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丨孔子這首詩只有15字,卻吟誦出對生命的感嘆

2020-12-27 安久文化

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

教師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教師在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教育,更是一個關鍵問題。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擁有弟子三千人的孔子,更是所有人的老師。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就一起來讀讀孔子的一首詩,看看你能否讀懂。

孔子在道德、政治、歷史等方面,都有不容忽視的作用。但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教育方面,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被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更是提出了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等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我們更為熟悉的可能是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論,其中的哲理值得我們學習。就如孔子寫作的這首詩一樣,對於生命的感嘆,需要細細感悟。

《曳杖歌》先秦·孔子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這首詩非常簡短,只有三句,短短15字,但是能夠真的讀懂的人可不多,這需要人生閱歷。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首詩到底講了什麼,為什麼叫「曳杖歌」?在《禮記·檀弓上》中有相關記載: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孔子這一天早早地就起床了,背著手,拖著手杖,悠閒地走到門口,開口吟唱了這首詩歌。

此詩的意思是:泰山快要崩塌了嗎?那我又該瞻仰什麼?房梁快要斷了嗎?那我又該住在哪兒?賢能的人快要逝去了嗎?那我又該效仿誰?

這樣看此詩很理解,畢竟很簡短,意思也很通俗。這是對於生命的無奈感嘆,是對於人生的無力。令人不容忽視的是,孔子作此詩後,便一病不起,在七天之後就離世了。這首詩就更令人好奇,到底在怎樣的情況下,孔子才能這麼準確地感受到生命的即將消失?

在《孔子家語·終記解》和《史記·孔子世家》等書中,都有關於這件事情的相關記載。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大概的情況,孔子吟唱這首詩歌時已經有了一種預感,這個預感來源於自己的夢。這是一個不好的夢,因為孔子夢到自己正在被祭奠。這讓孔子感到了生命的危機,當時72歲的孔子早已身患病痛,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世了。聖人孔子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也不免留戀人生,長歌當哭,孔子也只能無奈地面對即將終結的人生。這首詩情感真摯,比喻恰當,令讀者動容。但也不是人人都能讀懂,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年輕人,是無法體會到那種悲劇感的。

而這首詩最令我印象深刻、有所感觸的地方,是我明白了孔子之所以為孔子,是因為他活著活得清醒;快去世時,也清楚明白,沒有糊塗地離開。這一點也是昭示世人的部分,這首詩,你讀懂了嗎?

相關焦點

  • 王勃的這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滿滿的都是思鄉之情!
    王勃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詩人,他儘管只活了二十六歲,便是在他有限的生命裡,卻是為我們奉獻出了眾多優美的詩作。相信只要一提起王勃,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一首駢文《滕王閣序》,便是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裡面的句子,寫得非常的唯美,大氣磅礴,「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李白的這首千古絕唱,僅20字一到中秋就被吟誦,寫的卻並非是中秋
    在詠月這件事上,李白一出,誰與爭鋒。余光中先生曾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雖然旨在道出詩仙的浪漫,但卻也說出了李白一生的月亮情結。李白平生共存詩作千首,與月亮有關不下幾十首,光是經典之作就有不下十首。
  • 【吟誦導論】陳少松 | 近體詩的音樂美
    近體詩也稱今體詩,是我國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隋唐之際,一種胡樂化的新興抒情音樂——燕樂誕生了,在這種流行音樂的刺激下,唐代的近體詩(尤其是七絕)有許多是入樂歌唱的:「唐人歌詩,如唱曲子,可以協絲簧,諧音節。
  • 沉香|教師節 詩三首
    沉香|教師節 詩三首  2020-09-11 15:45
  • 束脩是什麼意思 孔子收束脩是收禮嗎?教師節收禮引爭論
    束脩是什麼意思 孔子收束脩是收禮嗎?教師節收禮引爭論  一年一度教師節。每年教師節的一大話題,是要不要給教師送禮。很多家長在網上「曬」準備送禮的清單,幾年前教育部網站刊登了十所知名中小學聯合向全國教師發出的倡議書,倡導全國教師反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自覺抵制有償家教,自覺抵制請客送禮等庸俗風氣,不收受學生、家長的財物」。
  • 孔子臨終前唱的一首歌,只有短短15個字,年少時卻曾百思不得其解
    孔子一生說過許多充滿著大智慧的哲理,涉及到生活、愛情、理想的方方面面,也被很多人當成了人生箴言。這些名言雖然很多一般人很難做到,但理解起來卻並不難。在筆者眼裡,孔子最難懂的其實是他臨終前唱的一首歌,名叫《曳杖歌》。這首歌只有短短15個字,卻連用了三個問句,年少時曾讓筆者百思不得其解,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曳杖歌》作者.孔子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 濟慈詩2首
    濟慈這裡歌頌的彩瓶,從其畫面之豐富、繪製之精美來看,當屬這一時期作品。濟慈以詩人的慧眼,透過其古老的外形,越過千百年的跨度,揭示出其永恆的美的內涵。《希臘彩瓶頌》全詩共分5節。詩人從第1節開始就用比興的手法,將古瓶比作「未失身的新娘」、「寂靜和悠悠歲月」收養的女兒,是「山林的編史家」,賦予古瓶年輕而又永恆的生命。
  • 《慶餘年》為什麼選杜甫這首詩?
    猛地一看,這首七律似乎沒什麼,即沒有李白的飄逸,也沒有白居易的通俗,只有老杜苦哈哈的形象。我們最熟悉的七律,是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多通俗。「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多有共鳴。所以《黃鶴樓》的地位,是「唐人七言律詩第一」。
  • 客家話吟誦的歷史和特點
    早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1月,華南師範大學《客家話吟誦的傳承與發展》課題組和中華吟誦學會曾先後來到梅州,調查研究客家話吟誦。兩個調研組對古詩詞客家話吟誦表現出極大興趣,並認真進行了錄音、錄像。
  • 你知道歷史上第一首古詩是哪首嗎?它是一首上古歌謠,只有8個字
    你知道歷史上第一首詩是哪首嗎?可能很多朋友不太清楚,或許會認為是《詩經》裡的第一篇《關雎》,其實並非是這一首,而是上古歌謠《彈歌》。這首詩被公認為是文學史上第一首古詩,也就是詩歌的源頭。這首《彈歌》通篇只有短短的8個字,可是每一個字都鏗鏘有力,同時也表達了勞動人們的智慧。其實古代的詩歌,最早還是由勞動人們張口而來的歌謠。即使是到了今天,如果去到農村依舊還是能夠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唱很古老的歌謠。後人經過整理,於是把這些歌謠傳得更遠,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種歌謠,慢慢地演變成了詩歌。
  • 以詩化人,以文化人,教育自己,教化他人,吟誦詩韻
    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古人甚至認為,不講求聲律便不可言詩言文。無怪乎今人讀古詩文如讀天書,沒有遵循古人的創作之法,僅以鑑賞現代詩文的方法鑑賞古詩文,又怎能通其要害,得其要領?因此,想要真正走進古詩文,不懂吟誦,怕是有礙。
  • 現代詩兩首丨心,從生命的鱗片上划過&門縫裡的亮光
    心,從生命的鱗片上划過。夢,在墨色的靜夜燃成火。我是戀著日色的花朵,衝破荊棘的封鎖。歲月洗去懦弱,迎接明日碩果。每一滴汗水滾落,盛開,共同的收穫。莫問昨日是非對錯,遊魚入海,新的傳說。//媽媽,我多麼希望你能不再迷信////擁抱春天////陰陽先生////錦毛鼠白玉堂,你是武俠夢裡的白衣少年////青春裡的幸福,不過三樣事////現代詩兩首丨課桌上的青春//單車戀人////現代詩兩首丨幸福萬年長//中國結////Lucas「怒懟」謝霆峰:血濃於水,安能放手?
  • 詩功課特刊15期丨吳堅·榮潤生·江北·周玉梅·溫暖·米蝦·天白·廣禮·冬麥
    如果大家都在用同樣的表達說同一件事,我想這就是詩歌瀕臨死亡的前兆。只有別出心裁,把自己的經驗變成公共體驗,打通讀者與作者之間的體驗通道,才可以讓讀者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吳堅在《秋之頌詞》中做到了。儘管它的某些表達甚至與「頌詞」毫不搭界,甚至是「反叛的」「悖逆的」,同樣不會影響這首詩的詩藝價值的呈現。
  • 孔子點評《詩經》只用三個字:「思無邪」!
    第二篇第2章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三百》:即《詩經》。《詩經》分為三部分,即風、雅、頌。相傳周天子命人去民間搜集各地民歌加上宮廷樂曲編撰而成,原先有三千多首,後整理刪減到305首,孔子曾參與其中。 蔽:小草也,形聲字,原意為小草,由小草覆蓋地面而延伸為遮住,掩蓋。
  • 《創作》雜誌經典吟誦 第一期:春夜喜雨
    在人的生命中,都希望遇到「好雨」,也但願能成為別人的「好雨」。雨是「好雨」,下了一千多年,仍然滋潤著人們的心。不管什麼時候讀這詩,都是春天好時節。中華文化裡,火有火德,水有水德。水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老杜心中、筆下的「好雨」,是水德的典型化形象、經典化載體!她默默地潤物,細細地供養,滋萬物以生機與靈性,毫不喧囂張揚,反襯託出春夜江船燈火的溫暖。
  • 《詩經》:這首詩一共6行,每一行卻只有一個字不一樣,絕世少見
    但是像這首詩這般厲害的,還真不是很多。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國風·周南·芣(fú)苢(yǐ)》,《詩經》中的這一首古詩一共6行,每一行只有一個字不一樣,絕世少見。不要說《詩經》中絕無僅有,在後世成熟的詩詞中,能重複到這個程度的,也是比較罕見的。
  • 「大海啊你全是水」算詩嗎?讀完這兩首詩,讓人不敢再小看這7字
    「大海啊你全是水」真的算詩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自古以來詩的定義是什麼?《說文解字》中說「詩」,指的是心志。《毛詩》基本也是同樣的觀點,它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由此看來,原始詩歌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它只是把心中的思想表達出來的一種語言方式。如果從這個定義上來看,那看見蒼茫大海,發出「全是水」的感嘆,自然應該算是詩。
  • Aries 丨 木羊花舍 2020教師節花禮【永生花系列】
    2020  年  教  師  節  花  禮  開  啟  預  售   Aries 丨 木羊花舍- 「
  • 孔子聲明《詩經》詩三百思無邪 是要化解什麼誤會
    孔子參與過《詩經》的編輯工作,後來《詩經》奉為儒家經典,成為六經之一。孔子在談及《詩經》時,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是詩經中,都是純正的思想,沒有歪邪的理念。一直以為,人們都把孔子的這句話,看作是對《詩經》的正面評價,或者是導讀語。卻很少有人去思考,孔子為什麼要說這句話?
  • 教師節感恩暖心祝福語100篇大全 教師節祝福語簡訊賀卡寫什麼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師節感恩暖心祝福語100篇大全 教師節祝福語簡訊賀卡寫什麼好? 今天教師節!把祝福送給你最尊敬的老師。2020年教師節感恩/讚美/暖心祝福語大全,教師節簡訊發什麼好? 1. 不管工作有多麼的繁忙,只要記得我時刻都在遠方關望您祝福您就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