海新華傳媒聯合主辦的王小平長篇小說《三色鐲》新書首發式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舉行。作家王小平、青年演員關曉彤、王嘉出席首發式活動。《三色鐲》是王小平歷時八年潛心構思創作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力作,小說以上古神話共工怒觸不周山
  • 訪談作家兼編劇王小平:「影視創作本身就是遺憾的藝術」
    其中,《刮痧》《甄嬛傳》《羋月傳》都有鄭曉龍的妻子王小平的參與,導演鄭曉龍曾在媒體面前表示:「成就我的不是甄嬛,也不是羋月,而是我的妻子王小平」。王小平:這套書的寫作過程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曲折艱辛。這八年當中,我一直在策劃和參與其它劇本的創作,參加劇組的拍攝,所以小說是在幾個劇本的空隙中斷斷續續寫出來的,並非一氣呵成。故事和人物一直蟄伏在我的心裡,時不時跳出來,跟我悄悄對話。出版了,回頭一看,好像時間很長,但寫作的過程並不太辛苦,有種時不時逃學出來,到另外一個奇妙多彩的世界裡閒逛的快樂。
  • 南方周末寫作實戰訓練營第二季招人啦!一起探索故事寫作的秘密
    剛進入媒體工作的郭玉潔,在《逝者》欄目中寫離世者的故事時,常思考這個問題。十數年過去了,從普通記者到《單向街》主編,再到「正午故事」聯合創始人,郭玉潔一路摸索,找到了答案: 「只有少數人——通常是成功者——擁有故事,而大部分人長久地沉默,就此被遺忘。」
  • 王小平《甄嬛傳》後再寫「大女主」,與鄭曉龍合拍電影,女主選定關曉彤
    王小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這個故事將對東方公主圖蘭朵進行全新演繹。那麼,《圖蘭朵:魔咒緣起》能否打破魔幻大片的「魔咒」,延續鄭曉龍和王小平的收視熱度呢?對此,王小平認為,從編劇的角度來看,重要的不是寫什麼題材,而是怎麼寫。「現實主義是一種創作態度,而不是題材。那些流行的霸道總裁、甜寵劇都是現實題材,但它們與現實主義毫無關係。只要你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哪一種題材都應該能寫好。」
  • 《甄嬛傳》編劇王小平新長篇《三色鐲》獲電影改編 演員陣容強大引...
    作家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電影《刮痧》,電視劇《甄嬛傳》的編劇、作家王小平近日推出新長篇《三色鐲》,根據本書改編的電影由著名導演鄭曉龍執導,關曉彤、迪倫·斯普羅斯、姜文、胡軍、蘇菲·瑪索等影視大咖參演。
  • 當寫作也變得功利,什麼樣的故事才能打動人心?
    剛進入媒體工作的郭玉潔,在《逝者》欄目中寫離世者的故事時,常思考這個問題。十數年過去了,從普通記者到《單向街》主編,再到「正午故事」聯合創始人,郭玉潔一路摸索,找到了答案:「只有少數人——通常是成功者——擁有故事,而大部分人長久地沉默,就此被遺忘。」
  • 《甄嬛傳》編劇王小平新長篇《三色鐲》獲電影改編 演員陣容強大引關注
    作家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電影《刮痧》,電視劇《甄嬛傳》的編劇、作家王小平近日推出新長篇《三色鐲》,根據本書改編的電影由著名導演鄭曉龍執導,關曉彤、迪倫·斯普羅斯、姜文、胡軍、蘇菲·瑪索等影視大咖參演。作家出版社和上海新華傳媒聯合主辦的新書首發式日前舉行,作家王小平、青年演員關曉彤、王嘉出席首發式活動。
  • 看戲外之畫,聽言外之音——屏幕之外的鄭曉龍&王小平
    同時,在這位大佬的身後,往往有一位佳麗的身影,這就是他的夫人——王小平。就是王小平與鄭曉龍這一代國內影視劇老前輩的經歷,對於他們能達到今天的高度有哪些作用。其實導演並不意味著什麼都很懂,而是什麼都知道一些,更重要的是各種統籌規劃。而且,正因為沒有科班教育的薰陶,鄭曉龍是以市場反饋的第一經驗為教科書進行深度學習,而且,他所認為的「作品永遠要把觀眾放在前頭」——也就是需求引發供給。我認為值得所有文藝創作者銘記。
  • 周迅、導演鄭曉龍參加編劇王小平新書《三色鐲》分享會
    當鄭曉龍在發言的時候,說起經常和王小平吵架,在電影拍攝的時候,作為導演,自然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作為編劇的王小平,劇本寫出來,自然也有她的堅持,兩個人經常是吵起來,作為演員的周迅,看著導演和編劇吵,周迅坦言:我覺得他們夫婦是在撒狗糧!
  • 網評羋月傳蔣勝男和王小平訴訟案誰更有理?(上)
  • 汪海林發布的111位編劇名單裡,也有《甄嬛傳》編劇王小平的名字
    在汪海林發布的111位編劇聯合抵制「文賊」於正、郭敬明的名單裡,《甄嬛傳》的編劇王小平的名字也在列,不知道原著作者流瀲紫有沒有瑟瑟發抖。反正已經有網友私信質問王小平:「你也好意思出來抵制?」其實《甄嬛傳》的劇本只是根據小說進行了改編,與原著小說差別還是很大的,王小平回應網友的時也說:「我很慶幸自己把她的文字基本刪乾淨了,我是出版社小說編輯出身,最恨抄襲,被人指責抄襲太傷我心!」
  • 《甄繯傳》編劇王小平攜新作亮相上海書展,關曉彤、孫儷現身助陣
    上海書展正在火熱進行中,近日,孫儷、關曉彤、孫茜和王嘉等明星現身上海書展,為小說家王小平的長篇小說新作《三色鐲》首發助陣。圖為關曉彤分享自己拍《圖蘭朵》的故事。王小平的先生是著名導演鄭小龍,《北京人在紐約》《甄嬛傳》等影視作品均由他執導。圖為王小平在籤售。而提起王小平的作品,可以說很多人都熟悉。
  • 陳雪李銀河對談:童年的不幸造就好的作家
    19日,臺灣女作家陳雪(右)的新書討論會在京舉行,著名性學家李銀河(左)、主持人梁文道做客現場與陳雪就愛情、兩性、自我、寫作等話題進行對談。中國青年網記者 康佳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0日電(記者 康佳)19日,臺灣女作家陳雪的新書討論會在京舉行,著名性學家李銀河、主持人梁文道做客現場,與陳雪就愛情、兩性、自我、寫作等話題進行對談。  現場,陳雪講述了自己漂泊、流浪的童年,以及童年經歷對後來生活和寫作的影響。
  • 寶珀理想國文學獎評委對談,從高考作文到同時代創作者
    2020年7月7日,高考首日結束當晚7點,寶珀文化大使梁文道和寶珀中國區副總裁廖信嘉攜手第三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評委團,做客百度直播間,以高考作文話題為引,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直播對談。作為商業品牌,瑞士高端腕錶Blancpain寶珀的直播首秀,並未選擇時下流行的直播帶貨,而是以名家深度對談的形式,呈現一場能被時間記錄下來、蘊含文化積澱的精神盛宴。第三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的主題為「成為同時代人」,關注在時代變化中,擁有最強、最鮮活生活感知的年輕作者們的創作。
  • 你期待的寫作課,終於上線了
    這些年,我一直想,能不能把我的寫作心得複製下來,能讓更多人按照一套寫作邏輯,完成自己的寫作夢想,讓自己的作品插上翅膀,被更多人看到。於是去年,我開了第一個線下寫作班,把寫作心得製作成兩天共20小時的大課。
  • 什麼是學術寫作?學術寫作有什麼特性?
    什麼是學術寫作寫文章、寫作文這件事大家從小學就開始了,但是所謂的「學術寫作」可能對大家來說有一定的陌生。學長在劍橋的第一堂課,老師講的就是「什麼是學術寫作「。換句話說,學術寫作是個技術活。學術寫作自己是有獨立的規則、約束和章法的,與一般的英文寫作(比如雅思託福written test)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是雅思寫作7分、託福寫作29甚至滿分的同學,讓他們寫學術論文的時候,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