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貞觀之治持續了多少年,開元之治呢

2020-11-18 騰訊網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盛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注: 開元之治-開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前期所出現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任用賢能,經濟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貞觀之治的歷史影響

1.奠定國基(對當世影響)

貞觀年間,太宗的各項善政,使官吏廉能,社會安定,人民豐衣足食,解決溫飽,經濟發展迅速,造成中興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業

2.確立制度(對後世影響)

貞觀年間,經太宗的苦心經營,延續了隋代的多種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常平倉制等,堪稱完備,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

3.政風沿襲(對後世影響)

太宗施政有方,選賢問廉能,克己納諫,成為一種良好的政治風氣。歷代有為的治國者,皆追慕「貞觀政風」而力圖仿效。

4.用人唯才(對當世影響)

太宗用人唯才,不問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舉代門第,逐漸改變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門第的風氣,世家豪族輪流掌政的惡習,廣開平民高仕的機會,清除舊社會的觀念,緩和了社會矛盾。

以民為本的思想,廣開言路,虛懷納諫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準則;鐵面無私,依法辦事的氣度;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基本特色,成為古代集權治世最好的榜樣。使唐朝在當時與西方國家相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開元之治又稱開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前期所出現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玄宗治國之道以道家清靜無為思想為宗提倡文教。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勵精圖治,任用賢能,經濟迅速發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前後共29年。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的局面。開元年初,唐玄宗還命人燒毀宮內一批珠玉錦繡,表示不再用奢華物品。同時唐玄宗是個勵精圖治的皇帝,頗思有所作為,能夠任用賢能,進行一些改革。如任用了宰相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都是有名的忠臣,中國封建社會呈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這些改革措施,使開元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

開元年間的繁榮景象,自然是唐朝百餘年來社會發展所積累的成果,並不是唐玄宗君臣一時所能創造出來的奇蹟,但這與唐玄宗君臣的孜孜求治,政治比較清明,也是分不開的。

相關焦點

  • 吳宗國:貞觀之治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貞觀之治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貞觀時期是大家很熟悉的時代,那麼貞觀之治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貞觀初年經濟蕭條,到貞觀之治形成的時候經濟也就剛剛恢復。當時人口還不足300萬,手工業、商業根本談不上。那麼這樣的時期為什麼會令各個時代的人們嚮往呢?甚至於在唐朝的開元、天寶年間,也就是所謂盛唐時期,人們對貞觀之治也是百般地嚮往。我想這裡有一個治世和盛世的問題。
  • 貞觀之治,為什麼不叫貞觀盛世,但李世民仍是盛唐的奠基者
    李世民統治的貞觀時期是唐朝的軍事、政治、外交的巔峰,國土巔峰要說是李治時期,經濟文化巔峰應該是李隆基時期(開元盛世)。 李世民統治時期叫「貞觀之治」,這裡要糾正一個誤區,不叫「貞觀盛世」。有人拿土地人口、和人均糧食產量等驗證,拿經濟水平的指標去比,總結出貞觀時期的經濟水平一般的「結論」,以此來「證明」貞觀之治是假的,這是一種偷換概念!
  • 《天下長安》:貞觀之治與天命攸歸
    連奕名導演的《天下長安》,就是對於英特邁往的貞觀之治的再現,以張涵予飾演的魏徵、秦俊傑飾演的李世民、李雪健飾演的李淵、韓棟飾演的李建成、何中華飾演的房玄齡、杜源飾演的裴寂、連奕名飾演的李密等角色在隋末唐初的政治選擇、人生際遇為經緯,深刻探討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與天命攸歸的必然。
  • 大唐,長安與《貞觀之治》
    這是一個說出來的開篇,這是一部說出來的五十集電視劇。 這是一個說出來的貞觀之治。 貞觀皇帝李世民,作為一個除了徵討外幾乎不直面對抗對手的君王,他在電視劇《貞觀之治》中是沒有主動性的。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 貞觀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縱觀歷史,唐朝時期曾經盛極一時,還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景象,但是最近有一種說法,「貞觀之治」不過是「虛假的盛世」罷了,這又從何說起呢?在艱難的起義中,李世民作為上將,率領自己的部隊立下了赫赫的戰功,可以說,唐高宗能夠坐上寶座,兒子李世民功不可沒。 不過,李世民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高宗沒想過立最有能力的他為太子,最後李世民被迫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太子,兩個月之後繼承皇位,年號為貞觀。可以說,唐太宗的皇位,是靠自己奪得的。
  • 不是貞觀之治,而是這個短命王朝
    除了二世而亡的秦朝,從漢朝的「文景之治」到清朝的「康乾盛世」,哪一個大一統王朝開創的盛世最具「含金量」呢? 首先來看看漢朝的「文景之治」,因為其開創者為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父子,故而得名。由於秦末農民戰爭對民力的巨大消耗,再加上開國之後剪除異姓王的內戰,漢朝早已經是一個民生凋敝、國力孱弱的王朝。
  • 關於「長安」,我們還有《貞觀之治》
    但有趣的是,這部製作精良的《貞觀之治》一般來說只被對歷史感興趣的觀眾津津樂道,原因何在呢?  因為它幾乎沒有人物,只有歷史和政治。  一、無人不成戲  在表達對這部劇的喜愛之前,我決定欲揚先抑,先充分揭露它的缺點,再告訴大家我喜歡的恰恰就是它的缺點。它的缺點是致命的,勢必會引來大量的批評。
  • 許平:貞觀之治,盛世之最!
    貞觀之治,盛世之最!排得上號的,也就是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明太祖之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之治(又稱康乾盛世)等少數幾個所謂的「治世」,其中貞觀之治為最,可謂封建盛世之極。 對於貞觀年間的唐朝經濟和社會情況,《貞觀政要》有如下記載: 「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欺侵細民。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尚空。
  • 一文讀懂盛世、之治、中興的含義
    在我們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經常會見到××盛世、××之治等詞語,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了,下面就為大家分析並舉例說明。盛世:是指當時社會發展到一個頂峰,並且持續一段時間,不論是內政、外交還是軍事上都達到了巔峰。如「開元盛世」。
  • 關於「長安」,我們還有部《貞觀之治》
    但有趣的是,這部製作精良的《貞觀之治》一般來說只被對歷史感興趣的觀眾津津樂道,原因何在呢?因為它幾乎沒有人物,只有歷史和政治。一、無人不成戲在表達對這部劇的喜愛之前,我決定欲揚先抑,先充分揭露它的缺點,再告訴大家我喜歡的恰恰就是它的缺點。它的缺點是致命的,勢必會引來大量的批評。
  • 經典大作《貞觀之治》主演
    經典大作《貞觀之治》主演《貞觀之治》根據《唐書》、反映唐太宗貞觀之治編劇的歷史劇。「貞觀」為唐太宗李世民年號,出自《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
  • 誰才是唐太宗「貞觀之治」的最大功臣
    ——雨果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因唐太宗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唐代「貞觀之治」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亦是後世史學家們讚不絕口的研究話題。那麼誰是成就「貞觀之治」的最大功臣?
  • 「貞觀之治」到底有沒有摻水
    「貞觀之治」應該說是中國古代治世中名號最響的一個,後世的帝王往往以此為準繩,來衡量自己的治國理政水平。李世民作為最直接的參與者,不僅身兼導演、編劇、策劃,而且還時不時客串一把,讓不少花錢僱來的大腕顯得無所適從。唐朝建立伊始,問題很多,高祖李淵在統治後期,寵妃怠政,做了不少糊塗事,比如在武德二年(619),就因聽信裴寂讒言而錯殺元功謀臣劉文靜。
  • 唐太宗和貞觀之治 || 讀史札記 || 天山夜話 || 燈下漫談之七
    柏楊《中國人史綱》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治世,它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貞觀」為唐太宗年號,出自《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貞,正;觀,示,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政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隋朝是唐太宗的一面寶鏡,大隋朝的盛衰興亡,給了他深刻的印象。
  • 文景之治與民休息,貞觀之治路不拾遺,那麼康熙盛世又如何呢?
    古代封建王朝,常有盛世景象,文景之治與民休息,貞觀之治路不拾遺,那麼康熙盛世百姓的生活又是如何呢?是否超越了前朝呢?「康熙盛世」主要是指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以後,到康熙六十一年的這41年間,持續時間較長。它的基本情形和基本特點,大致可以用14個字來概括:邦強國富、君富官富、小民勉可安生。
  • 通過電視劇《貞觀之治》來了解歷史中的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一部還原度很高的戲,目前為止所有以初唐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中(包括紀錄片),這可能是最貼近正史記載的事件和精神的。我們的歷史課本太簡略了,以至於在上歷史課的時候給唐太宗的主要是個善於納諫的文治形象,這是很遺憾的。
  • 一代賢相房玄齡,貞觀之治的最大功臣
    唐代「貞觀之治」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亦是後世史學家們讚不絕口的研究話題。那麼究竟誰是成就「貞觀之治」的最大功臣?我認為賢相房玄齡居功甚偉。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賢相。房玄齡,名喬,字玄齡。其中,才能最突出的就是杜如晦了,房玄齡善於謀劃,而杜如晦則善於判斷,兩人配合無間,有「房謀杜斷」之說,他們都成了李世民打天下和治天下不可或缺的重臣。李世民曾說:「漢光武帝因為有了鄧禹,他手下的人才互相親密團結,如今我得到了房玄齡,就好像是漢光武帝得到了鄧禹一樣啊!」
  • 劇集|貞觀之治:樂遊原上望昭陵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公元850年(唐宣宗大中四年),杜牧將離長安到吳興(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時,寫下了這首《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當時年少的杜牧,一心想報效國家。但他在長安得到的職位不過是吏部員外郎,職位清閒,難有作為。他不想這樣無所事事地虛度年華,所以這次請求外放。但是,他在外做官,真的有更好地施展才華嗎?
  • 【打卡第5天】每日歷史故事:玄宗「開元之治」
    李隆基28歲即皇帝位,年號「開元」。由於他死後被尊為「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所以史書上便稱他為「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大哥李成器曾被武則天立為皇太孫。後來唐中宗即位,改封為宋王。李隆基平定了韋後和安樂公主之亂後,使得父親唐睿宗即位。
  • ...名人系列│政啟開元 治弘貞觀——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之十五 武則天——巾幗英才扭乾坤 政啟開元 治弘貞觀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