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這臺首例手術真牛!8小時將女子整根主動脈換成人工血管

2020-12-23 紅星新聞

半年治療周期、兩周推演定方案、1米手術切口、8小時手術臺奮戰……為徹底解除馬凡氏症候群患者血管病變帶來的猝死風險,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將問題血管進行了整體替換。該院介紹,目前國內開展此項手術的醫院屈指可數,而這也是四川省範圍內完成的首臺「全胸腹主動脈替換術」

為何要做手術?

女子主動脈「從頭到腳」出毛病

去年11月,剛到不惑之年的田英(化名)因為走路後感覺呼吸困難以及胸背撕扯疼痛等問題,從四川丹巴縣老家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求醫。檢查結果非常不樂觀:主動脈根部瘤、胸降主動脈夾層、腹主動脈瘤。此外,還存在心臟擴大、心衰、二尖瓣、三尖瓣嚴重關閉不全等問題。也就是說,她整根主動脈「從頭到腳」都是毛病,還伴有一堆心臟問題。

「田英是一位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有家族遺傳史。」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程力劍博士表示,這種患者主動脈會發生病變,繼而出現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一旦破裂會導致患者猝死。對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來說,用人工血管替換全部的問題血管,是唯一徹底告別猝死風險的方式。

然而,以田英當時的身體條件,根本不可能承受得住全主動脈替換帶來的手術打擊。為了幫她贏得手術機會,醫生決定先解決心衰、主動脈根部瘤及二尖瓣、三尖瓣的問題。

手術難度有多大?

涉及要保護的器官和神經眾多

經過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的精心治療,完成第一期手術的田英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後續康復,身體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心臟恢復了正常大小和功能,有了實施全胸腹主動脈替換的可能性。不過,院方表示,全國範圍內能開展這一手術的醫院極為有限,省內此前更是沒有先例。

「患者的胸降主動脈和全部腹主動脈都有嚴重病變,胸降主動脈是夾層,腹主動脈是瘤變、血栓形成,並且有不規則凸起,都需要替換掉。手術範圍太廣泛,這是手術開展的最大難題。」程力劍解釋說,手術涉及到需要保護的器官、神經眾多,術中、術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也非常多,有的併發症可能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存質量甚至生命。比如肋間動脈重建,如果做得不好可能會造成脊髓缺血導致截癱。

想要完成手術,這就要求主刀醫生不僅要對主動脈的各個分支及其周圍臟器的解剖了如指掌,還需要制定嚴密的治療方案和對應的臟器保護措施。

作為主刀醫生的程力劍博士,在國內外的實踐和學習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為了確保田英得到安全的治療,除了心臟大血管外科全科室反覆研究病例外,還聯合麻醉、重症醫學、體外循環、手術室等相關團隊進行多次聯動探討。經過兩周時間的反覆討論,制定出了細緻入微的個體化圍術期治療方案,並針對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做出預防性治療措施。

如何進行手術?

多個科室合作 4醫生聯合縫合手術切口

手術當天,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麻醉科、手術室通力合作。先是將患者胸降主動脈夾層及腹主動脈瘤進行了切除,並利用人工血管對胸降主動脈、肋間動脈、腹腔動脈、腸繫膜上動脈、雙側腎動脈和腹主動脈進行了重建。

同時,在術中對重要神經、臟器等實施了嚴密保護。而後,用了兩個多小時對每一個出血點進行止血處置和清理,避免後續引發相關並發問題的可能。

最後,由四位醫生聯合上臺對從胸到腹1米長的手術切口進行快速縫合,以儘量縮短手術時長,減少手術創傷的打擊。近300餘針的傷口縫合下來,負責打結的醫生更是手指都磨破了皮。

術後,在心外ICU醫護組的悉心照護下,田英很快從麻醉中清醒並順利拔管。半年治療周期,兩周推演定手術方案,8個小時連續手術時間,長達1米的手術切口……這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數字,來源於多學科專家團隊之間的精密合作。

↑程力劍博士查房

據介紹,近日,處於康復期的田英,又遭遇洪水衝垮老家房屋的悲劇。面對來自醫務人員的愛心捐款,她和家人感動不已。

【專家科普】

主動脈夾層:主動脈是從心臟出發的一根血管主幹道,分為內、中、外三層。正常情況下,3層結構緊密貼合,共同負責輸送血流。但如果血管因高血壓、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等發生病變,在血流奔騰通過的時候就可能導致撕裂。血液在通過撕裂的部分漏出,就會和剩餘的中層或外層形成夾層,變成「夾心餅乾」狀。動脈瘤:動脈瘤並非癌變腫瘤,而是血管病變後出現外擴膨脹。主要危害:無論是動脈夾層還是動脈瘤破裂,血管都會像高壓水管發生了「大爆管」,大出血可致人瞬間死亡。高危人群:高血壓,或長期血壓控制不佳人群;動脈粥樣硬化人;遺傳性疾病,如馬凡症候群、主動脈夾層家族史患者;長期精神緊張、壓抑等負面情緒、高壓人群;孕婦;吸菸、酗酒、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人群。李詩敏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王拓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四川首例!8小時將整根主動脈換成人工血管
    半年治療周期、兩周推演定方案、1米手術切口、8小時手術臺奮戰……為徹底解除馬凡氏症候群患者血管病變帶來的猝死風險,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將問題血管進行了整體替換。這也是四川省首臺「全胸腹主動脈替換術」。為何要做手術?
  • 19小時手術完成胸部「拆彈」 常德一醫實施湘西北首例全胸腹主動脈...
    紅網時刻常德1月5日訊(通訊員 李方俊 張俠陵)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在各科室全力配合下,歷時19小時,完成了湘西北首例全胸腹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為一名胸腹主動脈夾層的患者成功拆除了危及生命的「血管炸彈」。患者術後第3天即從胸心血管外科ICU轉出,目前恢復良好。
  • 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12月9日上午,來自湖北仙桃的餘大爺回到協和醫院複查,經查他術後人工瓣功能良好。這意味著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圓滿成功。△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為患者複查餘大爺今年73歲。進入手術室前,餘大爺突然出現急性心衰,緊急進入手術室後出現呼吸心跳停止,血壓降低為零,病情十分危急。△主刀醫生尚小珂教授為患者手術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團隊快速決斷,在人工胸外按壓的輔助下,在股動脈開了一個小口,用7秒的時間,將一根很細的導絲送入,這根導絲的前端承載著一個縫著人工瓣膜的支架。
  • 湘潭首例Bentall手術完成!一次開胸,「補了」三處心
    湘潭首例Bentall手術完成!手術可採用帶主動脈瓣膜的人工血管替代病變的血管和瓣膜部位,一次手術的同時能處理好病變的主動脈瓣和升主動脈並同期完成冠狀動脈移植。11月24日,在手術室、麻醉科等多個部門的配合下,手術醫生在胸部正中作了一處長約20cm的切口,心外探查可見升主動脈自根部向遠心端呈錐桶狀縮窄樣顯著擴大,主動脈竇顯著擴張並延續到升主動脈近無名動脈約1.5cm的地方。
  • 四川首次為朱䴉實施人工手術 是全國首例朱䴉接嘴手術
    原標題:四川首次為一隻受傷朱䴉成功實施人工喙手術醫護人員正在為受傷朱䴉實施人工喙手術。小土若水 供圖中新網成都3月19日電(劉忠俊翁華崔前東)記者19日從四川沐川朱䴉繁育中心獲悉,該中心一隻因爭奪配偶致喙斷裂的雄性朱䴉成功接受人工喙安裝手術。術後,朱䴉已被送回繁育中心,正在進一步觀察和治療中。2020年2月8日,四川朱䴉繁育中心一隻雄性朱䴉在一場激烈的配偶爭奪戰中嘴巴受傷。
  • 「血管炸彈」危及生命,常德一醫多學科協作19小時成功「拆彈」
    近日,常德一醫胸心血管外科在各科室全力配合下,歷時19小時,完成了湘西北首例全胸腹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為一名胸腹主動脈夾層的患者成功拆除了危及生命的「血管炸彈」。患者術後第3天即從胸心血管外科ICU轉出,目前恢復良好手術護士感言52歲的尹女士無明顯誘因出現腰背部持續性疼痛,起初未引起足夠重視,自行予以外用膏藥、理療、拔火罐等處理,疼痛未見明顯好轉。來常德一醫就診後主動脈增強CT檢查提示胸腹主動脈夾層,整條血管就像吹了氣的氣球,不斷膨脹,猶如安裝在人體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徹底破裂大出血,致使患者瞬間死亡。
  • 張家口市第一醫院完成全院首例急性Ι型主動脈夾層手術
    日前,由北京安貞醫院專家、掛職市第一醫院副院長曹向戎主刀,市第一醫院心外科主任李海英參與,成功完成一例升主動脈置換加全主動脈弓置換加降主動脈直視支架置入術(升主動脈置換加孫氏手術,簡稱「升孫」手術),為一名重症大血管疾病患者解除病痛之苦。
  • 一文讀懂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行業
    目前主動脈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三種方式。藥物治療通過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僅適合疾病較輕的患者。外科手術治療以自身靜脈或人工血管移植,代替病變血管,缺點是創口面積大,癒合慢。
  • 主動脈瓣手術無需開胸!重慶康心醫院成功開展首例TAVR手術
    經過縝密地術前討論和精心準備,4月11日康心醫院成功為患者實施了TAVR手術,整個手術過程僅1個多小時,相比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手術時間縮短了近3個小時。患者術後當天即拔除氣管插管,停用呼吸機,術後第二天即轉出重症監護室,第三天即可下床輕微活動,術後一周出院。4月29日患者隨訪複查,各方面情況良好,其家屬還特意向康心醫院心外科全體醫護人員贈送了錦旗。
  • 西安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結構性心臟病微創治療團隊,採用國內領先的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為73歲老年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來自陝西西安的73歲患者李紀(化名),兩年來經常胸悶氣短,並伴有間歇性心悸,在近期突然加重。
  • 山東首例!一次微創手術 更換兩個心臟「閥門」
    9月6日,我院心臟中心TAVR團隊成功為一位75歲患者完成微創經心尖聯合瓣膜置換手術。一個入路同時完成主動脈瓣和二尖瓣替換,該手術為山東省首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心臟的「單向閥門」——瓣膜眾所周知,心臟之所以能夠進行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環流動而不倒流,心臟瓣膜起著「單向閥」的關鍵作用。
  •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9月26日,我院心血管病治療中心與浙大二附院團隊協作,成功完成我院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TAVR)手術,開啟了我院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的新篇章。在建立TAVR軌道時,手術團隊遇到了手術的第一道難關,患者的主動脈瓣瓣口面積太小,反覆調整導絲都無法通過瓣膜進入患者左心室,導絲無法通過就意味著無法將人工瓣膜輸送到位,整個團隊的準備都被嚴重狹窄的瓣膜拒之門外。經耐心調整,導絲終於經患者狹小的主動脈瓣口送至左心室。通過心室內及主動脈內測壓,患者此時的跨主動脈瓣壓力階差高達110mmHg,人工瓣膜置換刻不容緩。
  • 江西省人民醫院開展全省首例一站式微創介入手術解決聯合瓣膜病變
    5月22日,江西省人民醫院心內科洪浪教授團隊聯合大血管外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超聲診斷科和CT影像等組成多學科合作團隊,為一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重度二尖瓣狹窄患者施行了全省首例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PBMV+TAVI)。
  • 全國首例A型主動脈夾層全弓替換術同期重度漏鬥胸矯正手術成功
    他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主動脈夾層,醫生不僅幫他拆除了體內的定時「炸彈」撿回了一條命,還將困擾自己多年的重度漏鬥胸矯正了。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例A型主動脈夾層全弓替換術同期重度漏鬥胸矯正手術。黃先生,湖北鹹寧人,日前突感胸口極其不適,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連接心臟的升主動脈內層已完全撕裂,並累及了全程主動脈,是最兇險的A型夾主動脈層。
  • 全國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在西安實施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結構性心臟病微創治療團隊再次在老年主動脈瓣膜疾病中開創先河,採用國內領先的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為73歲老年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成功開展川東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
    四川在線 彭英松李婆婆今年77歲,「因連續一月反覆出現胸痛,突發暈厥2小時」來到華西廣安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心臟瓣膜病、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心房顫動,心功能Ⅳ級。像患者這類疾病,內科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如不手術幹預治療會隨時危及生命。
  • 全市首例,清遠人醫給尿毒症患者植入「人工血管」
    近日,清遠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成功完成該院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這標誌著市人民醫院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邁上新的臺階,成為清遠市首家獨立開展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的醫院,也是清遠唯一全面開展血液淨化血管通路全部技術的醫院。
  • 人工血管將帶來什麼
    1月13日,他解讀了人工血管研發的難點和人工血管將給患者帶來的改變。&nbsp&nbsp&nbsp&nbsp突破「異體材料」之困&nbsp&nbsp&nbsp&nbsp歐陽晨曦說,在人工血管,尤其是小口徑的人工血管研發上,材料一直制約著研究進展。
  • 主動脈夾層常見問題
    主動脈夾層是指由各種原因造成的主動脈內膜破裂,血流進入主動脈壁內,導致主動脈壁分層,剝離的動脈內膜將主動脈分隔形成「真假」兩腔。 5、主動脈夾層如何治療? A型夾層破口位置在升主動脈,絕大部分要做開胸手術。在體外循環支持下,把破損的血管拿掉,換一條新的人工管道。術中可以放一個腹膜支架,把遠端的降主動脈張開。
  • 廣元市成功開展首例不開胸置換心臟主動脈瓣手術
    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張本貴介紹,主動脈瓣狹窄是所有瓣膜病變中預後最差的一種,由於瓣葉纖維化及鈣化,瓣口面積逐漸縮小,心臟向血管泵出的血液量變少,極易發生心臟性猝死,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一旦出現症狀,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經過院內多學科會診,專家團隊認為危及患者健康的疾病眾多,傳統開胸手術不僅時間長、風險高,而且對患者身體創傷更大。