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攀登者》,我感覺很崩潰

2020-08-29 毒舌影視

​​​國慶檔三部華語大片《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同臺打擂,雖然毒舌君對這三部影片都有看法,但只有看完《攀登者》之後大感崩潰!早在當初江湖傳言「李仁港拍砸了,徐克來救場」的時候,就不敢有過高的期待,沒想到真正坐在影院裡看到這部片子,實際水準比本就不高的期待值還要再低一些,就怪不得毒舌君不吐不快了!

下面的「十句話影評」,毒舌君就來跟大家講講觀看《攀登者》是怎樣一種糟心的體驗!

1、相信大部分觀眾想看《攀登者》,基本上都是衝著登山冒險動作戲來的,那毒舌君就先來說說這個。把登山遇險動作戲,拍成武俠動作範兒,也算是《攀登者》的一大「創舉」了吧?所以這種片子我們自己放放看看就好,千萬別拿到國外去丟人,人家老外也拍過不少登山片了,壓根沒有這麼拍的,誰敢這麼胡來啊?除了武俠範兒的過度誇張之外,本片拍遇險戲動作戲的時候似乎就會一招——雪上人肉大滑梯,一滑就滑老遠,一滑就滑到懸崖邊,還會不會點別的了?就這一招反覆使,看到最後真讓人審美疲勞了!

2、最誇張、最不不可思議的動作戲有兩場。一場是半夜大風把營地帳篷吹跑,吳京組織隊員們「搭梯子防大風」太扯了,你以為你拍《黃飛鴻》呢,再加上在梯子滑動過程中的「繩子套大石」,這場戲堪稱是武俠範兒最濃的一場動作戲了!還有一場是遭遇雪崩。你說雪崩就雪崩吧,咋大地還開裂形成懸崖峭壁了呢?於是吳京就趕緊在懸崖上搭繩索,讓隊員們一個個爬過來,此——時——雪——崩——就——進——入——了——龜——速,等全體隊員順著繩索爬過去了,雪崩才到來!然後吳京展現的一個動作簡直就是《速度與激情》裡常見的那種誇張到極點的動作戲風格了,一個重要設備眼看著就是墜落懸崖,於是吳京縱身躍出懸崖抓住設備,然後再依靠迎面而來的雪崩衝擊力把他打回平地,你說碉堡不碉堡?更碉堡的是,當雪崩把所有人都活埋了之後,雪崩一過去,所有人又都從雪裡面探出頭來了,隊員們都是有神靈庇佑啊,雪崩都不能傷害分毫!

3、看到結尾更是讓人崩潰,當時毒舌君的觀感是這樣的——我~~去!這片子就麼完了?所以整部影片到最後的高潮戲就是「吳京絕戀」?我去去去去去!這要不算爛尾那不知道啥才算爛尾了!之前聽說李仁港把這片拍爛尾了還不信,但親眼看了影片結尾讓人不得不信啊!

4、《攀登者》就屬於典型的動作戲不夠煽情戲湊,尤其是吳京和章子怡的愛情戲太令人「發指」了,而且越往後越胡來,媽呀!爬珠峰也不耽誤談個戀愛,衝頂過程中還不忘通過步話機向對方喊話,就章子怡和吳京這情感對手戲,完全可以讓本片改個名字叫《高海拔之戀》啊,怨不得當年那部片子叫《高海拔之戀Ⅱ》呢,原來第一集在這裡啊,哈哈哈!

5、影片在吳京和章子怡的情感戲上廢了不少筆墨,結果這倆人其實一點火花都沒有,情感對手戲要麼無聊、要麼幼稚、要麼尬,居然還有親親抱抱舉高高,拜託,吳京在片中的角色形象都到了頭髮斑白的年紀了,從輩分上說是比片中胡歌、井柏然這些小年輕角色大一輩的人,結果情感戲一演起來簡直跟這些小輩們是一個幼稚級別的!

6、吳京和章子怡這兩位「大明星」不靈,張譯、井柏然、胡歌等其他明星扮演的角色同樣不出彩!毒舌君昨天同時看了《我和我的祖國》和《攀登者》這倆片的點映,同樣是全明星陣容,沒想到《攀登者》的賣相會比《我和我的祖國》差這麼多,差就差在劇本和角色塑造上,讓《攀登者》用的這麼多明星全都白瞎了,除了貢獻一堆明星臉之外,嚴重缺乏應有的角色光彩,總歸還是劇本沒寫好,當然,演員的表演也沒加分!比如說胡歌吧,跟醫生說「怎麼了,我身體有什麼問題」那句話的表情,簡直就像第一次演戲一樣!井柏然在片子裡面對愛慕他的藏族妹子,也動不動就扮冷臉帥哥,每個角色都單調死了!

7、登山動作戲雖然離譜吧,但總體來說至少挺驚險、至少還能看吧!但文戲和角色基本上都是要麼平庸、要麼崩潰了,感覺仿佛劇本沒寫好就倉促開拍,結果讓整部影片毫無重心、隨意糊弄、欠缺精彩。隨手舉個例子給大家看——第一次衝頂失敗之後,吳京為保護章子怡,結果被冰塊砸傷了,眼看著那麼大一個冰塊砸身上,也僅僅是「砸傷」而已哈,但也沒具體說傷哪兒了,然後第二次衝頂就因傷去不了了,最有意思的是,第二次衝頂失敗後,隔了沒幾天第三次衝頂,吳京的傷就好了,就能親自帶隊出發了,你說他是有傷沒傷?

8、本片的邏輯更是崩潰級別的。看到某些劇情和對白,會讓人懷疑不是片中角色腦殘了,就是編劇腦殘了。片中從登山隊員到登山行動副總指揮,仿佛都是意氣用事不要命級別的,明明收到天氣惡劣的氣象報告,卻非要硬著頭皮往前衝,結果導致一再的失敗和傷亡,把這些登山英雄們塑造得如此僅憑一腔熱血而缺乏理智,這就是傳說中的「低級紅、高級黑」吧!

9、本片製作之粗糙、修改幅度之大,通過臺詞便可窺見一斑。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等主演大部分都有口型跟對白對不上的情況,看來這片在做後期的時候,臺詞調整的幅度不小啊!那麼前期拍攝以及劇本是有多差啊,導致後期需要這麼找補?大家在觀影的時候可以特別注意下,片中這種臺詞跟口型對不上的情況,都不會給近景和特寫,而是給中景遠景給糊弄過去,要麼一個人在說話鏡頭不給說話的人,而是給聽他說話的人,或者拿其他周圍環境的鏡頭來湊合,只要大家在觀影時注意觀察,就不難片中大量出現的這種狀況。

10、當初看到本片有一張成龍大哥的角色海報,就感覺有點懵逼,他也演這部片子了?結果整部影片中成龍都並未現身哈,只是在片尾彩蛋中小露一臉,相當於是扮演胡歌這個角色的老年形象吧,胡歌變老了會是成龍這個樣?口音都變成港普了?哈哈哈!估計不少粉絲都會難以接受吧?而且這樣的彩蛋無論在劇情和角色上都毫無必要,只是為了簡單增加一個成龍的明星臉嗎?(文/列文)

相關焦點

  • 為電影《攀登者》喝彩!
    網上關於《攀登者》的評論很多,有好的有不好的。到底怎麼樣呢?不看過還真不好亂講,真的如有的評論說的那麼不堪嗎?錯了,這是一部真正優秀的電影,從各方面來講,都堪稱優秀,劇情,表演,臺詞,背景音樂都十分出彩,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總感覺餘味悠長,一下子有點體會不盡。
  • 如何評價《攀登者》導演「飛碟帽」李仁港?
    小片段上的失敗李仁港導演在導《攀登者》的時候,或許路線上有了一定的失敗,無論是章子怡還是李國梁(井柏然)等,在感情上的戲份讓整個劇本發生一定的改變,即使看完整個電影,即使整個電影燃點很多,但是都被這樣的感情戲給弱化了。這一點上,相信很多人在看完之後都會有這樣的感悟。
  • 隨著上座率不斷上升,攀登者感覺還有機會衝一衝
    在《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這三部電影上映首日,《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排片佔比均達35%以上,遠超《中國機長》。之後因上座率持續走低,《攀登者》排片越來越少,但小編奇怪的是,頭條上《攀登者》好評一片,為啥票房上不去呢?根據最近的《攀登者》上座率來看,已經和前兩部電影拉近了距離,相信排片也會有相應的提升,票房很可能也會上升。
  • 《攀登者》:攀登精神,中國精神
    《攀登者》為國登頂,寸土不讓。國慶大片《攀登者》終於上映了,國慶節10月1號當天我去看了,感覺特別的燃,特別的勵志。看完過後,你一定會為勇於攀登的中國精神,感人的愛情故事而深受感動。下面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一些感受!中國攀登隊成功登頂,因照相機丟失無法拍下360度的峰頂照片而招質疑。
  • 《攀登者》穩了
    《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看哪個? 別著急選擇。 我一個一個來聊。 先從國慶檔大爆款的頭號種子選手說起: 《攀登者》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效果和富有想像力的動作設計,讓《攀登者》足以給觀眾帶來直觀的震撼感。影片拍出來的效果,對得起它的題材和故事。主演吳京在影片的特別首映上說:「《攀登者》的類型前所未有,拍好它,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對於電影人來說,拍攝《攀登者》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向著未知山峰的攀登。
  • 電影《攀登者》|楊尚雯 @小作家
    今天放假在家,媽媽在網上找了一部電影《攀登者》讓我看,我很高興。終於可以欣賞這部仰慕已久的電影了。自從之前看過吳京飾演的《戰狼》,我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吳京,覺得他是真正的男子漢。我很喜歡《攀登者》這部電影。看完以後,也很感動,對方五洲、曲松林、傑布這些人,非常佩服。他們為了祖國的利益,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毅然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 影評——《攀登者》
    今天聊聊電影《攀登者》。片名The Climbers (2019)。2019年的國慶節可謂是大片雲集,大量影片集中在這個時間段上映,其中不乏高質量主旋律影片。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集中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上映,極大地激發了觀眾們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觀影興趣。一同上映可以形成浩大聲勢,也會被觀眾們拿來一同比較。這一比較自然就分出了高下,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影片中,《攀登者》是最令人失望的一部,評分將將及格。
  • 電影《攀登者》
    為體驗高海拔和極寒環境下的真實感受,主演吳京還在去年年底最冷的時節到海拔5200多米的青海崗什卡雪峰,足足體驗了半個月的攀登生活。他透露:「在高原上背著這身裝備,會感覺比正常重量還要翻幾倍重。」而在影片殺青後,吳京感慨:「1960年中國登山隊的裝備與物質條件真的十分簡陋和匱乏,但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中國登山前輩們憑藉著勇氣、毅力和決心,完成了史無前例的壯舉。
  • 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你我其實都是「攀登者」
    但《攀登者》所講述的這次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歷史事件,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卻要更加震撼,甚至至今還在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而現實中的「攀登者們」又何嘗不是在用自己的勤勞與勇敢,讓這個國家重新屹立於東方呢?這些「攀登者」其實就是你我,就是那些為了國家繁榮富強或英勇獻身或默默奉獻的人。
  • 觀看電影—攀登者
    10月4日,從老家下山,回到城市,又回到看電影的話題,這次孩子倒是很樂意,但她首選是《中國機長》,但是力推《攀登者》,我看了三個片子的預告片,我選擇的順序是《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因為假期,事情比較多,一天一部片子,還比較趕。孩子得到第二天看《中國機長》的保證,答應先看《攀登者》。
  • 國慶檔《攀登者》備受關注!恭喜IG奪冠!
    王源他近期參加了《我是唱作人》,但卻在最新一集的預告中,演唱完新歌后,在臺上崩潰痛哭,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影迷們有福了!今年國慶將有多部重磅級獻禮片組團上映。《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烈火英雄》、《解放了》等多部電影將組團登陸國慶檔。
  •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每看完後都要去默默的體味,在隨著情節起伏波動之後,體味有沒有一種什麼感覺。這種感覺有時很強烈,強烈得噴薄而出;有時很隱藏,隱藏得需要去捉摸。看完《攀登者》之後,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只有我們這個民族才會有的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一種「為了大義甘願燃儘自己」的精神。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而延續。
  • 攀登者夏伯渝
    而在北京香山公園晨練攀登者的隊伍裡,他卻是那麼不同:經常登山的人都和他打招呼,「老夏,又來了。」、「今兒早啊」,而當路人的眼神轉移到他的鋼鐵義肢時,又是另外一個表情:由衷的敬佩,伸出大拇指。然而,矯健的身體和鋼鐵般的意志續寫了後來的故事,五次挑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把登峰當成了事業、夢想、信念,卻幽默地說「我登山的過程見證了中國假肢發展的進程」。終於在69歲成功登頂,登頂後被粉絲拉著合影,實現夢想後的第一件事是趕緊給老伴報喜、報平安,哭得像個孩子。
  • 「攀登者」敗於李仁港?
    其中,三部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成為其最大支柱,累計票房佔比達到96.7%。 ▲《攀登者》海報 現如今,國慶檔三強還在持續熱映,《我和的祖國》《中國機長》不相上下,都在向著30億元票房發起衝刺。
  • 看完《冰峰暴》之後,更想重溫《攀登者》的刺激
    看完《冰峰暴》之後,更想重溫《攀登者》的刺激 時間:2019.11.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小電君 分享到:
  • 電影《攀登者》:我們為什麼要做攀登者?
    歌曲《攀登者》 小編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由吳京主演,演員強強聯手,打造了一部英雄主義和愛情主義情懷於一身的電影
  • 為《攀登者》驕傲
    《攀登者》評分6.9,讓人猶豫要不要花錢去看了,畢竟沒了票補電影票也不便宜。幸虧還是買票了,可能只是相信吳京吧。很值得,很好看。先回應一下網絡上的差評:差評1:愛情線太多太滿,拍的是《珠峰愛情故事嗎》?這種評價其實很可怕,想看這種題材的觀眾其實都是奔著登山的艱苦過程去的,這種評價馬上讓人從根本上產生懷疑並且厭惡。
  • 電影攀登者影評
    其實在沒看之前我的大致想法也是差不多的,甚至覺著可能就是一部關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紀錄片。 整體電影感受下來,給我的感覺有很多。首先是新穎,因為很少有這種以登山為題材的電影,哪怕有也少有登珠穆朗瑪峰的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更是可以說是開創了先河,有了新的題材。
  • 《攀登者》獲北大學子最高禮讚 攀登男團詮釋攀登正年輕
    但我還是想聽一聽更多的聲音,北大是思想碰撞的地方,而且聽說還有登山的山鷹社,我們《攀登者》劇組也來北大學習一場。」曾任北大山鷹社社長的登珠峰女豪傑魏偉更力挺《攀登者》:「看完電影還是蠻激動的,也非常感謝能有這樣一部影片,能夠把鮮為人知的故事告訴大家,讓大家知道和關注這樣一段共和國的歷史。」電影《攀登者》映後路演五城五地,演員們也與多地觀眾交流互動,路人口碑一路上漲。
  • 影評《攀登者》觀後感
    在銀幕上展現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攀登歷程,讓觀眾通過視覺藝術了解這段歷史。作為國內寥寥無幾的登山類作品,影片將北塔林、北坳、大風口、第二臺階全部展現出現,且對於這些地理位置攀登的困難程度,有做詳細的數字展示,讓觀眾一目了然。珠穆朗瑪峰的壯麗景象讓觀眾眼前一亮,不禁感嘆祖國的大好河山。經報導,《攀登者》取景拍攝地在天津、崗什卡雪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