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攀登者》之後,更懂了《我和我的祖國》

2020-08-22 小小聊教育

兩部電影都看過之後,我真正覺得:《攀登者》就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8個故事。

01「我」的使命感

1960年中國國家登山隊克服千難萬險,終於登頂珠峰,卻因沒有留下影像資料,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承認。

為什麼沒有留下資料?

影片中有一個情節,登山隊員曲松林對他曾經的隊長方五州說「我恨你」,因為方隊長為了救他的命而捨棄了攝影機,使得那次登頂留下了難以彌補的遺憾。

「為了保護攝影機,我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樣的觀點不是曲松林一個人的,而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崇尚的價值觀!

因為這個終身遺憾,曲松林格外珍惜新組建的登山隊中負責攝影的李國梁,這個年輕人將代他去完成自己無法完成的使命。

正是這種使命感,李國梁在生死關頭把攝影機拋向隊友,自己卻選擇了割斷繩子墜落懸崖。

「你就是世界的眼睛」,這個眼睛的使命感是不可替代的。

同樣,《我和我的祖國》第一篇前夜,黃渤扮演的林志遠就承擔著這樣一種使命。

開國大典上,毛主席曾經親手按動電鈕,在全世界面前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紅旗。

就在大典前夜,設計這個電動按鈕的使命,一點不比攀登珠峰的壓力小。

人就在北京,可是連林志遠自己都說不清有多久沒回過家了。就是這樣夜以繼日地幹,他都不敢承諾電動升旗萬無一失。

計算數據,測量距離,還有各種器材,時間不夠,材料不夠,怎麼辦?助手爬上屋頂,用大喇叭喊話,讓市民們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只有經歷過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才相信,這樣的方式是最有效的。

因為,每個人都相信,對於祖國,「我」有一種不可推卸的使命感。

最讓人感動的是,境遇越困難,大家的使命感越強烈,這是《攀登者》的魂,是《我和我的祖國》的魂,更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之魂!

02所有的「大」都源於每一個「小」

李國梁犧牲之後,影院裡有多少人在啜泣呀,而曲松林更多的是痛。他痛得撕心裂肺,淚沿著滄桑而扭曲的臉頰流了下來。

為了國家的使命,多少人顧不上考慮自己的安危,甚至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個人早已變得可以忽略不記,而他們認為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

當鏡頭轉向黑牡丹,她拿著李國梁留下的信封,拿出那一張張用心捕捉的照片…..他小心地珍藏著對她的那份愛,卻肆無忌憚地用生命表白著對登山的愛,對國家的愛……

同樣,方五州與徐纓之間,始終隔著一座山,以至於相戀15年卻無法走到一起,為什麼會這樣?

當兩人為了完成登頂珠峰這一個使命而共同付出的時候,他們之間的那座山漸漸消失了。在珠峰,徐纓真正明白了方五州。

雖然徐纓最終把生命留在了珠峰,她的心卻和方五州融在了一起。

個人是小的,小到我們常常相互計較,無法彼此包容。

國家是大的,大到我們常常忽略自己,看見彼此的多面。

《我和我的祖國》中相遇篇中,原子彈研發工作者高遠,在報警信號響起時,腦中忽然閃現一個念頭,繼而轉身回艙,危險嗎?當然危險!

他甘願冒險是為了證明:這個方案不可行,恰恰可以說明另一種方案中可行的。

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做試驗!

故事最後,當電視屏幕上輪流轉換著那些英雄的照片,高遠曾經的戀人默默地流下了眼淚。多年前,高遠忽然失蹤,斬斷了與家人戀人的情,無聲地堆積起與國家的情。

國家,不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個人組合成的嗎?

03每個人都是攀登者

「山再高,往上攀,終能登頂,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攀登者。」

影片中胡歌扮演的楊光,因在登山途中凍傷雙腿,不得不返回治療,臨走時他說:我還會回來,我一定要登同珠峰。」

「楊光」真有其人,他的原型是九月一日出現在《開學第一課》的夏伯渝。

26歲時,夏伯渝因登珠峰受傷,不得不截掉雙腿,後來五登珠峰,終於在69歲時登頂成功。

對於一個健全人,一個年輕人來說,登珠峰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何況他這樣一個裝了假肢的老人呢。

《開學第一課》節目中,他提到了北坡的「中國梯」, 那是他曾經的隊友釘在中國最高峰上的,提到了1975年測量的「中國高度」,那是中國在向世界宣告:我們登上了自己的山峰!

執著的信念,無縫的合作,成就了一個又一個攀登者。

山就在那裡,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它。

《我和我的祖國》回歸篇中,香港在154年之後重新回到祖國, 1997年7月1日,許多事情都必須同時完成,做到分秒不差。

這一天,相當於香港換了人間,升中國國旗、完成軍隊交接儀式、警務人員更換警徽,還有很多與此相關的事情,牽動著香港、大陸、甚至全世界的目光,萬眾一心才能同時同分同秒完成。

談判桌上的交鋒,無數個瞬間的對壘,那一刻,分相同,秒相同,所有人的時間都完全相同,所有人的動作都整齊劃一。

這是所有人在用心攀登那座看得見卻從沒登頂過的山峰,無縫的合作才能共贏!

護航篇中優秀的女飛行員呂瀟然接到備飛的命令,實在難以接受。

「只有最優秀的飛行員才能完成備飛的使命,因為任何一個機位出現問題,她都必須勝任。」

可是,在閱兵當日8號飛機出現故障時,她卻一點點指導隊友調整飛機,直到排隊故障。

她完成了備飛任務,順利返航,這是她真正追求的嗎?

她選擇了捨棄,卻釋然了。有舍才會有得,集體的力量,合作的力量才是成功的基石。

看得見的,或看不見的高山隨處都在,無論願意或不願意,我們每個人無時不在攀登自己的山峰。

04第N個故事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攀登者》,那麼它就是《我和我的祖國》講述的第8個故事,前面7個故事平均只有20多分鐘,而這一個故事用了兩個多小時,它是一個放大了的,需要特別認真講述的故事。

第9個,第10個故事呢?

我和我的祖國,故事時時在上演。無論是女排姑娘,還是航天英雄,或者是數不清的你我他,每一個普通人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隨時都在上演。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

這樣的讚歌,是關於家國情懷的,是關於使命的,也有關於合作,關於捨得……

山就在那裡,只要向上攀,就能登頂……這是我和我的祖國始終堅守的信念!

相關焦點

  • 《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如何選擇看哪部?
    每年國慶檔,都有許多大片趕著日子上映,今年又是恰逢祖國70周年華誕,更是大片雲集。 在今年國慶檔即將上映的11部影片中,從貓眼「想看人數」、「首日預售票房」來看,《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這三部影片最為火爆。
  •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哪部慶國電影最值得看?
    今年國慶檔電影很是熱鬧 同時我們深愛的祖國迎來70周年 明天,這三部電影都將同步上映 這裡我總結了一些看過這些電影的評價 讓你能先看那部最合你胃口的電影
  • 《攀登者》票房落後《我和我的祖國》3億,吳京張譯獻上硬核演技
    近日《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同步上映,票房大戰正式打響。吳京和張譯同時主演了《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截止10月1日,《我和我的祖國》上映2天6.5億,《中國機長》上映2天4.94億,《攀登者》上映2天3.34億。除了三巨頭,其他影片的日票房都不到2000萬。二次密鑰延期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了68天票房49.5億,日票房120萬。
  • 《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等優秀國產電影獲特別推介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記者史競男)由國家電影局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國產影片特別推介」晚會,將於國慶前後亮相螢屏,重點推介了《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等7部優秀國產電影。
  • 《我和我的祖國》破13億,《攀登者》口碑6.8分,票房逆襲太難了
    本年度的三大獻禮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相信不少觀眾都已經刷完了。在國慶檔到來之前,不少媒體預測最大的贏家會是《攀登者》,現實是殘酷的。截止發稿日期,《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經破13億,日票房是《攀登者》3倍多。
  •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中國電影進入類型片成熟階段
    今年國慶檔的三部主力軍《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都帶著非常濃烈的主旋律色彩,但卻創造了國慶檔史無前例的輝煌成績。證明新時代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並未消減,而是需要宣洩的出口。小編並不想對這三部優秀影片相互比較,首先他們運用的手法和採用的類型不同;其次從故事的流暢度、製作的精良程度看三部影片都達到了世界級的水準。
  • 看完《攀登者》,我感覺很崩潰
    ​​​國慶檔三部華語大片《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同臺打擂,雖然毒舌君對這三部影片都有看法,但只有看完《攀登者》之後大感崩潰!早在當初江湖傳言「李仁港拍砸了,徐克來救場」的時候,就不敢有過高的期待,沒想到真正坐在影院裡看到這部片子,實際水準比本就不高的期待值還要再低一些,就怪不得毒舌君不吐不快了!
  • 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我們這一代人最怕的就是心中無山」——《攀登者》9月28日,國慶檔的獻禮三強《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展開了全國範圍內的點映活動,可以說提前開始了國慶口碑和排片的爭奪戰。其中相比較另外兩部點映城市限制,比如《我和我的祖國》本人所處的城市就沒有安排場次。
  • 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你我其實都是「攀登者」
    也正因如此,為了祖國領土的完整,登山隊的勇士們在惡劣的環境中與自然搏鬥,最終在1960年5月25日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而此時,印度登山隊則在8600米處因惡劣天氣放棄了登頂計劃。這件事情之後,1961年10月5日,中國正式與某鄰國正式籤署邊界條約,珠穆朗瑪峰北坡明確屬於中國領土。
  •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看完《攀登者》之後,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只有我們這個民族才會有的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一種「為了大義甘願燃儘自己」的精神。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而延續。在這種強烈的感覺面前,餘下的批評都可以商榷,而且有的就是見仁見智的事,也未見就是什麼瑕疵。這個後面再說。
  • 上映49天,《攀登者》實時票房超《祖國》《機長》,總票房公布
    文/娛樂圈探長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上映至今已有
  • 《攀登者》關於犧牲這個話題
    《攀登者》成為此次國慶三大獻禮片中口碑最差的一部。同時上映,《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達11.09億,《中國機長》8.38億,《攀登者》4.61億。看過《我和我的祖國》的觀眾都說電影好看,所以他又會影響周圍的一波人去看。原先因為吳京和前面的大宣傳大造勢去看《攀登者》的觀眾,回來後都說不好看,這又會影響周圍的一波人不去看。
  • 《攀登者》穩了
    《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看哪個? 別著急選擇。 我一個一個來聊。 先從國慶檔大爆款的頭號種子選手說起: 《攀登者》對於電影人來說,拍攝《攀登者》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向著未知山峰的攀登。幾十年前,登山隊員完成了他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幾十年後,電影人們也完成了。坦白講,我第一次關注到《攀登者》,是被它的演員陣容所吸引。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這大概是目前國產電影毫無爭議的最強陣容了。《戰狼2》、《流浪地球》之後,吳京的票房號召力在國內男演員中已經無人可及。
  • 《攀登者》: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攀登者》是由真人故事改編的記錄片電影,也是為了慶祝祖國生日特意獻禮的影片,是中國的第一部以登山為題材的電影,攀登者在那時意味這國家的榮譽,民族的未來,如果沒有看過這不影片,我根本想像不出攀登這此期間需要經歷多少的挑戰,需要面臨多少未知的危險,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去完成這項使命
  • 二刷《攀登者》,才知道章子怡飾演的女主,為何必須死的3個原因
    今年的國慶檔,真是精彩連連,《攀登者》、《中國機長》及《我和我的祖國》三部題材不同的獻禮片霸屏整個大熒幕,上映僅僅6天就瓜分了40億票房,其他同期上映的電影連口湯都喝不到
  • 《我和我的祖國》:祖國給我們希望,我們砥礪前行
    趁著國慶熱潮過去,寫者便去補了國慶最熱的三部電影,《攀登者》看過了,所以對比之後決定去看《我和我的祖國》。 寫者覺得可能就在這一刻,愛國的情感就深深的扎在了冬冬的心裡,沒有什麼觸動比撲面而來更震撼,所以當冬冬看到紅旗的那一刻,他再也忘不掉。
  • 觀看電影—攀登者
    10月4日,從老家下山,回到城市,又回到看電影的話題,這次孩子倒是很樂意,但她首選是《中國機長》,但是力推《攀登者》,我看了三個片子的預告片,我選擇的順序是《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因為假期,事情比較多,一天一部片子,還比較趕。孩子得到第二天看《中國機長》的保證,答應先看《攀登者》。
  • 大戰拉開帷幕,《我和我的祖國》的半天票房遠遠超過1
    在之前0,三部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準時在全國上映,長期以來的三國爭奪戰開始了。發布後半天,外界預測的三方對抗局面並未出現,之前,《我和我的祖國》的票房表現遠遠領先於1.9億,《中國機長》以1億排名第二,《攀登者》以8770萬的票房排名第三,這個結果不像三國爭奪霸權,而是更像《我和我的祖國》挑兩個。
  • 影評——《攀登者》
    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集中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上映,極大地激發了觀眾們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觀影興趣。一同上映可以形成浩大聲勢,也會被觀眾們拿來一同比較。這一比較自然就分出了高下,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影片中,《攀登者》是最令人失望的一部,評分將將及格。
  • 觀《攀登者》感
    《攀登者》這部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表現了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時代,人們不怕犧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高度:8848.13米,世界之最。從這部電影,我深刻的體會到了人們對祖國的熱愛,對國土不可侵犯的尊嚴。這部電影還表現了人性的一面。在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時,在沒有證據證明的時候,很多人是不會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