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戚繼光,氣壞嘉靖帝,「大明第一古惑仔」有多彪悍

2021-02-20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問答

音頻

探究

視頻

闢謠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月落星沉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2856,閱讀時間:約8分鐘

在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裡,夏言倒臺後,嚴嵩成為內閣首輔,一向受夏言庇護的徐階在朝堂上處處受針對。尤其嚴嵩權勢如日中天時,徐階更如一株弱草般忍辱負重。在他想報仇卻無門的時候,一位貴人出現並指點他:耐心等待時機。到了嘉靖後期,徐階終於打敗嚴嵩成了新任內閣首輔,再回顧起漫漫人生路,或許也會記起當年那個文武全才的貴人唐順之。

同樣被這位貴人點撥的,除了徐階之外,還有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繼光。早年戚家軍初建,抗倭屢次失敗,戚繼光正一籌莫展、滿面愁容時,唐順之交給他一本書,提點他制勝之道就在其中。後來戚繼光日夜鑽研,實踐不懂就請教這位「老師」,最終發明出了獨特的抗倭的神招「鴛鴦陣」,戰無不勝,成了流芳百世的「戰神」兼抗倭英雄。

提起唐順之的光輝事跡,或許很多史學家都會唏噓感慨:不愧是個歷史奇人!的確,他不僅在文學上有著顯著成就,是明代詩文大家,也是明代中後期「唐宋派」的領袖,而且軍事上是指導戚繼光抗倭布陣的「老師」,更是王陽明心學的第三代嫡傳弟子,對「宋明理學」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在大明朝出現的八股文橫行、倭寇頻繁擾亂境內等狀況,對於尋常人來說猶如噩夢,可這對於唐順之來說,才是傳奇故事的開始。

一、明朝文學上的「唐宋派」領袖

唐順之,字應德,號荊川先生,武進(今江蘇常州)人,生於正德二年(1507),歿於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唐順之是個極其有才能的人。嘉靖八年,他考取會試第一名,在參加廷試時,因為人正直,不願舞弊,以第二名的成績錄取,同時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官職。正巧當時主考官是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張璁張璁,他非常看好唐順之,打算暗中提攜他,但是唐順之堅決不肯,就做了兵部主事。按理說,有著過人才能的唐順之本該在仕途平步青雲,卻無奈宦海浮沉、人心詭譎,幾年後終於發生了一件事,不得不讓唐順之遠離朝堂數年。

是為嘉靖十二年秋,唐順之擔任翰林編修一職,主管明世宗「累朝實錄」的編校工作。在將要完工的最後關頭,唐順之染疾,就寫了一封《告病疏》請詔「放歸調理,以圖補報」。這時候,有人眼紅唐順之多時,見此機會去找時任內閣首輔張璁挑撥離間,說唐當年推脫張璁提攜而上任兵部主事,是為了遠離張璁。張璁信了,為排除異己,趁著唐順之告病期間將其罷職,並「永不復敘」。

直到嘉靖十八年,唐順之才被重新啟用。而在這六年的時光裡,唐順之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研究自己的事兒。其中最重要的一樁事,就是文學。

明代中葉的文學呈現崇尚唐宋散文的風格,因此有個重要的文學流派就是「唐宋派」。在這一流派,代表人物以王慎中、歸有光、茅坤等人很出名,而唐順之更是被後人稱為這一流派的「領袖」。或許有人會問這樣的評價是否過譽呢?其實並沒有。歷史上我們眾所周知的「唐宋八大家」,他們的歷史地位就是唐順之給定的,其體現便在於他所著《文編》收取了大量唐宋文,後茅坤在此基礎上,編成《唐宋八大家文抄》,正式提出「唐宋八大家」這一說法。

此外,在文學風格上,唐順之也實現了批判創新發展。他一改早年「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學主張,兼容並收,批判繼承,並認為文章需「有內容、有實感」,積極肯定了唐宋文的繼承與創新發展。作為文學家,唐順之本人的文章風格也是獨具特色、內容飽滿的,有《明史本傳》評價他文章「洸洋紆折,有大家之風」,這在他的《竹溪記》、《荊川先生文集》等代表作有明顯體現。

唐順之不僅是明代中後期「唐宋派」的領袖,更是一位主張「經世致用」的全才之人。他並不同當時其他文人,只固守文學領域;而是對天文、地理、數學、兵法等各個領域都有深入研究。例如他解出了郭守敬算法,在數學領域作出了自己的成就。縱然在唐順之死後,有人出於私心萬般抹黑,但無論怎樣「努力」也始終無法抹去唐順之在歷史上各方面留下的光彩與絢爛。

二、鮮為人知的幕後抗倭英雄

唐順之一生仕途遭遇兩次被罷官,也兩次被重新起用。一次是嘉靖十二年,另一次是嘉靖三十三年。

在被罷黜期間,唐順之可是一點都沒閒著,尤其是第二次罷黜到重新起用之間,歷時十餘年,他除了博覽群書、陶冶文學情操之外,更是拿起了武器,琢磨和鑽研起來兵法,練成了「一尺圈槍」境界,為之後軍事上的卓越貢獻奠定基礎。

第二次被罷官,唐順之來到了陽羨山隱居,閉門不出,謝絕見客,一心一意「修煉」自己。作為王陽明心學的第三代嫡傳弟子,他秉承著「經世致用」的思想原則,認真研究起「十八般武藝」,尤其精通槍法,十餘年苦練,成了嘉靖年間公認的「頭號槍術大師」。不僅如此,他還一邊練一邊寫,一本《武編》就是多年來記錄的「練武秘籍」,囊括了刀槍劍戟拳法各類武技,以及選兵練將、軍事訓練等軍事學問。

這樣強勢的「修煉」,到了抗倭的時候就大大派上了用場。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侵犯形勢越發嚴峻,嚴嵩黨羽趙文華在江蘇提督軍務,他上疏推薦唐順之。唐順之本來就因為倭寇來犯「憤懣廢食」,在這緊要關頭也是欣然前往擔任兵部職方郎中,受命勘察薊州防務,明朝軍隊一下子指出明朝軍隊弊端「缺乏練兵」;之後又扛起重任,南下巡視抗倭實況,並憑著卓越的軍事才能鼓舞士氣,取得十年來大明朝抗倭的首次大捷。

對於當時來犯大明的倭寇,唐順之這個名字簡直聞風喪膽。甚至有次倭寇突襲一個村落,村長急中生智,找了個老頭假扮唐順之,就將倭寇嚇得屁滾尿流,不敢來犯。假如大明朝一直有唐順之這個英勇強大的抗倭將領保家衛國,倭寇也不足以為憂慮,但病魔卻纏上唐順之,隨著他「高負荷」視察軍情、領軍作戰次數越來越多,他的病情也在不斷惡化。這時候,唐順之意識到了要培養一個靠譜後繼人的重要性。

於是在大明軍隊裡,他挑中了當時並無多少經驗、卻熱血忠厚又靠譜的戚繼光。當時的戚繼光,帶領戚家軍作戰慘敗還是常態。唐順之將自己畢生所學《武編》贈給他,教他如何帶兵練兵,如何練出「一尺花槍」境界,如何打仗布陣。包括後來戚繼光以抗倭成名的「鴛鴦陣」,都是由唐順之親自點撥調教的結果。培養完繼承人後,唐順之重新回到戰場,以最後一口氣對倭寇窮追猛打,狠命追殺。在他心中始終燃燒著一個信念,那就是勝利。抗倭最終是勝利的,他的「徒弟」以戰神的軍事威力掃清倭寇,大明恢復國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只可惜這位幕後的抗倭英雄再也無緣得見。

唐順之一生正直為國,為官不肯「通關節」,從政冒著嘉靖帝暴怒被罷官的風險也要勸諫,行事雷厲風行可謂彪悍,然他一顆愛國心也天地可鑑——即便病重彌留之際,也「無一語及私」,念念不忘國事與戰事。他這一生的功績理應被後人頌揚,但由於主修《明世宗實錄》的張居正與他所傳承的陽明心學有私怨,導致唐順之被人為抹黑,誣衊其為「趨炎附勢」的嚴嵩黨羽,將其軍事上的功績汙名化。這樣一位有著熱血愛國情懷、且貢獻卓越的抗倭英雄,卻不被人銘記,著實令人扼腕心寒。

參考資料: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黃道京《文武兼備 卓然大家——明代散文家、唐宋派主將唐順之》、張嶔《教出戰神戚繼光的抗倭英雄,死後卻被抹黑》

往日文章精選:

被稱為「大宋第一古惑仔」:辛棄疾到底有多厲害?

康熙帝氣癱,眾皇子垂涎,歷史上真有《百官行述》嗎?

有在看嗎?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11:沈一石留下多年帳冊,全部送往京城,嘉靖帝查帳
    朝廷為了抗倭軍需下令查抄沈一石家產,但是沈一石早就料到自己大限已至,先行點火自焚,令奉旨抄家的高翰文震驚的是,這位號稱江南第一首富早已被盤剝的所剩無幾,家裡現銀不到一萬兩,沈一石共有作坊二十五,織機三千,每日可織絲綢五百四十八匹,但庫存生絲僅能維持作坊織綢二十天,共計一萬零九百六十匹
  • 嘉靖帝的「帝王術」,究竟有多「厲害」?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字數:字數2754,閱讀時間:約7分鐘歷史提問「帝王術」到底有多厲害?嘉靖帝20多年不上朝,為何能執政45年?從他登基伊始的大儒王陽明,到唐順之羅洪先譚綸高拱徐階張居正,甚至還有軍事家戚繼光俞大猷醫學家李時珍小說家吳承恩……明朝三百年裡各行各業最拔尖的英才,幾乎都在他在位時扎堆湧現。哪怕嘉靖帝能用好其中的幾位,大明王朝的歷史,都將很不一樣。但在這事兒上,嘉靖帝的「帝王術」,卻偏偏缺少一個最基本的素質:作為領導者的擔當。
  • 大明王朝之明世宗(大明史上著名的道君皇帝)
    不過咱們這位世宗皇帝可不是一般的皇帝,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脾氣,更不是一個傀儡皇帝,於是和大明的文官集團的第一個較量便開始了。 所以嘉靖帝不只是有手段的皇帝,在國家的管理上也知道輕重,知道重點,治理有方,所以出現了大治的景象。
  • 大明王朝:躲著嘉靖帝擦眼睛的呂芳,透露官場傳話大智慧!
    一方面呂芳用茅臺酒泡腳緩解嘉靖帝的病症,另一方面不忘繼續拍馬屁迷惑皇上。都說他忠心不二,但他的這種行為也最終讓嘉靖帝找不到方向,斷送了性命!而呂芳當天的種種行為,除了馬屁拍得很以外,還有另外的目的……《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48期:大明王朝中呂芳躲著嘉靖帝擦眼淚,透露官場傳話的深深套路!
  • 大明王朝19:嘉靖帝說的「我們就都勉為其難吧」,到底難在哪?
    嘉靖帝並沒有追究胡宗憲隱瞞毀堤淹田事件的罪狀,只是撤掉了胡宗憲的浙江巡撫職務,仍讓他當浙直總督。安排好一切後,他仍然要推行改稻為桑政策,而且還得顧及民情,最後對大家說了句「我們就都勉為其難吧」,這句話什麼意思?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9:大明王朝中嘉靖帝面對胡宗憲的欺騙,為何卻說大家都勉為其難吧?
  • 《大明王朝1566》,何以能高度還原明朝的真實政治生態?
    不過,《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等歷史劇,確是可圈可點的佳作。《大明王朝1566》,整部劇的氛圍同其布景、光線、色彩一樣,充滿了陰鬱、灰暗的基調。每一個出場人物,都給人以壓抑的感覺。可是,這種設定,恰恰真實地襯託出嘉靖一朝的政治氛圍——在剛愎自用又馭下有術的嘉靖皇帝的統治下,朝堂上下拉幫結派,相互攻訐,既為了爭權,更為了自保。
  • 戚繼光的晚年生活是什麼樣的?有多悽慘
    說起戚繼光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歷史上中原地區更多受到北方邊疆地區的騷擾,因此每個朝代都會在北方駐防重兵防止北方外敵來襲,可是明朝的時期,許多物品都得到了革新,就連小小的戰船也變成了龐大的戰船了。因此來自海上的威脅又多了一分,當時海上除了海盜以外,還有附近島嶼小國經常騷擾明朝的沿海地區。
  • 大明王朝:全劇最大贏家呂芳,多次惹惱嘉靖帝,為何還能全身而退?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57期:大明王朝:多次惹惱嘉靖帝的掌印太監呂芳,為什麼還能全身而退?一、呂芳作為司禮監五大太監之首,權力那是相當的大,作為掌印太監的他掌控大明朝最終政策執行權——披紅。司禮監掌管內廷二十四衙門,外加錦衣衛和東廠,是以嘉靖帝為中心發號施令的中轉站。
  • 《大明1566》最懂嘉靖帝心思的臣子-嚴世蕃
    《大明我1566》這部電視劇中有受人尊敬的大明脊梁-錚臣海瑞,有老謀深算處處為嘉靖帝朱厚熜出頭、一切以皇帝為中心的奸臣-嚴黨領頭羊嚴嵩,有以清流自居、處處標榜自己高大卻甘於自賤聯姻於嚴家、用盡一切手段鬥到嚴黨的
  • 大明王朝:嚴嵩大勢已去,為什麼點名要帶著六心居醬菜見嘉靖帝?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48篇文章)隨著嘉靖帝一聲令下,把持朝政達二十年之久的嚴黨,毫無招架之力,頃刻倒臺。
  • 戚繼光晚年有多悽慘?原因是什麼?
    但這悽然的一幕,卻是一代名將戚繼光,悽涼晚年的開始:「平調」廣東七個月後,戚繼光的胞弟戚繼美(貴州總兵)就被莫名其妙免職。他在廣東總兵任上,也是受盡了排擠,要兵沒兵要錢沒錢,幹看著一群文官蛀蟲成日「革火兵」「吃空額」,以至於「粵狀有不忍形於言語間者」。深知自己處境的戚繼光,也只能埋頭整理自己的心血書稿。甚至為了避禍,還把自己《止止堂集》裡的詩文大段刪去,是為明代文化的一大憾事。
  • 大明王朝:朱七犯了大忌以頭磕碎地磚,嘉靖帝怎麼反而有一絲笑容?
    而在嚴嵩和徐階見嘉靖帝之時,錦衣衛首領朱七同樣被召見。幾句話說完,他為什麼突然頭磕地,直接幹碎一塊地磚,在場的各位都嚇得魂都沒了,為什麼嘉靖帝反而安慰他沒事呢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41期:大明王朝:錦衣衛朱七一頭磕碎地磚,為什麼差點壞了嘉靖帝好事?
  • 大明王朝:陳洪的死局,嘉靖帝為什麼說,就你這德行也想學呂芳?
    隨後裕王等人判了海瑞一個秋後處決,那麼陳洪回去報信之後,嘉靖帝為什麼異常惱怒?楊角風談大明王朝第168期:大明王朝:是殺牛刀,就切不了菜,陳洪的死局從一開始就已註定?一、陳洪在嚴黨沒有倒臺之前,在司禮監頂多排二號人物,他前面是呂芳,後面是黃錦。之所以會被嘉靖帝重用,完全用的是他的狠,這一點上,不僅嘉靖帝清楚,呂芳也清楚,陳洪同樣清楚。嘉靖帝的運氣確實爆棚,在十二歲時老爹嗝屁,自己接管了興王府。
  • 大明王朝:嘉靖帝臨終前,為什麼流著淚講,連孫子都不認自己了?
    大明王朝解密:嘉靖帝臨終前,為什麼流著淚講,連孫子都不認自己了?一、嘉靖帝、裕王、世子三人同審海瑞的畫面,堪稱整部《大明王朝1566》最經典的畫面。三人刻意坐成一個山字,顯然這是經過嘉靖帝深思熟慮後作出的考量,也表示他在拼盡最後的力氣跟海瑞對決。
  • 豆瓣9.7《大明王朝1566》看歷史影視劇對歷史人物的另類「解讀」
    對新任上司,普及"潛規則"的部分就是如此,怎麼看,怎麼有"奸臣"的味道。大致觀感就是身為「正直」之人,偏板著臉做諂媚」行為但他在《大宅門》裡演的黃立,雖"出現"不多,但感覺卻十分"合適"。當然,類似海瑞和嚴嵩、嚴世蕃,甚至嘉靖帝、徐階等人,都算"好演",畢竟關於他們的歷史記載,相對比較多,且個人的特質也相對比較鮮明,如海瑞的"好"對嚴嵩、嚴世蕃的"壞",嘉靖帝的"神"、徐階的"忍"等等。
  • 大明王朝:胡宗憲口口聲聲講不背叛恩師,為何最終卻燒掉了信件?
    甚至嘉靖帝也不太滿意他,雖然沒有明說,但兩個錦衣衛一直守著呢,顯然是嫌棄他搞不來錢。不過相對於趙貞吉來講,胡宗憲這裡更是難……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3期:大明王朝:恩師跟天命的對決,胡宗憲為什麼最後燒掉了嚴嵩的信?
  • 《大明王朝1566》中的3句名言,讀完受益匪淺
    2007年,《大明王朝1566》來了,並被湖南衛視買斷5年的放映權,那時候湖南衛視最火的電視劇有《又見一簾幽夢》、《綠光森林》、《醜女無敵》、《一起來看流星雨》、《回家的誘惑》等,像《大明王朝1566》這樣燒腦、需要歷史學基礎的電視劇並不討好。而且播出時間為晚上10點,看完沒有回放,網絡也不能播放,好好的一部劇就像被雪藏的小媳婦一樣,暗淡於小黑屋內。
  • 大明王朝:嘉靖帝除嚴世藩閣員時的三點重要指示,盡顯帝王之術!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84期:上一期我們講到了嚴嵩和胡宗憲一大早進宮面聖,嘉靖帝本想「挑撥」嚴嵩跟胡宗憲的關係,結果並不理想,
  • 大明王朝:嘉靖帝臨終前連下三道聖旨,裕王看後為什麼淚流不止?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大結局(總第178期):隨著嘉靖帝跟海瑞的終極對決結束,整部《大明王朝1566》也走到了尾聲,楊角風對劇情的解讀也到了最後一期
  • 《抗倭英雄戚繼光》誠意如何?看了才敢推薦!
    小布和網友們為什麼都說《抗倭英雄戚繼光》好看、值得看?正如上面一位網友說的:明朝是個有意思的朝代,有意思的人也多。所以嘉靖帝的辦公環境是這樣的。要說嚴嵩有多懂嘉靖,我們來看看嚴嵩的人生履歷。嚴嵩四十多歲才迎來了他的事業黃金期,到了他58歲的這一年,他的人生開始發生轉變……之前說了嘉靖皇帝是為十分聰明的皇帝,同時他也很任性。有多任性?他想讓自己的爹(朱祐杬)也追封為皇帝,併入太廟供以後的皇帝朝拜。群臣當然不同意啦,卻沒有人吱聲,因為這件事的負責人不是他們,而是禮部尚書——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