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莊義彪,家住貴州省興義市烏沙鎮大興寨村石門坎組,現年64歲,全家5口人。
2015年3月中旬的一天,興義市民宗局的幹部田太香來到我家,說是我家的扶貧包保人。
自年初兒子被判刑入獄後,很少有人來我家串門。這時,我才曉得,我家已經被上級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田太香的到來,讓我感到非常激動。儘管我家很窮,但她並沒有嫌棄我家。
她走進我家,先翻米缸和裝糧食的屯籮看,詳細詢問我家一年的糧食收成和糧食夠不夠食用。看完糧食後,又來豬圈邊,指著空蕩蕩的豬圈,問:「伯伯,你家為什麼沒有餵養牲口?」
我淡口不鹹地說著自家情況:「妹,我家現在惱火得很啊,就兩個六七十歲的老人在家,兒媳帶著孫女回外家去了。沒有勞動力,什麼也難做成。」
說完,準備上坡幹活去。田太香連忙「攔」著我,說:「伯伯,等一哈,等一哈,我想更進一步了解一下你家的情況。」
「我家的情況,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這樣嘍,沒有什麼可談的了。我年紀大了,幹活速度慢,一天做不了多少。你不要耽誤我上坡幹活。」不管我怎麼說,田太香就是不聽。我走到哪裡,她就跟到哪,直到把我家的情況問清楚才同意我上坡幹活。
從此,她三天兩頭就來我家,有時直接到地裡找我。就這樣,我與她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叫她「姑娘」,她叫我「伯伯」。
經過多次交流,她得知我曾飼養母豬有技術,還掙過不少錢。現在因家中缺少資金,以及家庭實際困難情況就沒有再飼養豬了。
「伯伯,如果我去找5000塊錢來給你買母豬飼養,你願不願意?」田太香問我。
「願意,願意!」我連忙說:「如果能幫我解決養豬的啟動資金,我一定好好養豬。」
半個月後,田太香就給我送來了一沓厚厚的錢,細細一數,不多不少正好5000塊錢。
我當即拿著這5000塊錢到集市上,購買了4頭小豬仔,把2頭餵養成肥豬,把2頭餵養成母豬。年底,2頭母豬共下了18頭小豬崽,賣了1頭肥豬,收入3500元。從此,我家擺脫了貧困。
雖然脫貧了,但我心裏面還是不滿足。
我要將養殖業做大。於是,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姑娘」,得到她的幫助。我將18頭小豬中的4頭小豬培育成母豬,其他的培育成肥豬。由於養殖規模擴大成本也增加了,「姑娘」又給我出主意,讓我將家裡所有的土地都種上芭蕉芋和山藥,葉子和果實都可以拿來餵豬。第二年,我餵養豬共計33頭,收入10多萬元,政府還補助1000元。
現在,我家裡還餵養有15頭豬,除去成本,收入10萬元以上。
每一次賣豬,數著一張張百元大票,我和老伴都笑得合不攏嘴。我非常感謝「姑娘」,我家能走到今天,所有的功勞都是「姑娘」的。今年殺年豬,我要請姑娘來家裡吃殺豬飯,讓她也跟著我們高興高興……
通訊員 田太香 (整理)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